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星光(ID:hrxg2020)原创内容
作者:华人星光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毛主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他是万万不可忘记的人。”
蒋介石也说:“他是民族英雄。”
这个“他”,拯救了150万中国人,
保住了中国教育界半壁江山、
挽救了整个中国的民族工业。
可如此一个惊天英雄,结局惨淡,
直至今日不为人知......
他,就是卢作孚。
1893年4月14日,
卢作孚出生在四川一户穷苦之家,
一家人靠父亲贩卖麻布为生,
饱受风吹日晒,勉强养家糊口。
读书时,
卢作孚是家境情况最穷的学生,
小学毕业即辍学。
15岁那年,卢作孚为求学,
从合川前往成都,
千里路,徒步走。
天赋异禀的他,以超凡自学能力,
完成中学全部数学课程。
身逢乱世,饱受国仇家恨之苦,
卢作孚没有置身事外,
积极投身辛亥革命。
饱尝疾苦的他,
心里萌生一个最宏大的志向:
中国想富强,必须使广大民众觉醒,
要使民众觉醒,必须广开教育。
只是,这一条强国富民之路,
满地荆棘,遍是血泪。
最初,卢作孚多次兴办教育,
曾被聘请担任四川省教育厅长,
然因军阀混战,
教育事业每每被迫中断,
他发出一声叹息:“纷乱政治不足凭依。”
从此,
他的目光瞄准了另一个方向:
实业救国。
这条路,更加举步维艰。
他把目标投向航运,
想要在长江上游成立航运公司,
大家都觉得:
“你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姑且不说当时军阀纷争,
单说长江航运,
几乎被各种外国公司控制,
中国轮船根本无力与外企竞争。
卢作孚啊卢作孚,
就凭你一个穷酸书生一事无成,
有什么资格能与外企竞争?
你又有什么能力助中国航运崛起?
卢作孚说:
“我要做的,就是迎难而上。”
凭着一股狠劲儿,他凑了8000块大洋,
跑到上海买了发电机,
直接订了一艘3.8万大洋的大轮船。
剩下的钱东拼西凑,
最终在1926年,
卢作孚创办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民生”二字,
为富国强兵之本,生生不息,
这两个字寓意了他的伟大志向,
寓意了他的心怀天下。
这一生波澜壮阔从此而起,
这最后惨淡也由此埋下结局。
33岁的他在四川,
从一条小客船开始发展,
此后角逐江湖,
上海、南京、武汉、宜昌等地,
都有他的分公司。
在战局纷乱的民国,
卢作孚和民生公司,
与外国航运势力经过近十年竞争,
民生公司“一统江湖”:
不光统一了川江航运,
还将曾经不可一世的外国邮轮公司,
逐出长江上游,收回了内河航权,
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民营航运公司,
国内外赞誉他为“中国船王”。
崛起于长江,争雄于列强,
卢作孚率民生叱咤航运界,
直到,
那抗战史上最悲壮的一幕发生。
民生轮船
1937年“七七事变”之际,
有人为民生公司的前途说风凉话:
“国家的对外战争开始了,
民生公司的生命恐怕也就结束了。”
卢作孚却豪气万丈:
“国家对外的战争开始了,
民生公司的任务也就开始了。”
全面抗战爆发后,
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先后沦陷,
这些城市沦陷,其市内重要工厂、学校,
也就不得不向大后方撤离。
一撤再撤,
直到1938年10月武汉沦陷,
国民政府决定放弃武汉。
从武汉撤往重庆,
中间铁路公路不通,
唯有横渡长江三峡的水路是最后生路。
于是,近20万吨物资,
堆积在上游宜昌等待转移,
近150万军民滞留宜昌等待救援。
这些物资里,几乎集中了,
中国轻重工业、兵器工业的所有器械,
这是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家,
仅存的一口气。
当时国民党部队已经后撤,
这些遗留下的物资如果无法运走,
将对中国的轻重工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更别说滞留于宜昌的,
还有150万中国人民,
这些人中包括数十所大学师生,
中国教育界的半壁江山!
这是最危难的时刻,滞留期间,
街头挤满难民,
他们露宿街头,遍地都是行李。
兵器物资堆满沿江码头,
来不及也没有条件装箱、掩盖,
露天散放,日晒雨淋,
在日军包围下,如果来不及运输,
将毁于一旦。
人员和物资不断遭到日机狂轰滥炸,
更难的是,水流湍急,缺少船只,
要想渡河困难重重。
雪上加霜的是,
快到深秋,再有40天,
长江就要进入枯水期,
船只便会无法通行!
如何在短短40天内利用有限人力,
将这些物资和人员全部撤走,
谁能完成这生死一线的艰难任务?
关键时刻,
卢作孚站了出来,
他和他的民生公司,
以一己之力支撑起了,
这场浩大的悲壮撤离!
艰难的是,
由于民生公司当时也只有20多艘大船,
运载能力十分有限,
最大的货船一次只能运载600多吨货物,
客船只能坐200多人,
按照平时运力,
要把这么多的人这么多的货要运完,
最少也需要半年时间,
40天内完成大撤退,根本就不可能。
千钧一发之际,
卢作孚对所有人作出的承诺是:
绝对不会让大家落入敌手。
民生公司部分轮船为了尽可能提升运力,
卢作孚下令,
把苦心打造的豪华游轮卧铺全部拆除,
一律改成坐票,
让原来只能睡一人的专座,
变成了可以容纳五个人。
他把票价降低,
只收取平日的三分之一,
尤其对儿童,
公教人员更以免费优待。
卢作孚殚精竭虑制定各种航行方法,
大中小吨位船只,船只全部投放,
要求所有船长摸清川江,
每一个峡口每一处险滩,
甚至是每一块漩涡所在,
一定要保证夜航顺利,
用最快的速度撤退。
他临时雇工3000多人,
再加上征用的民船800多,
中国历史乃至人类史上,
史无前例的一幕出现了。
卢作孚日记里详细记录了过程:
数人或数十人,抬着沉重机器,
往来的汽笛不断鸣叫,
轮船上起重机不断呼号,
这一幕幕,
配合成了极其悲壮的交响曲,
唱响中国人团结起来反抗敌人的力量!
为了完成这次撤退,
卢作孚的民生公司,
依靠最原始的人力,
用肉体和江水、炸弹搏斗。
船工们在不分昼夜卖命航运的同时,
日寇飞机天天都在狂轰滥炸。
凛冽寒风中,民生公司职员,
和当地纤夫在长江两岸匍匐而行。
40天,
他们以命相搏,拿命救人渡江!
民生公司的船只,
就是抗战时期中国的诺亚方舟,
卢作孚,
就是这艘诺亚方舟的掌舵人,
你知道这场惊心动魄的大撤退中,
卢作孚和他的民生公司,
为全中国挽救了什么吗?
经民生公司抢运入川的学校:
复旦大学、中央大学、
金陵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
航空机械学校、中央陆军学校……
中国教育界半壁江山,尽在其中!
抢运的军械设备兵工厂:
兵工署22厂、23厂、24厂、25厂、
金陵兵工厂、兵工署陕西厂、
兵工署河南巩县分厂、
兵工署河南汴州厂、湘桂兵工厂……
中国抗战半数以上的兵器军需物资,
尽在其中!
其他诸如南昌飞机厂、航委会无线电厂、
航委会宜昌、安庆、扬州航空站、
上海钢厂、大鑫钢铁厂、
恒顺机器厂、中福煤矿……
这些被抢救的学校、工业,
是后来中国教育界、兵工界的火种!
所有兵工厂,
每月为抗日军队生产手榴弹30万颗,
迫击炮7万发,
炸弹6000颗,子弹百万发。
在未来十年抗战时期,
构成了,
中国生产武器弹药强大的工业体系,
这,
正是全中国人成功抵御日寇的真正基础!
这一切的存留,最终的胜利,
离不开卢作孚!
而挽救这一切的代价,
是卢作孚和整个民生公司的损失惨痛:
民生公司损失了轮船16艘,
牺牲了116名职工,61人受伤致残,
以如此惨烈的代价,
在短短40天内,
向四川运送了150万人,100万吨货物,
不靠国家,没有军队,
卢作孚带着民生公司,
以一己之力,
完成了这场轰轰烈烈的宜昌大撤退!
这场大撤退,改变了一段历史,
日本快速灭亡中国的美梦破灭了,
也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命运,
可是这段传奇,
到今天有多少国人知晓?
宜昌大撤退,
被人们用来和欧洲1940年,
盟军举世震惊的大撤退相提并论,
赞誉为“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后来毛泽东回顾中国民族工业史说:
“卢作孚,
是中国近代史上万万不可忘记的人。”
蒋介石知道这件事时说:
“作孚兄,是民族英雄啊。”
冯玉祥说:
“卢作孚是最爱国的,
也是最有作为的人。”
1949年中国迎来新时代,
卢作孚的命运却走向飘渺。
国民政府多次游说他出任高官,
卢作孚一一拒绝。
他选择了新中国,
当时,
民生公司21艘轮船被迫滞留香港,
在卢作孚安排指挥下,
21艘轮船,除了一艘被截留,
一艘被毁外,
其余全都安全返回大陆,
为新中国的航运建设添砖加瓦。
新中国成立后,航运举步维艰,
卢作孚为当时,
中国非常稀缺的船运行业总经理,
一面致力船运,
一面将自己的全部财富,
都献给了新中国。
他一直简朴度日,不吸烟不喝酒,
和员工一起在食堂吃青菜萝卜大锅饭,
他招待客人,
不论官职多大,不搞豪华宴请;
他从不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为自己及家人搞特殊捞好处,
他甚至没有自己的房子,
就连家具,也只是破旧桌椅木床.......
1949年后,
卢作孚在民生公司名下的股金,
折合三万元全部交给国家,
始终没拿过一分钱红利。
他也不爱打扮,一身土麻布制服,
完全没有大公司总经理的派头,
手握几千万资产,
却不给自己留一分,
他一直捐捐捐:
是他,从上海聘请工程师,
设计修建了四川第一条铁路;
是他,建造了中国西部科学院
(现在的重庆自然博物馆);
也是他,创办四川兼善中学,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为办学理念;
还修建了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
和北碚图书馆......
捐学校捐医院的字条收据,
现在都还保存在档案馆。
老友晏阳初曾经这样写道:
“抗战时,卢作孚有一次病了,
家人想买一只鸡给他吃,
可家里连这点儿钱都没有。”
梁漱溟称赞卢作孚:
“一生为国为民,克勤克俭,
他心中完全没有自己,这样的品格,
这样的人在社会上找不到。”
还有媒体评卢作孚:“近似完人。”
可是就这样一个民族英雄,
1951年后,由于在各种运动中,
他被扣上了“不法资本家”的帽子,
指责与辱骂像狂风骤雨般砸来,
有些人甚至污蔑他,
在宜昌大撤退中发国难财,
事实上,那场大撤退,
民生公司损失高达500万元!
就连他平时关心爱护的员工,
都跳出来辱骂他。
卢作孚被全盘污名化,
这一刻,
一直用心温暖着这个国度的他,
终于走向了最惨淡的结局。
1952年2月8日,
卢作孚服用过量安眠药自杀,
一代船王,一代先驱,
一代民族英雄,就这样与世长诀,
那个凝固的黑夜,无比凄清,
士可杀,不可辱,
这是他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挣扎与反抗。
义无再辱,
如此英雄,走时凄凉孤苦,
当初他的坟头不知是否荒草萋萋?
多年后,在卢作孚后人努力下,
终于重拾前人光辉,
一部《百年心事,卢作孚传》,
写尽卢作孚这一生辉煌灿烂。
但这还远远不够,
因为至今他的故事仍少为人知,
可是我们如何能忘得了这样的英雄?
评断一个国家的品格,
不仅要看她培养了什么样的人民,
还要看她的人民,对什么样的人致敬,
对什么样的人追怀。
卢作孚,中国抗日大功臣,
是他护住了中国教育界、
兵工界的火种;
也是他,
护住了中国抗战胜利的希望。
今天重拾他的故事,希望所有中国人:
勿忘英雄卢作孚!
致敬!缅怀!
高山景行,只因罕见中华英魂;
叹为观止,此间尽阅人中龙凤。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