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
这句话说了从太阳病转化为阳明病的过程,条文给出的语境是因为汗出不彻,病从太阳完全进入阳明,完全进入阳明后,阳明之热逼迫津液外越,所以续自汗出。因为病在阳明,所以不怕冷。往下看“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不得越,其人短气但坐,更发汗则愈。”为什么会脸色发红?条文给出的解释是“阳气怫郁”,阳气闭郁住了,热邪把津液和气机闭郁住了,所以称之为“阳气怫郁不得越”。闭郁住的气机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比如短气,身上乏力、没有精神。用“但坐”两字来形容,就是只想坐着的意思,就是累、疲劳感。给出的解决方法是如此可以小发汗,“更发汗则愈”。并且对于气机闭郁所出现的症状,在小注中也加了一些补充,比如“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咱们以前解释过为什么体表闭郁会出现心烦这个症状,简单的解释就是闭郁的热邪扰了心神,所以烦。因为人体表中里各气是需要沟通的,现在体表被闭住,表中里不通,不痛则疼,不通也烦,并且是热邪,就会更烦。这时候如果太阳证已经完全消失,就可以用越婢汤来发,如果有咳嗽加上杏仁。如果还有太阳证的话,就看情况合上桂枝汤,用桂枝二越婢一或者越婢二桂枝一。当然如果读了经脉篇,就可以更加透彻理解为什么阳明证会心烦,或者阳明经有热会心烦。道理很简单,因为阳明胃经绕着心,环心而行,所以如果阳明经有热直接干扰心。这是经脉篇的内容,以后会单独讲经脉篇,对于咱们结合理解藏腑学说的症状规律和六经的症状规律很有好处。最后再看一下康本条文“二阳并病,大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注 大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之为逆)如此可以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拂郁(注 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阳气拂郁)不得越(注 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注 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注 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濇故知也)若(注 厥文= 后面不知道多少字丢失)”“若”后面没了,不知丢失了多少字。但是“若”字后面不知丢失多少字的情况,在宋本上就清掉了,在康本上能看见。所以说日本人把小注特意的保存下来,没跟正文完全融在一块,对于咱们后世研究《伤寒论》有很大的帮助。往后的条文会有更深刻的体会,那些语序不顺、跳脱的条文就都能解决了。所以研究《伤寒论》一定要参照康本,有一定基础之后,再翻出桂本看一看。以前说过,写桂本伤寒论的作者水平极高,虽然咱们不认为那是祖师爷的原文,但是仍然值得深读。
四九、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条文并没有给出方子,没有具体的治法,是因为这种情况可以分好几种,只给出了概念性的鉴别以及大原则。本条又是在阐述脉浮表证不能用下法,误用下法后出现了心悸、身重。祖师爷反复讲误下之后出现的各种变证,原则是误用下法邪气已经内陷,或者伤到里造成里虚,就不能再用汗法,因为会造成虚证进一步加重。如果从病位上说,病已在里,发表自然不得愈。条文的语境是这个患者自愈力还可以,出现了自动的表里津液自和,自动出汗,在里的虚自愈了;而在表又有能力自汗出而愈,不用治自己就好了,这当然皆大欢喜。如果需要治,这才是咱们要着重讨论的,因为在临床上会遇见大量自愈能力很差的人,恢复起来很困难。条文并没有说误用下法之后,脉象变成什么样。咱们可以分别演化一下,如果脉变沉,并且“尺中脉微”,那这种虚就虚的很彻底。少阴脉主沉,说明虚到少阴。此时出现身重、心悸,必然是和虚证有关。虚则不足,因为能量严重不足,所以身体发沉,这种情况当然要以少阴病治之。临床时要看经过误下,主要伤的是阳还是主要伤的是阴,分别加以调理。少阴证的心悸可以见到心阳不足,也可以见到心阴不足。若是心阴不足,底方是炙甘草汤。心阳不足,有通脉四逆汤、干姜附子汤(后面很快就有这个条文)、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这都是针对少阴阳不足而出现的心慌、心悸、心上的症状。咱们以前说过六经的功能和六经的定义,虽然不能跟藏腑直接对应、直接相关,但是他确实包含了藏腑的功能,就像少阴的功能确实包含了心的功能和肾的功能。当然还有附子汤。附子汤还没提到过,出自少阴篇,但是不是只能治少阴病。其条文很简单“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附子汤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茯苓三两 人参二两 白术四两 芍药三两此方分析方药组成,发现更多是治太阴病。太阴、少阴阴阳两虚、气津两虚。一边以附子扶阳,以白术、茯苓恢复脾的燥湿利水的功能,人参补气,白芍养阴,此方以扶脾肾之阳为主,养阴为辅。“口中和”是指嘴里寡淡无味,脾虚则五味不辨。咱们把这些后面的方子提到前面略讲一下,做个提前的预习、初步的了解。目的是为了将各经的知识融会贯通,揉在一起,实则这也是祖师爷写太阳篇的用意,六经所有的病和方在太阳篇都出现了。附子汤实际上是治太阴病常用的方子,但是在太阴篇中却没有出现,因为太阴少阴并病,所以祖师爷把它放在少阴篇。咱们假设四九条误下直奔太阴少阴,那么患者是没有能力自愈的,“津液自和,便自汗出而愈,”这种可能性没有,所以从条文语境上来说,显然不是指的这种情况。但是咱们讲到这种情况是为了方便理解以做联系。如果误用下法到了太阴层面,太阴主四肢肌肉,所以出现身重不难理解。因为脾主肌肉,脾主湿。脾的功能弱了之后,湿气就会泛滥,而湿气的一个主要症状就是身重。一定要记住这种高概率出现的症状规律,这是辨证的线索。如果误下之后出现脾脉大或者脾脉格外虚,那就知道误下邪陷于脾,但是他一定还有其他相伴症状,比如腹痛、腹胀、下利、便溏。误下造成太阴虚了,太阴的津液被伤到,出现脉弦、腹痛或是心烦、心痛,肢体酸痛沉重、手足烦热,咽干口干。在症象上表现为津液受损,阳气貌似有点不太够,这就是小建中汤证。小建中汤实际上也是太阴病常用的一张方子。在太阴篇没有列出来,反而列在太阳篇。但小建中汤条文抬头用的是伤寒二字,而不是太阳病,其用意就是,虽然是治太阴的方子,但是他可以帮助间接的恢复太阳。因为太阳的力量源泉,阳气津液的源头就是太阴,后世医家称小建中汤是从阳引阴,从阴引阳的典型方剂。其方药组成为桂枝汤里面的芍药翻倍(是桂枝的一倍),另外加上饴糖,甘味入脾,以此来养脾之虚。咱们在小建中汤条文中再细讲。现在提前说出来做个预习而已。还是那句话,要真正能从《伤寒论》中学到能用的东西,就一定要加强条文之间的联系、方剂之间的联系、证治之间的联系。太阳篇也充分体现了这种思维方式,如果患者平时没有三阴病,仅仅是因为这次的误下突然伤到太阴,太阴骤然受损,其根本元气未损,有可能以自愈力出阴为阳的,这种情况确实有可能表里自己就充实了,津液自和,汗出自愈。但如果这个患者有久病太阴病,是绝对不可能自愈的。如果误下之后,出现脾脉盛大,尤其是脾脉往外侧盛大,或者偏浮的盛大,那可以认为这个误下结到阳明胃经或者胃上,就没有入里,病还在三阳。胃经出现问题,也有可能出现心慌、心悸、身体沉重,然而这种情况貌似也不符合本条文的语境。为什么?因为条文说“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都告诉尺脉虚,这是里虚,主要是提到了尺脉。祖师爷没说关脉如何,只说了尺中脉微,提示咱们这病确实有入阴的倾向。虽然不是结在阳明胃上了,但是咱们也把这种情况讲出来。治法是开散阳明,清阳明热,通阳明实。如果误下,结入少阳三焦,阻滞了木气,木气闭郁,也可能出现心慌、心悸、身体沉重,因为木主疏泄。少阳的三焦与胆,主水火阳气的全身输布通道,阳气被结住了,身上没劲发沉,木气闭郁的心慌,在临床中也是经常可以看到的。那么这种脉微的异常,容易表现在左手关脉,因为左手关脉主要反应的是木气的疏泄能力。也有可能不表现在左关脉,那就表现在脉形的异常。这种气机闭郁的脉形比较特别,有点像前辈医家总结的芤脉,就是空脉。跳起来的时候非常快速明确,但是落下来的时候却摸不到流量。指下的感觉是快起快落,起是匆匆忙忙、落也是匆匆忙忙,却按之无物。正常的脉跳起来明显速度比较快,落下去应该是慢慢的,因为血流在血管里运动需要惯性,而这种芤脉落下去非常快,摸不到血流量,摸不到血管慢慢憋下去的手指感觉。现出这种脉,出现心慌、心悸的几率很大,究其原因就是木气闭郁,木气闭郁容易影响心,木生火。处理起来也挺容易的,毕竟是气分病,不管是用小柴胡汤加枳实、郁金,还是单纯使用四逆散加郁金,都可以起效。或是只用单方小柴胡或者四逆散都可以解决这种气分的闭郁。当然最好用小柴胡汤的时候再加上枳实。用四逆散的时候再加上郁金,具体是选小柴胡还是选四逆散,可以根据兼症来判断。木气闭郁不管是结在少阳的胆与三焦,还是结在肝,其最容易现出的舌象是舌尖或者舌边有郁象,比如颜色发红或者有点,这个点应该颜色比较浅,如果颜色比较深,则代表有更深层次的病。因为舌头上这些点,颜色越深代表病情越久越顽固。郁的越重,从气分一直到血分,颜色会由浅变深。讲述了误下之后,邪入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分别处置方法。也略微举例了伤阴和伤阳的区别。也略微提及到了误下之后化虚和化郁、化实的区别。咱们不可能在一个条文中把所有的情况都讲述清楚。主要的目的是启发思维,举一反三,借四九条,把这种思维稍微整理一下。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