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上海历史发展六部曲(赵震忠)

上海历史发展六部曲(赵震忠)

赵震忠

上海浦。产生“上海”的源头。600年前,她是沿今外滩、十六铺至乌泥泾一线的一条不小的河流。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的《吴中水利书》首载其芳名。该《书》说:“松江之南,大浦十八,有上海、下海两浦。”上海浦是吴淞江南岸的一条支流。又过200年,宋末1193年的《云间志》仍有此浦。上海浦作为一条有名有实的河流,消失于公元1403年。此后她成为涛涛黄浦江的一段。明永乐元年,户部尚书夏原吉来治苏松水患。其时,原向东流经今浦东机场一带入海的吴淞江,河床已成平地。夏另开凿范家浜,南连上海浦,再南黄浦;北接南跄浦。如此“一浜连三浦”,北出老吴淞口入海。20万民工,耗时近两年,加深拓宽,形成了一条很大的新河,这就是“黄浦江”(见《上海地名志》56图、《上海水利志》)。

上海浦又是怎么来的?关于“上海浦”的得名,似乎可根据弘治《上海志》记语“上海,旧名华亭海”。“其名上海者,地居海之上洋故也。”加以联想。就是说,今天市中心区地块,古时是一片海。当长江、吴淞江的大量泥沙逐渐填高此海床时,这海被分成上洋下洋。此后进一步淤积,它便海不成其海,被连片沙洲分成一条条浦了。有一条浦因为显居“上洋”便名“上海浦”了。

上海村。大约进入唐朝,即1300年前,20里宽的吴淞江,就随着泥淤陆长海退,大大变窄了。“上洋”之上海浦等几十浦形成了。这南北向的上海浦,有东西向的大浜方浜和肇嘉浜。在这浦边浜沿便有了忙碌的人们,形成村落。到了公元1193年时,《云间志》记载华亭县东北120里处有个高昌乡。该乡“有九保十五村管里四”。这个地块就是今天的南市老区。四个“管里”是:高昌、盘龙、横塘、三林。可惜该《志》只记到“里”未记到村。笔者以为,这个高昌“里”中肯定有个“上海村”。《上海春秋》上说这个村有七八条街巷,居民不及百户。加上周围村落,人和各业已不少。所以900多年前就设“上海务”了。史实已表明,这“村”和“务”就在方浜入上海浦处。

上海务。“务”是国家管控地方税收或海上贸易的基层单位。有酒务、税务、市舶务等。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设上海务,为秀州(今嘉兴)十七处酒务之一。政和三年(1113年)华亭县设上海市舶务。元至元年间,设上海“税务”。后至元三年(1337年),上海建县半世纪仍设上海务(新《上海县志》13页大事记,《上海地名志》5页。《古上海述略》37页)。“上海务”,跨时200多年。这些“务”的办事地点都在上述“村”。

上海“市舶司”。市舶,唐宋元对中外互市船舶通称“市舶”。市舶司,古代官署名。此署掌检查出入海港的船舶,征收商税,收购政府专卖品和管理外商等。其官,唐设市舶使;宋设市舶提举。提举官兼监镇。元明称市舶提举司,长官称提举。“上海市舶司”,宋代为分司,元代始由分司升司。

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华亭县因青龙港在海上贸易地位的上升,始置市舶务,后升为市舶分司。过150年,宋景定五年(1264年)青龙镇市舶分司,因吴淞江淤浅,青龙港失去港舶意义,而移驻上海浦边宋上海务榷货场,成为“上海”市舶分司。缪相之为分司提举。(新上海县志p12大事记)“咸淳中(1267年)董楷始分司上海镇”。“咸淳八年(1272年),为陈珩市舶司”。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军攻逼上海镇,宋上海市舶分司提举费梥率镇归附元朝。元因朝廷在北京,需大量漕运,而更加重视海运。至元十四年(1277年)将上海市舶分司升为市舶司,“提举,令福建安抚使杨发督之”。(嘉庆《上海县志》卷八)翌年上海市舶司去肇嘉浜(今复兴东路)阜民桥北建造新司署。明年迁入。过20年,元大德二年(1298年),元廷命上海市舶司归倂四明(当时称庆元明州,即今宁波)市舶司。元上海市舶司就此业务终结,吏员例革,衙宇空闲。

上海镇。镇之所建,是由于青龙港衰落,上海浦港兴起。《云间志》、弘治《上海志》显示:(一)宋末,1264年上海市舶分司建立后,随之“上海”地区人口大增,港舶辐辏,番商云集,有军隘,有官署,成为“华亭东北一巨镇”。按宋制,市舶司提举兼监镇。此时上海镇已立。基于今盛世修志,已定咸淳三年(1267年)置上海镇。並定第一任监镇董楷。笔者不另立论。其他过早立镇的猜想,如“宋熙宁七年(1074年)立镇”,“1077年上海镇设…”等,都因《云间志》、《元丰志》只载青龙镇而可搁置不论。(二)镇衙所在仍是宋市舶分司榷货场故址。应该指明的是,宋榷场在上海镇归附元朝后,被改为镇守总管府运粮千户所。上海立县时已历近20年。(见《上海建县记》)(三)这个上海镇,(青龙镇也然)并不是乡镇一级政权的镇。而是“镇戍”之镇。《云间志》记华亭县辖十三乡,并无已成镇的青龙镇。故也无该镇辖什么保里村。手握“华亭镇印”的杨潜却不记其县治在华亭镇。费梥降元后得官“镇守总管”,并不是监镇或镇长。行政权仍归高昌乡。镇官“县之冗职耳”。可见,宋末对镇很不重视,似乎无所谓镇之立去。

上海县。明《弘治上海志》载:“上海,旧名华亭海。当宋时,番商辐辏,乃以镇名,市舶提举司及榷货场在焉。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以民物繁庶,始割华亭东北五乡,立县于镇,隶松江府。其名上海者,地居海之上洋故也。”笔者以为这样说就可以了,不必把上报时日,批准年月都定为立县要件。定1292年立县是多数史志书的写法,也是当年参与筹备立县事务的县教谕唐时措写“建县记”的提法。他特别写明“至元壬辰春,是年闰 六月二十二日 主簿郗将仕首至,卜廨蒞事”。即郗主簿首先上任,挂牌办公,标志县正式成立。不像有的虽批准而未挂牌成立者。

关于上海县治所在地。《弘治上海志》·《唐时措记》(1993年《上海县志》1330页收为附录,改名《上海公署记》)写得清楚:“卜廨蒞事”挂牌办公的地方是“唯旧榷场厅宇”,是“镇守总管府运粮千户所”。即上海浦西岸的原上海镇衙里的榷货场,和元朝的“运粮千户所”。其“厅宇湫隘,藏椟无庋,系囚无圉”。即房屋又少又小,而且低暗潮湿。以至办公没地放文件橱,办案无关押人犯场所。这就是上海县治头八年的驻地实况。这“县治一址”今在何处?1997年4月出版的《南市区志》12页:“景定五年(1264年),缪相之提举上海市舶分司。其分司署及榷货场设浦滩处(今中华环路东,外咸瓜街老太平弄北地块)”。这里就是该志在沿革节说的:“上海县,初以原榷货场为县署。”也就是董楷做“监镇”的上海镇衙。

上海县“县治二址”:唐时措《建县记》说:在“旧榷货场厅宇”,“居不安焉。”过了六年,到元大德二年(戊戌1298年)秋,正在议论迁建县治时。巧了,十月“适有并海舶归四明之命”。即朝廷下令撤销上海市舶司,业务归于庆元明州(今宁波)市舶司。于是乎市舶司业务移交,“官吏例革,衙宇空闲”,是老天给县治安排的好地方。又于是征求各方意见都认为好。马上向省台打报告。第二年四月省台批准文来,经过修缮搬了进去。具体地点,就是上述1276年在肇嘉浜阜民桥修建的元上海市舶司署。就是今天南市老城方浜路南,光启路西,三牌楼路东,学院路北地块。在这“县治二址”上海县衙维持了610年。应当补充说明的是,这个县衙二址并不是1299年小修一下搬进去就完事的。搬进去的当年,暴雨加海潮,把墙泡塌,把屋顶漂走,无一间可以办公。当年的监县(蒙古语:达鲁花赤)蒙古人雅哈雅,“慽然”带头捐自己俸禄,县尹、县丞、主簿也捐了俸银;县城富室大户也捐了钱。募了一大笔工程款,委托原市舶司“下岗人员”姜济主持,按照当时一般县衙大院的规格和布局大兴土木。三年后,1302年迁入时,有了“六房”屋和各官廨。有了大堂二堂和囹圄。特别是有了二层三间二户四窗,下为大门,上置更鼓的“谯楼”。“扶杖登楼”四面望去,东望大海,西望机山,南望昆山,一目了然。堪比今天东方明珠塔之视野。

(作者系《上海监狱志》副主编)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