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补气是提高免疫力的最快方法!一味中药,就能够补肺气、补脾气、补肾气!


补气,可以说是中医的一个特有名词,人活一口气,中医里这个“气”字,非常有讲究,甚至可以说,百病都和“气”相关。

年轻人气足,阳气不虚,所以不容易生毛病,得了病也容易好;

中老年人呢,阳气虚了,气也不足了,免疫下降了,各种毛病也出来了,可以说,当今世界,到了中老年发展出来的、难以治愈的各类慢性病,十有八九都和人体的气不足有关。

这传统中医理论里,人体其实包含了若干种气,什么真气、元气、元炁、原氣、先天气、精气、宗气、营气、卫气、肺气、脾气、心气、肾气、肝气、正气、经气等等等等。

一般人看了,不晕才怪,其实咱们简单分类的话,气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功能性的气,另一类是消耗性的气;

怎么理解呢?

功能性的,就是你的脏腑功能弱了,给你提振一下,整起来之后,脏腑就能自行运转、不用你操心了;

就像骑自行车一样,老感觉骑的不舒服,咋回事呢?一看原来车座子不知道被哪个坏小子压低了,你给它重新拔拔高,坐的舒服了,骑的也带劲儿了,只要没坏小子给你再捣乱,一般是也就没什么事了;

这种功能性的气,一般常称之为阳气,比如说附子(有毒管控中药),就能提振肾气、脾气,这所谓的脾肾之气,就是脾肾阳气,往往是寒气约束了脾肾阳气、功能,导致阳虚怕冷、腹泻,一旦用上附子,给脾肾祛祛寒、回回阳,就把脾肾功能给提振起来了,就不怕冷了,也不拉肚子了;

这种一旦提振起来、稳定了,没有其他问题的情况下,就可以断药了,往往很久也不会再掉下来,就说这受寒拉肚子,你说一旦治好了、寒气跑了、阳气恢复了,一旦断药,没听说过又继续拉的情况吧,就是这个意思;

还有一种消耗性的气,就是类似自行车的车胎,瘪了没气了,你得定期充充,不然骑着骑着就骑不动了,这种气是损耗性的,今天补充了,过阵子又消耗的差不多了,得定期补益补益,这种气呢,是脏腑功能性的产物,可以理解成现代科技的“能量”;

人老了,脏腑功能总归是生理性衰退的,只靠药物不能可能把阳气恢复到18岁的状态,功能不能恢复到巅峰,那消耗性的气,自然就更得定期补充补充了;

这类气的典型代表,就是黄芪了,黄芪一旦吃上,你感受到它的好处,往往就离不开了,哪天不吃点泡点,就感觉哪不自在;

当你体力消耗大了、工作累了,黄芪的力量就会被消耗掉,要一直不断的补充一点,也就难怪有位老中医一家,都喝黄芪水,一家子喝到七老八十,身体都很好,没什么大毛病;

但是黄芪,你不可能今天喝了几十克,后面半年都不补了,真需要黄芪这种能量的人,那肯定是不行的、扛不住的,几天不补,脉气就瘪了;

讲了这么多理论,下面来的实际补气中药吧:

人参,是补气第一,百草之王,当之无愧,重点可以补益心气、脾气、肾气、肺气,除了调肝气不大用人参外,其他地方,普遍都能用上,人参的气不像黄芪,它是功能性的气,帮你脏腑回归本元,能自己提振的元气;

如果说要一味药就补气补全一点,那必须得人参了!

其次黄芪,补益脾肺之气,心气也补,心脏病的人,人参、黄芪一般都要配上,像咱们国家,明确说可以治心脏病的中成药(好像也是唯一一个):芪苈强心胶囊,主药就是黄芪、人参;

黄芪是消耗性的,用处最多,肺主一身之气,所以一般心肺虚的人,黄芪、人参都要用上,黄芪想提劲儿,量得大,有的人一天就泡那么3-5片,和没吃一样,至少也得十几二十几克起步;

白术,补益脾气居多,功能性的,提高肠胃蠕动水平;

甘草,消耗性的,也是补益脾肺之气为主;

山药,消耗性的,补益脾肺肾的精和气为主,食疗比较慢,得常服,量得大;

党参,《伤寒论》里用的是党参,其实叫上党人参,当时东汉气候比较冷,差不多就相当于现在东北人参的环境了,现在上党没人参了,出的新品种就叫党参了,也是入脾肺为主,消耗性的,补阴有点用,补气力量几乎忽略;

西洋参、红参,也都是人参类,和普通白参比,西洋参适合吃参上火的人群,有滋阴清热的效果;红参适合不上火的,需要补气更带劲儿的,绝对可以考虑红参;

其实大家可以看出,补气,主要是补脾肺之气居多,毕竟肺主全身之气,而脾又是肺气的源头,只要脾肺的气足了,浑身的气,就足了一大半;

至于说肾气、肝气,相对来说都是功能性的了,比如附子提升肾的阳气的,用川芎、柴胡来疏肝气、恢复肝气功能的,就离老百姓常说的补气概念,有点远,限于篇幅,今天就不具体展开讲了,咱们下回再分解。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