上古时期尧、舜、禹禅让传位
尧、舜、禹是古代中国历史中自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现的三位部落联盟首领。
尧,约前2377-前2259年,姓伊祁,号放勋,古唐国人,今山西临汾尧都区人。他命羲和测定推求历法,制定四时成岁,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测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
舜,又称有虞氏,出生在姚墟。担任部落联合体首领后,都蒲坂(今蒲州镇),看来他的活动中心在山西的西南部。舜起自田间,躬耕历山。选贤任能,举用"八恺"、"八元"等治理民事,放逐"四凶",任命禹治水,完成了尧未完成的盛业。
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字高密,号禹,后世尊称大禹,夏后氏首领。
禅让之制自古以来有不同看法
对于尧、舜、禹之间的“禅让”传说,历史上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虽然儒家传统上一直将其描述为一种平静顺利的权力交接方式,但实际上这种描述可能存在一定的理想化成分。
在古代社会中,权力交接通常涉及到复杂的政治和社会动态。即使在声称实行禅让制的朝代,权力交接也并不总是平静顺利的。例如,历史上有些记载表明,舜可能通过政治手段和阴谋手段夺取了尧的权力,禹也可能通过类似的手段继承了舜的权力。
根据传说舜帝去世于南巡途中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山,现湖南永州市宁远县。后来大禹继承了他的帝位。历史的迷雾中我们不禁疑问为何舜帝为去世于南巡途中,到底是真的南巡还是一种放逐。
《竹书纪年》中有记载过这样一段话“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可见所谓禅让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说法,真相是舜囚禁了帝尧,而后禹也有样学样通过软禁放逐舜帝攫取了帝位。儒家学者通过这种美化得以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掩盖了历史的真相。
陶寺遗址发现两次大规模冲突应与改朝换代有关
宏伟观象台,远处是当年古人作为观天坐标参照物的尧都崇山(现称塔儿山)
陶寺遗址位于中国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该遗址面积约280万平方米,东西长约2000米,南北宽约1500米。据考古研究,陶寺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也是中原地区规模最大的龙山文化遗址之一。
陶寺遗址的年代为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900年之间,是华夏族先民所创造,华夏文明的源头之一。在遗址中,考古队员发现了规模空前的城址、与之相匹配的王墓、世界最早的观象台、气势恢宏的宫殿、独立的仓储区、官方管理下的手工业区等。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玉器等文物,以及朱书陶壶、铜铃、玉琮、蟠龙纹陶盘、玉璜等艺术品。
根据考古研究,陶寺遗址已经具有完备的都城功能,进入早期文明社会。陶寺社会贫富分化悬殊,少数贵族大量聚敛财富,形成特权阶层,走到了邦国时代的边缘和方国时代。因此,一些专家学者提出,陶寺遗址就是帝尧都城所在,是最早的“中国”。
陶寺出图朱书扁壶明确写有文尧二字
根据考古发现,陶寺遗址在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900年之间经历了两次毁灭性的破坏。在陶寺遗址的早期阶段,王族墓葬和宫殿建筑遭受了第一次大规模的破坏。这一时期的破坏可能与政治动荡或内战有关。到了晚期阶段,王族墓葬和宫殿建筑再次遭受了更为严重的破坏。这一次的破坏程度更为严重,可能是因为外族入侵或内部纷争所致。
陶寺遗址发现的被残酷虐待致死的王族女性
值得注意的是,陶寺遗址的两次大规模破坏都针对的是王族墓葬和宫殿建筑,而其他类型的遗址则较少受到破坏。这表明破坏者的目标明确,旨在摧毁当时的政治权威和统治体系。
陶寺遗址的破坏规模之大,确实令人震惊。如此巨大的破坏,很可能并非来自外来的部落或族群,反而更可能是由当时的内部力量或是有组织、有计划的行动所导致的。我们不妨大胆推测,这两次的大规模破坏事件,或许正是历史上那两次禅让背后的真相。
这两次的破坏,很有可能是由于内部政治纷争、社会矛盾的激化。这揭示了当时社会内部权力斗争的激烈程度,以及社会矛盾的尖锐。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破坏行为,以实现对当时旧有政治体系的彻底摧毁。这两次战争通过破坏象征政治权威的设施,新兴权力集团试图在政治上占据主导地位,甚至彻底改变当时的政治格局。
陶寺遗址的存在似乎在向我们揭示了我们对上古时代的美好想象背后的另一个残酷的历史真相。
相关导览: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