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土枢四象,一气周流。
学习中医,必称气、阴阳、五行。而这些概念的定义、解释五花八门。本次试图通过学习黄元御老师《四圣心源.卷一 天人解》的第一与第二节,理解这些概念,并说明黄师最重要的学术思想:“土枢四象、一气周流”。
一、《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阴阳变化》原文:
阴阳未判,一气混茫。
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
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异位,两仪分焉。
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
枢轴运动,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气右转,降而化水。化火则热,化水则寒。
方其半升,未成火也,名之曰木。木之气温,升而不已,积温成热,而化火矣。
方其半降,未成水也,名之曰金。金之气凉,降而不已,积凉成寒,而化水矣。
水、火、金、木,是名四象。
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
分而名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
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所变化耳。
四象轮旋,一年而周。阳升于岁半之前,阴降于岁半之后。
阳之半升则为春,全升则为夏;阴之半降则为秋,全降则为冬。
春生夏长,木火之气也,故春温而夏热;秋收冬藏,金水之气也,故秋凉而冬寒。
土无专位,寄旺于四季之月,各十八日,而其司令之时,则在六月之间。
土合四象,是谓五行也。
二、《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五行生克》原文:
五行之理,有生有克。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其相生相克,皆以气而不以质也,成质则不能生克矣。
盖天地之位,北寒南热,东温西凉。
阳升于东,则温气成春,升于南,则热气成夏;
阴降于西,则凉气成秋,降于北,则寒气成冬。
春之温生夏之热,夏之热生秋之凉,秋之凉生冬之寒,冬之寒生春之温。
土为四象之母,实生四象,曰火生土者,以其寄宫在六月火令之后,六月湿盛,湿为土气也。其实水火交蒸,乃生湿气。六月之时,火在土上,水在土下,寒热相逼,是以湿动。湿者,水火之中气。土寄位于西南,南热而西凉,故曰火生土,土生金也。
相克者,制其太过也。
木性发散,敛之以金气,则木不过散;
火性升炎,伏之以水气,则火不过炎;
土性濡湿,疏之以木气,则土不过湿;
金性收敛,温之以火气,则金不过收;
水性降润,渗之以土气,则水不过润。
皆气化自然之妙也。
三、依据原文,有如下的要点需要解读:
要点(1) 气。
要点(2) 太极。
要点(3) 阴阳。
要点(4) 四象。
要点(5) 五行。
要点(6) 土枢四象,一气周流。
要点(7) 五行相生相克。
四、“气”的概念解读。
气的概念是学习中医必须第一个明白的概念,也是中医学习非常难以跨越的门槛。
(1) 假设我们有一个可以长出豆芽的黄豆。然后我们将这个黄豆放在桌子上,用一个铁板慢慢压它。刚开始压的时候,这颗黄豆是可以长出豆芽的;最后将黄豆压扁的时候,这个黄豆已经不能长出豆芽来了。那么,一定有一个时刻,这个时刻之前,这颗黄豆虽然被压扁了一部分,但是仍然可以长出豆芽;而在那一刻之后,黄豆就被压得长不出豆芽来了。那么,黄豆可以长出豆芽与不能长出豆芽的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之前与之后,这个黄豆在形体上应该差别不大,差别的就是可以长出豆芽的那股生命之气。
(2) 弹簧A。让我们从一个普通的弹簧说起。这个弹簧A,放松地放在桌面上,它会安安静静地呆在桌面上,永远不会动。假设桌面非常光滑啊。
(3) 弹簧B。现在我们用手将这个弹簧压紧,然后松开它。这个弹簧B就将在桌面上周而复始地重复“弹开-收紧-弹开”的过程。
(4) 弹簧C。现在我们不仅仅将弹簧压紧,还一定程度扭曲它,然后松开它。这个弹簧C将在桌面上周而复始地重复“弹开-收紧-弹开”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左右摇摆。摇摆的方式与我们刚才扭曲它的方式有关。
(5) 弹簧A与弹簧B有什么差别呢?简单的说,弹簧A就是铁,弹簧B除了铁之外还有被压紧过程中储蓄起来的能量。弹簧B与弹簧C有什么差别呢?铁是一样的,一般物理意义上的能量也是一样多的,它们的差别还在于各自“记住”的扭曲方法不一样。弹簧B“记住”自己是被普通压紧的,弹簧C“记住”自己是被压紧同时扭曲了的。
(6) 中医是这样认为的:气是一股能量与信息的混合体;气是一个东西是否有生命的判断原则,得气则生,失气则死;气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区别的最本质所在。下面我们来一点点理解。
(7) 气是一股能量与信息的混合体。用弹簧来比喻,弹簧B比弹簧A多出来的那部分能量与信息,就是弹簧B的“气”。一颗可以长出豆芽的黄豆,假设这颗黄豆被轻轻地踩坏到长不出豆芽,这颗黄豆在被踩之前与之后的差别,就是这颗黄豆的“气”,这股气决定了这颗黄豆可以长出豆芽,也只能长出黄豆芽而不是绿豆芽。
(8) 得气则生,失气则死。回到踩坏豆芽的过程。一颗可以长出豆芽的黄豆,假设这颗黄豆被轻轻地踩坏到长不出豆芽。被踩之前,这颗黄豆在中医认为是有生命的。被踩之后,这颗黄豆形体虽在,但是不被中医认为有生命。
(9) 气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区别的最本质所在。中医认为,弹簧B与弹簧C的差别就是它们包含了不同的能力与信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最本质差别,在于他们包含不同的气(能力、记忆、信息等),而不是高矮胖瘦、音容面貌。
五、接下来理解什么是太极,为什么黄师最重要的著作的第一句话是“阴阳未判,一气混茫”。
(1) 先来理解要以“一气”来理解人。参考如下:《素灵微蕴.卷一.胎化解》:两精相抟,合而成形,未形之先,爰有祖气,人以气化而不以精化也。《四圣心源》是黄元御老师的中医学术思想的大成之作,是黄元御老师在注释了四圣的医书之后,发现还需要写作一本自己的书来完整描述自己从四圣学到的中医学术思想。黄元御老师先写作了《四圣心源》“六气解”之后的各卷,写作完成后一直觉得没有完全传递自己的所感悟的东西。最后,黄元御老师写作了“天人解”并将其作为《四圣心源》的第一卷。“阴阳未判,一气混茫”而作为“天人解”第一小节的第一句话,非常重要,传递了黄元御老师对人的本质的看法,人的本质源自“一气”。人以气化而不以精化也(《素灵微蕴.卷一.胎化解》)。
(2) 接着说明人之初生的一气,有很多名字,异名而同出。参考如下:《四圣心源.卷一 天人解.阴阳变化》:阴阳未判,一气混茫。《长沙药解.卷一.甘草》:人之初生,先结祖气,两仪不分,四象未兆,混沌莫名,是曰先天。《四圣心源.卷一 天人解.脏腑生成》:人与天地相参也。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者,人身之太极也。
(3) 所以在人的生命获得的那一刻,在两精相抟凝一祖气的时刻,人身的太极就形成了。这个太极是一个标志这个人与其它人不一样的那“一气”,在慢慢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这个太极也有很多名称,例如“先天”,“元始之气,又称元气”。祖气,一气,太极,元气,先天,不管什么名字,就是人的初生,是后天“土枢四象、一气周流”运作开始之前的根基。黄师《四圣心源》第一句话是“阴阳未判、一气混茫”,是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第一阶段都是“太极”的一气阶段,是混忙的、充满能量的一气。
六、接下来阐述阴阳。
(1) 首先了解太极生两仪的过程。《四圣心源.卷一 天人解.阴阳变化》: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异位,两仪分焉。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
(2) 一旦祖气产生之后,开始运动,将产生两种运动:一部分上升的气,命名为阳;一部分沉降的气,命名为阴。这就是太极生两仪的过程。阳的定义:一气中升的、发散的、在外的、相对无形的那部分气。阴的定义:一气中降的、收敛的、在内的、相对有形的那部分气。中气、土的定义:一气中蕴含能量,让阴阳升降的数轴、那股中间推动一气运动的那部分气。
(3) 接下来要理解阴阳可以表示万物的道理。《素问悬解.卷二 脏象.阴阳离合论二十一》: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素问悬解.卷一 养生.金匮真言论三》: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腑者为阳,脏者为阴。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腑皆为阳。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素问悬解.卷一 养生.阴阳应象论五》: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阴阳是对一气的两份法。在阴阳之后,还可以继续细分。例如四分法:阴中之阴,阴中之阳,阳中之阳,阳中之阴。还可以五分法就是后面要解说的将一气分为五行,六分法就是将一气分为三阴三阳。这样不断的细分,就可以了解“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的含义了,不管如何细分,都是一气。
(4) 再以树来举例子。一棵树整体看,地面下的树根为阴,地面上的树干为阳。对地面上的树干而言,主干为阴,树枝为阳。对树枝而言,树枝的内部为阴,树枝的皮为阳。
(5) 最后说明阴阳与一气周流的关系。阴在下,其下一步发展规律则必然向上发展,阴升而化阳。阳在上,其下一步发展规律则必然向下发展,阳降而化阴。就例如太阳在午夜则必然逐渐升起,到中午达到最高;中午之后则逐渐降低,到午夜为最低。这就是一气的最基本运行模式:升级而降,降极而升。如环无端,周而复始。《四圣心源.卷一 天人解.阴阳变化》:阴阳即中气之浮沉。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所变化耳。
七、接下来阐述四象。
(1) 首先理解四象是阴阳的升降过程进一步细分的结果:四象即阴阳之升降。《四圣心源.卷一 天人解.阴阳变化》:枢轴运动,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气右转,降而化水。化火则热,化水则寒。方其半升,未成火也,名之曰木。木之气温,升而不已,积温成热,而化火矣。方其半降,未成水也,名之曰金。金之气凉,降而不已,积凉成寒,而化水矣。水、火、金、木,是名四象。
(2) 不管如何变化,都是一气的运作规律而已。一气若作为一个整体,还没有运作之前就是人的先天之气,是人的太极。在运作之后,就是人的中气。若将一气分为两类就是阴阳,若分为四类,就是四象。
(3) 接下来要理解四象的特征,四象的每一象作为一气的一部分,都是有其特征的:木,也称木气,就是一气中温暖、升的速度最快的那部分气。火,也称火气,就是一气中最热(发散)、升到顶点、下一阶段即将下降的那部分气。金,也称金气,就是一气中凉爽、降的速度最快的那部分气。水,也称水气,就是一气中最寒(凝聚)、降到底点、下一阶段即将上升的那部分气。土,也称土气,广义上是一气中的总称。狭义上的土,等五行的概念解说的时候再说。
(4) 类比的弹簧:以一个弹簧来类比太极、阴阳、四象的变化规律吧。
假设有一个弹簧,用手将其捏得很紧,然后在一个光滑的桌面上将其放开,弹簧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周而复始的重复(缩到最小、弹开、弹到最大、收缩、缩到最小、又弹开…)的过程。
最开始的时候,捏得很紧的弹簧就可以类比为太极。
弹开到一半的状态可以类比为木,就是在快速上升,升的速度最快的时候。
弹开到最大的状态可以类比为火,就是在发散、下一阶段将收缩的时候。
收缩到一半的状态可以类比为金,就是在快速下降、降的速度最开的时候。
收缩到最小的状态可以类比为水,就是在凝聚、下一阶段将弹开的时候。
任何四个状态,其实都是弹簧而已,本质没变,都可以成为是土。弹簧以及弹簧中包含的能量,统称为土。
手捏紧的弹簧一旦开始放开,这个弹簧就从太极的先天阶段进入后天,随着弹簧的伸缩、能量的丧失,弹簧将逐渐失去能量。同样这个也类似于人的生命能量的丧失。
(5) 再次回顾一下,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四圣心源.卷一 天人解.阴阳变化》:分而名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所变化耳。
八、接下来解释五行:土合四象即为五行。
(1) 首先来看黄元御老师提出的“土合四象即为五行”。《四圣心源.卷一 天人解.阴阳变化》:四象轮旋,一年而周。阳升于岁半之前,阴降于岁半之后。阳之半升则为春,全升则为夏;阴之半降则为秋,全降则为冬。春生夏长,木火之气也,故春温而夏热;秋收冬藏,金水之气也,故秋凉而冬寒。土无专位,寄旺于四季之月,各十八日,而其司令之时,则在六月之间。土合四象,是谓五行也。
(2) 其次查找《黄帝内经》对四象的提法,发现黄帝内经没有明确说明四象。有可以挨边的地方如下:《素问悬解.卷十一 运气.五常政大论七十九》原文: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备化,金曰审平,水曰静顺。《素问悬解.卷十一 运气.五常政大论七十九》原文:备化之纪,气协天休,德流四政,五化齐修。《素问悬解.卷十一 运气.五常政大论七十九》黄师注:土为四象之母,故德流四政。四政,金木水火。
(3) 结合以上的内容,我的理解如下:按照一气周流的理解,不管一气是被分为四象,还是被分为五行,都是一气,这点本质应该牢牢记住。按照一气分为四象,则这时候的“土”就是四象之母,四象对应四季,然后就是“土无专位,寄旺于四季各月”的意思。这个是广义的土。按照一气分为五行,则按照五行的性质,木生,火长,土化,金收,水藏。因为广义的土是化生万物的,是太极一气的总称,其特点是一气混茫、充满能量的,这样才能化生万物。那么化生万物在一气周流的过程中,生长化收藏,土应该是在长与收之间,所以说土“而其司令之时,则在六月之间”。这个是狭义的土。
(4) 总结起来,在“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时候,是将一气分为四个部分的,土是广义的土,是四象之母。在“土合四象,是谓五行”的时候,是将一气分为五个部分,土是侠义的土,专指生长化收藏的“化”那部分的一气。在阅读所有中医书籍的时候,都需要注意根据上下文来理解这个土。再多啰嗦一句,因为中文的文字原因,我们阅读医书一定要注意上下文。大家理解一下“中国队大胜美国队”与“中国队大败美国队”的文字差异与含义相同的情况就可以理解了。
九、结合上面的定义与名词解释,需要总结一下对黄师的“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理解。
(1) 土枢四象的“土”,就是一气,就是万物发展的起源,也就是人体的太极。
(2) 四象就是阴阳的升降,阴阳就是一气的浮沉。这就是可以理解了,一气的各种状态是顺序发展的:木,火,金,水,然后又是木,火,金,水。周而复始,永不停歇。
(3) 如何理解一气周流的如环无端、永不停歇?不是说某个时候,一气都是木气,然后接着一气都是火气,然后接下来是金气,然后接下来是水气。而是说,任何时候,一气都在那,一部分是木气,一部分是火气,一部分是金气,一部分是水气。我们来类别一下,类似在一个操场上,很多人在这个操场上围绕这某个中心点顺时针绕圈圈,绕到七点半到十点半位置的人平举左手(木),绕到十点半到一点半位置向上举手(火),绕到一点半到四点半位置的人平举右手(金),绕到四点半到七点半位置的人手下垂(水)。永远都是这些人在绕圈圈,只是走到不同位置的时候,这些人采用了不同姿势而已。
(4) 如何理解土枢四象?还是要回到上面的操场上的人群的例子。人群在操场上转顺时针圈圈,其表现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保持转动,一个是聚而不散。还记得“一气混茫”吗,一气的特点是充满能量、混混茫茫,是必须保持转动的,不转动人就不能活着了。聚而不散,是因为一气中保持了能量与信息,类似于一个团队、一群人有一个目标与使命,这些能量、信息、目标、使命将这群人(一气)凝聚在一气。
(5) 总结:整体团队(中土)驱动四方人群(四象)绕圈圈,周而复始,如环无端,聚而不散,是谓“土枢四象,一气周流”。
十、最后我们来理解一下五行相生相克。
(1) 首先回顾一下五行的概念。木,也称木气,就是一气中温暖、升的速度最快的那部分气。火,也称火气,就是一气中最热(发散)、升到顶点、下一阶段即将下降的那部分气。土,也称土气,就是一气中在最热向寒凉转变的过程中间的、寒热相逼之间的那部分气。金,也称金气,就是一气中凉爽、降的速度最快的那部分气。水,也称水气,就是一气中最寒(凝聚)、降到底点、下一阶段即将上升的那部分气。
(2) 相生的概念,就是一气周流的发展规律(生长化收藏)的递进过程。木生火。木气生发之后,自然就是生长阶段,所以一气将发展的长的阶段。若是以人群在操场上转圈圈的例子来比喻,就是人转到左区(七点半到十点半)就平举左手,自然他下一阶段就会转到上区(十点半到一点半)上举手了。同样适用于: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3) 相克的概念,是制其太过的过程,当然制与反制都存在。金克木。木气是一个上升速度最快,是一个快速运动、发散的那部分气。作为一气,木气既然快速上升,为了避免其上升、发散过快,在一气中就有另外一部分气是收敛的。这部分就是金气。同样适用于: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另一方面,金克木的话,反过来若木气太强,金气也会受影响。用黄元御老师的说法是(《四圣心源.卷二 六气解.六气偏见》)“实则克其所胜而侮所不胜,虚则己所不胜者乘之,而己所能胜者亦来侮之也”。
(4) 接下来要理解“其相生相克,皆以气而不以质也,成质则不能生克矣”。先得回顾一下《素灵微蕴.卷一.胎化解》:人以气化而不以精化也。精如果中之仁,气如仁中之生意,仁得土气,生意为芽,芽生而仁腐,故精不能生,所以生人者,精中之气也。相生相克依照上面的讲解,都是一气周流的变化过程所决定的,实际上是因为我们对一气周流的生长化收藏不同阶段命名为木火土金水的定义造成的。一旦气聚成形,就离开了一气周流的变化,就不能变化了。这就是为什么说“成质则不能生克矣”。有时候看到一些人将五行生克讲解成“木头、火、土、土里的金属、金属融化后的水”,我就想起来,这个人应该黄元御老师的学术思想没有学透。
要点:“各十八日”的困惑。
很多人在读《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阴阳变化》的时候,经常对“土无专位,寄旺于四季之月,各十八日,而其司令之时,则在六月之间。土合四象,是谓五行也。”中的“各十八日”有困惑。我看看尝试说一下。
(1) 心中有一气的概念。首先还是要明确,不管我们对一年到头的一气如何划分,都是那个一气。若分为两份,则春夏为阳,秋冬为阴。若分为四份,则春为木,夏为火,秋为金,冬为水。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是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
(2) 广义的土。不管一年的任何一天,不管是属于木火金水哪一个,实际上都是属于土的,这个是广义的土。那么广义的土在什么时候司令呢?广义的土是隐藏在一年四季的任何一天之中,所以说土无专位,土寄旺于四季各月。十八日的意思是,一年若划分为五份(木火土金水),则每一份是七十二日。广义的土在四季都有,所以其七十二日在四季各有十八日。
(3) 狭义的土。照一气分为五行,则按照五行的性质,木生,火长,土化,金收,水藏。因为广义的土是化生万物的,是太极一气的总称,其特点是一气混茫、充满能量的,这样才能化生万物。那么化生万物在一气周流的过程中,生长化收藏,土应该是在长与收之间,所以说土“而其司令之时,则在六月之间”。这个是侠义的土。
(4) 去名相。任启松老师提点我们,学习中医要去名相,要建立一气的大“象”。关于各十八日的理解,也是一样的,不知执著。即使不理解,也不影响继续往下阅读《四圣心源》。记住,一年分为四份,则生长收藏(木火金水)。一年分为五份,则是生长化收藏(木火土金水)。
本文有将近八千字,我认为是一个完备描述“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文章,非常值得你共享给你的朋友,特别是与中医相关的朋友,特别特别是认可黄师的中医朋友。
本公众号文章是我的学习笔记,也许话题先后顺序的逻辑性不够,但是确实是我的每天感悟。等感悟多了之后,再慢慢整理出先后顺序来。请大家多多指教,联系方式:3077767324@qq.com。
本文版权属于公众号“ganwuhuangyuanyu”,转载麻烦申明一下版权。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