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黄帝内针的导引.阴阳倒换求

宋杨老师 9月10日

大家知道,为了安全考虑,黄帝内针的用针部位是限制在肘膝关节以下的区域的,(当然,急救时不受此限制),这是黄帝内针的特色,那么,肘膝以上区域的不适和躯干区域的不适该怎么施针呢?这就要通过内针总则里的“阴阳倒换求”的方法来解决。

对内针来说,阴阳是本,所有的不适都是围绕这个“本”来思考、也都是通过这个“本”来解决,上和下、里和外、左和右等都是一对阴阳;经络也分阴阳,分为手(足)三阳经和手(足)三阴经,根据中医的“表里”关系,阳明经和太阴经是一对阴阳、少阳经和厥阴经是一对阴阳、太阳经和少阴经是一对阴阳;任脉是“阴脉之海”,督脉是“阳脉之海”,所以任脉和督脉也是一对阴阳。

明白了阴阳,就可以进行阴阳倒换求了,

什么是阴阳倒换求呢?顾名思义,就是阴阳之间进行倒换。怎么倒换呢?这就要根据前面已经谈过的“上症下治、下症上治;左症右治、右症左治;同气相求”三条法则来进行。当然,三焦(三才)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帝内针的阴阳倒换求最常用的就是三焦(三才)之间的阴阳倒换求和经络之间的阴阳倒换求。

首先是三焦(三才)的倒换。前面我们谈到,黄帝内针分别把人体躯干和四肢划分为三焦(三才):上焦(天)、中焦(人)、下焦(地),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可以把下焦(地)倒换到上焦(天),就是下焦(地)的问题,我们把它倒换到上焦(天)上来解决;也可以把上焦(天)倒换到下焦(地),就是上焦(天)的问题倒换到下焦(地)上来解决。按照这个思路我们来思考一下,假设一个人的肩部的不适,该怎样解决呢?肩部在三焦(三才)为下焦(地),按照阴阳倒换求的法则,我们就可以在腕部来解决,因为腕部是上焦(天),同样,也可以倒换到踝部来解决,因为踝部也是上焦(天)。

我们再思考一下,中焦(人)部的不适可以倒换吗?一样可以,因为上焦(天)和中焦(人)也是一个上下关系,上下就是一对阴阳,只要是阴阳关系,就可以进行阴阳倒换,上焦(天)的不适可以倒换到中焦(人)部来解决,同样道理,中焦(人)部的不适也可以倒换到上焦(天)来解决;既然上焦(天)和中焦(人)可以倒换,那么下焦(地)也可以和中焦(人)进行倒换。

有了基本的三焦(三才)之间的阴阳倒换,我们就可以任意的进行三焦(三才)的阴阳倒换,因为三焦(三才)是根据症的所在而由医者的“心”来划分的。

我们再来看看经络之间的阴阳倒换。前面我们已经谈到,阳明经和太阴经、少阳经和厥阴经、太阳经和少阴经、任脉和督脉都是一对阴阳,既然是阴阳,就可以进行阴阳倒换!比如,手太阴经的不适,我们既倒换到手阳明经,也可以倒换到足阳明经;足太阳经的不适,我们既可以倒换到足少阴经,也可以倒换到手少阴经;任脉的不适我们倒换到督脉,督脉的不适同样可以倒换到任脉,因为,任脉和督脉也是一对阴阳。

但必须强调的是:无论三焦(三才)的阴阳倒换,还是经络的阴阳倒换,都要围绕同气进行,只有同气相求,才能有求必应。

我们再作进一步的思考,阳经和阴经可以进行阴阳倒换吗?答案是肯定的,完全可以,只要是阴阳关系,就可以进行阴阳倒换。既然阳明和太阴可以进行阴阳到换,阳明和厥阴也可以进行阴阳倒换,阳明和少阴同样可以进行阴阳倒换。其他经络同理也可以进行阴阳倒换。

为什么要进行阴阳倒换呢?一是为了解决禁针区域的不适通过阴阳倒换求的方法来解决,二是通过倒换可以提高针灸的疗效。

但所有的倒换都是为了解决“症”,同时也都是围绕“症”进行的,离开“症”,是无从倒换的。

病案一:患者,男性,40岁,患痔疮两年余,反复发作,2018年5月来诊,自诉肛门不适,症在下焦,根据下病上治,在百会、四神聪施针,施针后让其做提肛动作,五分钟后自觉不适感减轻,十五分钟后诉已无明显不适感,四十分钟后起针,无不适。这个病案的“下病上治”其实也是阴阳倒换求,是把肛门(下焦)的不适倒换到头顶(上焦)来解决的。

病案二:患者,男性,24岁,右肩肩髃处疼痛两月余,识症在下焦,阴阳倒换到上焦,在其左腕阳溪处施针,有所减轻,但仍然疼痛,又在左手太渊处一针,痛立止,这个倒换既有三焦(三才)的倒换,把下焦的症(肩部)倒换到上焦(腕部),也有阴经和阳经的倒换,把肩髃(阳明经)的不适倒换到太渊(太阴经)来解决.

试谈黄帝内针的导引 原创: 宋杨老师 9月26日

试谈黄帝内针的导引

师父在《黄帝内针》一书里大约只用了两页来谈内针的导引,读后感觉师父意犹未尽。

导引确实很难谈,看不到、摸不着,《说文解字》:导,引也;《吕氏春秋-适威》:忠信以导之。我几次提笔却每每放下,几杯茶喝完了,几颗烟抽完了,仍然不知道该怎么谈。

前几天在朋友家,朋友家有个孙子不到周岁,当时朋友的爱人正在哼着《摇篮曲》哄孩子睡觉,一会孩子就睡着了,“这不就是导引吗?”我忽然想到,那么,运动员上场时的《运动员进行曲》,铿锵有力,昂扬向上,催人进取,不也是导引吗?

对,导引的目的就是努力去实现一个目标!

作为内针的导引,目的就是医患双双共同努力争取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可是怎么才能取得最佳的疗效呢?在此我不揣冒昧,谈谈自己的感受。

我先谈一个病例吧。

9月10日上午,门诊来了一个病人,脑梗塞后遗症一年半了,进屋时步履蹒跚,由两人搀扶着,我让他先坐下休息一会后,开始了解他的病情,家属说患者“左侧上下肢都不能抬起,走路是好腿拖着坏腿走,脚抬不起来”,我就微笑着让患者抬胳膊和腿给我看看,他说“抬不起来”,我知道他说的是实话,他真的是抬不起来,可是,也可以看出他没自信,在他心里就认为自己是抬不起来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我必须要让他树立自信!我就很认真的告诉他:“你可能永远就抬不起来了,因为你心里根本就没想过能抬起来,如果这样,你不用治了,更没必要花钱,可以回去了”。他说:“都说你扎针扎得好,所以今天才来找你帮我扎针”。我说:“我扎针扎再好也没用,我也帮不了你,因为你自己就不想抬起来”。此时我看到他好像很失望,就又轻声的问他:“你说实话,你到底想不想抬起来?”他说:“我做梦都想抬起来”,我又说:“你相信我能让你抬起来吗?”他想了想说:“我相信!”我说“好,你只要心里想抬起来,也相信我能让你抬起来,那你就要听我的,从现在开始,你心里要想着你一定能抬起来,说不定今天你就抬起来了”,听到这,他笑了。我就开始按照法则给他扎针,扎上五分钟后,我说:“你先抬胳膊,再抬腿”,他看看了我,没动,我笑了笑,坚定地说:“你可以抬起来了”,他先抬了抬胳膊,比原来高了点,告诉我抬起时左肩上部疼,我就在其右手腕部扎了阳溪、二间透三间,让他再抬,他说不疼了,抬起的又比原来高了些,然后我又屈膝抬起自己的腿,让他跟我学,他很顺利的抬了起来,这时我看到他开心的笑了。我又让他出去走走,他挪了挪脚,还是不敢迈步,我让他儿子扶着他,对他说:“你学我,先迈右脚,别着急,走慢点、走稳点”,于是我在他前面做示范,让他跟着我走,他真的走了几步,尽管不是很稳,但他可以一步一步的走了,我让他儿子扶着他在走廊里走两个来回,约有三百米,他照做了,且越走越稳。休息十分钟后,我又让他走,在走了几步后,我让他儿子别扶他,结果他自己可以走了,这时他开心的笑了,越走越有劲,越走越稳,在家人的劝说下才在走廊的候诊椅上坐下来歇会。

通过这个病案可以看出,之所以能收到这么好的疗效,除施针精准的因素外,导引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那么内针的导引应该如何进行呢?我想主要应该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一、医者应该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大家知道,特别是一些慢性病患者,由于长期治疗没能见到很好的效果,患者自己就失去了信心,但是,只要患者来求医,就说明他还是有治愈疾病的渴望,所以,医者应该积极的帮助他建立信心,当然,方法应该因人而异,或因势利导、或“欲擒故纵”、或晓之以理、或投其所好、或举例证明等等,目的就是让患者相信他的疾病是可以治好的,树立患者的信心,“君火以明、相火以位”。

二、医者应该让患者的思维跟着医者的思维走。内针特别强调“同气相求”,只有“同气相求”,才能“有求必应”。我们知道,临床工作中,因为受年龄、性别、性格、受教育程度等等因素的影响,患者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对待疾病、对待医生、对待医疗行为的认识也是不一样的,而要取得很好的疗效,医者和患者的“同气”就显得特别的重要,这就要求医者要让患者的思维跟着医者的思维走,这样医者的医图才能得以实现,如果一个患者对医者的医图不能认同、不能接受,治疗效果就不会太理想。大家都知道《扁鹊见蔡桓公》这篇文章吧,尽管扁鹊是大名鼎鼎的医生,他四次见到蔡桓公,且诊断都很准确,且病在腠理、在肌肤、在肠胃时,明明可以治好,但为什么蔡桓公还是未能让他治疗呢?我想主要原因是扁鹊的“导引”没做好,他没能取得蔡桓公的信任,也就是蔡桓公没和他“同气”,留下千古遗憾。怎么样让患者和医者同气呢?这就要求医者运用自己丰富的知识、真诚的态度、和蔼的服务、处处从患者的角度替他考虑问题,替他选择最佳治疗方案、为他减轻病痛、为他减少医疗费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甚至是朋友、是兄弟,让患者听从你的意见、服从你的治疗、落实你的医图,让你的医疗行为得以顺利实现。

三、导引的过程要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导引没有版本可以模仿,但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从患者到你的门诊开始,你的问诊、诊断、治疗、医嘱、到患者离开,你的眼神、语气、学识、气质、态度、疾病的分析是否合理?观察的是否仔细?诊断的是否正确?治疗的是否得当?等等,都直接关系到你的导引是否成功。所以,临症时,要面对不同的患者运用不同的方法,紧紧围绕你要处理的“症”,让患者接纳你、信任你、服从你、配合你。大家都看过《三国演义》吧,赤壁之战的前夜,周瑜得意洋洋地定下火攻曹营的大计,但“火”需要“风”,而且,必须是“东南风”才能烧到北岸.当时正值隆冬,哪里来的东南风?这是周瑜始料未及的,当他面对长江大风刮旗拂面时才突然意识到,但为时已晚,破曹之战已箭在弦上,周瑜急得“昏倒在地,口吐鲜血”,病情甚重,众人一筹莫展,但诸葛亮只给了周瑜十六个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便治好了周瑜的心病,才有了火烧赤壁的佳话,堪称导引的典范,可见诸葛亮也是导引高手。

四、导引不等于心理暗示。很多人认为内针的导引是心理暗示,错!导引是医者有明确的目的,根据患者的病情对患者进行的积极的引导。而心理暗示可以是医者对患者的暗示,也可以是患者本人对自己进行暗示,也可能是患者本人的潜意识,但这种暗示有时甚至是一种消极的作用。所以,不要把导引理解为心理暗示,否则,就起不到导引的作用。

内针的导引必须把握的一点就是,医者要积极地、有明确目的的、针对不同的病人采取行之有效的、水到渠成的,整个导引过程都是以落实医者的治疗医图为目的,医者要主动地、积极地进行,让患者接受并配合医者,按照阴阳的观点,如果把患者看成“阴”的话,那医者就是“阳”,阳主阴从,这样,导引才可能成功。

古法新生——导引按跷(绝对经典) 原创: 灵素馆 2018-10-11

古法新生——导引按跷

中医的整个治疗体系都是建立在各种自然疗法的基础上的。从传统的划分来看,中医治法可分为内治法和外治法,而导引在中医外治法中又占有主导地位。我国现存最早奠定中医学基础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的《灵枢病传》有:“余受九针于夫子而私览于诸方,或有导引、行气乔、摩、灸、熨、刺、焫、饮药之一者,可独守耶,将尽行之乎?这其中就清楚表明了导引行气是中医各科治疗的主导。早在秦汉时期,中医的治疗就可根据临床中所遇到的不同患者、病邪性质、病邪所处的身体部位和深浅以及在治疗过程中病邪盛衰变化与出没传递变,以导引行气为主导,相应地采用乔、摩、灸、熨、刺、焫、饮药等不同的治疗方法,有效地对各类疾病进行治疗,以减少痛苦和不良反应,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康复。上面所提到的“乔”即按跷,是在导引行气的基础上进行的。导引按跷在早期中医治疗中居于首要地位,前辈医家用它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可是在今天导引按跷竟然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无论在中医的教学还是在临床治疗中都很难寻觅到它的踪迹。沉寂了两千多年的导引按跷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医疗方法泥?下面将对其历史和现状作详细阐述。

1导引是华夏先民生存斗争中的养生却病方法,导按跷是早期医家的主要治病方法

导引按跷是早期中医的主要治疗方法,它的内涵是导引,外在治疗形式是按跷。能够进行导引按跷,首先需要有深厚的导引练功基础。导引在中国用于养生,治疗已经有5千年的历史,老寿星彭祖就是我国上古时期的一位导引大师。《山海经》西王母善啸、《吕氏春秋》中的“作舞”都是华夏先民疗疾祛病的导引方法。医家使用导引按跷为人治病,最具体、最完整的记载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闻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酒、巉石、挢

引、案杌、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藏,练精易形。”这里的“挢引”就是导引按跷。“挢”通“跷”和“乔”,是举手、翘足之意。挢引就是通过抑按手足进行导引,即导引按跷。以上一段引文说明上古名医俞跗不但已经会使用汤剂酒剂之类的内服药,而且还特别擅长导引按跷。“俞跗”之“俞”即五脏之俞,指经络系统,“跗”即足背,含按跷之意。看来这位名医是因其擅长之法而被人所冠名的。同样,春秋末期著名医家扁鹊也精于此道。《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有虢太子暴病尸厥,扁鹊入宫施治的史实。这段史实还有其它出处,如《周礼注疏》和《韩诗外传〉《说苑)等。下面就以成书较早的《韩诗外传》和《周礼注疏》为参考。《韩诗外传》对扁鹊治虢太子尸厥有这样的描述:“扁鹊入,砥针砺石,取三阳五输,为轩光之灶,八减之汤,子同“药,子阳灸阳,子游按摩,子仪反神,子越扶形,于是世子复生。”而《周礼注疏》又有:“使子明炊汤,子仪脉神,子术按摩。”上面的“按摩、反神、扶形、脉神”,都是导引按跷、导引按摩之术。尸厥是古人认为临近死亡的种危重险症。扁鹊利用导引和导引按跷救险救急,使太子“复生”,足见导引和导引按跷在早期中医治法中的重要性。扁鹊之学源于长桑君,长桑君与扁鹊过往十余年,授与扁鹊禁方书和药,扁鹊脉学从此产生。扁鹊的脉学不但能“诊脉”更能“治脉”,治脉之说即导引按跷。可是由于师承关系太过严格保守,除了东汉·华佗能集其大成外,到了后世也就难免走向衰落,无怪乎后人读《难经》只解“诊脉”不解“治脉”了

2《导引图》和《引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导引医学文献

70年代在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和80年代在湖北张家山出土的简书《引书》都是我国目前现存最早的有关导引治病的专著。《导引图》从上至下共分4排,每排11个,共44个导引图式。其中一排第10图,三排第11图,四排第6、10、11图都是按跷动作。《导引图)44个图式中有专门针对各种疾病进行治疗的文字说明13个。如“引温病”、“温病”即中医所说的伤寒病与时令病;“厥”“烦”、“腹中”、“引积”都是指脏腑失调的三焦病症,“引项”、“引痹痛”、“引膝痛”都是颈项和四肢关节、软组织急慢性损伤等外科病症;“痛明”和“引聋”指目痛不明、耳聋等五官科疾病。这些具体详实的资料再一次清楚地表明至少在汉初,甚至先秦我国已经在广泛地使用导引和导引按跷治疗内科、外科五官科和传染科等各种疾病。

3秦汉是导引学的高峰时期,《黄帝医经》确立了导引和导引按跷在中医理论体系和治疗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黄帝医经》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是划时代的巨著。它收集、整理和总结了我国上古以来直至汉代的大量医学经验和成就,打破了从前大量医学文献散落在各家各派的复杂局面,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治疗体系,对后世的影响广泛而深远,被奉为“至道之宗”,而导引又被《黄帝医经列为其治疗体系中的主导。据《汉书艺文志记载,黄帝医经分为《黄帝内经》和《黄帝外经》,《内经)有《素问)和《灵枢)共18卷,《外经》中有《黄帝杂子步引》和《黄帝岐伯按摩》共22卷。〈黄帝岐伯按摩》则是一部导引按摩专著。这一切都清楚地表明在《黄帝医经》体系里,导引及导引按跷、导引按摩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令人遗憾的是,这两部珍贵的医学文献早已亡佚,后辈学生竟然无缘看到它们的全部真实面目,只能在严格的师徒相传中,经过自己长年的艰苦磨炼,再去摸索探导前人留下的没有路标的道路。

〈黄帝外经》不复存在,但仅就《黄帝内经》也足以说明问题。现存的《内经)有《素问》、《灵枢》两书。素问》是一部中医理论性专著,而《灵枢》实际上是部针经。尽管如此,导引和导引按跷也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除上文提到的《灵枢病传》外,在《素问)《灵枢》的其它篇目中,涉及导引和导引按跷的地方就有十多处。比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血实宜诀之,气虚宜掣引之('掣’同'导’)”。〈素问异法方宜论》曰:有“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其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素问)、《灵枢》的有关篇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黄帝医经继承了秦汉以前早期中医重视导引按跷、导引按摩的传统,设专著和在其它篇目多次论述导引按跷和导引按摩。

②导引行气是“黄帝医治疗体疗体系”的主导,它单独使用或指导其它治疗方法:乔(按跷)摩(按摩)、灸(艾灸)熨(热敷)、刺(针刺)、焫(火针)饮药(服药)。

③《黄帝医经)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外治法优于内治法,而导引按跷又在外治法中占有首要地位。

《黄帝医经》重视导引和导引按跷,反映了当时医学界的真实情况,把导引和导引按跷推向了一个历史性的高峰。

4东汉时期直至隋代导引和导引按跷在中医理论和实践中还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东汉末年华佗以其导引、针灸、麻醉和外科手术著称于世,华佗(五禽戏》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导引功法。在《三国志,华佗传》中有华佗导引针灸的精彩记录:“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华佗针灸是在导引行气的基础上进行的。取穴、刺灸都是根据病邪出没随机进行,就是《灵枢》所说的“以痛为俞”、“劫而刺之”,针灸过程导引气血、劫引病邪,当然取穴不过一两处,刺灸不过转瞬之间,疾病即可痊愈。这不是神话,这是导引的威力。

华佗以后,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葛洪、陶弘景也擅长导引。但令人费解的是,《黄帝内经》以后,导引经常被提及,而按跷则逐渐被人淡忘了。直至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问世,才重提导引按跷。《诸病源候论》是中医史上第一部论述疾病的病因、病机、诸候分类、诊断和治疗的专著,此书最令人称道的地方是其“有病而无方”,在详细论述每种症候的基础上,提出的治疗方案基本上未设方药,而是辨候施功法,提供了多种导引治疗方法。《诸病源候论》配有导引的有156候,与其相对应的导引法就有213种。其中的卷27有:“引之者,引此旧身内恶邪伏气,随引而出,故名导引。”这是今天能看到的较为接近导引本质的解释。

5唐代以后导引按跷被后人淡忘

唐代以后,一些主要的医学著作便很少把导引按跷当作一种重要的临床治疗方法。后世医家对导引按跷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唐代王冰的按:谓抑按皮肉;跷:谓捷举手足。”明代张介宾又有:“按:捏按也;骄:即阳骄、阴骄之义。盖谓推拿溪谷骄穴以除疾病也。”所以,到了现代就干脆把按跷当作推拿了。那么导引按跷的内容和形式究竟是怎样的呢?

6导引按跷紧手寸口,诊脉、治脉

导引按跷的内涵是导引行气,行气是一种自我实现的潜意识高度入静的放松状态。实现其主要有3个基本途径:第一是调心,就是古人说的要“元神”而不要“思神”,即潜意识;第二是调息,就是吹嘘呼吸;第三是调身,就是或站或坐或卧,使身体保持良好的放松状态。导引古时又作“導枵”。“从寸道声,以寸引也”。这句话就把导引按跷的形式与内容完整的表达出来了。导引按跷在行气的吹嘘呼吸中或捉腕持手,或捉踝持足,对病人身体内脏腑、经络、筋骨、关节、皮肉等进行深层次的调节,再辅以点穴、拍击、拂、爪、劈砍等刺激。在这一点上,导引按跷与印度瑜珈术有不谋而合之处。佛经《涅槃经》中就有“捉持按摩”。导引按跷“捉腕持手,捉踝持足,紧守寸口”(腕、踝有'上三寸和下三寸’之说)是《黄帝内经》和《难经》的要旨。〈灵枢·一难》又云:“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寸口既然是脉之大要会,能候十二经脉、五脏六腑之病,决生死吉凶,也一定能够治十二经脉、五脏腑之病,决死生吉凶。这种辨证思想在《黄帝内经》中就

表现得更充分完整。

在三国吴太医令吕广注《难经·八难》中有:“夫气行之脉者,起于两肾之间,主气,故言肾间动气;挟任脉上至喉咽,通喘息,故去呼吸之门;上系手三阴阳为支,下系足三阴、三阳为根,故圣人引树设喻也。”既然人的脏腑经络系统相似于树,那么腕与手就是树的枝叶,踝与足就是树的根须了。导引按跷可以调节树的枝叶和根须,为其输送能量和营养,当然就能调节树的生长,治疗树的病害了。

7内外邪的传变过程与途径

中医病因主要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素问太阴阳明论》有:“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手足是外邪入侵的门户,这也是导引按跷治疗着眼于人的手足之另一重要原因。而身体受外邪致病后,疾病发展传变是个由表及里的过程。《素问·皮部)云:“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经,留而不去,传入腑,廪于肠胃。”而内伤致病多是由于饮食不洁,情志失调,累及脏腑。其病情的发展传变方向则是由里及表;脏腑先病,不治,即传至经脉,转而传至络脉,继而传至皮部。

8导引按跷,吹嘘呼吸,声、意、气、力贯注输布,劫引病邪,漱涤五脏

导引隐含“劫”和“引”两重意思。“劫”,劫持、挟持之意,指拦截阻断病邪的发展传变。“引”,牵引引导之意,即牵引、引导病邪脱离人体,促使疾病向好的方向逆转,导引按跷中的“劫”与“引”是着眼于人的手足,通过“声”与“意”的配合来进行的。

我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外部世界的各种声音与人体五脏六腑、经络系统的功能与疾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在《素问五藏生成》有:“五藏相音,互影响的关系。在(素问·五藏生成)有“五藏相音,可以意识。”后人注:“音,谓五音也。夫肝音角,心音徽,脾音宫,肺音商、肾音羽,此常应也。然其互相胜负,声见否藏,则耳聪心敏者,犹可以意识而知之。”而我国古代的另一部著作《群经音变)则更具体的阐述了经络系统与声音的关系。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声音能调节和改变人生的生理状态和病理状态。

导引中运用声音的“劫”与“引”都使用行气中的“嘘字诀”。“嘘字诀”在导引的调息中是开口发声的呼气法,口形呈圆形,它有张力,刚性,属阳,有生发和温热作用,在导引按跷的补泻中属泻法。“嘘字诀”的音调高亢而圆利能透过病人的皮部、络脉、经脉直至脏腑。“嘘”声入经络,震脏腑,阻断病邪传变,劫引病邪,强制病邪脱离宿主。中医的补泻是辨证统一的。导引按跷的“补”使用行气中的“吹字诀”。“吹字诀”也是开口发声的呼气法,口形成扁平状。它松弛,柔性,属阴,有收敛和清凉作用,能渗入皮部、络脉、经脉、直达脏腑。“吹”声人经络,濡养脏腑调和气血、阴阳。一“嘘”一“吹”,一“泻”一“补”,驱除病邪,培补元气,病人得以康复。正如老子所说:“或响或吹,绵绵呵其若存。”导引按跷中运用意、气、力”的“劫”与“引”,是使用行气中的“布气、点穴、拍打、拂爪、劈砍”等手式来劫引病邪。扁鹊尽见“五藏症结”,华佗亦然。导引按跷紧守寸口,捉持按摩,通过手足以意领气,以气引力,“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藏”。捉腕持手,捉踝持足,通过手足疏通经络,漱涤脏腑,劫引病邪。按跷之义就在于此。

9导引按跷的现实意义和临床实践

为什么还要讨论导引按跷,导引按跷在现代攻学各种新方法新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究竟有无用武之地?本人从1984年开始在临床上使用导引按跷,多年来运用导引按跷在临床治疗上使用导引按跷,多年来运用导引按跷在临床治疗和康复方面积累了定的经验,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导引按跷同中西医目前的常规治疗方法相比,不仅在许多常见病、多发病,甚至在许多疑难病的治疗上都显示出其优异的治疗效果,特别在脑病治疗主面。老年疾呆、偏瘫(脑中风后遗症、病毒性脑炎等)、帕金森病是神经系统疾病的三大难题。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法只能缓解或改善它们的某些症状,但这三种疾病都是老年慢性进行性疾病,迄今为止尚无其它良法能防止其自然发展,有的治疗方法如手术和药物的长期使用会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而导引按跷在治疗“三病”中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同其它疗法相比,导引按跷治疗“三病”有以下特点:

导引按跷治疗每天1次,每次1小时,连续治疗,无疗程间隔。导此按跷既是临床治疗方法,又是有特色的中医康复疗法。它显效快,疗程短,疗程最长一般不超过3个月。在治疗过程中对运动障碍的病人只进行少量特定的按跷运动,避免了康复治疗中长期大运动量的功能训练给病人造成的精神压力和体力消耗,也减轻了患者家属的陪护负担。此外,导引按跷在治疗神经系统的其它疾病,如血管性头痛、顽固性失眠、神经官能症;心血管系统:如冠心病、高血压;内分泌系统:如糖尿病;呼吸系统:如肺气肿等等,甚至在对恶性肿瘤的治疗上也作了初步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10结论

综上所述,导引按跷既不同于今天的推拿和按摩,也不是医疗体操。导引按跷是一种以导引行气为内涵,以按跷为外在治疗形式,在医患之间进行的临床医疗活动。

中医治疗的本质是“以人治人”,要取得良好的疗效,十分强调医生个人的素养和能力。导引按跷同中医的其它治法一样,它的适应症范围很广,现代医学的各种疾病都有涉及。导引按跷除了能在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上显示出其较常规的治疗方法除疗程短疗效高的特色外,还在许多疑难病,甚至一些“不治之症”的治疗上也能取得令人惊异的效果。所以,今后要继续发掘整理导引按跷这种古老的治病良法,在更多的治疗领域中推广运用,为它注入新的生命,使之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唐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2]河北医学院校释,灵枢经校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吴。吕广,等注难经集注。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4]隋。巢元方撰诸病源候论第1版,辽宁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7

[5]周世荣编著马王堆养生气功,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7

[6]丁光迪诸病源候论养生方导引法研究。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1993

[7]朱宝忠编著经络研究,北京:百家出版社,1999

[8]李志庸编,中国气功史。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

[9]江幼李道家文化与中医学,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10李伯聪著扁鹊和扁鹊学派研究,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

版社,1990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全文 视频】自主健康,圆满养生——略谈导引按蹻 2018-09-17

整理自刘力红老师在安徽汤池同有三和中医公益讲座讲稿,附讲座视频:


开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前辈、各位同道,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来跟各位汇报自己学习中医的一些感受。今天要谈的题目是《导引按蹻》,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严格地说,导引按蹻也不是能够说明白的,因为它是真正的功夫,是要去做才能明白。但不说一说,大家也不知道怎么去做,所以还是要说一说。今天这个宝贵的机会,有来自安徽省保健办的领导,有道长在这里举办养生课程,另外,还有专程从各地赶来的朋友们,所以我更应该好好地谈一谈,争取能让大家有一些感受。

中医治病的五种方法

今天讲的导引按蹻出自《黄帝内经·素问》中的“异法方宜论”,在这篇经文里面谈到了中医所用的治疗方法,总起来分五类。一类是砭石,砭石现在已经不多见了。早几年我去西安,有朋友带我参观过一个砭石馆,就是专门用砭石来做治疗。砭石这个疗法起源于东方。

第二类是毒药,在《内经》里,凡是治病的药都叫毒药,不只是砒霜、汞银叫毒药。为什么呢?这一点大家需要理解,这跟中医的认识观念有很大的关系。中医对于疾病与健康的界限,在学术上的划分是很清晰的,正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所言:“平人者,不病也。”所谓“平人”就是没有偏的人,平是“中正平和”的平,平人必然身体是调和的,所以没有病。反过来,“非平人”,就是有偏的人,就会有病。既然有偏的人就会有病,那怎么将有偏的人重新调治到不偏的状态呢?中医所用的方法是“以偏纠偏”,或“以偏救弊”。所以就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这类治疗原则,以之来使机体恢复到平人的状态。因此,中医治病的药物都有一定的偏性,要么偏寒要么偏热,要么偏温要么偏凉,要么偏上要么偏下,要么偏左要么偏右,而这个偏性古人就称之为毒。毒药的来源是西方。

第三类疗法是“灸”,现在常用的是艾灸,实际上不仅仅艾可以用于作灸法,还有很多的药都可以用来做灸法,艾只是千万种中的一种,当然也是最常用于灸法的一味药。《内经》统称为灸焫。现在很多人都接受过艾灸的调治,这也是一个方便而有效的方法。灸焫用的是火热,它来自于北方,因为北方寒冷。

第四类疗法是针刺,针的应用很早,《内经》里谈针刺的篇幅远远超出谈药的,可知二千多年前,针是最常用的疗法,尤其在急救方面,针刺更是首当其冲。那时不是打120,不是去急诊科,而是针刺!针确有立竿见影、起死回生之功。针计有九种,有长的、有短的、有大的、有小的,《灵枢》的第一篇就叫“九针十二原”。针的起源是南方。为什么九针从南方来呢?据考古发现证实,1985年广西南宁市武鸣马头乡出土的两枚铜针,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金属针。另一方面,针刺需要裸露身体,如果天气太冷,裸露就会很困难,九针起源于南方可能也与这个因素有关。

以上这四种方法,来自东方的砭石,来自西方的毒药,来自北方的灸焫,来自南方的针刺,它们有什么特征呢?砭石治疗需要有砭石,砭石来自身外,药、灸、针也都来自身外,这是它们共同的特征。

第五种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谈的导引按蹻。“导引按蹻从中央出”,不在东也不在西,不在北也不在南,在中央。“中央”是我们要思考的一个大问题,现在我们国家的中央在北京,这个地方将决定中国的走向,决定民族的命运。中央当然有中心的含义,但它有更深的含义。前面的四种疗法都需要主体之外的某一媒介去执行,唯独导引按蹻不需要这些媒介,它可以直接在我们自身上发生。从我切身的经验得知,导引按蹻主要是自己给自己做调理,自己给自己做治疗。别人可以帮你按蹻,但别人帮你导引却不那么容易。因此,我感到导引按蹻是《内经》赐予我们的,能够实现自主健康、圆满养生的一个非常方便和直接的法门。

何处可托付健康

前不久我的老师杨海鹰先生(《如何安心如何空》作者)在北京龙山主持了一次读者见面会,会议的主题是“自主健康,圆满养生”,我觉得这个主题非常好,含义很不简单。今天在座的有安徽保健办的领导,其实“保健办”这个名字已经说明这个保健来自于身外。如果是来自身外的保健,你的生命、健康或养生想圆满是不可能的,因为健康一定要来自于自主,只有自主的健康,才有可能圆满的养生。联合国卫生组织的研究数据告诉大家,在医院所获得的治疗或保健仅占全部份额的8%,这个可能已经成为常识了。也就是说我们医院的治疗、保健做足了,对整个生命健康来说也只能起到8%的作用。所以要想寻求真正的健康,还是要自主。

一直以来,我的身体并不是太健康,常常有些小问题,偶尔还来场大病,也经常为此苦恼。当然有些时候苦恼也不一定就是坏事,因为你就有动力想要解决它!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没有停止过探索。也就在几年前,我开始触碰导引按蹻,当然开始的按蹻比较粗糙,甚至可以说有点胡来。当时我送父亲到湖南石门的夹山寺休养,因为歇在新的地方,半夜三点多就醒来了。醒这么早,躺在床上干嘛呢?这时我的手很自然就放在了肚子上,一按一摸,怎么这么多痛的地方?找到这些痛的地方,手就停在那里按揉,慢慢地疼痛的地方就开始变化,逐渐逐渐疼痛就减轻,甚至就不疼了,于是再挪到一个新的痛点。就这样,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一下就过去了,天也大亮了。

也是该着要走上这条道,第二天一样,也是这个时间又醒了,当然就又如法炮制啦!大家都知道,南方人午觉的习惯很重要,午觉睡好了,下午才有精神,若是中午睡不好,下午就不好过了。而那两天里,中午没机会休息,却发现下午的精神还凑合。作为中医人,我很快意识到这与早起的按腹有关系。所谓按腹,就是寻找腹部的痛处,然后将手停留在(或者说继续按在)那里。按腹很关键的一点是发现痛处,痛意味着什么呢?这里我要稍作一下解释。

痛意味着什么

我们从痛的造字可以发现,甬+疒即为痛。“甬”是甬道、通路的意思,在甬字上加一个辶旁,就成了通。通意味着甬的功用正常,也就是说甬的功用能够正常发挥就叫“通”!现在甬不是在辶上,而是在疒上,疒的本义就有病的意思,甬“病”了,也就是说甬正常“通”的功用没有了,不通了!不通了会怎么样呢?当然是痛了!而这个痛或者说这个不通在腹部,腹部里面有什么?有肠肠肚肚!说专业一点,有六腑在里面。

所以,我刚刚说的痛或者不通基本可以确定是六腑的不通,是六腑层面的闭塞。而六腑层面的闭塞会带来什么问题呢?《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有一句名言:“五脏不平,六腑闭塞所由生也。”这里很肯定地告诉我们,五脏的不平是六腑闭塞造成的。这样我们就清楚了,六腑不通不但可以形成六腑本身的病变,更重要的是能够进一步导致五脏的病患。那么反过来呢?如果六腑的闭塞解除了,五脏的问题亦就迎刃而解!透过切身地感受,我知道按腹是解决六腑闭塞的一个非常直接的方法,而根据《素问》的教言可知,一旦六腑的闭塞消除了,五脏的问题是能很自然获得解决的。想到此不由一阵兴奋!

那时候,我刚刚开通微博不久,于是就将自己的感受编成“按腹琐记”告诉大家。因为初玩微博,也不知道有长微博可以上,所以只好将每天的按腹感受浓缩在140个字以内发出去。后来内行的有心同仁把它作了整理,用链接的形式放在微博和微信上,据说转发率还很高。

源自经典

由于因缘的际会,渐渐成熟了我习针的期盼,而我学习的这个针法的原则直接来自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有些时候,很多事情真有些不可思议,针法的学习促成了我在某个层面的豁然贯通,更觉得《内经》的导引按蹻是个了不起的东西。也可以说,我自身的导引按蹻“渐入佳境”!也是到了这个时候,才知道什么是导引!当然,也就明白很多谈导引的没有谈到点子上,或者说不是《内经》里的导引。今天就想把这样一个方法和感受告诉大家。

但正如我前面说的,导引按蹻实在是一门功夫,而什么是功夫呢?前辈们有言:“正确的方法加上时间就叫功夫!”所以,它需要时日,需要修持,需要你去做!光讲是不够的,但我试图把它说清楚,至少在理上把它说清楚。

导引按蹻的理

今天我希望跟大家一起来思考一些问题,因为有些问题必须想清楚了,你才愿意发心去做。这个时代确实与过去不一样,这是个科学昌明的时代,大家不愿意做糊涂士,过去你信就可以了,信了就去做,但现在的方法太多,所以你需要搞明白。

疾 、 矢 、医

今天上午我在整理思路,看看从哪一个角度契入比较有助于我们的认识,我想从几个字的讲解来进入下面的话题。这里我们先来看一个“疾”字,疾字我们首先要写的是“疒”,以前我们也许会认为“疒”不过是一个部首,其实“疒”也是一个字,我今天专门为此查了百度的汉典,知道这个字的准确读音是“ne”的第四声,它本身就有病的意思。“疒”里面放入一个“矢”,就是疾,当然疾也是疾病的意思。我们要讲的另一个字是“医”,在一个框框里面放一个“矢”就称为医。为什么“疾”和“医”里面都是“矢”?而同样一个“矢”装在不同的地方就完全不一样了,一个是疾病,而另一个是治疗疾的医。

有的放矢

“矢”是什么?是箭!有一句大家非常熟悉的成语叫“有的放矢”,所以,这个“矢”跟“的”有很深的关联。那么“的”又是什么呢?“的”的含义很多,首先它是靶的正中心,所以“的”有正中、中正的意思。再看《说文》的解释:“的者,明也”,明白的意思。的之曰明,我们需要有更深的领悟,今天就不在这里展开了。

去年很有幸受朋友的邀请到了河南的漯河,到那以后才听说许慎的墓也在漯河。我对文字有一种特别的情感,许慎号称文宗字祖,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就出自他的手。现在到了漯河,岂能放过这个机会?于是在朋友的陪同下专程拜祭了许慎墓。墓园内有不少石碑,其中一块石碑的内容让我也感到诧异。我们天天在使用字,可是大家知不知道我们用的最频繁的字是哪个呢?恐怕有太多的人不知道!而这个排第一位的字就是“的”!“的”是使用最频繁的字,这个字透显出来的是什么呢?这里面是不是有让我们“明”、让我们“中正”、让我们真实的寓意呢?

射:身心的合构

“有的放矢”的这个过程,让我们联想到了射,射为古代的六艺之一。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我们现在可以来品一品“射”这个字,它的左边是身体的“身”,右边是方寸的“寸”,中国人讲“方寸”讲的是心,所以射即是“身心”的合构。《礼记》里有一篇专门论射的文字:“心平体正,持弓矢审固,则中矣。”

“心平体正”,这是对“射”最根本的一个要求,若能达到这个要求,其结果必然是“中矣”。中在这里虽然是第四声,但它仍有第一声的意。于是由“矢”、由“的”、由“射”,便开显出中国文化的四大要素:“中正平和”(以有中正平,和则为必然的结果)!此亦为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

射是六艺中很特别的一艺,《礼记》称其为“仁之道”,这确有些匪夷所思。我们知道,冷兵器时代,射是很了不起的东西。那个时代没有大炮、没有导弹,能够在远距离产生攻击作用的就只有射。所以,射这门技术是衡量国防硬实力的很重要的指标,是国之利器!而恰恰是这样一门艺,《礼记》把它作为“仁之道”。其曰:“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然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过去射常常用作竞赛,如果比赛输了,没有射“中”,你不会去怨射“中”的人。你会反过来调整自己,进一步加强自己身心的平正,这样你的射艺就会不断地提高。我们现在经常看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箴言,其实就出自于射。

所以,“射”讲的是身心的平正,讲的是中正平和,而这恰恰是健康的保障。这样我们就能够很好地理解“疾”的深义,把“矢”放在“疒”里,矢就偏离了中正平,偏离了中正平,当然就不会有和,没有和会有健康吗?所以,当一个“矢”放在“疒”里的时候,带给我们的是疾病。“矢”入“疒”的偏离是什么的偏离呢?“射”告诉我们,是身心的偏离。而当“矢”放入“匚”时,偏离的状态便重新匡正过来,这就是“医”!何其高妙,何其甚深!

导引身心复归于中正

讲到这里,我们应该明白医干的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就是中正平和!就是导身心复归于中正!这是我们对医和疾病的理解。实际上这也可以引申到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上。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再去看导引按蹻,也就能够心领神会。

导引按蹻为什么要从中央出?这里面有甚深的法义。中央的中,有东西南北中的中,这属于世俗的层面。除此之外,中国文化还有超越世俗层面的“中”,这就是不对立!

谈到对立,我们很自然会想到阴阳。阴阳是中医最最基本的概念,这一点《内经》已经讲得很清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从学科的角度看,可以说中医的一切都是在阴阳上构筑起来的。

阴阳天生就是对立的概念,按理说对立就是矛盾,矛盾就不会健康!如果想要获得健康,就必须从对立中寻求统一,从矛盾中寻求调和。那么,怎样从阴阳的对立矛盾中寻求统一,实现调和呢?这是非常微妙的。比如我们最常讲的四气——寒热温凉,以及它们所谛属的北南东西,这些都是对立的、矛盾的,所以在这个基础上就有平气,就有中,而平气亦即中气。

中的作用

中(或者平气)有什么样的作用呢?中就具有调和的作用、化解的作用,它就能在对立中寻求统一,在矛盾中实现调和。中是和的根本,中是和的保障!我们经常讲的阴阳平衡、阴阳和,都要靠“中”去实现。为什么我们要叫“中医”?大家搞明白了吗?中医的立意是立在这个上面,不立在这个上面不叫中医。因为只有立在“中”上,才有可能发生“医”的作用。“中”是甚深的,我们需要更好地去认知。

当然,认识“中”我们仍然需要由浅入深、由粗到精,我们首先要认识方位上的中,即世俗层面的中。这个层面的中在哪里呢?我们先结合人体来说明这个问题,首先我们看人体的前面有一条中线,布于这条线上的经脉叫什么呢?叫任脉!而我们背面同样有一条中线,布于这条线上的经脉叫督脉。任督二脉是人体最重要的两条经脉,因为只有这两条脉敢于居中。敢居中就意味着要敢于担当。刚刚我们提到阴阳在中医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以人体前后来分,前为阴后为阳,所以居前正中的任脉具总理诸阴之用;居后正中的督脉则有总督诸阳之功。也就是说,我们要想调理人体的阴阳,它的总持、它的总开关就在任督二脉!

“导引按蹻从中央出”,也可以说导引按蹻的着落点首先必须放在这两条经脉上。此外,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澄清,就是这里的蹻是什么意思?有一种说法,按蹻的按指用手的操作,而蹻则指用脚的操作。结合现代的按摩,确实也有手脚并用的,当然用脚的情况还是很少。我对蹻的认识不认为是用脚的意思,蹻应该指蹻脉,奇经八脉里有阴蹻脉和阳蹻脉,尤其阴蹻脉是最靠近中的脉。后来发现,明代的张景岳也持同样的观点,颇有一点英雄所见略同的感受。

按蹻从部位上来说应该是以中央为主,当然今天我讲的是自我的按蹻,它的区域就基本上限定于前正中,而阴蹻脉正好在这个区域。前面我谈到自己按腹的经历,那个时候是满腹按,哪痛按哪!也可以说那个阶段还谈不上按蹻,更没有导引。但是今天回想起来,这仍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不少朋友的身体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改善。

按腹其实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找到了痛点或者硬结,就意味着发现了问题。虽然这些问题一般都局限在六腑的区域,但由于六腑与五脏的密切联系,决定了这些问题必然会影响五脏。通过按腹,直接解决六腑的问题,最终亦会带来五脏问题的解决!

导引按蹻的方法

以上向大家介绍了对中医及导引按蹻的一些认识,下面会就导引按蹻的方法作进一步的展开。个人体会,导引按蹻比较方便的操作时间是早上5—7点,这个时段也叫卯时,手阳明大肠经在这个时候流注。此时按蹻按腹,首先改善的就是手阳明。阳明大肠主管人体的降,阴阳的运动不外乎升降(出入),而升降互为其因,降好了,升自然会很棒。这个时代的很多病都与降得不好有关,比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都与降不好有关。而要调降,要在大肠流注的时候能够起来,我们首先要调整的就是起居作息,你要是熬夜,那5点你睡得正香呢。

以上两节我们谈到的还主要是按蹻,那么“导引”呢?导引的问题甚深,导引与按蹻,重点还在导引上。从自我按蹻的角度,我们方便操作的只是胸腹部,从经络的层面这里只有任脉、阴蹻、少阴、厥阴、阳明胃、太阴脾等等,那督脉,膀胱经、阳蹻等等,这些经脉怎么作用呢?这就需要透过导引,导引的作用是全方位的。

导引的原则

导引的原则与针刺的原则一样,《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有一段很重要的话:“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这是针刺的纲领,也是导引的纲领。只是现在搞针剌的人完全不在乎它了,比如我们一个右膝关节疼痛,你到医院的针灸科,大部分的医生都会围绕你的右膝给你扎满针。扎右膝不是不可以,但这就不是“善用针”者了!传统的观念本来在这里已经定义得非常清晰,但我们就是很难去遵循它,我们会认为直接的作用应该更好,“见”的确立真是太不容易!如上所说,《内经》在这里给出的“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是导引的总则。比如,我们用手触按前面的任蹻二脉,这便是从阴,而“从阴”的操作必定会带来“引阳”的效应。引阳先是引动督脉,进而引动诸阳。阳动之后,又自然会产生引阴的效应,从而阴阳互动,最终实现效能的最大化。

通过导引来达到上述目的,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感,导引按蹻能不能上层次,就要看“感”的深度。因此,如何建立起这个“感”,或者如何找到这个“感”,便成为导引按蹻的关键!

如何建立“感”

为了帮助大家培育起这个“感”来,我要先来跟各位谈谈“咸”字。咸是《周易》的一个卦名,这个卦用比较专业一些的词说,就是泽山咸。上卦为泽兑,下卦为艮山。咸卦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彖辞里这样说道:“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从万物的化生,到天下和平,都离不开感。而彖辞很明确地将咸定义为感,所以,要弄清楚感还得先从咸开始。在《易》系统里,乾坤是最基本的卦象,乾坤亦被视为最初始的父母。由这对父母生养出六子,其中三为男,三为女。三女分别是,兑卦少女、离卦中女、巽卦长女;三男分别是,艮卦少男、坎卦中男、震卦长男。由父母带上六个子女,这便构成了八卦,亦称为八经卦。然后,八卦两两相重,便形成了六十四卦的易经系统。咸这一卦上卦是少女(兑),下卦是少男(艮),当少女与少男相遇便称之为咸,亦叫做感,这就很微妙了。大家不妨回忆一下,当我们情窦初开的时候,当少女碰上少男(或者少男碰上少女)脸会发红的时候,这是什么滋味呢?这就叫“感”!这里面没有丝毫乱七八糟的东西,只是一种异样而甜美的感受。我看到我们有些人已然回忆起了那一刻,已然沉浸在妙乐之中,那真叫心有灵犀。

易经的系统,女遇男的卦很多,但唯有这一卦称为咸,这是很值得考究的。男女阴阳之间的异性相吸,是一种自然,而咸卦的这种相吸,被孔子描绘为:二气感应相与,止而说。显然,这样的相吸是唯美的,是纯真的,是有力量的,并且超越了男女之事!由咸而引申出咸池,咸池后又被演绎成桃花,从而羁绊于男女的情欲之中,由此生出无限的痛苦。因此,“止而说(通悦)”,实在耐人寻味。

天地万物之情,天下万事之状,好与歹,都是这“二气感应相与”而成。二气,或天地,或男女,或刚柔,亦就是这个阴阳。而阴阳怎么感应相与呢?我想亦不过《素问》所说的:“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前面谈到,上述八字是导引的纲领,而感是导引的关键。感,《康熙·增韵》云:“触也”,阴阳(二气)相触,而有觉、而有知、而有应,故曰:感觉、感知、感应。因为感而有觉知,亦因为相应而有道交,而有力量。因而感是一个既有觉知,又有力量的过程。通过触按任脉阴蹻等阴位区域,首先会引发对督脉等阳位区域的动静觉知,这即是感的过程,亦就是导引的过程。而这个动静、这个觉知、这个力量,会随着感的深入,导引的深入,变得越来越明晰。

这里我想再进一歩地强调,导引是一门功夫,是功夫就需要时间,不能一蹴而就。我不敢确保大家会不会立即生起这样的感,因为透过咸我们可以窥见,为什么将少女少男相遇定为咸?少男少女有什么样的特质呢?我想纯真应该是最起码的特质!纯真是少女少男的特质,是咸是感需要的基本条件,亦就是导引的基本要求。纯是纯粹、单纯、不杂,这是导引应该尽力做到的;真是真切不虚,导引必须有真实而切身的感受,没有切身的感受,谈不上导引。

现在我们可以来做一个尝试,来体会一下这个“感”。请大家轻轻地闭上眼睛,平时我都是很放松地平躺在床上做,现在大家可以很放松地坐着做。我们可以将双手手指(主要是食指、中指、无名指)相对相并,以指腹触按在前正中线(任蹻脉)上,这个操作过程即是从阴,而接下来的引阳能否发生,很大程度取决于我们的感!当然,这个“感”开始的时候不一定马上就出现,或者开始的时候不一定很清晰,但慢慢就会出现并清晰起来。

(安静数分钟后)好!大家慢慢把眼睛睁开,有什么感受吗?有感受的请跟大家分享一下。(分享略)

刚刚部分同仁分享了按蹻导引的感受,这些感受虽然不尽相同,但基本都在背后(阳位区域),这可以说是对“从阴引阳”很生动地描述。前面我们谈到,导引过程中的感,既有觉知的成分又有力量的成分。我们先来谈觉知,这个觉知具有定向性和靶位性。也就是说它会首先觉知你有问题的地方,这个过程也可以说是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而且尽早地发现问题,对于健康而言,其实是蛮重要的一件事。而透过导引发现的问题往往是身体还没有呈现出的问题,这就起到了先见之明!导引的觉知是与力量同时发生的,所以在觉知问题的同时,这股力量亦在作用问题、解决问题。而且这股力的作用很深,我的体会外力的作用很难达到这个深度。如果通过导引按蹻,能使上述的觉受慢慢生起来,那么,自主健康,圆满养生,至少就迈出了第一步,对自我的认知也将因此建立起来。

感而遂通

“感”在中国文化里实在是太重要的一件事,我们经常讲到的“感通”二字,也是孔子用以对易的一个很内在的诠释。《易经·系辞》曰:“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传统的很多东西怎样才能通达呢?透过感才能够通达!中国文化里文字的重要性也是独有的,我们经常讲“文以载道”,“易”这个字就能很好的说明。

易的造字是上日下月,将日月合并则为明。明是智慧的表征,易则为开启明德之学,故为究竟。易之所以列群经之首,亦在于此。又,日为阳,月为阴,阴阳为显现的总括,此则为方便。从方便的层面论,亦就是二气感应相与,亦就是二气相交,故有感通,亦有交通。这些都是导引按蹻的法则。

有关“感”,相连的词很多,都是有深意的,比如上面的感通。就中医这门学问而言,我们会特别注重“通”,通几乎是健康的代言词!像《金匮要略》的名言:“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但怎么通呢?我在开讲的时候向各位报告的《素问·异法方宜论》,可以说都是在用不同的方便来实现通。砭石、毒药可以通之,九针、灸焫可以通之,导引按蹻亦可通之。而上面的五通有什么区别呢?大概言之,导引以外的四通都要借助外力,这就存在矫枉过正、过犹不及的可能。而由导引带来的通,是由感而通,是由内引发,是量体裁衣,是恰如其分!

还有如“感动”、“感化”,都是因感而发。动与静是相对的概念,动有肉体层面的动,也有心层面的动。如果动到心的层面,会产生情绪的变化,会悲伤流泪;如果动到肉体的层面,便会影响气血。相比而言,肉体的层面要较心层面浅,虽然两个层面可以交相作用,但心层面影响肉体层面要更容易一些。透过导引的感,首先动到的一定是肉体,进而由此影响心,最终实现身心的互动。我在这里想,由感而生的动(或化),甚至应该可以作用到身体的某些特殊形质。比如,身体长的瘤子可以通过手术刀或者激光什么的去动它,那可不可以通过“感”去动它?!通过“感”去化它呢?!这是值得大家去探索的问题。

总之,导引确实甚深微妙!而《内经》将导引定为中央之法,更显出它的奥义,这是黄帝赐给中华民族的瑰宝!如果我们不能认知它,进而享用它,那就愧对黄帝,愧对列祖列宗了!

这一节我们透过“咸”开启了导引之路,在咸里我们谈到了少女少男,谈到了纯真,而纯真永远离不开善美。什么是善美呢?当我们的起心动念,当我们的日用行持,总是为着众生的时候,纯真便从中而起,善美便由然而生。

以上是我对导引按蹻的一些切身感受,当然我谈得比较粗略。由于个体的差异,想谈精细,还有些困难。比如导引的时间,导引时触按的力度,以及在每个地方停留的时间等等,这些都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来确定。一句话,要跟着感觉走!

膻中

不过,有两个部位还是想在这里强调一下,一个是膻中,膻中是任脉的一个重要大穴,也是心包的募穴和气会穴。除此之外,膻中还是十二官之一,《素问·灵兰秘典论》称其为“臣使之官,喜乐出焉。”由膻中的这个特性可以看到,它是我们良性情绪的起处,如果用更现代一些的词语,膻中即是正能量的起处!现代的竞争,使得我们所处的环境充满压力,而很多负面的情绪,则使得太多的人陷入深深的抑郁之中。很显然,膻中是带领这群人从抑郁中走出的一个最好不过的官员!

神阙

还有另一个就是神阙,神阙也是任脉的一个大穴,是人体真正的中央。既然导引按蹻从中央出,那么神阙就是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地方。中医的体系讲求形与神俱,方能尽终天年。而形之与神,神又位列第一,是重中之重。故而针道有:上工守神,下工守形。顾名思义,神阙即神出入的地方,若这个地方有障碍,神不能安然出入,结果当然会很严重。通过导引按蹻,保持神阙的舒畅洁净,神之出入悠然无碍,神机自当永葆。

从理上而言,导引按蹻这门功夫的作用是全方位的,它所能够解决的也应该是所有的问题。但,就事而论,因为个体条件的差异,并非每个人都能够契入,也并非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感觉。所以,我既希望大家能够直接地从导引按蹻中获得健康,更希望大家透过导引按蹻的理,开启对中医和生命的正见。






内针漫谈:向左走 向右走 原创: 针道学人张三针 10月16日

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因为大腿后侧及脚踝外缘不适来扎针。

大腿后侧不适,患处在臀部下缘,识证是太阳经区域;踝部不适,识证也比较明显,少阳经、太阳经。

简要问诊后,开始施针。这个症状处理起来并不难,所以大家有说有笑比较放松。

大腿后侧不适,下焦倒换到上焦用针,首刺太阳经支正穴。她说好点了,到大腿外侧去了。大腿外侧是少阳经,加刺外关穴一针,说也好了。

那就针治踝部不适,在腕部阳池、阳谷各进一针。针入,也说好了。然后嘱其活动一下,看看还有哪里不舒服。

朋友说大腿后面还有一点不舒服。还是太阳经的区域,就上下倒换,在后溪穴刺入一针;同时后病前治,在阳明经偏历穴、太阴经经渠穴各刺一针,亦有调中之意。

朋友说好点了,然后开始讲述平时患处种种不适表现。我问患处现在怎样了?还是有点痛。在哪啊?还是那个地方。我调了调针。哎,又好了。朋友说。

可是没过几分钟,朋友又跟我说,还痛。好像下面又不舒服了。随证治之,我继续跟针。

朋友虽然是第一次找我,但是挺理解的,一边看我扎,一边安慰我,没事的,这个病时间长了,平时表现也不是太严重。

整个过程,朋友絮絮叨叨的一直没停,漫不经心的,跟唠家常一样。

不经意间,一个小小的不适之症,忽然就用了不少针。最出人意料的是,留针结束,她的症状表现还是老样子。

取完针,才如梦初醒,我被朋友牵着鼻子走了。

因为是多年老朋友,症状又相对比较简单,上来就没将其当回事。从问诊、施针开始,始终是围着朋友的痛点在打转,按着朋友的心意在游走。

由此想到,碰到一些自我意识比较强的患者,自己的情绪有时容易冒出来,甚至出现一些心浮气躁的现象,也是被患者带着走的一种表现。

被患者带着走,其实是导引的失败。黄帝内针重视导引这个方法,是要求把患者散乱的心带到当下,把患者散失的神领回家门。

从具体方法上来理解,就是用针前后要让患者的注意力关注患处,不要东张西望、到处乱跑,甚至是胡思乱想、忘了归处。

如果医者的心神跟着患者走了,就像下棋一样失了先手,不仅起不到领路人的作用,反而会让患者多了一个出走的游伴。

向左走不行,那么向右走呢?

也就是说,医者不能被患者带着走,那么,患者跟着医者走对不对?

患者心神在外,就像一群羊在山坡上乱跑,医者就是那个举起鞭儿轻轻敲打的羊倌,努力把羊群赶在一起、带到道上。

从这个角度看,医者的作用十分重要,羊鞭何时举、怎么挥,直接决定了羊群往哪个方向走、吃哪块地的草。

但这也带来一个问题,医者的主观意志,包括医者的学识、经验、能力,乃至性格、情绪、状态等诸如此类,都会成为左右羊群的因素之一。

如果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羊倌”,或许能让羊群过得舒舒服服、妥妥帖帖;如果是一个菜鸟级别的,那羊群的日子可就不一定那么美妙了。

那么,患者是不是跟着医者走,就很值得商榷。

羊倌的作用,应该是怎样让羊群回到草坡、回到正道。至于接下来草到底怎么吃、路到底怎样走,还是羊群的事,不是羊倌的事。

黄帝内针讲的是中正平和,要的是执其两端用其中,患者在左,医者在右,本就已是两端。

我们的心意无论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都是偏于一端,而黄帝内针恰恰用的是其中,要的是不偏不倚。

杨真海师父讲,进针时要保持平和心态。我理解的这个平和,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这个不偏不倚。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神无营于众物者,静志观病人,无左右视也”。

不偏不倚表现在用针这一刻,就是医者不为他动、亦不为己动。

无论是医者,还是患者,这一刻要做的是回到当下,看住自己的心,不顾盼左右,无妄念他想。

内针漫谈:如何识证 原创: 针道学人张三针 11月5日

望闻问切是中医人的基本功,但是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怎么办?这其实是困扰中医爱好者的一个大问题。

幸运的是黄帝内针提供了一个简易的方法,随证治之,把各种病的表现都归集到症上。抓住症,也就找到了入门路径。

什么是症?《黄帝内针》一书如是说,所谓症可以表述成是机体能够感受到的异常,而机体常见的症,不外酸、麻、胀、痛、痒、热、寒等,当然还有二便的异常、饮食的异常、呼吸的异常、睡眠的异常等等。症有可以定位的症,也有需要定性的症。

简单来说,症就是身体不舒服的部位或表现。识证,就是去辨识身体不舒服的部位或表现所在。

识证首先是明确症的三焦定位,根据患处所在的部位,结合躯干以及四肢等三焦划分,确定上、中、下三焦的具体位置。

比如头痛,症在上焦,直接在掌部或脚部取同气即可。

这个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掌握,明白了人体三焦划分的基本规律,根据症状所在的位置直接对应即可。

这里要悉心领会的是对三焦部位的灵活定位和应用,尤其阴阳倒换时,如何确定三焦同气,往往可以打开很多用针思路。

比如下肢寒冷,从四肢三焦定位来看,涉及上中下三焦;但是从全身来看,又可看做是下焦,这样用针就简便很多。

再比如说,以手臂为整体划分三焦时,掌根是上焦;但是以手掌为整体划分三焦时,掌根又可视作为下焦。这样一来,用针的灵活性、多样性就大大增加了。

其次是根据患处所在的区域范围,找出症所涉及的相关经和络。

有些症可直接按其分布范围确定与之相关的经和络。

比如颈项疼痛,看疼痛所在的具体位置,如果是在后颈正中,那就是督脉和太阳经循行之处;如果是颈项左右两侧不适,那就要考虑是阳明经循行之地;如果是在太阳经和阳明经这两者之间,那就是少阳经的成分居多。

再比如说是腹部不适,要看不适区域的面积有多大,覆盖腹部哪几条经络,而不要去看里面到底是哪个脏腑、脏腑哪个位置、是何原因导致。

有些症需同步考虑循行体表和体内的经络。

比如喉咙不适,就要考虑居中而过的任脉,两侧分布的阳明经,以及里面循喉咙两侧的少阴经、后侧的厥阴经等。

有些症的表现,患者说不清具体位置,或者通过患者自述还不能够确认,需要跟上一些其他诊断方法。

比如肩膀不适,可以让患者做一些前后摆动、上下抬举等动作,然后跟患者确认症所涉及的经或络。

不适症状所涉及的经络,有的可能涉及一条经络,有的可能涉及几条经络;有的虽然只涉及一条经络,但可能涉及上中下三焦等部位;有的症不一定在经上,可能分布在络上;有些症不能仅仅考虑患处局部,还要联系患者其他症状综合考虑,诸如此类,在审察时心中有数,用针时自然就有分寸。

有些症所在不是一个很明确的范围,而是一个具体的部位,比如流涕、流鼻血、鼻塞等鼻子不适症状,那么,循行该区域的督脉、阳明经、太阴经等就是需要考虑的经络。

再比如说耳朵不适,不管是耳鸣、耳聋还是其他不适,可以考虑的是少阳经、太阳经、阳明经,直接看症所在的经络来确定。

前面所述都是有明显部位或区域可以比较直观地辨识,有些病症不能定位,就需要通过定性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难度系数有点大,不过也没关系,可以先从一些常见的病症入手。

比如说感冒发热,可以按照六经辨证的方法来识证,如果患者没有出汗,可从太阳经着手;如果患者出汗了,可从阳明经着手;如果患者忽冷忽热,可从少阳经着手。这些是较为简单的辨识方法,如果辨证精确度要更高,那就得好好学习一些中医经典的知识。

如果有些症实在难以判断和辨识,怎么来应对?那就回到法则、回到法理上想办法、找出路。

比如说全身无力,导致全身无力的原因可能不少,但全身无力也是个症,是患者失中的一个表现,那么从阳明经、太阴经入手,就是一个较好的诊治思路。

当然,这些识证方法只是一些经验和体会,实践中肯定还有很多更好更巧的办法。但有一点要始终把握好,黄帝内针是简易之道,任何时候都不要复杂化,无论是怎样表现形式的症,最后都要化裁到阴阳上来落脚。

内针漫谈:三焦划分与定位 原创: 针道学人张三针 10月21日

老友50余岁,右肩膀肩贞穴附近疼痛,手臂抬举及后展困难。

识证是上焦,经络是太阳经。

右病左治,在左手腕部太阳经阳谷穴刺入一针,随即问其有没有变化。老友说,痛点好像到里面去了。那地方接近少阴经区域,在神门穴刺入一针,与刚才的阳谷穴形成表里倒换。

老友说,痛点到前面去了。老友所指的地方,在腋前大筋附近,又在厥阴经大陵穴刺入一针。针刚刚进入,又说跑到上面去了。

这样从厥阴经跟到太阴经,又从太阴经赶到阳明经,这痛点像躲猫猫,沿着肩关节溜达了一圈,又回到太阳经附近。

老友说,现在好很多了,但是胳膊高抬时,后面还有点酸痛。从刚开始的抬不起,到现在高抬时还酸痛,患处改善还是比较明显。但痛点还有,疗效还是没达预期。

我随即在小指近节掌指关节处外侧刺入一针,老友说这针下去又好了不少,但还是有点不舒服。

继续又在小指远节关节处外侧刺入一针,再问他感受如何。老友说,这下好了,不痛了。

之前在腕部用针,一直是随证治之。症在游移,针也在相应的经络同气点跟进。平时用针,我不常用阿是穴,直接在对应同气点进针。

最后小指上两针,没在常规穴位上进针。小指外侧本来是太阳经循行之处,所以经络同气没变,但是三焦同气有了些许变化。

在小指近节掌指关节外侧用针,是将手掌看作一个整体,掌根为下焦,掌中为中焦,掌指关节处就是上焦。在此处用针,既是太阳经同气,又是上焦同气。

在小指远节关节外侧用针,是将小指作为一个整体,近节是下焦,中节是中焦,远节就是上焦。在这里用针,同样是太阳经同气和上焦同气。

三焦在人体躯干部分的划分,前面鸠尾穴、后面至阳穴以上为上焦,前面鸠尾穴至神阙穴、后面至阳穴至命门穴为中焦,前面神阙穴、后面命门穴以下为下焦。

从整个手臂来划分,腕部为上焦,肘部为中焦,肩部为下焦。

从整个腿部来划分,踝部为上焦,膝部为中焦,胯部为下焦。

诚如《黄帝内针》书上所言,三焦只是一个大致的划分,人体处处在在皆是三焦。

前面分别以手掌、手指为单位,对三焦进行了划分和定位。同样,左右手掌、每一个手指都可以如此划分,甚至还可以细分。

比如每一个指节,还可以分出上中下三焦。

再比如,一个进针点,针刺的上、中、下三个方向,是不是也可以划分三焦?

这里有一点有特别说明,三焦划分可以这样来理解,但是实际用针没必要这么复杂。黄帝内针做的是减法,不是加法,简易才是正道。

手掌是如此,脚掌可不可以划分三焦呢?还是一样,脚跟部分可以看做是下焦,脚掌中间部分为中焦,掌趾关节处就是上焦。

以此类推,每一个脚趾也是可以划分出三焦定位。

三焦划分的思路还可以再放宽一些。

比如,以手臂肘部以上为整体,肘部就可以理解为下焦,腕部可以理解为中焦,掌部可以理解为上焦。

再比如,以手前臂(肘部至腕部区域)为整体,那么肘部可以看作是下焦,前臂中间可以看作是中焦,腕部可以看作是上焦。

足部三焦的划分,同样可以参照这个办法来进行。

人体每一个区域都可以按上、中、下三部来划分,都可以按上、中、下三焦来取同气。

那这样说来,三焦划分与定位,是不是有点随意?三焦始终是一个整体,其实分无可分。所谓穴在心中,三焦亦在心中。之所以要明确三焦定位,是因为求同气所需。

那上、中、下三焦有没有一个明确的分界线?在具体划分把握时,可以上、中、下三部中间约二分之一处作为分界。

以整条手臂为例,腕部与肘部的二分之一处就是上焦与中焦的分界,肘部与肩部的二分之一处就是中焦与下焦的分界。其余可仿此类推。

如果症在三焦的分界处,那怎样来判断是上、中、下哪一部呢?

这个问题处理也不为难,比如症在上焦与中焦的交汇处,那么既可以作为上焦来处理,也可以作为中焦来处理。

为什么呢?阴阳倒换。黄帝内针出于安全考虑,下焦的症,可以下症上取,倒换到上焦来用针。

那么,中焦的症,放到上焦来处理,不也一样吗?

头晕,用内针如何处理? 原创: 内针火针达人赖老师 9月20日

前一段时间,有一位选修课的学生在群里提问:“请问对于头晕应如何思考——头晕虽在头,但是没有部位可循。根据六经辨证,阳明经和厥阴经的问题都可以(导致)头晕吗?”

上述回答大多数可行,我想汇总一下,并将我的思考与大家分享,以期对内针学人有所启发,也希望对于一些患头晕的朋友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造成头晕的原因

头晕为头昏、头胀、头重脚轻、脑内摇晃、眼花等头部的不适感觉。从赖医生临床观察来看,头晕的患者多有反复失眠、压力过大、情绪不良、身体虚弱等情况。气血亏虚、肝气不舒、肝肾不足、肝火上炎,虚火上扰,髓海空虚等是头晕的常见发病机理。高血压病患者往往也会出现头晕的表现,但往往会感觉头胀痛。低血压、头部外伤、药物副作用、精神类疾病,如抑郁症等也常常出现头晕的表现。引起头晕的原因很多,也很难说透,反复的头晕应及时到医院去检查,排除一些重大疾病的可能。

二、内针诊治的思路

前面同学问的这个问题可能是比较多新学内针者容易出现的问题。病没有了一个明确的、单一的病位时,容易无从下手。

1、明状态

当我们决定用黄帝内针的针法来治疗头晕之时,我们就要开始忘记“病”,忘记“检查指标,”忘记“高血压”、“低血压”、“血虚”、“气滞”等等,而更多关注当下:患者现在有何不适?头晕的程度如何?那些部位会更明显?什么情况下会更晕?头晕时有何伴随症状?这此都有助于明白患者当下的状态,也可以通过此类问题让患者的神回到当下,回到病处。这一点,可以参阅之前的文章:

2、定三焦左右

通过上述详细问诊,我们首先可以明确的是头晕的病位在头部,是在天,是在上。根据内针法则:应在上部求同气,故在腕踝关节远端附近取穴。根据左病治右,右病治左的原则,如果左边明显,则应取右肢;右侧明显,则应取左肢。如果左右不清楚,则按照男左女右的原则取穴。

3、辨六经

我们知道头正中是督脉所过,癫顶部为厥阴所主,头正中线旁开1.5寸左右太阳经所主,旁开2.25寸到头侧为少阳所主,前额为阳明所主。另外,脑为髓海,为肾所主,与少阴经也有密切关系。

4、阿是取穴

故治疗头晕时,主穴应考虑首先督脉(后溪、申脉)、太阳(后溪、申脉)、少阳(中渚、足临泣)、阳明(合谷、陷谷)、厥阴(劳宫、太冲)和少阴(少府、涌泉)为主。

如果能够明确最晕的部位,则从该部位所属经络来选穴。比如说,右侧头晕明显,则可针左侧中渚穴。针后及时进行导引,让患者感觉头晕有何变化,然后再根据变化再决定下一步的治疗。

如果全头晕,无法辨别时,我们可以从上述经络任意一个点入手,一针一导引,根据病情变化来下针。杨师说,能用一针解决的问题不用两针,故我个人可能倾向于从第1针从后溪下针,因为后溪可以同时处理督脉与太阳的问题,同时,稍微调整针的方向,可以透中渚,对少阳有作用,再调方向,还可以透劳宫,对厥阴也有作用,还可以透少府,对少阴也有作用。

5、配穴加强疗效

在上述选穴治疗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针后头晕有减轻,但还理想,这时为了加强疗效,可以进行阴阳倒换求(最常用的方法是在同条经的已选穴位上下找个穴位即可,也可以通过表里经来进倒换,但个人建议初学者尽量不用),我俗称之为“加强”,类似于针灸教材中的配穴的选取,但实际在内针体系中,配穴用好用对了,往往可以增强数十倍的疗效,故不可轻视。下面我将常用的配穴列举,供大家参考使用(括号内的穴位是对应于之前的选穴作出的,比如先针了手少阳中渚穴,有效果,但不理想,则可在手少阳天井或外关加针一针,但注意不宜在足少阳的阳陵泉或丘墟进针)。

督脉:后溪(列缺,通任脉,阴阳倒换求)、申脉(照海,与列缺同气,可通任脉);

太阳:后溪(小海或少泽)、申脉(委中或京骨);

少阳:中渚(天井或外关)、足临泣(阳陵泉或丘墟);

阳明:合谷(曲池或三间)、陷谷(足三里或解溪);

厥阴:劳宫(曲泽或内关)、太冲(膝关或行间);

少阴:少府(少海或神门)、涌泉(阴谷或太溪)。

6、小巧门--每一穴都有上、中、下

有一段时间,有学生问我,为什么你动了一下针的方向,就有效了或可以治疗新的问题?比如说,我的一个女性患者咽部正中处有异物感,我选择在通任脉的右手列缺进针。针后患者感觉异物感减少了一些,感觉异物往下走了一些,这时我就将针先拨出少许,然后针的角度放平一些,往躯干方向(下部方向)进深一些,再问问病人当下有什么变化,患者说,又消了一些,留针一会,异物感消失。而另一个患者,针后异物感消退一些,但感觉往口腔方向(上部方向)移了一些;过了一会还是不消失,我就将针拨出一些,进针角度稍直一些,使针尖稍靠手指方向(上部方向)多一些,然后再导引患者,患者说异物感消失了。病位的变化相对于原处,无外乎上下、左右,每一穴其实也可分上中下、天地人,通过调整针的方向,使之同气,则同气相求,有求必应,很多时候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大家不妨试试。

而在头晕的治疗过程中,也可以用这个方法。稍微调整针的方向,也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建议不急于加扎针。在每一个案例中去体会内针的法理,是非常有趣的事,对自己的提升作用更大。

三、头晕案例一则

一女性患者,约60岁,诉失眠、头部昏沉感1年余,多家医院诊查未见明显异常,血压、血糖均正常。说不清具体那个地方不适,反复强调整个头都不适。二便调,纳差,难入睡,易醒,心烦,冬季畏冷,四肢冰冷难温。舌淡,苔白,脉沉。

感觉患者阳气不足,督脉统领一身之阳,太阳、少阳占了头后、头顶、头侧一大部分,故针右手后溪透少阳,针后即问患者头部有何变化。患者说没有什么变化,还是很不舒服。我又说:“你闭上眼睛,不想之前有什么不适,只是去感受一下经时此刻头部的不适有何变化?不适还有几分?”过了一会,患者说:“感觉好了一些,头清明一些了。”我继续导引患者:“很好,继续去感受那种变舒服的感觉。”又过了一会,她说:“好很多了,但是头顶部感觉不舒服。”颠顶部有百会穴,为督脉所过,已针后溪,仍不解,应考虑厥阴(足厥阴有支脉上连颠顶部)的问题,故加针劳宫1针。患者即感头顶轻松了许多。

患者失眠,为阳不入阴,故加针列缺、神门来从阴引阳。留针约45分钟,拨针时,患者已轻松很多。中药用引龙潜海法加减治疗。1周后复诊时,患者反馈上次针后头晕基本不会了,睡眠也好了许多。继续针药并治。

四、一些心得建议

1、出现头晕不适,要注意有什么诱因,比如说饥饿引起的低血糖、高血压、休息不好等等,及时去除诱因。

2、头晕时可试着按手心,重点在劳宫、少府穴上,女性朋友可以将左手握成拳,用食指、中指第二指关节背侧顶到右手掌心,有酸胀感,然后将注意力放到不舒服的头顶,去感受它。男性则刚好相反,用右手握拳顶左手掌心。

3、如果不能缓解,可用的顶压后溪穴。方法同上。

4、如果侧头晕明显,可以按中渚穴。

5、如果缓解仍不明显,可以先找会内针的中医治疗,或许很快就可以缓解。医生会根据病情的需要做治疗或安排后续一些检查。

「阴阳倒换求」是真正的黄帝内针思路吗? 2019-06-06 转自

(本文近5千字,请耐心阅读)

《黄帝内针》说理通达,但也有个别值得推敲的地方。本文通过探讨「阴阳倒换求」的真伪,力图揭示内针的理法实质。

在《黄帝内针》原书第三章「内针规范」中,有内针四总则陈述如下:

总则一:上病下治,下病上治;

总则二: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总则三:同气相求;

总则四:阴阳倒换求。

多数人读到总则四「阴阳倒换求」时,往往囫囵而过,未觉有异。实则,此所谓「阴阳倒换求」并不属于「同气相求」。为了保证安全而制定的这第四条总则,已与真正的内针思路南辕北辙。

为了辨析总则四的真伪,我们首先要搞懂「同气相求」是什么。

学内针的人都知道,同气相求是内针的选穴总则和作用原理,书中称之为「总则中的总则,是总则中的核心,是方针的依止处」。那么,围绕同气相求,我们来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什么是同气相求?

2.同气相求和左病右治、上病下治有什么关系?

3.为什么四总则中左右为定则,上下却不必为定则?

不答上这三个问题,不能说理解内针,更无法看清「阴阳倒换求」的真相。

一、同气相求&异气相感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这里给同气、异气两种关系分别下一个定义:

所谓同气,乃是异中之同,是不同整体中位次相同的部分。如两个家庭中各有一位主妇,二人同气;又如五季有春,五脏有肝,春与肝同气。

与之相对,所谓异气,乃是同中之异,是同一整体中位次相异的部分。如同一个家庭中的夫妻两人,为异气;又如五季中的春夏与秋冬,二者异气。

内针原书中虽未有此同气的定义内涵,但给出了同气的两个重要外延,可供我们验证这一定义:

同气首先是同名经的同气,经名如果相同,其气亦同。如阳明经,不论手阳明还是足阳明,都属同气。……内针的同气相求至少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同名经同气属于大同气,单依这个同气还不能确定方针,还需继续往下求,进入更具体的层面,就是三才同气或三焦同气。

经名相同,其气亦同,为什么?

回到上面的同气定义来看,道理很明白:因为它们是不同整体中位次相同的部分。

如手阳明经和足阳明经,分别是手臂这一整体和腿脚这一整体的阳面靠前的经络,位置相同,所以同气;手少阳经和足少阳经分别是手臂这一整体和腿脚这一整体的阳面靠中的经络,位置相同,所以同气。其他八条经的同名同气情况以此类推。

同理,三焦为何能同气?因为它们也是不同整体中位次相同的部分。如手、脚、头分别是手臂、腿脚、头身这五个整体中的上焦部分,位置相同,所以同气。

很多学人只是依靠经络的名字找同气,而忽视了其同气的根源是位置相同。如果能了解这一根源,根据阳面的前中后、阴面的前中后这六个位置去找同气,即便不知中医经络为何物,也多有成功。

同气则最容易相求、相聚,连成一片,是所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所以人身同气的地方,病时同病,治时同治。

一个人头痛,表面看来邪气在头,实际上是手、脚、头同时病了。手脚气血平常,头部想要单独作痛,难如登天,因为同气之间时刻发生着呼应和救济。同气的呼应和救济(即相求)是身体自愈的基础,也是内针的作用原理。

再看第二个问题,黄帝内针为什么要「左病右治,上病下治」?

答案是:为了找同气。也就是说,左病右治、上病下治是为了找到同气而设立的辅助性规定。

由前文可知,同气乃是异中之同。这意味着,要想找同气,首先要保证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去不同的整体中找。

例如左臂的阳明经上有证,要在同一层级上找同气点的话,我们要去考虑右臂阳明经、左腿阳明经、右腿阳明经、头身阳明经这4个地方,即一定要左病右治、上病下治、四肢的病头身治;而绝不可能还去左臂上找,因为这与「异中之同」的同气原理相违背。

但大家知道,在黄帝内针的实际应用中,我们不仅不可能去找头身的阳明经同气点,也不可能去找左腿的阳明经同气点。因为内针追加了这样一条先验性的规则:

上下左右是定格,尤其是左右,更是定中之定,是大规范、大原则,不能违背。

这就引出了第三个问题:为什么四总则中左右为定则,上下却不必为定则?

答案为:仍然是为了确保使用者去不同的整体中找同气点。

试想,假如上病下治和左病右治都是可用也可不用的原则,那么一定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人取左手去治左肩上的病,还振振有词:「我是按照下病上治的原则下针的,有什么错呢?」

本质上,这种错误是由于没有建立层级思维,不知道人身的手臂、腿脚这一上下关系,与更小层级的手、肩这一上下关系是不一样的。但大小层级偏于抽象,面对学人,又如何解释清楚呢?

于是,内针选择绕过这个复杂性的问题。而绕过的办法非常简单:在选穴之前,将左右或上下的规则选出一个来规定死。

这样一来,虽然可用的同气点会少一个,但能够保证施针者一定会去不同的整体中找同气点,从而避免了根本性的偏差。这大概是内针创立者或某位传承者的良苦用心。

由此而后,黄帝内针的总则便将左右和上下分开表述,并规定左右为不容商量的铁律。

有人会问,那为什么不规定上下为定则?难道左右是阴阳,上下就不是阴阳?

上下,当然是与左右同等重要的一对阴阳。为什么选左右而不选上下呢?个人认为主要是出于操作方便的考虑。

如果上下是定则,那么来人病在上半身,就一定要脱鞋拉裤去治腿脚,多有不便;而如果左右为定则,无论病在上下左右,都可以通过病人的手臂完成治疗,方便、文雅许多。

二、辨明「阴阳倒换求」

开头的三个问题既已作答,我们也就具备了分辨「阴阳倒换求」真伪的基础。

我们知道,「阴阳倒换求」原本不在内针法则之中,它为了在推广内针时「将针刺范围锁定在肘膝以下的四肢末端,从而在安全层面牢筑起确保的大堤(摘自《黄帝内针》)」而增设的一条规则。原书中对此规则的阐述是这样的:

按照同气相求的原则,本来髋胯的问题求之于肩就行了,但是,考虑到方便和安全的因素,黄帝内针的取穴范围严格地限制在肘膝以下。肘膝以上,属于禁针区域。当然,急救可以例外!那么,下焦的问题、地部的病症,如何解决呢?再巧妙地用一次「下病上取」就解决了!所以髋胯、肩部等下焦地部的问题,一律都可以从上焦天部的腕踝来解决。这就是阴阳倒换求。

意思是,假如病人左肩痛,内针本来的方法是取右肩、右胯上的同气点。但顾及安全,可以用改取右腕和右踝,下焦的病上焦来治。

有了前面对同气、异气的认识,不难看出这是一条假的总则:右腕与右肩是手臂这一整体中的相异部分,右胯与右踝是腿脚这一整体中的相异部分,它们都属于同一整体中的上下焦关系,正如一家中的夫妻两人,是异气的相感,而不是同气的相求。

如此截然不同的两种思路,之所以不易被发现,是因为原书的这段论述偷换了「下病上取」这一概念,也就是犯了前文提到的没有贯彻层级思维的错误:

黄帝内针中的「下病上取」,指的是下边整体的上焦的病,上边整体的上焦来治;下边整体的中焦的病,上边整体的中焦来治;下边整体的下焦的病,上边整体的下焦来治。如腿上踝的病,臂上腕来治;腿上膝的病,臂上肘来治;腿上胯的病,臂上肩来治;而绝不是同一个整体里下焦的病上焦来治。

如果下焦的病要上焦来治,此为异气相感法,必不属于黄帝内针。

有人会奇怪:在黄帝内针原书之外所教的原则口诀里,既提到了「同气相求」,也提到了「异气相感」。按现在的说法,难道「异气相感」与内针无关吗?

事实上大有关系。如果能把层级分清楚,我们不妨进一步探讨「异气相感」在内针中的地位:

1.我们将身体当作第一层级的整体,左右、上下、前后都分别是一对阴阳(异气)。此时内针的左病右治、上病下治、前病后治,就是在使用「身体」这第一层级上的异气相感。在身体(第一层级)上,不会有同气相求,因为如果要找与身体同气的东西,只能到身体以外去找了。

2.将身体拆解为头身和四肢五个独立却有着共同结构的小整体,五小整体,我们视为第二层级。那么,左手的病右手来治,用的是五小整体(第二层级)上的同气相求(手臂与腿脚这两个整体中位次相同的部分);而左肩的病左手来治,或者如「阴阳倒换求」所讲的左肩的病右手来治,是上下焦的互相治疗,它属于第二层级上的异气相感(手臂这一整体中位次相异的部分),不是同气相求。

3.将第二层级五小整体的上中下三焦——手、脚、头,前臂、小腿、胸背,后臂、大腿、腹腰,分别作为一个整体,就产生了更小的第三层级上的十五个小整体,也相应产生了更多的小层级同气点。

4.将第三层级十五整体中的某些部分拆分出来,我们还可以得到手指、脚趾、耳朵、鼻子等第四层级整体。从人性化的角度考虑,这便是我们能用到的最小层级了。

再回头看黄帝内针的选穴思路,顿时发现:内针所用的,是某层级上的异气相感加次层级上的同气相求。

举例,比如我们熟悉的「肚腹三里留」,腹部阳明问题找腿部足三里,是身体(第一层级)的上下异气的相感,加上五小整体(第二层级)中头身与腿脚两个整体的同气相求;

又如后溪治疗腰背督脉问题,是身体(第一层级)的中部与四周的异气相感,加上手部(第三层级)与头身(第二层级)的同气相求(此为小层级同气引发大层级同气,后文会再讲);

又如前病后治,胸部的病背部治,是第一层级(身体)上前后的异气相感,加前面半个头身和后面半个头身的同气相求。

能意识到同气的层级之分,我们对「阴阳倒换求」的错误就应该有一个更准确的认识了:「阴阳倒换求」只用了某层级上的异气相感,没有进一步去找次层级上的同气相求。

如其所举「肩胯问题找腕踝」的例子。按照原书对手臂三焦的划分,这是下焦的下焦问题去找了上焦的中焦,有同气乎?

行文到此,我们已经理清了基于身体大小层级的同气与异气的关系。

由此看去,内针乃至《内经》的「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并无神秘之处,它是通过阴阳双方的同气点来引动的。

三、不敢扎肘膝以上,该怎样「阴阳倒换求」?

既然「阴阳倒换求」不是内针思路,那么内针是不是一定要在肘膝以上用针呢?

当然不是。

理解上文的朋友应该早已发现了纠正「阴阳倒换求」的方法:在「倒换」之后,进一步去找次层级上的同气点。

如左肩痛,我们定位它为左臂(第二层级)下焦(第三层级)的下焦痛。

依据同气相求的原则,我们可以去到上焦的下焦,找左手(第三层级)下焦近腕部位、左脚(第三层级)下焦近踝部位、右手(第三层级)下焦近腕部位、右脚(第三层级)下焦近踝部位以及头部(第三层级)下焦近颈部位。这5个部位,都有第三层级上的左肩的同气点。

再顾及安全因素和左病右治的铁则,我们把5个备选部位减去3个,只取右手下焦近腕部位、右脚下焦近踝部位两处,找这两个纬度上的同名经。这才是正确的所谓「倒换」的方法。

其作用原理,是用小层级的同气点去撬动大层级的同气发生相求,前文提到内针原书中所举的后溪治腰背督脉痛的例子,就是此理。

这一原理本为同气相求,更无别物。但为了辨识,我们将它与同层级的同气区分开来,特别命名为「小同气」原理。

只要操作到位,再小层级的同气也能影响全局,这点毫不奇怪。而一旦有了「小同气」原理,高明的医者就能通过病人的一只手调治其全身,这也完全在内针的宗旨之内。

综上,按照纯粹的黄帝内针思路,我们根本不需要追加「阴阳倒换求」之类的总则,甚至也不需要把左病右治作为铁则,仅仅依靠对身体层级系统中同气关系的正确判断,就可以完成内针的治疗;而通过去找同气点中的「小同气」,就可以把取穴范围限制在肘膝以下。

另外说明一下,关于三焦的划分,本文所用的三焦范围划分法与原书有所不同。

比如手臂的厥阴经,原书是把内关、曲泽作为三焦分界点;而这里采用的是腕、肘作为分界点。

「肩胯问题找腕踝」,按照原书的划分法是下焦的下焦找上焦的中焦;而按照本文的划分法,就变成了下焦的下焦问题去找上焦的下焦,这是内针本有的同气思路。

我们发现,虽然「阴阳倒换求」这一指导思想有误,但它表述的结论「髋胯、肩部等下焦地部的问题,一律都可以从上焦天部的腕踝来解决」的部位定点,却大致符合本文三焦划分法中的同气相求。

加上应用者实际下针时,会在上下左右找压痛点,也往往能找到上焦的次层级同气点上去,所以大多数人也就一直这么「倒换求」着用了。

至于笔者个人为什么不采取原书的三焦划分法而改用新的划分,需做另外的讨论,这里暂且不讲。

此篇要讲的,是通过辨识「阴阳倒换求」而理解同气相求的真正内涵,从而理解黄帝内针颠之不破、累世不改的理论基石。

笔者是内针的受益人之一,谨以此文致敬内针的创立者、传承者和传播者。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