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两两相重而成六十四卦,每个卦各有六个爻,从下往上数,分别称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和上爻。
爻分阴阳两种,阳爻画为一长横,称之为九;阴爻画为两短横(先秦时期画为上箭头形状^),称之为六。
如地天泰卦,下卦为乾,是三个阳爻,上卦为坤,是三个阴爻,泰卦的六个爻则分别称为初九爻、九二爻、九三爻、六.四爻、六五爻和上六爻。
数字的阴阳属性是按奇偶分的,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一三五七九都是阳数,二四六八十都是阴数,其中九是阳数之极,即阳数的最大值;六是阴数之极,即阴数的最大值。
古人六九为极数的观念从何而来的呢?
一
先来看五行之数。
最早的记载见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直观而言,这段话中的一二三四五应该只是在讲述五行时使用的序数,如果将其理解为一是水,二是火,三是木等,也就是将这五个数字与五行直接对应,似乎略有牵强。
比如《尚书·洪范》讲完五行后还讲了五事、八政、五纪等。
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
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日祭,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日宾,八曰师。
五纪:一曰岁,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历数。
五事八政五纪中的数字显然应该是用于编号的序数。
数字与五行对应的记载,《尚书大传》中有: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不过,该书作者及年代均存疑。
汉代郑玄(字康成)注《礼记》也有同样的说法:天一生水于北,地二生火于南,天三生木于东,地四生金于西,天五生土于中。(《礼记正义·月令》,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
到这里,数字与五行就有了对应关系。
一二三四五,分别是五行之数。
在这五个数中,一三五为奇数为阳,二四为偶数为阴。
三个阳数之和,即1+3+5,为九。
两个阴数之和,即2+4,为六。
所以,在五行框架中,阳数之极为九,阴数之极为六。
二
《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一般认为,一即太极;太极生两仪,即一生二,两仪即阴阳;两仪生三才,即二生三,三才是天地人。
也有解释说三即是万物,二是阴阳,阴阳化生就有了万物。
窃以为三是三,万是万,如果三即是万,“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就有语病。
当然,常见的是另一种说法,“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也就是说应该是一生二,二生四。
两仪是阴阳,四象是少阳、太阳和少阴、太阴。
如果我们从数字的角度来看呢?
1是所有自然数的基数,从一到十到百千万以至于无穷,都是由1组合而成。道生一,一是道所衍生的天地万物的基数(一既是数字1,也是抽象化的万物基质)。
一生二,二生三。二为偶数为阴,三为奇数为阳,二和三就是天地万物演化的起点之数,即二是阴之起点,三是阳之起点,换言之,二是阴数的极小值,三是阳数的极小值。
阳气上行,阴气下行,同理,阳数顺行,阴数逆行。
阳数顺行:3 5 7 9
阴数逆行:2 10 8 6
以2和3为阴阳数的起点,各经过三个阶段的演化以至于极数。
为什么没有4呢?
阴阳从极小数到极大数各自有四个数,一阴一阳,相辅相成,如果阴数6继续发展到4,阳数9则需要发展到11,也就是回到了1的位置(以十进制计),而1是阴阳两类数的共同的生成之数,其属性不是独阳也不是独阴。因为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阳数至于9已是极大值,所以阴数至于6也就到了极大值。
六和九,各是阴阳数的极大值。
在这种数学模型中,恰好解决了《周易》中大衍之数五十的由来。
阳数顺行:3 5 7 9
阴数逆行:2 10 8 6
阴阳各有四个数,两两相配,2与3其和为5,其他三组其和均为15,阴阳演化的数字模型中这八个数,其总和正是50。
至于5和15,正是洛书所包含的数字(居中为5,任意横竖斜向的数字之和均为15)。
三
上文阴阳变化的数学模型将一作为抽象的万物基质,推导出六和九是阴阳极数。
我们换种方式,同样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河图是纯数字的一种模型,与上文将数字一抽象化不同(也就造成了数字4的消失),河图里有1-10完整的十个数字。
首先要看到,河图中五与十是两个居中的数字。
一三五七九顺着数,五个奇数为阳,恰好五居于中间。
二四六八十这五个偶数如何排列呢?
有两个条件,一是十要居中,二是要逆数(阳顺阴逆)。
所以,五个偶数即阴数的演化顺序是:四二十八六。
由此可见,在河图的数字模型中,九是阳数之极,六是阴数之极。
四
河图洛书还隐含有六和九之数。
先说一个众数和的概念。
将任意一个数字的各位数分别相加,其和称为众数和,如123,其众数和为1+2+3=6,2984,其众数和为2+9+8+4=23,再2+3=5,其众数和为5。
我们来看洛书。
横竖斜向的三个数字任意组合成一个数,如第一行是4、9、2三个数,可组成492、429、942、924等数;第一列是4、3、8三个数,可组成438、483、348、384等数。
两组任意方向的数字组成的数相乘,其乘积的众数和都是9。
如492X438=215496,众数和为2+1+5+4+9+6=27,2+7=9。
429X384=164736,众数和为1+6+4+7+3+6=27,2+7=9。
再来看河图。
河图只有横向与纵向两组数字,横向是8、3、5、4、9 ,纵向是7、2、5、1、6(中间的10不计入)。
纵横方向的各五个数随意组成一个数,如横向数字组成83549、93548等,纵向数字组成72516、61527等,纵横方向组成的数两两相乘,其乘积的众数和都是6。
如83549X72516=6058639284,众数和为6+0+5+8+6+3+9+2+8+4=51,5+1=6。
93548X61527=5755727796,众数和为5+7+5+5+7+2+7+7+9+6=60,6+0=6。
河图中任意数的乘积其众数和为6,洛书中任意数的乘积其众数和为9。
此外,洛书横竖斜向的三个数字之和都是15,1+5,其众数和为6。
当然了,乘积求众数和得出六和九并不能说明什么,有此一说而已。
五
如本文开头所说,六和九在易经中代表阴阳。
易占实践中也有这两个重要的数字。
易占起卦现在多用三个铜钱摇卦,古筮法则要麻烦得多,需要用五十根蓍草(大衍之数五十),先取出一根(其用四十有九),然后随机分成两把,再取出一根,然后将两把蓍草分别四根一组地数出来,不足四根的余数则不用。
两把蓍草四根一组数出来这些蓍草合在一起,再随机分成两把,取出一根,四根一组地数,与上述步骤一样。
再把数出来的蓍草合在一起,再把一遍上述步骤。
经过三次以后,最后四根一组数出来的两把蓍草合在一起,其总数只有四种可能,36根、32根、28根,24根。
除以4,其结果为9、8、7、6,也就是说,五十根蓍草经过三次变化演算,最后得出的数字是这四个数,其中9、7和奇数为阳,8、6为偶数为阴。
9、8、7、6这四个结果,阳数顺行,9大于7,阴数逆行,6大于8,所以,9是阳数的极大值,6是阴数的极大值,所以,9为老阳,7为少阳,6为老阴,8为少阴。
起卦的时候,得出9,为老阳,其爻画为一长横(阳爻);因为阳极则生阴,则生变,所以这一爻也是动爻。
同理,起卦得出6,为老阴,其爻画为两短横(阴爻),且这一爻是动爻。
如果得出7或者8,则分别记为阳爻或阴爻(非动爻)。
上述蓍草起卦法,经过三次演算可求出一个爻,一个卦有六个爻,所以共需要做六遍(各三次)才能得出一个完整的卦。
蓍草起卦法的操作被称作四营十八变(每爻需三次演算,六爻共需十八次),或许女大十八变之说与此有关也未可知。
下一篇
服务业经济时代或已到来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