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长期运动的孩子和不运动的孩子,大脑会发生惊人变化

放假期间,我看见一条朋友圈:

假期带儿子爬山,4天瘦了3斤。

我想:

自家儿子也应该改改生活习惯。

于是,

我开始带他跑步、爬山、攀岩、踢球。

半年之后,

孩子不仅爱上了运动,

听课不打瞌睡,休息日不睡懒觉,

连最爱的游戏也戒了。

精神生理学家查尔斯说:

长期锻炼,对孩子产生的影响超乎预期。

或许对很多父母来说,

锻炼可有可无,

可他们不知道,

运动对于孩子的好处,

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

爱运动的孩子,会赢在“专注力”上

我有两个朋友,

一个从小就是学霸。

别的孩子放学后都在玩闹,

她却乖乖回家写作业。

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是全班第一名,

家长、老师对她赞不绝口:

这孩子一定会考上清华北大。

可是直到高二,

她仍然体型瘦小,看起来弱不经风。

高三,考试压力下,

她生了一场大病,状态直线下滑。

不但生病期间落下不少功课,

而且体力不再像以前那么充沛。

期末考试前期,

因为感冒,

经常去医院,

精神状态也越来越糟糕,

考试成绩一次比一次差。

另一个朋友,从小成绩平平,但热爱运动。

高考,她凭借体育特长,保送985大学;

毕业后,又因为抗压能力强、头脑灵活,

进入500强企业。

如今,

她已是这家企业的高层领导,

事业、家庭双丰收。

每天依旧雷打不动地,

坚持持续了十几年的跑步习惯。

她说:

每天运动半小时,工作状态也会更好。

这两位朋友的经历,

让我想起一个调查结果:

2016年全国63名高考状元中,34位都热爱运动;

2017年全国42名高考状元中,24人都热爱运动。

热爱运动,不知何时成为“精英”的标配。

这个世界,正在悄悄厚待爱运动的孩子。

2018年的数据显示:

哈佛大学青睐体育生。

不但特招比率高达12%,

而且,每年都会开放数百个名额送给体育特长生。

为什么体育生如此“吃香”?

一名留学工作人员说:

相比其他孩子,体育生性情更好,

抗压力更大、更灵活也更专注。

曾有研究显示,

国外1.9万名学生,上课之前都要晨跑。

对比同龄人,他们不但更健康,而且更聪明。

最有说服力的例子,

就是美国历代总统:

特朗普是校橄榄球队主力;

奥巴马是全能型运动天才;

布什一家三代人,都是耶鲁大学棒球对明星。

一些人以为:

孩子光顾着锻炼,就会脑子空空。

其实,这是谬论,

运动能力越好,

孩子往往越能专注处理事情。

科学家在小白鼠身上做实验,

结果证实:

运动能够提高大脑四个重要功能:

注意力,

记忆力,

灵活性,

抗压力。

运动加速手眼协调,

每一个动作都不多余。

比如,打篮球,

孩子必须紧盯着球才能得分。

长期以往,注意力得到极大提高;

比如,简单的抛接球游戏,

有多达上百个动作。

想要顺利抛接球,

孩子必须记住每个动作以及作用。

比起“背单词”,

这种记忆方式让孩子学的更快、更多。

哈佛大学瑞迪教授提出:

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孩子,

适合严格的运动计划。

芭蕾、格斗、攀岩、滑板等任何一项运动,

都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为什么呢?

因为中等强度的运动,

可以帮孩子集中注意力,

保持充沛精力。

很多患有注意力缺陷的儿童,

因此得到了痊愈。

家里边如果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

无论他喜欢什么运动,

鼓励他尽可能长期地坚持下去。

如果孩子没有喜欢的运动,

不妨尝试散步和快走,

每周进行两次20-30分钟快走,

强度为最大心率的70~75%,

体育活动不是可有可无,

孩子越是能坚持运动,

就越能专注在学习上。

爱运动的孩子,心理素质也会更好

运动,

也是孩子心理成长最好的“催化剂”。

体育运动比赛都有输赢,

夹在胜负之间,

孩子会逐渐变得宠辱不惊,

未来发生再大的挫折,

都能冷静下来灵活以对。

运动是肌肉的更新换代,

每一个细胞都不能偷懒。

哪怕做好一个简单动作,

都要付出数倍血汗。

孩子的意志力,

也会因此得到锻炼。

很多父母,

鼓励孩子读书、学习、上兴趣班,

却几乎不鼓励他们做运动。

理由,无非是怕孩子摔到了、磕碰了、受伤了、耽误学习了。

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

小朋友的恢复力比成年人更快,

摔了跤、酸了腿,

睡一觉起来就好了。

运动医学家雷特研究发现:

孩子的肌肉,

有着跟专业运动员相媲美的恢复力与耐力。

运动本身就是一种挫折教育。

在运动的胜负中,

孩子锻炼了身体,

同时也锤炼了意志,

更加坚韧不拔,

他也会比同龄人更能“扛事儿”。

除此之外,研究还发现:

人体内有四种关于“快乐”的激素:

血清素、多巴胺、内啡肽、催产素。

前三种激素,都能被中等强度的运动激活。

多巴胺可以让人感到快乐,保持学习效率,

血清素可以帮助孩子释放压力,

肾上激素可以提高孩子专注力。

图片来源:《快乐大脑的习惯》

南京理工大学也有一则研究显示:

体育生自杀率更低。

所以,看看身边爱运动的孩子,

是不是很少自己一个人郁郁寡欢的样子?

毕竟,爱运动的孩子,

情绪会容易达到一个健康积极的状态。

孩子的成绩,

只是这一阶段的学习成果。

孩子长大后要想出类拔萃,

拼的都是体力。

一段时间之后,你将观察到:

大脑和身体同时被唤醒,

比单纯的脑力运动好处更大。

什么时候开始运动,对孩子最好?

或许你要问:

有没有针对性的运动,

可以改善孩子的状况?

既然运动这么神奇,能不能药到病除?

当然能。

心理学家认为:

内向腼腆的孩子适合动态运动。

比充满竞争感、团队精神的球类运动,

锻炼的同时提高社交力,

还能帮助孩子释放过多的紧张;

攻击性强的孩子适合静态运动。

比如芭蕾、太极、爬山,

静态运动有更多时间观赏周围,

感受音乐、风景的美妙,

让孩子浮躁的心安静下来,

神经如同得到了按摩。

除此之外,加拿大科学家还制定了《0-12岁儿童体育素养发展家长指南》:

● 4岁之前孩子没有发育成熟,不宜运动。

踢、跳、跑等系统训练动作,

对孩子来说都太早了。

但可以多带孩子去公园、游乐场,

引导他体验、探索各种身体活动;

● 4-6岁,孩子进入准备阶段。

他开始模仿大人做运动,

神经和经验已经跃跃欲试,

此时,最适合孩子的运动方式是走、跑;

● 6岁之后,孩子到了运动的最佳时间。

滑雪、游泳、骑车、踢球,

对他来说都不在话下。

如果要学体育特长,

6岁是最合适的起步时间。

当然,每个孩子成长节奏不同,

有人早一点,有人晚一点。

儿童《基本动作发展时间表》显示:

总体来说,

孩子的运动能力会随着年龄增长,

2岁走路,5岁跑步,7岁后滑雪、骑车,

是最顺应孩子成长节奏的运动计划。

因为,

2岁的孩子,自发就有攀爬兴趣;

4岁的孩子,会不厌其烦地上下楼梯;

6岁的孩子,则开始反复踢拿球类物体。

当孩子表现出对某个动作的兴趣时,

观察力敏锐的父母,

就知道要顺应孩子的发展和热爱,

科学、适度地制定运动量,

进行中低等强度的锻炼。

慢慢地,将运动培养成孩子的一项习惯。

孩子与运动的关系,

就是他和世界的关系。

如同前北大校长王恩哥说的:

人这一生需要结交两个朋友,

一个是图书馆,一个是运动场。

带热爱攀爬的孩子,见识一下高山的远景;

让热爱跑步的孩子,欣赏一下初生的朝阳;

教热爱踢球的孩子,领略一下比赛的快乐。

孩子才能像经过考验的树木,

成长得充盈而健壮。

他踢的每一次球,跑的每一次步,

都将成为未来茁壮成长、走向光明的滋养。

—— End ——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