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小柴胡汤加味治愈儿童抽动症

姜某,男,7岁。长居普兰店市。

2020.4.14.初诊。

主症:频繁眨眼睛,甚至翻白眼(风动之象)。发病两年,近十余日加重。臀部干性湿疹多年(血虚木郁)。平素嗜食水果(寒凉伤脾,脾失健运,气血乏源)。大便数日一行,前干后溏(脾虚土湿)。左脉滑(痰征),右脉弦(木郁)。舌红苔白(土湿征)舌底瘀(血瘀征)。

辨机诊断:木郁土湿,血虚风动

治法:疏木培土,养血息风

处方:小柴胡汤加味

柴胡黄芩半夏(疏木降胃)党参(补中气)干姜(温脾土)防风钩藤(息风止痉)生地龟甲胶龟甲(滋水涵木)天花粉知母(降金生水)大黄(降胆木、祛瘀生新)牡丹皮紫草(凉血消疹)泽泻(祛湿),十付,一天一付,早晚各一次服用。

忌口生冷水果,凉菜,牛奶酸奶饮料,油煎油炸,烧烤烘焙食物,海鲜,羊肉,鸡肉,香肠,辛辣食物。

4.25.复诊:抽动症、湿疹诸症好转,纳可,大便1-2日一行,脉滑。

处方:效不更方,再服十付。

随访,病儿已痊愈。

抽动症属于儿童慢性神经障碍,是一种以多发性不自主的抽动,语言或行为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导致病情的最终改变在于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但与儿童精神、心理、免疫等诸多方面的有着很密切的关联。儿童抽动症通常起病年龄是在3-15岁,男性较女性多,比例为(3-4): 1。

症状轻重常有波动,感冒发烧或精神紧张可诱发和加重,其中约半数患儿伴有多动症。日久则影响记忆力,使学习落后,严重患儿因干扰课堂秩序而被迫停学。

为了方便家长发现孩子的症状,专家列出抽动症的一些症状:

(1)表情抽动:缩鼻、步态异常、眨眼、斜眼、扬眉、撅嘴;

(2)举止抽动:扭头、扭脖子、耸肩、挺胸、扭腰、腹肌抽动、裸露癖;

(3)语言抽动:口吃、不由自主的骂人、说脏话;

(4)声音抽动:嘘声、喷鼻声、口齿不清、音调不均匀、干咳声、吼叫声、清嗓子声、咂舌声;

(5)肢体抽动:举臂、抖腿、做怪相、搓手指、握拳、甩手;

(6)意识抽动:注意力不集中、焦虑;

(7)其他:具有攻击性、遗尿。

抽动症在治疗中很容易被缺少经验的医生误诊为其他疾病

将吸鼻子误诊为慢性鼻炎;孩子吭吭“清嗓子”误诊为咽炎;甩脖子,误诊为颈椎病等;

肌肉抽动所导致的干咳误诊为慢性咽炎、气管炎;将眨眼、皱眉误诊为眼结膜炎等。

儿童抽动症属于中医“痉病”和“肝风”的范畴,主要病因为风和痰,病机关乎五脏,本源在肝,病发于肺。《皇帝内经》中还谈到“诸暴强直,皆属于风”;“风胜则动”;“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等,故凡一切抽动、搐搦、痉挛、震颤都为风邪偏盛之象,因此本病应属于肝风。有关秽语方面,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云:“三阳并而上升,故火炽则痰涌,心窍为之闭塞”。属于痰火上扰,心窍被蒙,神志逆乱而发。中医常用《妥瑞康复剂》法则来分析,来治疗。

肝为刚脏,肺为娇脏,一刚一柔,一阴一阳,刚柔相济,阴阳协调,若肝风平息火清痰化,肺气肃清,经脉通润,心静神宁,则病自缓解。因此,中医通过疏肝调肺、涤痰通络、调整阴阳等方法。方用妥瑞康复剂加减调制:柴胡10g、炒白芍24g、茯苓10g、枳实24g、灸甘草10g、苍术10g、茯苓10g、浮小麦30g、大枣5枚辛荑、苍耳子、玄参、板蓝根、山如用钩藤、天麻疏肝熄风以治摇头,清滋而不腻胃,寒凉而不伤正;川牛膝、葛根、木瓜、伸筋草舒筋活络以治肢体抽动、耸肩;白附子、黄连、菊花清热明目以治眨眼;炙甘草、白芍酸甘化阴以治腹部抽动、经常性腹痛。

强迫症:表现为重复动作、强迫思维、重复语言等,以化心经之痰为主,可选用胆南星、木瓜、丹参、菖蒲、竹沥水等清心化痰,化湿和中。

感觉统合失调表现为记忆力不好,性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学习成绩时好时坏,可选用郁金、远志、丹参、菖蒲等入心经药物,清心经之痰热,解心中郁闷,开窍祛痰,宁心安神,以达到安神益智之功。

焦虑、抑郁症与痰热、痰浊有关,常选用灵磁石、珍珠母等,因药性咸寒入肝、心经,有平肝潜阳,镇心安神之效;用大枣、浮小麦、炙甘草等以治脏躁等灵活运用。

孤独、自闭症表现为社会能力交往差、不合群、胆怯、固执等,与肝失疏泄、肝胆功能失调有关,可选用天竺黄、胆南星、柴胡、丹参、菖蒲、郁金、远志等清心化痰,疏肝解郁之品治之。

总之,方药的选取运用要灵活,要根据每位患儿的不同情况,结合饮食、生活环境、生活习惯以及体质进行辨证论治。

注:需把握火候和时间,未经过医师的指导,请勿乱服用!!!可以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灵活应变。

饮食禁忌,应注意以下几点。1.不吃辛辣刺激之品:如生姜、生葱、生蒜、辣椒等辛辣走窜之品。2.不喝刺激性饮料:如雪碧、可乐等含咖啡因的饮品。3.不吃海鲜产品及腥发之物:如无鳞鱼、海鱼、海虾等,以及羊肉、公鸡肉、猪头肉等肥甘厚味之品。4.不吃烧烤食品:如烤羊肉串、炸薯条等油炸油煎食品。

减少不必要的精神负担 ,如过度劳累以及家长、学校老师管得太严,作业过多、学习紧张、负担过重,沉湎于电视和游戏机、睡眠不足等都可能引起。因此,家长应督促患儿避免长时间打游戏、看电视、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精神刺激,减少心理压力。学校教师也要积极配合,尽量减少学业负担,给予他们关心和爱护,不责怪体罚,多给启发鼓励和表扬,帮助其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专家提醒:儿童抽动症作为一种影响孩子行为、心理、社交等多方面的疾病,在早期预防治疗上,有着很大的需要性,很多家长对儿童抽动症的不理解,忽视其首发症状,导致后期病情加重,恢复难等情况,如发现病情应及时医治。豆根等。

>>>> 老中医治疗儿童抽动症经验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21nx.com 发布时间:2012-12-22
陈昭定,全国第三批老中医经验继承学习班导师,北京京海中医医院顾问、首席专家,北京首都儿科研究所中医特聘专家,北京金童阳光抽动症研究所顾问。陈老治疗儿童抽动症经验丰富,现介绍如下。

儿童抽动症又称抽动一秽语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常见于3~15岁儿童,男多于女,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眨眼,面部肌肉抽动,缩鼻子,摇头,耸肩,秽语,喉内发声以及腹部及肢体不自主抽动等等。

一、分型治疗

根据患儿临床表现,陈老认为本病属于中医学“风证”、“痰证”的范畴,祛风化痰为其治疗大法。陈老临床常分四型。

1.肝郁化火,肝风内动:此型患儿除眨眼、摇头或肢体抽动外,常伴情绪不稳定,烦躁易怒,舌质红,脉弦。治宜清肝泻火,息风止痉。处方:珍珠母 30克,黄芩、栀子、泽泻、柴胡、钩藤、菊花、僵蚕、石决明、白蒺藜各8 克,天麻6克,青黛3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2.肝肾阴虚,虚风内动:常见自幼体弱多病,形体消瘦,多动不安,常以眨眼频繁、摇头为主,伴唇舌红赤,双眼干涩,盗汗,手足心烦热。治宜滋补肝肾,养血熄风。处方:生龙骨、生牡蛎、龟板各30克,生地、熟地、枸杞子、白芍、沙参、麦冬各10克,当归3 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3.肝气不舒,痰浊阻络:此型患儿一般较胖,喜食肥甘厚味,不好动,性情郁闷易怒,同时并见部分运动肌抽动,如手指末端不自主抽动,眨眼,口角抽动等。治宜疏肝理气,化痰开窍。处方:制半夏、胆南星、瓜蒌、石菖蒲、茯苓各8克,郁金、白附子、枳实、竹茹各5克,陈皮3克。每日1 剂,水煎分3次服。

4.心脾两虚,风痰闭窍:此型除各种抽动症状外,多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喉中痰鸣发声,或有秽语,精神倦怠,面色无华,眠差多梦,饮食欠佳,出汗多,舌淡苔白,脉无力或沉细等。治宜补益心脾,祛风化痰。处方:煅龙骨、煅牡蛎、黄芪各30克,党参、白术、薏苡仁、山药、茯苓各10克,扁豆、远志、酸枣仁各6克,当归3 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二、典型病例

刘某,男性,8岁。不自主眨眼、耸鼻、面部肌肉抽动2年余,近半年多来出现频繁点头,有时咽部发出吭吭声音,曾在当地医院作脑电图、cT等检查均正常,先后服用泰必利、氟哌啶醇和安坦等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患儿性情急躁,好动易怒,食欲及二便均正常,舌质红,苔白,脉弦。证属肝郁化火,肝风内动。治宜清肝泻火,熄风止痉。药用珍珠母、夜交藤各30克,青礞石15克,菊花、栀子、黄芩、钩藤、僵蚕、白蒺藜、石决明、远志、益智仁各10克,天麻、白芷、山豆根各6克,青黛3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服药2周后,患儿点头症状减轻,其他症状时轻时重,予前方加柴胡、石菖蒲、郁金各10克。继服2周,药后症状均明显减轻,脾气也较前好转,效不更方,原方再服3周,诸症悉平。巩固疗效2个月,未见病情反复。

三、情志调理

本病的产生与精神心理障碍有密切关系,故陈老认为,治疗不仅需用药物调节阴阳平衡,心理疏导和心理行为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可忽视。如给患儿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告诫其少看电视和玩游戏机,尽最减少紧张、恐怖等精神刺激,多给予表扬和鼓励,支持和帮助患儿多参加集体活动和体育锻炼,减轻焦虑情绪,适应现实环境等等。 张正宏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