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起,人类在宇宙中是孤独的吗?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给出否定的答案,但问题是,假如宇宙中真的存在其他的智慧文明,那为什么人类没有发现他们呢?
对此,一个常见的解释就是,这应该是因为宇宙实在太大,他们距离我们太远,以至于以人类目前的观测能力,暂时还不能发现他们,这种解释看上去似乎很合理,但却有一个漏洞。
为了方便描述宇宙中可能存在的智慧文明,科学家以能量的消耗水平为指标,将宇宙中可能存在的智慧文明划分成I型、II型和III型这三个等级,根据设定,I型文明能掌控其所在行星的能量,II型文明能掌控其所在恒星系的能量,而III型文明则能掌控其所在星系的能量。
考虑到宇宙已经诞生了138亿年之久,我们并不能排除宇宙中存在着文明等级达到II型,甚至是III型的高级文明的可能性,而如果宇宙中真有高级文明存在的话,那么他们的活动就可能会制造出恒星尺度,甚至是星系尺度的宏观现象,即使以人类目前的观测能力,也应该可以观测得到的。
人类真的从未发现过高级文明吗?实际上,种种迹象表明,事实可能未必如此,或许我们已经发现了高级文明的痕迹,只是无法确定罢了。
可疑的恒星“KIC 8462852”是一颗位于天鹅座的恒星,距离我们大约1480光年,从2011年开始,人们就发现这颗恒星的亮度会出现周期性地大幅度降低,似乎有某种巨大的物体会有规律地挡住它的光线,在此之后,又有20多颗类似的恒星陆续被发现。
除了这些被遮挡的恒星之外,科学家还发现一些恒星直接消失了。
2019年,一项来自“Vasco”观察项目的研究表明,研究人员对1950年以来的星空照片进行大量对比之后发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至少有100颗恒星从星空照片中消失了。
与之对应的是,在2020年,来自欧洲南方天文台(ESO)的一个研究团队再次发现,一颗至少有85倍太阳质量的恒星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注:该恒星位于水瓶座,距离我们大约7500万光年)。
这应该如何解释呢?于是有人提出猜测,可能有高级文明在这些恒星的周围设置了巨型能量收集装置,如此一来,就会出现恒星亮度周期性地大幅度降低,在此基础上,假如高级文明的能量收集装置足够强大,那么整颗恒星都可能被其完全遮挡,甚至还可能在短时间内被其吸收殆尽,在我们看来,这些恒星就“消失”了。
红方块星云上图为在红外波段拍摄到的“MWC 922”星云,位于巨蛇座,距离我们大约5500光年,可以看到,“MWC 922”星云具备了近乎完美的方块状对称结构,因此人们也将其称为“红方块星云”。
关于“MWC 922”星云的形状为什么会如此规则,科学家目前给出的解释是,这是因为位于这片星云中心的恒星演化到巨星阶段时抛出了大量的物质,而这些物质在“非常巧合”的情况下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锥体结构,其方块状的底部“刚好”对着地球。当然了,我们也不能排除“MWC 922”星云的形状是高级文明有意为之。
大家先别忙着对“红方块星云”表示吃惊,因为科学家还发现了更加庞大的规则结构。
环状星系上图为哈勃望远镜拍摄到的“PGC 54559”星系,该星系直径约为15万光年,拥有大约1000亿颗恒星,位于巨蛇座,与我们的距离大约为6亿光年。
观测数据显示,该星系的外层是一个主要由“年轻”的蓝色恒星构成的环状结构,其中心区域则主要是“年老”的恒星,而在两者之间,却是一片“空白区域”,在这片区域中几乎是空无一物。
对于“PGC 54559”星系的形成原因,人们最初的猜测是,这可能是两个星系碰撞之后的结果,毕竟星系碰撞在宇宙中是很常见的(比如说我们银河系在几十亿年后,就会与仙女座星系发生碰撞),而在星系碰撞发生之后,就可能会“非常巧合”地形成这样一个奇特的环状星系。
然而这种观点很快就被否定了,因为透过“PGC 54559”星系的“空白区域”,还可以看到一个更加遥远的星系,而它居然也是同样的环状结构,如果说这个星系也是“巧合”,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科学家还没有对此给出明确的解释,所以我们也可以猜测这是某个高级文明的杰作,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他们就应该属于标准的III型文明了。
结语除了以上所述之外,其实还有不少可疑的现象,比如说跨度高达数亿光年的“宇宙空洞”、令人难以理解的超高能粒子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总而言之,种种迹象表明,或许我们已经发现了高级文明的痕迹,只是暂时还无法确定,不过随着人类科技的持续发展,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们就可以得到明确的答案。
好了,今天我们就先讲到这里,欢迎大家关注我们,我们下次再见。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