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每道面试题,都应该是思维的锤炼(文后福利)

你是否曾遇到面试无话可说,内容颠三倒四的情况?

或者看到题目无从入手,大脑一片空白?

从本质上讲,这些都属于思维障碍。

虽然所有教面试、讲面试的人都在讲思维问题,但思维却是一种偏向于意会而非言传的东西。

关于面试中的公务员思维、辩证思维、阳光思维等,是个人都知道。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只有一种思维——胡扯思维。

这是因为,思维是需要锤炼的,而不仅仅是学习;思维是一种能力,而不仅仅是技巧;思维是一种智慧,而不仅仅是知识。

很久以前,我曾听一位高手讲辩证思维,他说了一句话特别启发我,他说每个人都要有辩证思维,看到任何问题都具有一分为二看问题的能力,而不是针对特定现象才想到辩证思维,这样才算是掌握了辩证思维。

这句话道出了思维的真相:无他,唯手熟尔。

我给大家举个简单的例子:

有位同学问过我一道面试题目,“老师您好,不好意思,又来打扰您了,我跟同学在讨论一个道题,一直都很纠结答案。这道题是说在一线服务窗口的职业性,机械性假笑的问题。然后B站面试学长的答案是说这种考核制度是好的,不能以少数的现象去否定,应该大力推广。但是我和我们同学认为,微笑服务应该是由内而外,不能硬性考核,而是要转化为激励机制。但我们又觉得貌似微笑服务是必备素质,所以想来问问您的看法”,下面是对话截图:

这就是典型的缺乏辩证思维的体现,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比如经典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就刻画了一个深居简出、外表冷酷但心地纯净拥有人性光辉的杀手形象。

也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缺乏逻辑传承,这句话固然没错,但是传统文化从来不缺乏辩证思维。

从《易经》开始,就通过阴阳变化建立以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儒家的“和而不同”,道家的“有无相生”,法家的“矛盾之说”,都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我们要把这些思维方式用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形成思维习惯,才能在面试中运用自如,从这个角度讲,面试就是生活。

遗憾的是,当前许多人经常存在两种思维弊端,一种是不讲证据的主观思维,想当然的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胡搅蛮缠,就是不提供相应的佐证;另外一种就是非黑即白的单向思维,对于任何事情,都单纯的给出对或者错的定义。

我一直认为,公考是一种锤炼思维的优秀方式。正确的申论学习,能够解决第一种思维弊端,因为申论答案的每个字,都要求有出处,有材料支撑;而面试,是解决第二种思维弊端的最佳方式之一,因为面试需要在短时间内,大量思考各种各样的问题,无形中锻炼了思维能力。

这就启发我们,每复习完一道题目,不要简单的把思路、内容掌握了就过去了,而是要深入思考内在的思维逻辑。通过大量的训练,提高思维的广度、深度以及敏捷性,才是面试的最终目的,也是提高成绩的有效途径。

而且,也只有拥有正确的思维,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尤其是近两年的面试题目为了反套路和反模板,题目千奇百怪了,角度刁钻古怪,试图通过模板化的复习来考出好成绩,是不太现实的。

只有不断锤炼思维,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不管遇到什么类型的题目,都可以用自己的思维来很快解决掉,不至于说遇到了一个自己之前从来没见过的题目就尬在考场上。

当然思维是一种偏向于形而上的东西,我们还是用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例题:现在古镇游很热,但是出现同质化现象,景点风景大同小异,比如商业一条街的设计、销售的纪念品大都差不多,对于这种情况,你怎么看?

解析:

这道题目的倾向性很明显,对同质化现象进行了批判。但是,这样答题就很难显示出独特性,大家的答案也会出现“同质化”现象。

我们前面讲了,辩证思维是一种普遍性思维,因此,在答这个题目的时候,我们在讲完同质化的原因、危害之后,不妨运用辩证思维进一步思考。

政府官员其实也不笨,明知道同质化竞争有危害性,会导致越来越严重的恶性竞争,为什么还会同质化建设?那必然是有其好处的,比如有可以借鉴的经验,成本低,见效快,从这个角度讲,同质化竞争从短期看,在周边没有类似景点的情况下,也有可取之处。

这样一来,就能反映出考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和客观性,也就更容易脱颖而出了。

因此,我们对于每一道题目,在学习完之后,一定要做到两点:

一是思考题目本身体现的是什么思维。比如这道题目,我们答题思维的总体逻辑应该是,原因、影响、对策,这是综合分析题的基本思考方向,其中又包含了辩证思维;

二是思考是否有什么可以创新之处。创新既可以是面上的创新,比如这道题目,我们可以摆脱传统答题方式,侧重于分析原因,把影响放在帽子里一笔带过,然后原因层面详细说,而原因层面,我们可以上升到思维的高度。比如:一是缺乏全面思维,在规划阶段,没有进行系统调研,对周边景区发展状况不了解,没有与周边类似地区联动发展,盲目复制模仿;二是缺乏可持续思维,地方官员追求短期政绩,急功近利,导致项目匆匆上马;三是缺乏创新思维,无论是地方官员还是开发商,都缺乏产品开发能力,没有长远的经营战略,从而造成大量同质化旅游产品的淤积。

实际上,许多现实问题,都可以从思维角度切入,这样的答题方式,虽然在内容上和其他考生并无不同,但是在思维深度上,显然技高一筹。

当然也可以是答题中某个具体细节的创新,比如这道题目多了一个辩证分析。

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在复习过程中,对每个题目中的思维进行深刻的思考,才能在日益残酷的竞争中,避免同质化答案的现状,做到游刃有余。

=====================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