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能力,日本人佐藤学叫它“学习力”,国人为跟风赶时髦,于是跟着他一起叫。
为什么有的孩子“能力不足、态度来补”地天天苦学,却迟迟不见上进,而有的孩子看似轻松,却一点就通、一学就会?
不能简单归因于天资不同。根本在于二者在对学习的认识、使用的学习策略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加快,单凭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应付一辈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因此,在学校里的学习,不能仅仅着眼于获得知识,更是为了提高学习能力。
什么是学习能力?
“结构化、概括化、程序化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策略是学习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
而没有概括化、结构化、程序化的知识则只能构成学习的负担,对学习有害无利。
因此,应该努力地把学到的新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策略通过深入思考、消化、吸收,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才是学习的唯一正确策略。
教学实践中发现,由于受传统观念的错误影响,有的同学一味地靠比别人“早学”(依据是传统的“笨鸟先飞”说)、多做练习题(“勤学苦练”)等,以取得平日考试的好成绩,到真正考查能力的考试(如近年来的高考)中往往败下阵来。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平日里学习的着眼点不对。
因此,首先必须牢固树立以形成学习能力为目标的学习目的观,抛弃以积累大量知识为主要目的的错误认识。
依靠自己的努力,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加工消化所学知识,而不是过分依赖老师的讲解,把所学到的知识点都“概括化、结构化、程序化”,使其成为学习能力的构成部分。
其次,要明确,学习是一种劳动,而且是并不轻松的高强度的脑力劳动。
不要觉得“只要是坐在教室里,就是上课了”、“只要听懂了就是学会了”,要重视“知识的内化”。
这个内化过程是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也就是进行积极脑力劳动的过程。
必须在听课的同时思考知识的来龙去脉,把听来的知识通过运用再现出来,才可能达到掌握的水平。
再次,做练习题是运用知识的一条途径,需要独立地思考,克服困难才能增强学习能力。
有的同学对此没有正确认识,一碰到困难就问别人、就看答案,有的甚至满足于仅仅对照答案看题,根本就不去思考,依靠看得多,死记硬背一些题目的答案去对付平日的考试。
这样的同学一旦遇到新情景问题就抓瞎。有的学生意志力弱,做题时一遇到困难就问教师问同学,给人以“勤学好问”的印象,题目是做出来了,但不是自己思考的结果,能力根本就没有形成。
最后,要认识到学习是一个科学过程。科学有其固有的规律,不宜蛮干。
蛮干只能导致效率低下。
古训“文武之道,一张一驰”、“磨刀不误砍柴工”等提醒人们要讲究学习效率;而“笨鸟先飞早入林”、“勤能补拙”则告诫人们学习要下苦功。
这些意思相反的训诫,往往使一些人陷入迷茫、不知所措。
如,有的同学连课间10分钟都不舍得外出活动,用来写作业;有的同学为了“争取时间多学习”,不吃早餐就去学校,利用课间的一点点加餐支撑一个上午近5小时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不仅无益于学习,而且对智力发育非常有害。
记忆是一切学习的基础,记忆规律早在100年前就已被心理学研究揭示出来了。
艾宾浩斯曲线和里德曲线揭示了遗忘的“先快后慢”规律、“理解记忆优于机械记忆”等基本规律;记忆的“前摄抑制”、“倒摄抑制”规律告诉我们要抓住一个时间段的“两头”进行识记……,等等。
另外,不同类型的学习各有其学习特点。
单纯的言语信息知识只需要记忆即可解决;知识点间的联系等规律性的知识则必须动脑思考才可能掌握;而像外语单词、化学符号与方程式等具有动作技能型特征的知识,则必须通过动手反复训练才能熟练掌握等。
所以必须了解各类知识的学习规律,并遵循这些规律去学习。
对于中学生来说,掌握学习的规律和窍门,有三条途径:
一是通过阅读等了解一些科学用脑和学习科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二是了解那些被公认较聪明的同学的学习规律,思考其道理,加以效仿;
三是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多加反思,不断强化科学的方面,矫正不科学的学习行为。
遗憾的是,总有一些固执地沿袭过去做法的学生,这就是那些“低质量勤奋”的学生。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