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奇:咳嗽不好,你抓准敲钟的“贼”没
作者/何绍奇 编辑/张亚娟 ⊙ 校对/麦子、居业
I导读:“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击之则鸣;劳欲情志,饮食炙煿之火自内攻之则亦鸣。”
论治外感咳嗽
前人曾经很形象地把人体的肺比喻为一口钟,即所谓“肺体属金,譬如钟然”。外感之邪,从外撞这口钟;内伤之邪,从内撞这口钟,钟都会响。这么一个比喻,竟把咳嗽的病因病机囊括无余了。 外感咳嗽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个病,但是如果辨证不清,治不得法,却不易见效。有的人一咳就是十天半月,甚至还有连咳好几个月的。实际上中医治疗外感咳嗽,效果是好的,较之西医有明显的优势。现将我多年的体会,分以下几个方面陈述。
一、外感咳嗽,当究六气
“治嗽当分六气”,语出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证之《素问·至真要大论》“百病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以及我的临床,觉得真是至理名言。因此外感咳嗽首当注意的是时令的变化,这是中医学的特点之一。 一年之中六气循环往复,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个节气,有六个气候上的变化,即风、火、暑、湿、燥、寒。六气过则为淫外感咳嗽的发生,即与六淫攸关。六淫引起的咳嗽,因邪气的性质不同而呈现不同临床表现。 风发病季节多在春季,但四季均可见,多与其它病邪相兼为病(如风寒、风热、暑风)临床特点为恶风喉痒、鼻塞、喷嚏、咳痰呈风泡状、脉浮滑,治宜辛平疏散外邪。 寒发病季节多在冬季,但四季均可见。临床特点为恶寒发热、无汗、咳痰清稀、脉浮紧、苔白滑,治宜辛温散邪,大忌寒凉。 暑发病季节在夏季。临床特点为头昏、恶风、咳嗽、小便短赤、脉浮大,治宜清暑利湿,大忌发散。临床特点为形寒、胸闷、腹胀、纳呆、痰多易咯出、苔腻、脉滑,治宜燥湿化痰,大忌凉润。
燥发病季节多在秋季,但六淫均可化燥,故四季均可见。临床特点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口干、脉细数,治宜凉润或温润,大忌苦寒辛温。 火六淫皆可化火(热)故四季均可见。临床特点为呛咳气逆,面赤痰黄或白而胶黏、口干舌红、心烦引冷、脉滑数,治宜清热泻火,大忌辛温。 温热发病季节多在春季(风温、春温)但其它季节亦可见,称做风热、肺热。临床特点为初起多兼表证,咳嗽、痰稠、咽痛、舌红、脉浮数,治宜清肺泄热,初起兼表须透达。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如用一方一药去解决不同邪气引起的咳嗽,就无异于企图用一把钥匙去开所有的锁。这样,即使个别有效,也是侥幸而已。当然,强调重视时令,只是一个方面,并不是说不考虑其它诸如体质、居处环境等因素。例如虽当盛夏,因为空调、电扇开得太大,或贪凉饮冷,睡卧当风而引起的咳嗽, 即当从风寒辨治,要对具体的况作具体的分析和处理。
二、风是重要的诱发原因 六淫之中,风是最活跃的,善行而数变,前人因此说它是“百病之长”。外感咳嗽,往往以风为先导,风与寒或热(温)合,则为风寒、风热(温)风与暑相合,则为暑风;风为阳邪,故易化燥,而燥为秋季之主气,其罹病之初,亦必兼风邪,即所谓风燥袭人,风挟温热而燥生;湿盛阳微,腠理不密,则易感风邪而致病,外风引动湿痰,而为咳嗽。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伤风咳嗽 即是风寒咳嗽的轻证。恶寒发热都不明显,或微恶风,喉必痒,一痒就咳,鼻必塞,咳出的痰呈风泡样,舌象一般无特殊,脉浮滑。其治宜用辛平疏解为主,稍稍佐一点降气祛痰药。所谓“平”,即既不能太温,也不要太凉之意。《内经》说:“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辛凉苦甘相合,便是平剂。顾松园疏风利肺汤(荆芥、防风、前胡、杏仁、橘红、桔梗、甘草)最好。头胀痛加薄荷,鼻塞加辛夷,痰多加浙贝,气逆加苏子,恶寒加麻黄少许,咽干加天花粉。当然,对于伤风咳嗽,止嗽散也可用,不过我总嫌百部用得太早,而祛散外邪之力亦嫌不足。肺位最高,药宜轻清,故药量不宜大,煎煮时间也不要太长,否则就会药过病所。把药物研成粗末,合匀,每用20~30g作散煮,只煎几分钟,去渣服,效果好。风咳其来也速,其去也快,如无兼挟及宿恙者,一、二服即愈。
风寒咳嗽 风寒之邪伤人,多在冬令严寒之时,但初春天气多变,忽而春光明媚,忽而春寒料峭,使人很难适应,一不小心就受凉了。夏天虽说很热,但偏偏易于受寒,古人多责诸睡卧贪凉,今天则可外因空调冷气,内因冰水雪糕,这就应了古人“长夏善病洞泄寒中”这句话了。风寒咳嗽,或有兼恶寒,发热无汗之表证者,更多只有恶寒而无发热者,或只有背心发冷者,咳痰清稀,舌淡脉浮。其治宜辛温之药解其外,稍佐化痰降气。轻者在麻黄汤、桂枝汤二方中选择,如寒不甚,麻黄汤减桂枝,即为三拗汤;背冷即咳,叶天士常用桂枝汤去芍药加杏仁,同属辛温法而用药却有所弃取。重则宋人洪遵《集验方》之九宝汤即苏陈九宝汤(麻黄、肉桂、杏仁、甘草、苏子、陈皮、薄荷、桑白皮、大腹皮)加乌梅、生姜。此方看似用麻黄汤为底子,但麻桂用量均较轻,一般只用3g,取“轻可去实”,温肺散寒,方中桑白皮、乌梅,略同于小青龙汤之芍药、五味子,寓发中有收的意思。呕吐加半夏;痰多加苏子、白芥子。此证当然亦可用小青龙汤或射干麻黄汤,学习宁波范文虎先生的经验,小青龙汤除半夏外,其全的药都只用2~3g,颇验。
寒咳可不可以不用麻桂?寒甚者必用,寒不甚者就可以变通。诚如明人缪仲淳说仲景之法不可改,其用药则有时可改,淮扬荆广,虽值冬令,也不甚寒,就可以从时从地而调整用药。新安吴楚常用的温肺汤(苏叶、防风、前胡、杏仁、半夏、茯苓、生姜、桔梗、甘草、细辛)的用药就可以参考。此外寒咳也多由误治引起,最常见的就是误用、久用寒凉之剂,伤及中阳,当然这已经是内伤咳嗽,离开我的议题了。 此外还有一点要说明,有些寒咳表现并不典型,杏苏散、小青龙汤、华盖散大家都学过,可一到临床,遇到具体的病人,说是寒又非寒,说是热又非热,很拿捏不住。我的经验是无热便是寒。也就是说,没有明显的热象,如舌不红,口不渴,尿不黄,就可以照寒证处理。这不是我的发明,是我从张介宾的书中学到的。 何某,女,14岁。1996年末,忽生咳嗽,夜甚,痰多,痰成块状,即用止嗽散加味治之,服2贴毫无效果。诊其脉弦而滑,舌亦不红,病性属寒,而竟以通套方治之,南辕北辙,我之误也。温肺散寒,佐以消痰降气,用苏陈九宝汤加减(苏叶6g、陈皮6g、麻黄3g、桂枝6g、杏仁10g、灸甘草3g、清半夏10g、前胡10g、桔梗6g、茯苓10g,车前仁10g、蜜炙生姜3片)。1服即效,尽剂而愈。
暑风咳嗽
暑是夏天的主气。暑热同气,“在天为热,在地为暑”,但二者也有区别,热在一年四季都可见到,暑则专主于夏天。暑热挟风,袭于肺卫,也就是夏季感冒,其以咳嗽为主症者,即暑风咳。夏暑发自阳明,是说暑热由口鼻吸受,但初起仍多兼表卫症状,如头额胀痛,无汗畏风。其治宜清暑泻热,挟湿者兼用利湿,勿拘于止咳,忌大发散。常用六一散加香薷、杏仁、栝楼皮、天花粉、西瓜翠衣,此叶天士药法。热盛加黑山栀、黄芩,伤阴加沙参、地骨皮,咳甚加川贝、枇杷叶。香薷,前人称之为“夏月之麻黄”,只要中外皆寒,即无痰饮宿恙者也可。据我实际观察它发汗作用并不强,只微微发汗。但可以化湿(其气芳香)兼“去宿水”,实为暑热挟湿证初起较理想之药。吾乡农民,夏季在农田劳作时,自采香薷煮水代茶饮,一大碗喝下去,一汗而暑湿顿消。
湿痰咳嗽
其发病不惟长夏,四季均可见,病者皆多湿多痰之体,有烟酒茶嗜好者居多,平时咯痰,痰滑易出,不一定咳,咳则由风寒外邪,引动在里之痰。其证憎寒喜暖,面色黄晦,或兼头重身痛,或兼发热,胸闷呕恶,腹胀纳呆,便溏尿少,苔腻脉滑,即丁甘仁医案所谓“外寒袭于表卫,湿痰内蕴中焦,太阳阳明为病”者。其治,在外解散风寒,在里燥湿化痰,和胃行滞,常用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二陈汤(半夏、茯苓、陈皮、甘草)合方,是为平陈汤。表证可加苏叶、防风、羌活、独活一二味解外,再加白蔻、杏仁、苡仁、建曲、紫菀、前胡、枳壳、车前仁、桔梗和胃畅中,多效。犹记30年前,我在甘肃水电站工地作医生,一人罹此病证,我为之处方后即因事返川。同道赵君,见我的处方,说此非感冒之方,改用银翘散加栀子、黄芩,药后诸恙不减,咳嗽愈剧,更增腹泻不食,改用原方一、二剂即愈。读《蒲辅周医案》沈某感冒案,正与此案相似。蒲老指出,外感六淫之邪,皆可致感冒,不得执银翘一方,通治六淫外感。此湿痰咳嗽,实际上是表里兼病,也就是广义的“新感(风寒)引动伏邪(湿痰)”。湿胜则阳微,更何况苔腻、脉滑、憎寒、胸闷、腹胀纳呆者乎!
燥咳 燥是秋天的主气,在北方,因天干物燥,燥咳尤为多见。如从时序而论,诚如沈目南所说“燥为次寒”。何谓“次寒”?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寒不甚即为凉。此证形似风寒,惟唇干、咽燥、舌干。可用杏苏散(杏仁、苏叶、半夏、茯苓、橘皮、甘草、枳壳、桔梗、前胡、姜枣),我常用此方合止嗽散或只取止嗽散的紫苑、百部,以增强温润止咳之功。沈氏强调燥邪属性不是火热之邪,而是“次寒”,叶天士则说秋燥很像春月风温化燥。吴鞠通来个折衷,从胜复立论,大旨胜际,秋气凉劲肃杀,感之者即为凉燥,其治如上;若久晴无雨,又碰上“二十四个秋老虎”,感之者即为温燥。 据我从南到北40年的观察,燥邪不仅出现在秋季,全年都可见,其原因很多,如居处几十层高楼,接不到地气(水泥地上泼水即干,其不燥乎,加之空气污染,尤其是大城市汽车尾气的污染以及饮食积热、吸烟等),所以秋季的温燥以及其它季节的“类温燥”甚多。温燥之证多见气促,痰少而黏,音哑,喉痒,唇干,鼻干,渴喜凉饮,舌红而干,脉细数。初起或兼恶风、发热等表证。治宜清凉甘润,轻宜肺燥,药如桑杏汤(桑叶、杏仁、北沙参、象贝、栀皮、梨皮、豆豉),恶风加薄荷,热甚加连翘、石膏,咳甚咽痒加枇杷叶、栝楼,口干加天花粉、玉竹、麦冬。豆豉根本无解表作用,可去;梨皮不如将整个的梨连皮切开入煎,也可用麦门冬汤去半夏、人参加天花粉、北沙参、梨、枇杷叶。
温邪咳嗽 指风温、春温以及不同时令的冬温引致的咳嗽。风温为新感即风与温合,风挟温热;春温为伏邪,其热自里发外,也就是说,甫病则里热亢盛,热多由新感引发,所以初起都可有不同程度的表证。冬温则多属客寒包火。其证恶风、发热汗出、头痛、咳嗽、鼻干、口干或渴,或声音撕哑或咽痛舌红,脉浮数,右寸(肺)独大。其治宜清泻肺热,然必兼用透表,清热是针对温邪,透表的意义不仅是解除恶风、头痛症状,散热,更重要的是给病邪以出路,减削病邪对机体的损害,使病邪外解不至深入。一般地说,风去热撤,消除了病因,咳嗽亦可随之而愈。轻者桑菊饮,重则银翘散,万友生先生主张重证可合桑菊、银翘于一方,收效较捷。实际上,两方用药都不必拘泥,更不宜原方照搬,因为两方对于肺胃郁热者,清热之力都不足,而邪在卫分,恶风寒而无汗者,即叶天士所说的“冷束”,解表之力也嫌不足。我对于温邪咳嗽,则首选麻杏石甘汤。我小时候读过的一本《温病四字诀》,就主张用此方“风温春温,微兼表证,初起恶寒,主以麻杏”(麻杏石甘)张锡纯则认为此方本气属凉复气属热,而有凉燥温燥之分证之实来是温病之方,但温病忌用温药,麻杏之性皆温,所以用薄荷、蝉蜕换麻黄,用牛蒡子换杏仁,只保留石膏、甘草。 实际上,麻杏石甘汤之麻黄,在方中用量轻,其用意也不在发汗,而在宣肺;杏仁微温,更不至助热,何况还有较麻杏二味药多十倍用量的石膏呢?但我汲取了他用牛蒡子的经验,因牛蒡子外可散风热,内可利咽喉,化热痰。胸闷加枳壳、桔梗(一降一升);里热亢盛者加银花、连翘、鱼腥草、黄芩、知母、芦根;痰多加桔梗、栝楼皮、车前仁、胆星祛痰;咳剧加枇杷叶、浙贝;肺气上逆加射干、桑白皮、木蝴蝶;口干加天花粉;初起恶寒无汗应合葱豉汤,或只加葱头,表解则去之,不可再用。总之,温邪咳嗽,无论风温、春温、冬温,重点不在咳嗽,而在温邪。透之,清之,病邪去,咳嗽就不成大问题。 蔡某,男,9岁,春季感冒后继发右下肺炎,发热咳嗽,痰稠色黄难咯出,胸痛,舌红脉滑数。病属风温,拟清肺化痰,用麻杏石甘汤加连翘、银花、苡仁、桔梗、枳壳、郁金、黄芩、鱼腥草、虎杖、全栝楼,2剂热退,4剂咳止,继以调肺胃,化痰浊以善后。 但痰热留连不解,亦颇费周章。痰热不去,则气化不展,所以反复发热。咳嗽不爽,痰黄而黏,胸闷,尿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日久阴伤,治宜清热化痰,通利三焦,俾气化得展,治节乃复,阴虚也才有可能慢慢恢复。常用小陷胸汤(黄连、半夏、栝楼仁)、千金苇茎汤(桃仁、苡仁、冬瓜仁、鲜苇茎或芦根)、温胆汤(半夏、茯苓、陈皮、枳壳、竹茹、甘草)等方化裁。胸闷加郁金、菖蒲;发热加石膏、竹叶;发热持续加黄芩,重加律草、鱼腥草;虎杖既能透表,又有清热活血,化痰通腑之力,我也常用。前面已经说过痰热久羁,其阴必伤,此际若多用滋腻则适以助痰,所以不能早用滋腻,唯北沙参养阴而不腻滞,且有祛痰作用,可在清化痰热的同时用以护阴。 律草又名拉拉秧、过沟龙、锯锯藤,乡村田野,路边荒地处处有之。最早见于《别录》,谓“主瘀血”;《唐本草》亦载,谓“主五淋”,并说“古方时亦用之”;《三因方》用治“血淋”。其性味甘,不知为何,此药竟遭冷落,被挤到草堆里去了。近世始有律草及其花“治肺结核”(叶橘泉),“肺病咳嗽,大叶肺炎”(《贵州中草药》及呼吸道炎症、气管炎、菌痢的报道。我体会律草清肺泄热,利水活血,故用于温热性质的咳嗽是比较适宜的。但用量宜大,鲜者可用至120g(煎汤代水)。 郝竹英,女,68岁。1997年春节后开始出现持续发热,咳嗽痰多,被诊为“肺炎”而住院治疗。今已住院4个月,反复用过多种抗生素及激素,发热或持续,或暂退而复热,症见发热,咳嗽,痰多而黏,舌红苔厚腻脉滑数。拟清化痰热,用小陷胸汤、千金苇茎汤、雪羹;合鱼腥草、石菖蒲、远志、莱菔子、竹沥水。10余剂后,体温渐次恢复正常,但每2个月仍有一次发热,每次持续1~2周。用原方合温胆汤、律草,约40余剂后,仅偶发低热,咳愈,痰量锐减,易方调理,至11月份终于出院。
火热咳嗽
如前所述,六淫皆可化火。伤寒由表及里,温病由卫入气,燥邪化火,暑风化火,痰热化火……不一而足。火为热之极,燃万物者莫过于火。其证面赤、发热、汗多、烦躁、口渴引冷、咳嗽痰少、痰色或黄或白,但无论黄痰白痰,必黏而稠,难咯出,或痰中带血,咽痛,声音撕哑,胸痛,便秘,舌红苔黄,脉洪大滑数。古方有泻白散。泻白者,泻肺也,出自钱乙。但此方适用于小儿,而且是热势不盛者,用于火咳则病重药轻矣。但后世许多治疗火热咳嗽的方子,多从此方衍化而出,如《医学统旨》的清金化痰汤(黄芪、栀子、桑白皮、知母、贝母、桔梗、麦冬、茯苓、橘红、甘草),《景岳全书》的桑白皮汤(黄芩、黄连、桑白皮、栀子、贝母、杏仁、半夏、生姜、苏子),《医宗金鉴》的加味泻白散(黄芩、桑白皮、地骨皮、知母、贝母、麦冬、桔梗、薄荷、甘草)。但火热太盛,里热成实者,仅用清热却如扬汤止沸。凉膈散(大黄、玄明粉、甘草、栀子、连翘、黄芩、薄荷、白蜜)可收釜底抽薪之效,不治咳而咳自止。【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校发表】
经方治咳效如神
咳嗽三方我学中医,是从张仲景的《伤寒论》开始的。记得当时,我已经把《伤寒论》读得滚瓜烂熟了,但却不知道那是讲的什么意思,直到读了吴瑭的《温病条辨》,才渐渐对《伤寒论》有了些微的理解。现在想来,当时的我的确着实下了一番笨功夫,不过,也正是这番笨功夫,为我以后的学习中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读完了这两本书之后,我就开始临床了。从此,开始了我中医临床的第一个阶段,以方试病的阶段。那时候的我治疗咳嗽,主要使用的方法就是一方不效再换一方,治疗蹩脚得很,治愈的少,疗效差得多,现在想来令人汗颜,不过,那也是我真正踏上中医之路的一个阶段吧。后来,时间长了,我慢慢积累出了自己一套治疗咳嗽的方法。那就是我的治咳嗽三方。有人看到这里也许就会想了,一定是自己闯出来的几个特有疗效的方子。
其实不然,这三个方子都是每个学中医的人都非常熟悉的方子:
一个是桑菊饮,
一个是桑杏汤,
一个是小柴胡汤。
先说桑菊饮和桑杏汤。 桑菊饮是治疗风温咳嗽的一个方子,蒲辅周老中医曾用它治愈过小儿腺病毒性肺炎,我用它治愈过一例肝内胆总管扩张,关于这个病例可在别的随笔中参看,可见,方不在平淡与新奇,只要对症,就能治好病。一、应用这个方子的主要指标有:1、咳嗽。2、脉数。3、或发热或不发热。发热,不是应用这个方子的硬指标。二、关于这个方子的加减及用量,我是用这个方子的剂量为:桑叶10克??菊花10克??杏仁10克??桔梗10克??生甘草6克??连翘10克??薄荷10克??芦根20克上为原方用量,另外可再加:前胡10克??浙贝母10??若口渴者,可再加天花粉10克。脉洪大者,加生石膏30克。我用此方治疗久治不愈的咳嗽无数,另外有时候,尤其是小儿感冒打针输液后,烧退而咳嗽不愈,用此方时,往往烧又再起,千万不要紧张,也不必另服用什么退烧药,此乃是风热之邪因辛凉药物的宣散而外出之象,一两剂药后,其烧必退,咳嗽也随之渐好。此方主要治疗清明节前后到霜降立冬前后的咳嗽。 桑杏汤是治疗温燥犯肺的一个方子,其主要应用指标有:1、咳嗽。2、三干症状:即咽干、唇干、鼻干。轻者,鼻子可不干,这是最主要的应用指标。3、或发热或不发热。使用此方时,我一般不做加减,直用原方。用量为:桑叶10克??杏仁10克??山栀子6克??淡豆豉10克??浙贝母10克沙参10克此方主要治疗霜降立冬后到小大寒之间的咳嗽。再说小柴胡汤治咳嗽。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 桑菊饮、桑杏汤出自《温病条辨》。
不要泄气,不要因为全是些旧方子,就不愿再看了,方子虽然是老掉牙的方子,但其疗效确实神奇,在你看完我具体介绍了它们的临床应用指标之后,如果再肯在临床中试用的话,效果一定会很理想的,我十几年来治疗咳嗽,就是用的它们,基本上没有治不愈的,疗效肯定。 小柴胡汤治咳嗽,首先是唐容川唐氏提出来的,其论述颇详,可参看原著。其实,小柴胡汤治咳嗽在《伤寒论》第九十六条小柴胡汤加减中就有明文: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原文中虽这样说,但临床这样应用的却很少,几乎没见到过。形成这样的原因恐怕在于干姜与五味子这两味药。干姜是热药,本来咳嗽了,就有热证,还用热药,这是人们咳嗽不用干姜的主要原因。五味子是收敛药,外感初起者忌用,故而,人们更不愿也不敢用,恐怕犯忌讳。刚开始我这样用时也担心,不知张仲景的这条论述临床效果到底怎样,所以用量很小,干姜用5克??五味子用3克,效果不太理想,但也有效。明明是少阳证咳嗽,不用把又不甘心,终于我下了很心,把干姜加到了10克??五味子加到了10克,一用疗效出来了,三剂药咳嗽就治愈了。后来又试验多次,皆速效,久咳不愈的也多在一周内痊愈。我深深感受到了古人之不欺我也,从此,我治咳嗽又多了一个杀手锏。关于小柴胡汤去人参大枣生姜加干姜五味子治咳嗽的应用指标是:1、咳嗽。二、脉弦。3、有少阳症状,包括:发热、往来寒热(临床多不见这两种情况)、呕、心下支结、不欲饮食、心烦、口苦、咽干、头蒙不清、胸胁满闷等(有一症便是,不必悉具)。此方主要用于大寒节左右至清明节左右。以上三方,我应用多年,都有卓效。介绍的治疗咳嗽的时间不可太过拘泥,多数如此。临床当中,常见同行说起咳嗽一症,虽不大,但却久治不愈,有的患者甚至三月不愈,更有的到季节就发,且有每年加重的趋势,令人无可奈何,故而写下自己的治疗实践,供同行参考交流。
下面是我的几例治愈案例,一并参看。 王,男孩,12岁,咳嗽脉弦,咽干,少阳咳嗽,方:柴胡20??黄芩15??半夏10??炙甘草15??干姜10??五味子10? ?三帖愈. 郭某,女,64岁,咳嗽月余不愈,兼胸闷短气,输液无效。脉弦滑、呕、自觉面部发热,口苦、咽干,乃少阳咳嗽兼茯苓杏仁甘草汤、橘枳姜汤证。方:柴胡30??黄芩15??半夏15??干姜10??五味子10??杏仁10??茯苓10??陈皮30??炙甘草15??枳实10??六帖愈 张某,女,14岁,咳嗽,咽干、唇干,脉稍数。温燥咳嗽。方:桑叶10??杏仁10??山栀子6??淡豆豉10??浙贝母10??沙参10??三帖愈。 马某,女,35岁,咳嗽半年余,脉细稍数,心悸怔忡。气阴两虚,风热咳嗽。方:桑叶10克??菊花10克??杏仁10克??桔梗10克??生甘草6克??连翘10克??薄荷10克??芦根20克??:前胡10克??浙贝母10??党参15? ?寸冬10??丹参15? ?20帖愈
经方治疗咳喘总论
有表证方 (一),小青龙汤(方中细辛可以用6-9克) 1病人体质弱,可以小量泡水。 2此方可以外用令病人洗澡。 3此方不拘于舌淡苔滑,舌苔薄黄也可以用,痰少粘或无痰也可以用。 4不分内伤外感,如果有外感用原方。无外感去麻黄加杏仁、倍用芍药。如有虚像加附子。咳嗽、咳喘均可用。 5注意夏天汗出多者不可用此方。 6若药后复发,用从龙汤。(龙骨、牡蛎、半夏、苏子、白芍、牛蒡子)。 7凡是天寒舌红苔黄,有热像多用小青龙加石膏。 8本方脉象可以浮、浮弦、弦细、浮紧、浮数、紧数、弦滑、紧滑。 9病人多有恶寒或背部恶寒的表现,这是用此方的关键。如无恶寒多是苓甘五味姜辛夏汤或苓桂术甘汤。 11可以加山萸肉、人参、附子(常可见舌红但是脉多细缓或紧,但用无妨,此津液受损,不能上承) 12如果有心律不齐的可加苍术30-50克,麻黄仍用9克。如加椒目30-50粒更好。 (二),桂枝加厚朴杏子 咳嗽。脉缓、脉弱、脉虚,不管有无汗出都可以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不拘泥外感内伤。 (三),麻杏石甘汤 内有热,外有寒,脉滑数、脉浮滑数,此方主之。 1如果痰多合葶苈大枣汤注意没有痰饮不必用葶苈大枣汤。 2可以加米壳、阿胶 4越婢汤加半夏 外有寒里热,兼有痰饮方 5射干麻黄汤 喉中痰鸣方 6厚朴麻黄汤 外有寒,内饮化热方。 痰饮方,无表证 1小柴胡合半夏厚朴汤 脉聚关,咳嗽,或脉弦滑有口苦,咽干、胸满等。 2半夏厚朴汤,脉多滑 a有热加石膏 b半里半表合小柴胡 c有汗出,或脉弱等合桂枝汤(表虚) 3苓桂术甘汤胸满,咳喘,痰多清稀。 4令甘五味姜辛杏夏注意无背部恶寒,只是内饮 本方同上方。 5小陷胸汤(黄连改黄芩)脉滑,痰热方 6葶苈大枣泻肺汤(可以合令甘五味姜辛汤)痰多,脉右寸实。 7皂荚丸方咳痰粘稠方, 8麦门冬汤 脉细数 咳嗽 颜面红,手心热 或咽喉不利。 9四逆散加干姜、五味子(咳喘属于虚)咳喘 便溏 纳少等。 10四逆汤脉微,恶寒 咳嗽 11木防己汤 咳喘,水肿,心悸。 经方治疗哮喘 一、 以痰为主 1、射干麻黄汤恶寒身痛,痰多,喉中痰鸣,口干、心烦加石膏。 2、小青龙汤(可以加 椒目30-50粒,)恶寒,身痛,无汗,咳逆不得卧。咳吐白泡沫痰。 3葛根汤合小陷胸汤 主治:项背拘急,胸满,发热恶寒而喘。 4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 咳逆,喘满,咳白泡沫痰,口中和。 5麻黄附子细辛汤阳(阳和汤治疗虚寒哮喘效果明显。) 恶寒,无汗,或背部恶寒,四逆,精神疲惫。脉沉细。 二、 淤血为主 1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胸胁满闷,呼吸苦难,心下急,口苦咽干,大便干燥为主要依据。小便不利加小青龙汤。心烦加石膏,便不干大黄用4克,便干用6-9克。此方无背部恶寒等证。 2大柴胡汤合桃核承气汤 上方见腹部胀满,大便难者。 三、 痰淤兼备 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 咳喘金律/陈茂蒙 原创 1肺病或咳或喘或哮,或有痰,或无痰。宜定喘汤或金沸草散或姜春华截喘汤。 2咳喘,喉中哮鸣音,恶寒,无汗,射干麻黄汤主之,小青龙汤也可。有热加石膏,寒加附子,虚加山萸肉、补骨脂。 3咳喘,痰多,汗出,恶风,脉浮缓或弱,或弦浮或弦缓,桂枝加厚朴杏子主之。 4咳喘,汗出,舌红苔黄,痰黄,脉滑有力,麻杏石甘汤主之、定喘汤亦主之。无表证用小陷胸汤、千金苇茎汤主之。 5咳喘,恶寒,有汗或无汗,痰多,舌腻,越婢汤加半夏主之,厚朴麻黄汤亦主之。 6咳喘 胸闷,口苦咽干,便秘,无痰(有时有痰)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主之,如腹部满,合桃仁承气汤。 7咳喘,恶寒,脉沉,有嗜睡。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阳和汤亦主之。 8咳喘,腹满,便秘,大承气汤下之。 9咳喘,水肿,心悸,二便不利,木防己汤主之,真武汤,(脉多沉迟,)亦主之。越婢汤主之,(脉多浮弦,或浮数)。瞿附通阳汤主之(瞿麦 附子 天花粉 山药 茯苓 车前子 牛膝 椒目 路路通) 10咳喘,痰多,清稀,食纳差,便溏,令甘五味姜辛杏夏主之、张珍玉方亦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四逆散加干姜、五味子主之,刘炳凡方主之。 11咳喘,属于虚,肾气丸加五味子、紫石英、龙骨、紫河车。蛤蚧、三七等。张锡纯蔘赭镇气汤亦主之。 12咳喘,无表证,痰多,葶苈大枣泻肺汤、半夏厚朴汤主之。只要痰多可以本方使用。 13咳嗽 痰多,脉细数滑;或左脉弱,右脉滑;或右脉滑左尺弱,金水六君煎。 14咳喘辛散(干姜 细辛 麻黄)苦泻(龙胆草 黄芩)酸敛(诃子 五味 乌梅)甘草、细辛剂量可以大。甘草10-20,细辛6-10. 肺病通用方 总论 1肺主宣发、肃降,外感多是不宣,内伤多是不降。注意调整二者比例。外感内伤不可截然分开。有时内伤外感并存,经方最妙。 2扣住环节,解表、化痰、喘息 咳嗽。表证解表,有痰的化痰,咳嗽剧烈使之缓和、喘息注意补肾。 3寒热不明显,寒热药可以合用,均可加解毒药,蒲公英、鸭跖草、开金锁等。 4聚于胃,关于肺。在胃当降,在肺当宣降。 通用方 主方:桔梗 枳壳 麻黄 杏仁 甘草 加减 1风寒 苏叶 生姜豆豉 葱白 细辛等 2风热 前胡 桑叶 薄荷 连翘 3痰湿 半夏 云苓 陈皮 三子养亲汤 4痰热 泻白散 芦根 茅根 5虚 脾虚 四君子,肾虚 熟地 山萸肉 补骨脂。 通用方定喘汤(此方甚效) 凡是肺病咳喘不论咳嗽、慢支、哮喘均可用 麻黄 杏仁 甘草 冬花 黄芩 桑白皮 白果 半夏 苏子 1如果无痰,咽部痒,加罂粟壳3克。 2久病咳喘加补肾药紫石英 枸杞 菟丝子 淫羊藿 补骨脂 蛤蚧 人参等 3咳喘不止,加白僵蚕、蝎子、蜈蚣、地龙等 4初起为风寒,加细辛、苏叶。 5属于热加冬瓜子、浙贝母、芦根。茅根等 6虚寒加干姜 五味子 细辛 附子等 7痰多的可以合用三子养亲汤、葶苈大枣泻肺汤。 通用方金沸草散 截喘方 1诸喘不止,椒目研粉,每次3克,一日3次,一般5分钟有效。 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最妙。诸如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心愿性哮喘、肺气肿等均可。 外用方 三伏贴(不拘泥夏日,随时可以用) 甘遂 细辛 元胡 白芥子(前2味为后两味的一半)。研细粉,用凡士林调合均匀,搓成小丸,大约小指末端大,贴百劳 膏肓 肺输六处,外用胶布固定1-2小时,虚弱的贴20-30分,小儿时间要减少。 方中可以加麝香,虚弱的或热性病人不可用。十天贴一次。可贴3-4次,配合针灸、服药。 固本方(慢支,咳喘,肺胀,哮喘均可) 丸方(可以用小青龙、肾气丸、阳和汤、左归 右归 等) 紫河车 蛤蚧 核桃 三七 人参 沉香均是要药。 1人参30 蛤蚧 1对熟地 80山药80 茯苓 15远志10 百部 15杜仲15 补骨脂 10川贝 5核桃仁30 杏仁15 甘草105倍量水丸,每次15克。一日两次。 2补肾治本方 人参、沙参、紫河车、胡桃、蛤蚧、云苓、半夏、麦冬、五味、玉竹、肉苁蓉、杏仁、巴戟天、补骨脂、橘红、甘草。 3咳喘除根方 紫河车500蛤蚧300水蛭100川贝80蜈蚣60甘草60桔梗150陈皮120,水丸一次2-3克,日3次。 4哮喘属于虚,于夏天公历7月7日,到8月7日,连续30天,红参6,鹿茸2克交替炖服。连续数年可愈。小儿减半。 5治疗咳喘属于虚热方。 仙人头2个,白茅根250核桃120川贝60小红枣7个陈细茶30杏仁30香油扎油条一根(重60克)水梨3500克。加红白糖各60克,蜂蜜120克收膏滋。早晚一汤匙。 本文转载自http://user.qzone.qq.com/355263184
经方辨治咳喘4则
□ 毛德西 河南省中医院 水饮上迫,小青龙汤温肺化饮 李某,男,65岁。慢性咳嗽病史6年余,恶寒发热,咳嗽,咳痰3天。咳痰清稀,伴干呕,纳呆。舌质淡红,脉浮小滑,苔薄润。辨为风寒外袭,引动内饮,致肺气失肃,发为咳嗽。治以散寒温肺,化饮止咳,方选小青龙汤加味:炙麻黄6g,桂枝10g,炒白芍10g,细辛5g,姜半夏10g,淡干姜6g,五味子6g,炙甘草6g,芦根15g,水煎服。服药3剂,汗出热退,咳轻,痰转为白黏。守上方加砂仁6g,服3剂后,饮食增加,咳痰已失。 小青龙汤为治疗“心下有水饮”,水饮上迫于肺的主方。重点在于咳嗽伴痰涎稀薄,温肺化饮的主药为干姜、细辛、五味子。清代陈修园说:“姜细味,一齐烹,长沙法,细而精。”可谓真谛之言。笔者喜加芦根于方中,芦根甘寒,有清肺降逆的作用,但不助湿,又能避麻桂姜辛之燥性;若伴喘促,可加葶苈子肃肺平喘。 伤风作喘,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解肌平喘 黄某,女,51岁。患咳痰喘1月余,曾服麻杏石甘汤数剂,咳嗽稍减,但汗出绵绵,恶风,且咳痰、喘促不减,舌体大、质黯,苔白薄润,脉浮而细。诊为肺脾气虚,湿痰不运,营卫失和证。方取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味,以外调营卫,内益肺脾。桂枝10g,炒白芍10g,厚朴6g,炒杏仁10g,生姜6g,大枣3枚(剖开),炙甘草6g,炒白术10g,百部10g,炒葶苈子6g。服药3剂,咳嗽、咯痰、喘促均明显减轻,出汗减少,继服5剂而愈。 《伤寒论》18条云:“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本条可理解为夙有咳喘的人因感受外邪而发作,或感受外邪后出现表证兼咳喘者。总以营卫失和、肺失肃降、脾失健运为病机。本例咳喘兼有恶风、自汗,恰为本方之适应证。加白术以健脾,百部润肺止咳,葶苈子肃肺降逆,脾肺和则咳喘自安。 热邪迫肺,麻杏石甘汤清泄肺热 汪某,女,48岁。4天前因感冒发热自服APC及羚羊感冒片,服后汗出热退,遗患轻咳,自不在意。昨天突发闷喘,咳嗽不爽,咳黄黏痰,又服紫花杜鹃片未瘥。急性病容,面红气促,舌质赤,苔薄白而干,脉浮数。诊为痰热迫肺,肺气郁闭。治以清泄肺热,化痰平喘。方取麻杏石甘汤加味:炙麻黄10g,尘石膏30g,炒杏仁10g,炙甘草10g,百部10g,北沙参30g。煎服3剂,热退咳喘减轻,后加芦根30g,服5剂症状消失。 本例为外感余热未尽,内闭于肺所致。麻杏石甘汤为寒热相济之剂,麻黄辛温开泄肺气,石膏辛寒直清里热,麻黄得石膏则宣达肺气而不助热,石膏得麻黄则清泄里热而不遏肺气。两药相伍,对肺热郁闭之咳喘颇有卓效。在用量上,多数医家认为,若热重咳轻,石膏与麻黄比例为10:1;热轻咳重,则为5:1。 景在补益中焦气阴的基础上,增入一味辛苦温之半夏,利咽下气,且用量很轻,可免温燥伤阴之弊。这样胃津复生,肺气肃降,虚火自敛,自无咳逆气喘之虞。 支饮上冒,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消饮止咳 刘某,男,51岁。患气管炎3年余,最近咳嗽加剧,时吐唾涎,间或咳白黏痰,眼睑浮肿,头晕不爽,口干不欲饮。舌质淡红,苔黄白润,脉象弦滑。诊为水饮上泛,清阳被蒙。治以消饮健脾止咳法,方取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加桂枝车前子主之:茯苓10g,炙甘草10g,五味子6g,淡干姜6g,细辛5g,姜半夏10g,炒杏仁10g,桂枝5g,车前子(包煎)10g,水煎服。服6剂,咳止,痰涎减少,眼脸浮肿消失;继服3剂,头晕除。应患者要求,改服橘红化痰丸缓缓收功。 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出自《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篇》,乃服小青龙汤后的变证之治。从原文的前后关系及方药性质分析,本方所治当以咳唾与形肿为主症,具有消饮止咳,肃肺消肿的功效。本案恰合方证,增桂枝在于加强气化之力,增车前子以期止咳利尿消肿。仲景的方药常常不局限在原文的字句,只要病机吻合,便可化裁选用,此乃仲景方剂屡用不衰的奥义。
(学习笔记)治疗咳嗽的成败得失 (注:这是很久之前的一篇学习笔记,原作者姓名已无从查找。这篇文章对于临床中医非常有启发,故拿来与大家分享。向原作者致敬!) 1治疗咳嗽我最常用的方剂是
杏苏散,一个原因是这个处方确实实用,另一个原因是一次跟老师抄方,学校一位研究生来找老师看病,说自己连换了几个处方吃了都没效,老师看舌号脉问了症状后勃然大怒,说典型的杏苏散证都不认识?你这几年的中医是怎么学的。老师当时可能是气极了,根本不关心那个学生的老师是谁。那个时候就知道原来杏苏散是很简单的汤证,是不能认错的,这个汤证都认不到,挨骂是必须的。所以后来临床,只要是外感咳嗽,先写上苏叶、前胡、桔梗、炒杏仁;法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炒枳壳,再根据情况加减。咳嗽重浊的说明风寒闭得紧,麻黄、羌活、白芷、细辛里选一两味加进去;呛咳的说明胸膈郁热,贯众、板蓝根、大青叶、银花、连翘选一两味进去,我常选贯众,此药还有凉血止咳的作用;脾虚的合六君子汤,甚至砂半理中汤;湿气偏重的加平胃散或藿香、佩兰、厚朴,有时加白蔻、苡仁与前面的杏仁凑成三仁汤的架子,更重的就用草果、槟榔、厚朴,用达原饮的方义;痰重的,寒痰加重二陈汤的用量,甚至加细辛、制天南星;热痰的可以合用千金苇茎汤,或者瓜壳、浙贝母之类;水饮重的合用五苓散。 因为杏苏散结构精巧,全方很多药不仅可以解表化痰,还可以祛湿,不仅仅限于凉燥,所以一年四季都在用,实在用得有点滥,好在效果历历,今后可能还会一直用下去。
2另一个用得很滥的处方是
小柴胡汤,这是在学男科的时候跟王老师学来的。王老师说小柴胡什么咳嗽都能治疗,只要加减适当。当然这个可能有点夸大,但是用来教育刚接触临床的学生还是适当的,毕竟这个处方确实很万能。因为小柴胡可以燮理三焦的气机与水液,而咳嗽不外三焦气机与水液的异常。当然加减变化肯定是很复杂的,很难赘述得清楚,我临床上加减基本参照上述杏苏散那样的变化。后来用这个方剂也不再追求是否有典型的少阳证了,也是先将柴胡、黄芩、法半夏这些药抬上来再说,经常也用人参,咳嗽似乎忌讳服用人参,服用人参到底有多大的不妥,也没有一个回顾性的分析,所以到现在人参还是经常在用,只是用多用少的问题,虚证不明显的用三五克,重的用十克。时至今日,小柴胡汤是我对付束手无策的咳嗽常用办法,只
是现在喜欢和温胆汤一起用。
3止嗽散我是很多年都没有用过了,方剂的老师一般都极力推崇这个处方,理由不外这个处方平和,外感内伤都可以用,当然这个方子书上说是治疗外感风寒后表证已微,而有咳嗽症状的。数年的临床我发现一旦用上止咳药,治疗咳嗽的效果都不好;而不用止咳药,治疗咳嗽的效果往往还不错,所以这个处方已经离我越来越远了。不常用这个处方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我发现有些有经验的老药工很鄙夷的看待医生开了一大堆止咳药的处方,说是“把该请的客都请齐了,还是止不了客(咳)”。作为医生这点自尊我还是要的,所以写处方时如果患者不要求,我一般不会用止咳药;有时候患者也懂,说我咳嗽你怎么不给我用止咳药呢,这种情况下不得不随手在处方最后面加点款冬花、枇杷叶之类。 4有些咳嗽症状的形成机理很复杂,就不是杏苏散、小柴胡汤加加减减能解决的了。《内经》里很有名的一句话“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说明咳嗽虽是肺病,但与五脏六腑相关,所以治疗咳嗽最重要的是调节脏腑功能,而非见咳止咳,治疗既不能离肺也不能只停留在肺。 慢慢的我发现治疗咳嗽可以这样来分析: (1)外面怎么了?是风寒还是风热?是伤寒还是温病; (2)里面怎么了?是虚寒还是实热?是阴虚还是阳虚?是气滞还是有瘀血、郁热、痰湿、水饮、食积的停聚? (3)是不是外面也有问题,里面也有问题?事实上绝大多数时候是表、里都出了问题,需要表里同治。 我对自己的认识方法敝帚自珍,一是觉得自己用起来顺手,二是觉得不容易出现遗漏。以前看
赵绍琴老的《温病纵横》,赵老指出,夏天外受风寒,内闭暑湿这种情况临床往往容易被医生医错,自己一笑置之。后来临床碰到一些病人,果然有这种情况,很多病人咳嗽反复不愈,绝大多数是当时不顾外边风寒闭郁的情况,而大力清热化痰,导致风寒内陷,患者出现胸闷、咳嗽数月甚至经年不愈(杏苏散合解郁汤!一方面在上焦外散内陷的风寒邪气,一方面在中焦梳理内乱的气机)。这种只要能从表、里两个层面同时分析病机,是断不会弄错的,治疗也会随手而愈。 昔年跟师临床时有一武汉病人,夏月患感冒,被医生误用清热药后又被滥用温热药,一直咳嗽、胸闷(治疗当一方面外散内陷的风寒,一方面梳理内乱的气机),两年多未治愈,后来到成都,被老师用杏苏散合千金苇茎汤即愈(杏苏散合解郁汤也可!)。 今年年初我也治疗过两个类似病人,患者是老年人,两夫妻,在北京患感冒,服用板蓝根、鱼腥草等所谓清热消炎之剂,导致风寒内陷,我一方面用苏叶、前胡、桂枝等发散内陷之风寒;一方面用温胆汤清理内滞的痰湿,数剂即愈(杏苏散合解郁汤也可!)。 所以治疗咳嗽一定要弄清楚外面怎么了?里面怎么了?还是外面、里面是否同时都怎么了?然后再下手,分头随证治疗。只是单纯外面怎么了的情况很少;而外边没怎么样,只是里面怎么了的,才是所谓的内伤咳嗽。这种思维方式虽然很粗鄙,但是能正确认识咳嗽,不乱治疗就行。 5现在我来回顾一下我的一些咳嗽病案,因为记忆总是青睐刚开始的和最近的,所以我现在记得最清楚的,也是自己刚开始门诊和最近的一些医案。 我出来给人看病,是比较晚的事情。最早是2008年元月3号,在成都九眼桥第一次正式出门诊。接诊的第一个病人,即是一位咳喘的病人,患者60多岁,咳喘+ 出汗多,活动后尤甚,人容易疲乏,舌淡,舌苔薄白腻而润,脉浮滑而缓(桂枝汤人+咳喘=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人)。患者言看了很多医生,疗效不明显。当时觉得很奇怪,这不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吗?咋会用药没效呢?于是就给开了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合玉屏风散。现在看来这个需要再加入二陈汤化痰。虽然治疗方案不算尽善尽美,但终于是取效了。患者很高兴,我也倍受鼓舞,后边怎么加减调整的,现在也记不得了。这说明简单的汤证,不容辨识有误,如果典型的都治疗不好,这确实就是基本功不扎实了。 那年冬天还医了一位老年人,老年人一来,坐下就轻描淡写地说,我感冒了,有点咳嗽,请医生给看看。我一号脉,脉三五不调,而且脉跳数次,就有一次脉突然极弱。我说你心脏是不是有问题?老人说刚从ICU病房里出来。见其舌苔厚腻水滑,舌质淡胖暗,处以:胃苓汤、二陈汤加砂仁;合理中汤。那天是星期一,我给病人开了两付药。再三嘱咐周三一定要来看看,并说你这个咳嗽不容小视。患者连声答应,但是周三我上门诊,盼望了半天没把他盼望来,心中难免惴惴。周六患者又来复诊了,我问他周三咋没来复诊呢,患者说觉得吃了药效果很好,就自己又配了三付吃。我一号脉,脉已整齐,但是还是会跳几次突然弱一下,后来又加了附子,又看了两三次患者好了。后来看周慎斋《医家秘奥》提到老人大病后脉三五不调,是正常现象,是将愈的表现。可见不学习很容易自己吓自己,但是作为医生,还是小心点好。此例是典型的中阳虚夹痰饮水湿。 一位儿科咳嗽病人。据家长介绍,小孩咳嗽已经几个月了,找了好些中医儿科医生看,都没有效果。患者咳嗽经久不愈;舌苔白腻而润;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舌淡,六脉几难摸到(半夏厚朴汤+理中汤)。我觉得应该吃砂半理中汤,就开了这样的一个原方。过了三四天患者就又来复诊了,说刚开始吃药,小孩要呕吐,家里吓坏了,拿着我的处方去找我的老师,老师问了治疗经过,看了我开的处方,说开对了的,继续吃。家属才敢继续给小孩吃药,喂到第三次的时候,终于不吐了。因为小孩对药很敏感,很快咳嗽、大便都有好转,所以才对我产生了信任,也就来继续治疗了。这种吃过很多苦寒药的小孩,中焦虚寒,刚开始吃温热药,会有隔拒现象,现在能想明白这些道理,当时临床经验少,也不知道换成香砂六君子汤一类的处方,或者砂半理中汤稍微佐一点黄连。可见熟读王叔和,还是不如临证多。 2008年的春天,治疗两个儿科的咳嗽。其中一个已经看过很多医生,咳嗽始终不能缓解。观其脉偏弦(四逆散);舌红少苔(沙参、芦根);大便不成形(炒白术、茯苓、炒扁豆、炒苡仁、炒山药、莲子肉、炒谷芽)。考虑该患儿属于肝旺而脾虚,予小柴胡汤去大枣加扁豆、生谷芽,不意果然如我预期一样,服药当晚咳嗽即缓解,吃完两付,家属已很满意疗效。再来则更方为参苓白术散加减,数服则咳止而大便成型。后来我治疗肺阴虚患者,一般不直接养肺阴,而是补脾阴稍佐麦冬之类,效果要比直接上一堆滋腻之品好得多。 另外一个小儿是痰多,找哪个医生都化不掉痰,小孩寸关脉弦滑有力,舌红,舌苔黄腻(四逆散+半夏厚朴汤+黄芩5连翘12栀子5+细辛2)。我以小柴胡汤加减:柴胡、黄芩、法夏、川贝母、胆星、细辛、重楼、桔梗、杏仁等味治疗。当我写到川贝母时,患者母亲说,别开贝母了,家里都还有,贝母化不了他的痰的。我当时听了这话心里有点不舒服,直接回了一句,我这个贝母比你那个贝母有用。患者母亲看到我有点不高兴了,也只有决定捡两付药回去试试了。现在想起来有点好笑,事实证明我开的贝母果然管用,患者两剂后咳嗽大减,痰鸣音大为缓解。然后就连忙来复诊,上述处方调整不大,又三付药后患儿就不咳嗽了,随证开了些健脾除湿化痰之剂善后。此患儿明显属于清热化痰药吃过了头,痰浊被凝结在肺上。所以清热化痰药还需要继续吃,但是反佐了两克细辛,使其能够流动起来,这样就能将痰化掉了。小孩的生理特点是,心肝易旺,肺脾肾易虚。所以治疗儿科疾病,前人总结“畅肝、补脾、泻心”六个字,这确属经验之谈。如何把握这六个字,就看各人的领悟和临床体会了。我常用小柴胡治疗儿科疾病,就是因为小柴胡既能疏肝又能健脾,有时候合用温胆汤,就能治疗到心、肝、胆上,处方既小,又能面面俱到,只要加减合理,很容易取效。 2008年地震后,父母来到了成都,因为余震不息,风声鹤唳。那段时间还经常在外面睡帐篷,有一晚上下雨,家人都淋了雨,父亲就开始咳嗽了,还合并有喘。脉紧,无汗;舌苔黄腻,小便灼热;舌淡,沉取无力。先用杏苏散无效,后来又换了两次处方,也没有一点疗效。后来认真思索: (1) 有伤寒史,脉紧,无汗:麻黄
(2) 舌苔黄腻,小便有灼热感:柴芩三仁汤 (3) 舌淡,沉取无力:党参。 服药即效,未尽剂即愈。后来去麻黄(表证已除),又吃了两付善后。这个医案其实很简单,外受风寒,内闭暑湿而已。需要考虑外面,又考虑里面。 2008年冬天,母亲咳嗽,连连不断,夜晚加重。舌苔白腻水滑,舌淡胖,脉沉弦紧,明显是外寒-里饮,小青龙汤证。但用小青龙汤合理中汤服之不效,这就让人有点不知所措了。想来想去,可能是外寒不重,里寒及水饮偏重。又仔细号脉,沉取虽然带弦象,但力度明显比正常的弦脉要差些。小青龙开宣太过而温里、化饮力量不足。于是改方为五苓散+理中汤+真武汤,尽剂即效,再剂即痊。这次治疗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学问不可拘执,标准答案不一定是最合理的答案,而指下之微妙,不可不细查。另外这类病症如果开一个止咳套方,会出现什么样的效果,简直不言而喻。精确地诊断,准确地辨证,合理的处方才是治疗咳嗽取效的关键。 手足口病合并的咳嗽也医过。2008年的五一前,大概是4月28号,妹夫打电话来告知外甥: (1)发热、咳嗽、鼻血、手足口疱疹,舌红(枢机不转,相火流滞)(黄芩 连翘 栀子)。 (2)脉弦滑;舌苔黄腻,纳呆,胃胀,大便不爽,有不消化的酸腐味(四逆散+半夏厚朴汤、焦三仙)。 上午输液,下午即又烧起来,如此反复将近一周。负责西医治疗的医生是我的同学,对他的能力以及负责任的态度,我们都不会怀疑。只能说西医对这类湿温病,确实比不上中医。妹夫偶尔也看看中医书籍,我回老家看病,他也会跟着号号脉,所以有一点中医基础。因为连续好几天如此反复,他们自然心急如焚,他诊断了给我汇报说,舌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我想鼻子出血,结合脉象,属于肝肺有热,用桑叶、菊花、贯众;同时,中焦有湿气及食滞,用楂曲平胃散。服两剂,不仅咳嗽好转,不再发烧,鼻血止住,胃纳已可,大便正常,连疱疹都消得差不多了。五一回老家,确实看到起疱疹的位置,基本都萎缩结壳了。我觉得这是最奇效的一次,中医辨证准确,竟能有如此神奇的疗效。 2009年治疗过一个同学的小孩,据说08年咳嗽了八个月,好不容易弄好,现在又开始咳嗽。小孩很容易发烧(很容易发热的根源往往是因为枢机卡滞不转,注意!),烧到38.5°C以上就会抽搐(阳热生风,只是现象!注意!),所以家里常备有安定,以备不时之需。患儿唇红,舌红,舌苔黄腻;但六脉沉细无力(注意!),肝肺脉基本摸不到。所以一号完脉,我就问是不是以前青黛吃多了,同学说就是就是,以前每次都有那个蓝粉粉药。因为成都很多儿科中医习惯用青黛止咳,而肝肺脉又摸不到,所以有此一问。 我考虑为中阳不振 又夹有枢机不转、湿热留滞,才会形成这样矛盾的问题,一方面予柴芩三仁汤,流转枢机;一方面用附子理中汤振奋中阳;大约用了十天,就不再咳嗽了。这种小孩,如果继续吃清热药会使得嘴唇和舌质越吃越红,越红越象是有热,越象有热就越觉得需要吃清热药,所以就会出现八九个月都不会好的情况,因为过用寒凉药之后,中阳已损,推动无力,导致枢机运转无力,湿气越积越多,越壅滞则越化热,于是就表现出一派热象,如反复发热、唇舌色红等等。经过一方面流转枢机 一方面振奋中阳的治疗,唇舌的红赤就会越来越淡,这时才会显现出阳虚的真相。常规言,小儿为稚阳之体,身体天天向上,附子、肉桂、干姜不能随随便便用,但是对于这种中阳已损的孩子,不用点附片进去,简直咳嗽不会缓解。 治疗最久的一个咳嗽,大概用了七个月。患者是同学的妻子,40岁,同学和我平时都在成都,过年都回老家,来我家找我看病。说是感冒了,咳嗽。我看她舌苔黄厚腻而致密,我说这个咳嗽可不好医,至少需要吃四个月以上的药,最好回到成都好好检查一下,这样的舌苔别隐藏着什么大问题。同学说都听你的,先吃中药嘛。患者口干,大便干,小便灼热,脉弦滑有力。刚开始吃三仁汤加银花、连翘,症状纹丝不动。但我还是叫她坚持。后来检查片子显示肺尖有结核样改变,而痰培养什么都没查到。西医给开了抗结核的药,我这边将处方换为甘露消毒丹加芦根、白茅根,后来又加草果、槟榔、厚朴。吃到六月份舌苔才开始慢慢变薄,脉渐渐变缓,咳嗽渐渐缓解。检查肺尖的改变也吸收了。到了七月份就不怎么咳嗽了,药还在继续吃。有一次患者来复诊,我觉得面色有点晦暗,跟以前完全不同。患者也说最近感觉比较疲乏,脉象两寸弱,关尺濡滑而缓。这显然是药吃过头了,因为一直以来,我开个处方,一般配六七付,让她吃一周,有时吃完了她没来,就自己再配几付吃。根据现在情况,当在继续化中焦痰湿的同时配合补益中气药,予调中益气汤合温胆汤。后来精神、面色都好些了,患者不想再吃药了,就将药停了。该患者的取效可能与西医抗结核治疗有关,但是患者舌象、脉象、症状的缓解,中医的作用是肯定的。 今年七月初左右治疗一老年咳嗽,患者女性,68岁。以前因高血压和窃血综合症在我这治疗,血压稳定,两手压差也越变越小,患者对我的治疗很满意。病人痰多,痰极咸(注意!金水六君煎指证);大便偏干,舌淡暗,舌苔薄白腻偏干,右寸关脉洪滑有力(玉女煎);右尺脉极弱(金水六君煎+金匮肾气丸),左手脉沉细无力(因为窃血综合症,左手血液大部分回到了胸腔)。因为患者感觉有感冒症状时已服用过藿香正气液,表证已微。所以直接考虑上盛-下虚,肾虚水泛为痰。用玉女煎和金水六君煎合方,中午、晚上各配合服用一次金匮肾气丸。开了两付药,患者服用后感觉痰大为减少,咸味亦淡,咳嗽大为缓解,于是又到家对面北京同仁堂去配了三付药。吃完后患者来复诊,说三十多年来就这次咳嗽好得最快,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张景岳先生的学术思想解放前推崇的人还很多,研究的深度也很够,不知道为什么解放后的文献,鲜见有创建的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医中之柱石,确非浪得虚名,很多处方都有神奇的疗效,不得不让人叹服。 有些咳嗽病症不效的治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这些都是让我反思,促使我进步的一些医案。 2009年冬天儿子咳喘,因为他以前得过毛细支气管炎,后来一年总要出现三五次咳喘,以前都是先发烧后咳喘,一般先用杏苏散合六君加冬瓜仁一类的处方解表,后来觉得咳喘症状缓解不了了,才上一位同学家的经验方:桔梗、重楼、胆星、细辛、川贝母、蜈蚣、甘草。这次觉得表证不明显,为求速效,直接就用了这个处方,咳喘算是基本控制住了,但是后来出现了低烧的症状,当时也没在意。然后小孩被妻子带到外地去走亲戚,结果一下就烧到了39°C以上,而当时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误服了清热药,导致后来寒战高热,最高达到41°C以上。此案的教训在于初诊直接治在里面,而没有考虑外有表邪的存在,导致风寒不解而内陷,以致愈演愈烈。对于突然而出的新发症状,咳喘一类的症状更不用说,首先应该考虑有外感的存在,治疗应该先解除外感,或表里同治,才符合治则。医生常想着对症治疗,而不去思考病机,从而制定符合中医学原理的处方,这是很危险的,而且往往容易犯低级错误。 还有个病例,我是百治不效,也讲出来请高明者指点。患者是我的一个朋友,自己开中医养生培训公司,偶尔会请我去讲几堂课。有一次患咳嗽,服药甚多而无疗效,故专门来求我诊治。患者男,37岁,体形偏瘦,属于典型的木型人。咳嗽昼夜均重,舌质红偏暗少苔,舌体给人一种偏肿胀的感觉。脉沉弦偏细偏缓。从体质、舌象、脉象来看,都貌似阴虚,夹有肝郁。但舌体偏肿胀,提示还是有痰湿这些病理产物的停聚。从偏细偏缓的脉象来看,患者存在气阴的不足。别看我现在分析得头头是道,那是反思的结果。当时治疗简直百无一效。举凡常用的处方都用过了,都没效。我叫他也去医院做了检查,没啥问题。到最后真有千方易得,一效难求的感觉。患者坚持了一两个月,不见寸效,故最后放弃了治疗。我深刻感觉到了自己的学识浅薄,经验匮乏。后来也常常想起这个病例,觉得此患者舌体肿胀以及脉象是辨证的要点。可能不仅体内有痰,而且夹湿是主要因素,这可能是舌质肿胀和偏暗的原因。现在发现四川这边这种情况挺常见,当时没考虑到这些因素。病人的气阴不足,无力将湿邪“表达”在舌苔上,所以舌苔没有出现白厚腻的情况,但身体里面还是有痰湿的存在。如果在疏肝基础上化痰湿,坚持一段时间,舌苔治疗出来后,再从养脾阴治疗佐以祛湿治疗。但这仅仅是个猜想,无法印证,深以为憾。(八味解郁汤调气也可) 我想谈一下我常用的一些治疗咳嗽的药,主要是治疗外感的,有些内伤的也可以用,但涉及不多。因为内伤咳嗽个人认为完全需要辨证,无巧可取。比如一个需要服用杞菊地黄丸治疗的咳嗽,把这个方剂每个药都讲一遍,意义不大,重要的是医生能认得到是这个“证”。 苏叶、前胡:这是从杏苏散里取出来的药对,因为药性平和,所以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后来看到赵绍琴著作里《汪逢春治疗湿温病十法》苏叶和前胡都在用,所以就用得更滥了。苏叶具有解表、除湿、和中、解郁等功能;前胡兼具解表、化痰的作用,以前某些地方缺贝母,还有用前胡代贝母的用法。而四川地区湿邪偏重,所以有时即使是风热的,少用点苏叶、前胡也可以,这与银翘散里用荆芥意义仿佛,但是必须配合辛凉或清热的一起用。所以在我的眼里,简直有点百无禁忌的味道。 柴胡、黄芩:这是从小柴胡汤里取出来的药对,具有疏肝解郁、和解少阳、清除郁热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使用这个药对,最好别是典型的温病或肝肾不足,柴胡劫肝阴,应该是相对于温病或典型肝肾阴虚患者而言的,因为就我的理解,只有在这两种情况下,才体现得出来。为什么小柴胡治疗咳嗽很万能?有一个说法,外感一般挟风,而风先入肝,柴胡、黄芩可入肝胆经祛邪,故此方治疗很多咳嗽有效,此说可备参考。当然内伤杂病的咳嗽此药对也很常用。 辛温解表药:如麻黄、桂枝、羌活、独活、细辛、苍术、白芷等。外感风寒,咳嗽重浊的,必须选用这类药,不然外寒散不掉,咳嗽很难痊愈。麻黄兼具解表、止咳的作用,是很理想的选择。一般炙麻黄止咳作用强于解表,生麻黄两者作用都强。李东垣有气虚麻黄配黄芪的用法,学了张景岳可以知道麻黄可以配熟地,当然阳和汤也是一个例子。于此可知麻黄的配伍还是可以很灵活的。既有风寒无汗,又有里虚证,随证配用就可以,不需要象许叔微那样先给病人吃小建中汤,再吃麻黄汤。可见治法也是不断发展的。桂枝可用于风寒误服清热药,导致内陷胸膈的,因为桂枝可以温胸阳,可以往外透发寒邪。仲景和叶天士都这么用,所以风寒误服寒凉药而出现胸闷、咳嗽的症状,此药很对症,这种误治现在比比皆是,所以使用的机会还是多。其实只要是风寒的咳嗽,不一定非得用麻黄、桂枝,只要风寒散去,一般咳嗽自止,所以羌活、独活也无不可,特别是适合二药归经者。细辛化痰作用很强,只要运用得当,特别是在一派清热化痰药中反佐细辛,常可收意外之效。苍术、白芷祛湿作用强,适合风寒而夹湿重者。 清轻疏透药:这类药很多,如荆芥、防风、苏叶、薄荷、蝉衣、僵蚕、银花、连翘、桑叶、菊花等。这类药我的用法是小剂量用,大剂量就不是这个作用了。比如荆芥、防风剂量大点,就是偏于辛温解表了。银花、连翘几十克地用,就是清热解毒,治疗外科疮疡一类的用法了。这类药我一般在5-10克间用,薄荷、蝉衣在3-5克间用。薄荷用量稍大,发汗作用还是挺强的,而蝉衣在3-5克间疏透、解郁的功能已经满足使用了。当然典型的银翘散证,银花是重用的,但我觉得10-15克也就足够了。 个人体会,临床上很多所谓的“热”,不过是“郁”的结果而已(温毒除外),根本不值得单用大剂量的清热解毒药,随证选两三味清轻疏透的药,“郁结一除,热即散开”(妙!)(痤疮的治疗也是如此!),所谓轻可去实,我觉得就可以指这种情况。这类药除了银花、连翘,都有明显的疏肝 畅气作用。常规情况下,有郁热的,可以微辛微温配微辛微凉,比如苏叶、荆芥、薄荷这样的搭配,这是我治疗“火热”的主要手段,而苦寒、甘寒常是佐用(尽管是一个“火热”证,但是治疗的重心并不在于重用苦寒药,而是侧重在升降 斡旋气机,让结滞的气机转动起来,在此基础上稍稍佐以清热药即可!)。 板蓝根、大青叶、贯众:这类清热解毒凉血之品,一般用于肺热很重,有呛咳症状的,一般用量也不重,5-10克之间。常用贯众,因其本身具有一定止咳作用。 桔梗、炒杏仁;牛子、瓜蒌仁:用于合并便秘的咳嗽。因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咳嗽而大便闭,必然“气”无下泄之机,反容易上逆冲击肺脏,所以轻者用桔梗、杏仁;重者加牛子、瓜蒌仁。如大便闭合并嗓子不舒服,用之更相宜。如果大便稀溏,则不宜用;但解起来不爽快,合并有湿热,可以用。这种用法,也是我治疗便秘的一个手段。 千金苇茎汤:这是一张很好的清化热痰小方。我常用芦根,此药可养脾阴,尤其合生谷芽一起用的时候,这是温病学中的用法。芦根可养肺阴但不滋腻,还有一定往外透的能力,可以止呕、利尿,所以芦根一药,兼具向外、向下的趋势,既能散邪 又能清补。合生谷芽可养脾阴 生肺阴,用了这个药,就可以减少滋腻之品,在湿气重的情况下用很合适。冬瓜仁蔬菜之种子,具有明显的化痰作用,凉润而不滋腻,肺热有痰选用非常合适。苡仁健脾祛湿利尿化痰,也是一物而可针对咳嗽病症的多种病机。桃仁既能止咳,又能活血,瘀血不明显可换杏仁(注意!)。此方是化除热痰的妙品,芦根、冬瓜仁常用30克,苡仁常用15克。大剂量使用苡仁确可化掉浓痰,但是需要配合补气补血之药,以鼓舞气化能力。薏米仁为历代妇科典籍中的妊娠禁用药,虽平常百姓将其与大米等同,但耗气-伤阴之弊,还是很明确的。桃仁或杏仁根据情况5-15克之间。 温胆汤:这也是我常用的一个化痰小方,经常与其他药合用。温胆汤兼具化痰、祛湿、畅气、和胃之功。偏于寒痰的,去掉竹茹,改加细辛、制天南星,这两味药化寒痰的力量很强,一般各用五克即可,效果很好;热性痰可选冬瓜仁、全瓜蒌、浙贝、胆南星、鲜竹沥等,用药技巧在于小剂量使用温胆汤,清热化痰的量稍微量重一些。 痰皆为阴邪,所以治疗热痰不宜一味使用寒凉药,稍佐一点细辛、陈皮、法半夏温燥一下,更容易化掉(妙!)。 瓜蒌皮:痰咳不爽用此药,兼具养阴、化痰两种作用。 川贝母、浙贝母:养阴润肺化痰用川贝母,且具有一定的解郁之功,所以此药外感咳嗽投之不宜过早,以免敛邪,一般4-6克吞粉。浙贝母用于热重而痰多者,湿热痰常用此药,比如甘露消毒丹中我常用此药,常规10-15克。 紫菀、款冬花、枇杷叶:止咳药我常用这三味,偏寒者用紫菀、款冬花各五克。紫菀兼具降气通便作用,咳嗽而大便不通考虑用此药。枇杷叶偏热的咳嗽用。这些药不宜重用,5-10克即可。 咳嗽涉及很复杂的病理,治疗起来一言难尽。唐步祺老为论述此病而有《咳嗽之辨证论治》一书问世,其治疗虚寒咳嗽部分是火神派的精髓,可师可法。我难望前辈项背,也不寄希望此篇文章能将咳嗽一病的治疗说清楚,这是一个很困难的课题,因为很多咳嗽对我而言可能都是临床棘手的难题。我只想写出自己的感受,成功的或失败的。阅读的朋友能有所借鉴,我就满足了。
感冒过后残余的顽固性咳嗽 ——名老中医林鹤和先生的经验方介绍 在咳嗽的治疗中,如果掌握了咳嗽的寒热特点,根据不同的状态和阶段处理,一般能够很快使咳嗽痊愈。但是,很多朋友对中医不够了解,学习也不够,所以遇到咳嗽,就会手忙脚乱,比如,风寒犯肺,本来是寒邪来了,应该用温热的方法温暖身体,却去药店错误地买来了川贝枇杷止咳露等等凉性的药物,然后把寒邪闭在里面,则容易缠绵不愈。 还有在咳嗽寒症的阶段,各种治疗不当,则导致寒热错杂,寒邪为主,此时也是比较棘手的,经常看到有的患者,到处求止咳药,却毫无效果,结果咳嗽得肚皮都痛(这是他们的亲身体验,说咳嗽久了,肚皮会痛)。 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我对于这种感冒后的久咳,最后有一个方子,之前在书里写过,今天再介绍一遍。 但是,记住,这个方子,我的经验是:一定是感冒过后,感冒的其他症状完全消失了,就剩下一个咳嗽的症状,无论如何也无法止咳了,才可以用的。 不知道为何,我每次介绍的方子,都有家长乱用,孩子还发烧呢,本来应该认真治疗感冒,却问我烤橘子为何没有用?这是完全无视我之前讲的条件啊。 再次强调,我今天介绍的方子,是在感冒的其他症状已经消失了,只有残余咳嗽的症状时,才可以使用的。 这个方子,是江西省著名老中医林鹤和老先生的方子,我的很多经验,都是看老中医的书而来,老先生们一生无数经验,有很多心得,方子也都无私奉献,如果我们不学习,却面对患者束手无策,很可惜。 林老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体会到,“不论四时,风热咳嗽易治,风寒为患久咳不愈者多。肺为娇脏,喜清肃,外合皮毛。风寒袭表,肺气被束,宣降失司,而出现咳嗽,痰清白,伴发热恶寒。此时治宜及时辛温宣散,外邪得解,咳则自愈。若患者视咳为小病而失治,或医者未详审寒热。妄投辛凉甘寒之品,或过早使用敛肺镇咳之剂,则寒邪留恋,风寒郁闭于肺。症见咳嗽日久不愈,痰稀白或痰少黏稠,咽干咽痒,声嘶,口渴喜热饮,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紧。咽痒声嘶,乃风寒内郁的表现。若寒郁日久而化火,寒火内闭,则成为寒热错杂之寒火咳嗽,症见:咽干咽痛,咳痰黄稠,舌红,苔黄白少津。如此时医者不详审病因,将寒咳或寒热错杂之寒火咳嗽误诊为热咳,而从热证论治,投寒凉之品,可使咳嗽迁延不愈,肺气日损。” 对此,林老总结出基本方剂: 细辛3g,五味子5g,薄荷9g,射干9g,法半夏9g,杏仁9g,枳壳9g,桔梗9g,沙参9g,陈皮6g,瓜壳(瓜蒌皮)10g,甘草3g。林老嘱咐如果有寒热错杂的情况,则可以加黄芩6克、桑白皮9克。 我的经验是:一般到了这个阶段,往往都是寒热错杂,所以,直接在方子里面加入这两味药,效果比较好。 方子里面的瓜壳,就是瓜蒌皮,一般药店没有,可以用全瓜蒌来替代。 方中细辛温肺散寒,五味子敛肺止咳,二药配伍,辛散配以酸敛,既有相辅相成之功,又有互生互制之妙;法半夏、陈皮、杏仁化痰止咳;薄荷疏风散邪,配射干、桔梗利咽以通气道。 如果有这样的情况,可以请附近的中医帮助参考,如果对症,则可以使用。 这个方子,是我早年在学校学习中医的时候,看出读到的,后来,无数次向患者推介此方,只要是感冒过后残余的咳嗽,确实存在寒证或者是寒热错杂之证的,甚至有的人咳嗽一两个月的,都在四副药以内解决问题,效果非常好,基本不用多服。非常奇怪的是,有一些患者是三副的时候还没有大的缓解,到第四副时则立刻咳嗽消失了。林老建议,在咳嗽问题解决后,可以再吃两天的通宣理肺丸来善后。 这么多年,只要是感冒过后的残余咳嗽,我只见过几例服用无效的,我总结,多是因为装修或者从事装修工作,被化学药品伤到,结果咳嗽的人,这种咳嗽,到现在我也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还有一例是燥热咳嗽,因为是家乡的朋友电话咨询,误判为此证,用此方无效,最后用川贝炖梨解决问题。其余,此方都效果明显。 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现在我们对寒咳的重视不够,很多都是自行服药,耽误了病程。 再次提醒一下,此方是在感冒过后,其余症状都已经消失了,只是残余咳嗽的时候用,往往是呛咳为主,没有呼吸道里面很深的咳嗽。千万不要在感冒仍在,还发烧呢,却急于用此方,一定没有效果的。 孕妇不要自行服药,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下面附上两例林老治疗的病例: 例1:患者,女,45岁,1985年3月1日就诊。曾患肺结核,已钙化。4个月前,外感风寒咳嗽,咳痰清白,伴发热恶寒,厂医务所予服穿心莲、桑菊感冒片等。咳嗽加剧,痰少而黏,某医又予泻白散加黄芩、沙参、麦冬等清肺泻火之品,而咳嗽更甚,以致迁延4个月不愈。症见:咽干喉痒,咳嗽气促阵作,日夜不休,咳剧时小便失禁,痰白稀薄而黏,口干喜热饮,头晕,四肢乏力,纳呆。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弦。病为外感风寒误用辛凉甘寒之品,使寒邪留恋,风寒郁闭于肺,拟辛温疏散,宣肺止咳。处方:细辛3g,法半夏9g,杏仁9g,薄荷9g,枳壳9g,辛夷9g,射干9g,桔梗9g,沙参10g,瓜壳10g,陈皮5g,五味子5g,甘草3g。忌油腻生冷之品,服药4剂,咳嗽顿止,后以培土生金法而获全功。 对于寒邪化火之寒火咳嗽,不宜率用甘寒之品,仍以辛温宣散为主,佐以苦寒,寒邪祛,其肺热亦散。在上方基础上加黄芩、桑白皮以清热泻肺,苦辛并用。 例2:患者,男,44岁,1985年3月20日就诊。外感咳嗽历时2个月余,经西医诊断为上感,急性气管炎。久用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西药,结合服中医辛凉甘寒之剂而无效。咳嗽日渐加重,胸闷痰稠而黄,咽干咽痛,喉痒,声音嘶哑,渴喜热饮,舌苔黄白少津,脉沉细紧。此乃风寒郁闭日久化火,寒火内闭,治以辛温散寒,佐以苦寒清肺。处方:细辛3g,杏仁9g,法半夏9g,陈皮9g,瓜壳9g,枳壳9g,薄荷9g,沙参9g,射干9g,五味子5g,黄芩5g,桑皮9g,甘草3g。服1剂即显效,4剂咽干咽痛、喉痒、胸闷咳嗽诸症消失,再服通宣理肺丸,每次1丸,2次/d,即告痊愈。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