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心梗,多因心阳不足!一张行气化痰的方子,可通心阳,化解心梗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和大家聊聊心梗!

昨天写了一篇陈旧性心梗,反复发作,是因为肝郁的问题,受到很多朋友的欢迎。

其实除了肝的原因,心梗患者还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症状,那就是心阳不足。

什么是“心阳”?就是心之阳气,为心气充盛的表现。

简单说,我们心脏功能的发挥正常,就意味着心阳充足、旺盛。

心阳在,心脏鼓动气血的能力就在。心阳不在,心脏也就到了生命的末期。

人活着,就是要悉心呵护好自己的心阳。

但是,有一类人,心阳偏偏岌岌可危,甚至到了稍纵即逝的地步。这类人,就是目前越来越多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影响最为紧迫危急的,就是心梗。

什么是心梗?

它的主要发生路径是——患者有动脉硬化,血管内斑块一旦破裂,血小板立刻聚集,然后形成血栓。

血栓越来越大,最后完全堵塞血管,导致心肌缺血、坏死。那一寸心阳,很可能在这电光火石的一瞬间,永远消逝。

这就是心梗。当代人猝死的最大根源。一寸心阳定生死,既如此也。

那么,我们能不能化解心梗,挽回心阳呢?

今天在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张方剂,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祖国传统医学,是如何挽救那一息心阳的。

组方如下——

人参,黄芪,丹参,当归,延胡索,川芎,广藿香,佩兰,陈皮,半夏,生大黄。水煎服,每日一剂,分2到3次口服。

内服的中药,临床常有加减,大家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辨证来用,可有些朋友并不合适用。

是名方必有出处。此方的拟制者,是我国当代著名中医学家陈可冀先生。

现在,放下此方精义不提,我们再回头看看,这心梗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正如方才所述,血管内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堵塞血管,这是导致心梗的最直接因素。现代医学对此认识已经十分清晰了。

现在,让我们把视野扩大,扩大到斑块破裂这一导火索被点燃之前,我们的心脏,是如何一步一步向心梗迈进的。

也就是说,我们要考虑一下,心阳消逝的全过程。

在这里,我们不妨用中医的视角解读,就格外清晰了。

首先,是气虚。

《血证论》里说得好:“气为血之师,血随之而运行,血为气之守,气得之而静谧,气结则血凝”。

血液在血脉里的流通,离不开气的鼓舞和“率领”。如果气不足,必然血行滞涩,久而化瘀。这里的瘀,我们可以理解为斑块。

所以你看生活中有很多心脏不好的人,总给人以乏力、萎靡、懒言、说话声音小等气虚表现。

接下来,还有一层因素,就是痰浊。

明代医家龚信在《古今医论》里面明确提出:“心脾痛者,亦有顽痰死血……种种不同”。

痰浊聚生,上犯心胸,则清阳不展,气机不畅,心脉由此而阻痹。高脂血症对动脉硬化的诱发作用,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体现。

所以,补气、活血、化痰浊,这是中医化解心梗,挽救心阳的比较直接的办法。

明白了这些,大家就应该懂得上方的精义了。

为了大家看着方便,我再把方子赘述一下:

人参,黄芪,丹参,当归,延胡索,川芎,广藿香,佩兰,陈皮,半夏,生大黄。

这里面,人参和黄芪,补益心、脾、肺三脏之气,使得气行则血行。丹参、当归、川芎,养血活血,配大黄通瘀导滞,共奏行血化瘀之功。

在此基础上,用藿香、佩兰,陈皮、半夏来化浊、祛痰、行气。共行祛痰除湿之用。最后,用延胡索行气止痛,改善患者的躯体感受。

如此一来,全方剂益气定痛,行气活血,自然可以挽回心阳。

必须说,对于心梗的救治,传统中医药不能和现代介入手术等治疗技术媲美。尤其是在急救过程中,现代医学往往能实现力挽狂澜的作用。

上方作为临床验方,在心梗恢复期促进愈合、抑制血栓形成、改善心功能方面,有着独到之处。

因此,它是心梗高危人群,以及有过心梗病史的人,应该潜心体会的救命之法。

总而言之,气虚、血淤、痰浊,这是阻痹心阳的三大祸首。祖国传统医学对它们的认识,不可谓不深刻。

另外,文中方剂,大家须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应用。切不可不经辨证而贸然应用。

好了,今天就给大家说这么多吧!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