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1592-1652)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一号嵩樵,又号痴仙道人,孟津(今河南孟津)人。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累擢礼部尚书。福王南京称制待为东阁大学士。入清官至大学士,擢礼部尚书。
王铎《临淳化阁帖草书卷》是王铎甲申年(1644)所作,临的是淳化阁帖中的伏想清和帖、劳人帖、八日帖、县户帖、转佳帖、大热帖、周常侍帖、吾唯帖等八帖,其用笔虽出规入矩,张弛有度,但亦能流转自如,变幻狂放,其笔力雄健,气势磅礴,真正将王羲之流宕优美的韵致表现了出来。甲申年王铎在南京任东阁大学士,也正是他从临帖走向创作,开创自家风格的鼎盛时期。黄道周曾赞其“五十自化”便是指这一时期,此手卷应是王觉斯代表作之一。
谢稚柳题引首曰:“山阴遗格”。诚然,数百年来临《阁帖》者多囿于帖之行,而未能出之于神,殆也,若非王孟津取精用宏,得其精神而自出胸臆,于深厚的临帖功力上开拓面貌,张扬个性,《阁帖》未必如现在之声名远播,所以担得起“山阴遗格”四字的,恐怕也只有王觉斯了。徐邦达题云“王孟津真迹,徐邦达拜观”,对王铎书法成就的恭敬跃然于纸上。启功在他的书论著作中曾用倪云林赠王蒙的诗句来赞美王铎的作品:“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而他在《临淳化阁帖草书卷》的题跋也以此句来表达其激动的心情,并说道:“此余论书旧作,每以题孟津真迹。后二句为倪云林赠王黄鹤句,非孟津谁克当之?”
王铎的书法作品和创新精神影响了明代以后数百年,直至当代仍受海内外名家推崇,近代书画大家吴昌硕誉其“文安健笔蟠蛟螭,有明书法推第一”,林散之先生也谓其为“自唐怀素后第一人”。国内大师沈尹默、日本的村上三岛都受其影响,在日本还有名为“明清调”的书法团体,以王铎为宗,甚至认为“后王(铎)胜前王(羲之)”。
有趣的是,上海博物馆收购的《淳化阁帖》曾是王铎挚友孙承泽的旧藏,封面上有王铎的题签。孙氏每得《阁帖》都邀王觉斯共同欣赏,王铎也常在好友处借珍本临摹,也是书史上的一段佳话,莫非此卷正是王铎临自此珍本耶?!其与《淳化阁帖》相互印证,而又相得益彰。
王铎的作品以立轴为主,像如此的绫本长卷实在珍贵,品相又佳,如此珍品能从海外回归大陆实在是一大幸事。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