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 | 类别 | 概念及作用 | 示例 | ||
记叙文六要素 |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事件发生、发展的脉络,继而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 | ||||
按写作内容分 | 写人 | 通常描述人物的外貌、行动、心理、语言和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塑造人物的形象,反映作品的主题。 | 鲁迅《藤野先生》 | ||
叙事 | 以叙述事件为主,着重写清事件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局,通过事件表述来表现作品的主题。 | 沈石溪《斑羚飞渡》 | |||
写景 | 以描写景物为主,通过描绘景物,寄托感情,表现主题。 | 《春》《济南的冬天》 | |||
状物 | 以写物为主,通过写物抒发感情,寄托作者的志向。 | 王鼎钧《那树》 | |||
记叙文顺序 | 顺叙 | 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结局的先后顺序来写,分为按时间顺序叙事、按地点转换叙事、按事情内在逻辑联系叙事。 | 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 鲁迅《藤野先生》 | |
倒叙 | 把故事的高潮或结局提到前面,再按故事发生、发展顺序来叙述。造成悬念,吸引读者,使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 张抗抗《地下森林断想》 | |||
插叙 | 叙事时暂时中断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另一件事。对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起衬托、补充的作用,能使文章内容更丰富,结构紧凑又跌宕多姿。 | 朱自清《背影》,开篇点题之后,插入了家庭祸不单行的追忆。 | |||
补叙 | 叙事结束时,补充交代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起补充交代的作用,使行文严密;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使中心更突出。 | 《智取生辰纲》最后一段对这一故事作了一个总结。 | |||
记叙文人称 | 第一人称 | 用“我”来记叙。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和渗透作者的主观意识,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 鲁迅《孔乙己》 | ||
第二人称 | 用“你”“你们”来叙述。缩短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 魏巍《我的老师》 | |||
第三人称 | 站在第三者的立场,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形式比较灵活自由。 | 魏巍《我的老师》 | |||
记叙文线索 | 核心人物 | 以人物为线索,连缀故事环节。 | 鲁迅《孔乙己》 | ||
核心事物 | 以事物为引子,串联事件内容。 | 牛汉《我的第一本书》 | |||
事件情节的发展阶段 | 以事件为轴心,展露故事情节。 | 莫怀戚《散步》 | |||
思想感情 | 以情感为动力,推进情节发展。 | 杨绛《老王》 | |||
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 | 以事件发展为线索,把不同的事件、人物串联在一起。 | 鲁迅《孔乙己》 | |||
人物活动的地点 | 以故事发生的地点转移来展开情节。 | 鲁迅《藤野先生》 | |||
此外,还有一些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往往存在明线和暗线。 | 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 | ||||
记叙文结构 | 时序贯穿式 | 人物的性格成长、事件的发生发展,总是处在一定的时间“线条”上。 | 《再塑生命》中“那天中午”“第二天早晨”“这天上午”等。 | ||
空间转移式 | 人物的活动和事件的展开都以一定的空间为背景,作者或者处于固定的观察位置,然后由此分别观察处于不同位置的几个事物;或者处于行动之中,按照行动路线,逐个展现观察到的不同事物。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了百草园的快乐生活,又写了三味书屋的枯燥生活。 | |||
时空交互式 | 将时间和空间糅合在一起,以此来组织材料。 | 张之路《羚羊木雕》 | |||
逐层深入式 | 文章在内容前后上表现出某种“意思”上的“递进”。 |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 |||
并列组合式 | 将“意思”相近的内容“并列组合”在一起,以达到充分揭示主旨的目的。记叙文的过渡段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 杨振宁《邓稼先》 | |||
常见修辞手法 | 比喻 |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述道理。 | 朱自清《春》 | ||
拟人 | 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 朱自清《春》 | |||
夸张 | 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引起共鸣。 | 斯蒂芬·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 | |||
排比 | 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 朱自清《春》 | |||
对偶 | 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 刘禹锡《陋室铭》 | |||
反复 | 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 鲁迅《孔乙己》 | |||
设问 | 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 艾青《我爱这土地》 | |||
反问 | 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 黄蓓佳《心声》 | |||
常见表达方式及作用 | 记叙 | 是指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的形态特征作具体、生动的描绘,使读者对描写的对象获得真切、具体的感受和印象。 | 鲁迅《藤野先生》 | ||
描写 | 人物描写 | 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五种。 | 《故乡》中善良、麻木的闰土。 | ||
环境描写 | A.自然景物,包括时序节令、自然气候、山川湖海、动物、植物等描写。 B.社会环境,包括两类:一是某种社会生活情景的展示;二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的陈设、格局、气氛、色调等所作的描写。 |
《我的叔叔于勒》中“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 |||
场面描写 | 对有中心人物活动的生活画面的描写。 | 都德《最后一课》 | |||
常见表达方式及作用 | 说明 | 主要是解说性状。直接说明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 |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 ||
抒情 | 是作者在文章中抒发感受,表露感情的一种表达方法,着重于感情的抒发。抒情的方法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 | 朱自清《春》 | |||
议论 |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 小思《蝉》 | |||
常用表现手法 | 对比 |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 鲁迅《故乡》 | ||
象征 |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作者的某种情感,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 余光中《乡愁》 | |||
伏笔 | 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 | 鲁迅《故乡》 | |||
铺垫 | 在主要人物、事件高潮出现之前,对环境、情绪、气氛等所做的描写,借以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艺术效果。 | 鲁迅《孔乙己》 | |||
抑扬 | 欲扬先抑。作者的本意是……,而先……,令读者更全面深刻地认识……,使所表现的对象更丰满,更鲜明。 欲抑先扬,使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描写对象,增强表现力。 |
小思《蝉》、契诃夫《变色龙》 | |||
直抒胸臆 | 不依托任何事物,通过朴实无华的手段,把内心活动和情感直接抒发出来的一种抒情方法。 | 艾青《我爱这土地》 | |||
借景(物)抒情 | 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 | 朱自清《背影》 | |||
托物言志 | 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 小思《蝉》 | |||
以小见大 | 从平常小事中体现出崇高的思想境界,或从平常小事中表现出美好的精神品质,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 席慕蓉《贝壳》 | |||
设置悬念 | 设置疑团,不做解答,以唤起读者“穷根究底”的欲望,作用是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 |||
卒章显志 | 层层铺叙,直到最后才突然揭开谜底,令人恍然大悟,然后又转入深深的思考当中。 | 李森祥《台阶》 | |||
前后照应 | 在开头和结尾的内容上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对同一情况做出解释、说明、交代,使文章浑然一体,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 朱自清《背影》 | |||
要素 | 类别 | 概念及作用 | 示例 |
散文的线索 | 时空连“线” | 阅读写人记事及游记类散文时,要把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连接起来,把握文章的线索。 | 14重庆B卷《果园快乐的时光》 |
因物取“线” | 叙事及抒情类文章常用一个具体事物或象征事物贯穿全文,作为行文线索以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 牛汉《我的第一本书》 | |
反复出“线” | 通过文章中反复出现的抒情议论的语句或富有意味的事物把握线索。 | 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 | |
以情定“线” | 细心分析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感情发展变化的轨迹,以此导出文章的线索。 | 朱自清《背影》 | |
定神看“线” | 先从中心思想的高度去审视、把握文章的线索,再从外部标志或内部标志入手,准确地把握线索。 | 魏巍《我的老师》 | |
划分层次的方法 | (1)按时间先后分;(2)按地点转换分;(3)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分;(4)按思想感情的变化分;(5)按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分;(6)按表达方式的变化分(特别是一些表达感悟与哲思的散文)。 | 《春》分成“盼春、绘春、颂春”三大部分 | |
散文的表达方式 | 记叙 | 可使读者对人物活动和事件的发展全貌有清晰的了解。 | 莫怀戚《散步》 |
议论 | 可以点明和加深所写事物的意义,起到统领全篇、画龙点睛的效果。 | 鲁迅《雪》 | |
说明 | 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 《紫藤萝瀑布》中“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 |
描写 | 可使人、景、物再现得栩栩如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①肖像描写:以形传神;②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③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④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⑤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情感;⑥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⑦细节描写:准确传神。 | 《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 |
抒情 | 可以使文章更具感染力。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含蓄隽永,令人回味,烘托作品的主题,给读者留下了一片想象的空间。 | 《紫藤萝瀑布》中“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耀中……生的喜悦。” |
要素 | 类别 | 概念及作用 | 示例 | |
定义 |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 |||
三要素 | 人 物 形 象 |
正 面 描 写 |
A.外貌描写:外貌描写指通过对容貌、姿态、服饰、声音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人如其面,一个人的外貌可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 《孔乙己》中“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
B.语言描写:指通过人物的个性化的独白(自言自语)或对话(与别人交谈)来表现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描摹人物的语态,能够使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 《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对中举前的范进骂道:“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后来,范进中了举,他又大加赞美:“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 |||
C.动作描写: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为、动作的描写,侧面揭示人物性格,展示人物的价值观念、情感特征、性格气质、精神状态的一种描写方法。 | 《范进中举》中描写胡屠户接过范进给的两锭银子,一边“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一边“把拳头舒过来”,假意推辞。这样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他虚伪、贪钱的性格特点。 | |||
D.心理描写: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心理活动、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披露人物的内在隐秘世界,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直接表现人物的内在情感,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刻画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 《心声》中 “不,不是这样的。京京听着,在心里说,不是这样的。凡卡不是个娇滴滴的小姑娘,他那时才九岁,一个人孤零零地在城里当学徒,吃不饱,还要挨打,他伤心极了,盼望爷爷去救他,他是在恳求,在哭诉,绝不该有这种撒娇的腔调。” | |||
E.细节描写:文学作品中细腻描绘的最小环节。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如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 | 《孔乙己》一文中,“排出九文大钱”这一细节描写恰到好处地暗示了孔乙己的拘谨认真和善良朴实的原始态度,同时也精妙地勾画出他摆读书人的臭架子,洋洋自得的迂腐。 | |||
侧面描写 | 又叫侧面烘托。指不直接呈现所描写的对象,而是通过对周围其他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烘托所要描写对象的一种描写方法。分为以人衬人和以景(物)衬人。 | 《口技》中,在表演第一个场景时听众的反应是:“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这一传神的侧面描写,表面写的是全场听众,而真正用意是反衬与赞美口技者技艺之“善”。 | ||
故事情节 | ①一般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②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 |
契诃夫《变色龙》 | ||
具体环境 | 自然环境作用 |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②渲染环境气氛;③烘托人物心情;④表现人物性格及形象。 | 《孔乙己》中的咸亨酒店。 | |
社会环境作用 |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及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②渲染环境气氛;③烘托人物心情;④推动情节发展;⑤深化主题。 | 《芦花荡》中的白洋淀。 | ||
小说主题归纳 | 第一,剖析人物形象以及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准确地把握主题。 第二,联系小说的背景、作家的思想观点及创作意图,深入地挖掘主题。 |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