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中医诊断——舌诊&闻诊


【三】舌诊

《舌诊研究》

望舌的部位

舌象

舌尖——心肺【上焦】

舌中——脾胃【中焦】

舌根——肾【下焦】

舌边——肝胆

胃经划分法:上脘,中脘,下脘

1,舌与心的关系

心开窍于舌

心主血脉

2,舌与脾肺的关系

脾气通于口,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肺朝百脉

3,舌和胃的关系

中医认为:舌苔为胃气所生

4,舌与经络的关系

五脏六腑通过经络与舌有直接或间接联系

望舌的方法

自然伸舌/放松平展

望舌的注意事项

光线(需要有比较充足的自然光)

染苔

伸舌姿势

舌诊的内容

舌质——舌的本体,肌肉和脉络主治【反应的是脏腑功能和气血盛衰】

舌苔——舌面上的苔状物【胃气的强弱和病邪的性质】

舌下络脉——血瘀症

正常的舌象:淡红舌【红白适中,大小适中,干湿和中,转动灵活】薄白苔【薄白洁净,干湿适中,紧贴舌面如一体】脏腑功能气血正常,胃气旺盛。

(一)舌色

1.1 淡白舌

  • 淡白舌:主气血两虚,阳虚

  • 淡白湿润,舌体胖嫩——阳虚水湿内停

  • 淡白光营,舌体瘦薄——属气血两亏

1.2 红舌

  • 红舌:主热证

  • 实热——兼黄厚苔

  • 虚热——少苔或无苔

  • 舌尖红——心火

  • 舌边红——肝胆火

1.3 绛舌

  • 绛舌:主里热亢盛,阴虚火旺

  • 舌绛有苔,或伴有红点,芒刺——热入营血脏腑内热

  • 舌绛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干旱)——阴虚火旺或热病后期阴液耗损

1.4 青紫舌

  • 青紫舌:主血行不畅(淤)

  • 全舌青紫——全身性血行瘀滞【血瘀的时候会青,血行不畅,寒凝血瘀】

  • 舌有紫色斑点——淤血阻滞于某局部

  • 舌色淡红中泛现青紫——肺气壅滞或肝郁血淤,也可见于先天性心脏病,或某些药物,食物中毒。

  • 舌淡紫而湿润——阴寒内盛,或阳虚所致寒凝血瘀。

  • 舌紫红或绛紫而干枯少津——为热盛伤津,气血壅滞

紫舌——寒盛——血行不畅【从淡白舌转变而来,淡青紫,湿润,兼有寒症】

紫舌——热盛——热盛气雍,热会煎熬津液,津液少了,就血行不畅【从红绛舌转变而来,比较干燥,兼有热证的表现】

(二)舌形

舌形变化(老嫩,胖瘦,点刺,裂纹,齿痕)的特征和临床意义

舌形:舌体的形状

2.1 老嫩舌

  • 老舌——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苍老。主实证,热证

  • 嫩舌——舌质纹理细腻,形色浮胖娇嫩,主虚证,寒症

2.2 胖舌(胖大舌)

  • 舌淡胖大:多为脾肾阳虚,水湿内停(水肿)

  • 舌红胖大:多属脾胃湿热或痰热内蕴

  • 肿胀舌:舌红绛肿胀者,多见于心脾热盛,热毒上壅

  • 先天性舌血管瘤患者,可呈现青紫肿胀

2.3 瘦舌

  • 瘦薄——主气血两虚或阴虚火旺

  • 气血两虚见舌淡而瘦薄

  • 阴虚火旺见舌红绛而瘦薄

2.4 点刺舌

  • 皆主热盛;芒刺越多,热邪越盛

  • 平:点

  • 高突:刺

紫色斑点:血瘀症

肝瘿线:有肝癌的可能性

2.5 裂纹舌

  • 舌红绛而有裂纹——多属热盛伤津,津液亏虚

  • 舌淡白而有裂纹——多为血虚不润

  • 舌淡白胖嫩有齿痕又兼有裂纹者——多属脾虚湿浸

2.6 齿痕舌

  • 主脾虚,水湿内停证

(三)舌态

舌态变化(强硬,瘘软,颤动,歪斜,吐弄,短缩)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舌态:舌体的动态

3.1 强硬舌:舌体板硬强直,运动不灵活

  • 舌红绛少津而强硬——邪热炽盛,热入心包

  • 舌胖大兼厚腻苔而强硬——风痰阻络

  • 舌强语言謇涩,伴肢体麻木、眩晕——中风先兆

3.2 痿软舌:舌体软,无力屈伸,痿废不灵【虚症】

  • 舌淡白而痿软——气血俱虚

  • 新病舌干红而痿软——热灼津伤

  • 久病舌绛少苔或无苔而痿软——外感病极伤阴,或内伤杂病,阴虚火旺

3.3 颤动舌:舌体震颜抖动,不能自主【肝风内动】

  • 久病舌淡白而颤动:多属血虚动风,气血亏虚,举舌无力

  • 新病舌绛而颜动:多属热极生风

  • 舌红少津而颤动:多属阴虚动风

  • 酒毒内蕴:可见舌体颤动

3.4 歪斜舌

  • 歪斜舌指伸舌时舌体偏向一侧,或左或右。

  • 歪斜舌多见于中风、暗痱或中风先兆。多因肝风内动,挟痰或挟瘀,痰瘀阻滞一侧经络,受阻侧舌肌弛缓,收缩无力,而健侧舌肌如常所致

3.5 吐弄舌

  • 舌伸于口外,不即回缩者,为“吐舌”;

  • 舌微露出口,立即收回,或舐口唇上下左右,摇动不停者,叫作“弄舌”

  • 吐舌:可见于疫毒攻心或正气已绝。【心脾热盛,舌色红】

  • 弄舌:多见于热甚动风先兆。【痴呆】

  • 吐弄舌:可见于小儿智能发育不全。

  • 3.6 短缩舌:舌体卷短、紧缩,不能伸长

  • 舌短缩,色淡白或青紫而湿润——寒凝筋脉

  • 舌短缩,色淡白而胖嫩——气血俱虚

  • 舌短缩,体胖而苔滑腻——痰浊内蕴

  • 舌短缩,色红绛而干——热盛伤津

(四)舌苔

苔质变化(厚薄、润燥、腐腻、剥落、真假)

4.1 厚薄

主要反映邪正的盛衰和邪气之深浅。

  • 薄苔——主健康人,或病在表,病情轻。【表症】

  • 厚苔——主食浊、痰湿,主病在里,病情重。【里症】

由薄变薄厚:由表出里

由厚变薄:由里出表

4.2 润燥

  • 主要反映体内津液的盈亏和输布情况。

  • 滑苔:为水湿之邪内聚的表现,主痰饮主湿

  • 燥苔:提示体内津液已伤。

  • 糙苔:由燥苔进一步发展而成。伤津之重证

4.3 腐腻

主要测知阳气与湿浊的消长。

  • 腐苔——苔质疏松而厚,颗粒粗大,形如豆腐渣堆在舌面上,极易脱落。

【主食积、痰浊。内痈。脓腐苔主内痈】

  • 腻苔——舌质致密,颗粒细腻,擦之不去,刮之不脱。【主湿症、痰症、食积】

4.4 剥(落)苔

  • 总由于胃气胃阴亏损【主病:胃气阴伤,津液不足,气血亏虚】

  • 地图舌——舌苔剥落呈地图状,边缘凸起【主要指孩子】

  • 镜面舌——舌苔全部剥落,舌面光洁如镜类剥苔——剥落处可见新生颗粒

  • 前剥苔、中剥苔、根剥苔

  • 鸡心苔——周围剥脱,仅留中心一小块

4.5 真假苔

  • 有根苔——舌苔坚敛着实,紧贴于舌面,不易脱落,表示有胃气。

  • 无根苔——舌苔不着实,似浮涂于舌面即去,表示胃气已衰。

(五)苔色变化

苔色变化(白、黄、灰黑)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5.1 白苔—主表证、寒证、湿证、特殊情况下主热证

  • 表证——薄白苔

  • 寒证——舌苔白而湿润

  • 湿证——苔白厚腻

  • 热证——积粉苔、糙裂苔

5.2 黄苔—主热证、里证。

  • 苔色越黄,热邪越重。

  • 淡黄为热轻,

  • 深黄为热重,

  • 焦黄为热结。

  • 黄腻苔——主湿热或痰热内蕴或食积化

5.3 灰黑苔—主热极,寒盛。

  • 苔灰黑而燥裂——热极津枯

  • 苔灰黑而润滑——阳虚寒盛

  • 无论寒热均属重证,黑色越深,病情越重。

舌象综合分析

舌质和舌苔的综合诊察

舌诊的临床意义


【四】闻诊

闻而知之谓之圣

常声:自然,和畅,自如,言与意符

声音高,有力,前轻后重【阳证,实证,热证】

声音低,无力,前重后轻【虚症,寒症】

第一节:听声音

(1)发声异常

1,语声种浊,声重,鼻塞【常见于外感风寒,湿邪】

2,音哑与失音

音哑:声音嘶哑

失音:声音全无

金实不鸣——外邪袭肺或痰浊雍肺——实证致肺失清肃、邪闭清窍

金破不鸣——精气内伤,肺肾阴虚——虚证所致阴虚火旺、肺肾精气内伤

金——肺属金

3,鼻鼾:打呼噜——痰气交阻,痰随气上下【理气化痰】

昏迷的病人打呼噜属于危重症

4,太息:叹气

喜太息:不停的叹气——肝郁气滞【疏肝理气】

5,惊呼:惊叫

睡时梦中惊呼——小儿惊风

(2)语言异常

1,谵语:神智不清,语无伦次,言语错乱,声高有力【火扰心神,瘀血阻滞】

2,郑声:神智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的症状。【心气大伤,精神散乱】见于多种疾病的晚期,危重阶段

3,夺气:身体虚弱,声音低微,断断续续,速度慢

4,语謇:说话含糊不清,中风的人最容易出现,说话没有对象

5,独语:指自言自语,楠楠不休见人语止。首尾不续的症状。多因心气虚弱,神气不足,或气郁痰阻,蒙蔽心神所致,属阴症。常见于癫语,郁病。

6,错语:言语错乱,语后知错,为心气不足,神失其养。【心血虚,心主神明】

7,狂言:语言粗鲁,呼号叫骂,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躁扰不定,失去理智,【痰火扰心,武痴】

(3)呼吸异常

1,喘(气喘):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

  • 实喘:声高气粗,以呼出为快,风寒,热,痰饮

  • 虚喘:声低气怯,以吸入为快,肺肾气虚

2,哮:呼吸急促似喘,发时喉中哮鸣有声

多因探痰饮内伏,复感外邪所诱发,或因久居寒湿之地,或过食酸咸生冷所诱发。

喘不兼哮,但哮必兼喘,喘以气息急迫,呼吸困难为主,哮以喉间哮鸣声为特征。

3,短气:呼吸急促不能接续,似喘而不抬肩。气急而无痰声【肺气虚】

4,少气:气微。呼吸微弱,语声低微

(4)咳嗽

有气上升至喉咙,声道关闭。

  • 百日咳——咳声阵发,发则连声不绝,咳后有鸡鸣样回声,风邪与痰搏结,郁而化热,阻遏气道,多见于小儿。

  • 白喉——咳声如犬吠,为疫毒攻喉所致。

“咳嗽不离乎肺,肺气上逆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5)呕吐

  • 响亮——实证

  • 低微——虚症

  • 高亢——热证

  • 沉闷——寒症

  • 多——实证

  • 少——虚症

  • 黄,臭——实证

  • 白,无臭味——寒症

高热,头部外伤会发生喷射样呕吐,项强

食积,呕吐物会有酸腐味,大便臭如败卵

胃反: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脾胃阳虚;痰饮淤血阻滞】

水逆:口干易饮,饮停于胃,水入即吐

(6)呃逆

胃气上逆,病位在胃和肺部

(7)嗳气

打饱嗝,气滞

肝气犯胃

(8)太息

叹气,喜太息。情志抑郁

(9)喷嚏

(10)肠鸣

  • 气滞,气过水音【肝郁气滞,影响脾胃或肠胃】

  • 寒湿引起的气机不畅

  • 脾肺气虚,蠕动无力,肺与大肠相表里【补脾肺气】

第二节:嗅气味

病体之气

病室之气

排泄物之气

1,辨寒热虚实,

  • 酸腐臭味——实证

  • 气味淡,微有腥臭——虚症,寒症

2,特殊的气味

3,病室的气味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