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育儿 > 正文

复旦博士干货贴!中国孩子最缺的深度阅读能力,一套拆书法就搞定

刚开学,我就不止一次听做老师的朋友“吐槽:寒假回来,发现有的孩子“滑坡”特别大。

尤其是中文阅读,假期读了几本书的孩子,和几乎没读的孩子,从词汇量、表达能力,到精读理解力,差距都十分明显,导致上课都没法把内容讲得很深…

“阅读能力滑坡”这件事,的确存在。曾经有研究发现,经过一个假期,很多孩子的数学、阅读力都会出现下降,而开学后如果要补回来,至少要花6周时间。年级越高,滑坡程度越明显。

也难怪老师们会着急了。

正好,关于【中文的深度阅读能力】,我们还真有超级强悍的干货,特别适合假期阅读滑坡,或者阅读能力还可以、想继续提高一下的孩子。

就在年前,我们邀请了到魔都妈妈心中的神仙级大咖“猫博士”(袁坚老师),和“爸爸真棒”创始人曹老师,进行了一场非常烧脑的对谈,主题就是:在碎片化时代,如何培养孩子的深度阅读能力?

猫博士

猫博士,本名袁坚,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小说、专栏与童话作者。网易有道特约教育专家,提供既具专业性、又脑洞大开的阅读/写作课程。

这场直播中,猫博士一针见血指出了孩子们阅读能力“瘸腿”的原因:听书、漫画,碎片化时代的“糖衣炮弹”,让孩子难以洞察整本书的结构、逻辑,只满足于低门槛信息获取途径,甚至影响思维能力的构建。

细致分享了绝对扎实的 “拆解式阅读法”:一本书至少读两遍,第一遍紧跟作者逻辑“奔跑”着读,第二遍用自己的逻辑理结构、画逻辑线,挖出隐藏暗线,让书里的内容“生长”进自己的知识图谱。

还给读不懂小说、不喜欢读非虚构读物的孩子,开了一系列“药方”,实用到可以直接抄作业。

有家长说反复回听3遍,记下整整5000字笔记,寒假带孩子把猫博士讲的方法实践起来,孩子的阅读笔记立马不一样了。

▲还有家长全程录音,转文字有3万多字,全是干货,真的是外面想买也买不到的,太值了

应广大家长的强烈要求,我们对直播内容做了文字整理(篇幅原因,也只能呈现60%,欢迎加小助手索要回听链接),今天分享给大家。如果想让猫博士直接手把手教孩子学阅读,文末还有她的音频课程链接,优惠哦。

如果不过瘾,2月24日,我们又一次邀请了猫博士做客“真棒直播间”,带来下一场更精彩的直播,千万别错过!

*以下文字整理,以猫博士第一人称讲述

碎片化时代的两大“糖衣炮弹”

- Z h e n X u a n -

听书、漫画

现在的大多数孩子,为什么学不会深度阅读?

原因显而易见,深度阅读是绝对高门槛的一件事,需要动用复杂思维,然而如今碎片化时代,有两个更轻松、更低门槛的“糖衣炮弹”拦着,导致很多孩子不愿意往前更进一步。

哪两个“糖衣炮弹”?

一个,是纯视觉的漫画,非常吸引低年级的孩子,看起来天天在读,但密度低,信息量少,知识性薄弱,只能让孩子停留在“浅阅读”阶段,迟迟过渡不到纯文字阅读。

另一个,是纯音频的听书,网上各种APP资源特别多,看起来很丰富,但我必须提醒大家的是,听书一定不能取代文字阅读。

“漫画很浅”很好理解,接下来,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听书也不能培养阅读文字的能力。

第一,听书的时候你是被动的,都是跟着别人跑,无法控制听的进度,一个地方没听懂,要跳回去重听很不方便,也很难前挂后连地加深理解。而阅读文字时,你是完全主动的,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走,大脑可以让你边读边想,有读不懂的再返回去琢磨。

第二,听书是一件“线性”的事,就是跟着音频的讲述直线条地往下走。而文字阅读是立体的、三维的,可能读到后面,你发现某一章跟前面的内容有关联,,或回答了前面的某个问题,你可以很方便地翻回去,把两个部分、甚至多个部分关联起来看看,就会有一种“自主性的探索”在里面。

第三个差别,可能只有做过音频产品的人才知道——做听书内容,时间不能太久,讲稿要拼命压缩、简化,比如一节课不能超过10分钟。所以,市面上大多数听书产品,都比较“快餐”,每一节可能只有2、3个要点,不像整本书一样有“第一章-第一节-第一点”这种层层深入细分的逻辑。我自己的课程算是逻辑层次比较多、逻辑线条比较长的,估计大家听起来有时候就会觉得“累”,建议多刷几遍。

而相对的,凡是经典的书、经典的作品,自带的逻辑通常都有很多层。我自己做课程也是如此,我的逻辑链中,让拿掉任何一个层次都很为难:拿掉底下的层次无法成立;拿掉延伸的层次很可惜,就会缺了深度阅读中最重要的“层层深入”环节,变成了被精简过度的“空中楼阁” 。

而在整篇文章、整本书的阅读中,就可以很好地训练思维的连贯性。

可以完整地阅读每个章节,读清每一个层次,一点点探寻到书中完整的逻辑链,摸到了全书框架结构,在这种“阅读+思考”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提升。

这个过程,就像孩子拼乐高,一堆零件到手,按图纸(逻辑),从碎片拼成小结构,小结构拼在一起变成大结构,最后全部拼在一起,这中间藏着很多“整合”的工作。

如果习惯于听音频中“被压缩”的内容,没有整合的工夫,那无论从知识体系还是思维能力上,往往都只能停留在比较低的层次。一旦要阅读的书籍、材料有多层逻辑,或者以后要写逻辑严密的论文,就会有点抓瞎。

所以总结一下,阅读文字的能力,只能在阅读中养成——

听,是一件低门槛的事,被动、线性、简单,内容是被压缩、精简过的,除非对所得的碎片还能进行整合——这就又涉及到比较深的思维内容了;

阅读文字,是一件高门槛的事,自主性高,可以透过文字和作者的对话,展开自己的想象与思考,逐步培养起多层次、多维度、长逻辑链的思考能力。

我们要尽力去做高门槛的事情。

不过,不要混淆了,我并没有说,听书不可以。

在无法阅读文字的时段,例如上学放学路上,用听书做补充,挺好的。

不过我建议:听原著的有声版。

不要去听概述版,就像选书的时候我总是建议大家选原著,不要买改编、编译。也不要去听讲述版,让别人读完以后转述给你,必须自己走进去,这也是尽力跨越高门槛。

深度阅读能力

- Z h e n X u a n -

才是掌握高级思维的绝密武器

下面就来讲一讲,培养孩子深度阅读能力的思路、方法,都是我从复旦读书开始,通过自己的阅读、拆解,总结出来的,亲测有效,大人孩子都适用。

先抓结构,再读细节

拿到书,先看目录,把结构抓出来,把感兴趣、有疑问、或觉得重要的地方标记出来。让自己先拥有一张“阅读地图”,哪怕是粗略的、不精确的地图,都对后面的阅读有帮助。,重点看一看(注意,主要适用于熟悉领域、非虚构类书籍,作为资料补充;)。

建议使用“两轮阅读法”

但很多读者(包括孩子,也包括成年人)面对的问题是:书太难,读不下去(我有个读者说,一本哲学书“重启的三次”还是倒在了第一章);或者很厚,一下子读不完,都容易半途而废。怎么破?我的建议就是:两轮阅读法。

▷第一轮阅读,跟着作者逻辑走,用“奔跑”的速度从头读到尾

快速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有问题或觉得需要深思的地方,做好标记,可以划线、可以折角、可以用任何你喜欢的方式。然后继续“狂奔”,往后阅读,直到坚持把这本书读完。

如果你发现某些段落,无论如何都无法把词、句子拼凑在一起,形成一个可理解的意思……尝试了好几遍还是不行。

两种办法:

① 做好记号,暂时跳过。但要能理解在它之前、或之后的段落是关于什么的,跳过去仅仅只是这一段暂时空白,不至于影响全局。

② 出声地朗读,读到顺口;或抄写一遍。

这里解释一下我所说的“奔跑”,阅读一本书时的“奔跑”并非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长跑。中间遇到比较困难的路段,改换下方式无妨,能顺利地往下跑就好。

▷第二轮阅读,拿张大白纸,理出书中的逻辑线

通常第一遍阅读以后,很多人只记得一部分片段,会遗漏一部分(这就是家长经常问的:为什么不能完整复述),也很难理清作者构建的结构、框架。

这就需要阅读第二遍了。

只是这一遍的阅读,不止要读,还要动笔。

对于初学者,可以先尝试理出作者的逻辑线,也就是作者是如何思考、安排、叙述的。最直观的就是书的目录。

不过,我建议大家使用自己的语言,让自己能说清这本书要探讨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现有的结构是什么,以及不同逻辑层级下的内容、重点、整条逻辑是什么。发现说不清的地方时,就有针对性地回到书中重新看一遍。

阅读经验丰富的读者,在完成上一步的基础上,可以更上一层:用自己逻辑去“重构”这本书。

不过这一步比较难,我的建议是——

  • 在第一遍阅读时就要做笔记:把自己觉得重要的点记录下来,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尤其是自己所理解的关联,一边阅读、记录一边就进行梳理。这样渐渐地,你可能就会从中有一些新的发现
  • 把书拆细拆碎:不要笼统地去概括什么“段落大意”,而是要把书中的每一个要点、每一个元素拆分开来,读清楚。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常说,“观点不重要,事实才重要”,在阅读非虚构类书籍时,首先就要把事实和观点拆分开来,事实放一堆,作者的观点放另一堆——把后者处理成“某人提出过某个观点”,也变成一种另外的事实。这样你就不会混淆、不会只顾跟着别人跑。然后,你再从事实本身出发,去找出其中的逻辑链,渐渐形成自己的思考。

这个过程,和市面上大多数所谓的“拆书”不一样——我所建议的“拆解式阅读法”,拆解是为了看清书中的每一个元素、每一个逻辑层次,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联,然后再去展开你自己的思考、乃至“重构”。

而这种重构,目的就不仅仅是读通这一本书,读懂作者本身的用意,还可以让这本书的内容能“生长”到你自己的知识谱系中,跟自己已有的知识相关联。

接下来,我从小说、非虚构读物的角度,举例聊一下深度阅读如何“实战”起来。

传世名作级别的小说

- Z h e n X u a n -

我有5个万用方法,

摆脱各种“读不懂”

现在中小学的必读书目里,有一些非常经典小说,但有时候孩子们会反映“读不懂”,有时候会反映“没感觉”,读不进去。

举一个例子。沈从文的《边城》,很多人都非常喜欢,包括孩子、包括成年人,但大家又觉得读起来有点……“朦胧”,好像抓不到什么。

其实这正常的。因为这部小说不仅仅是讲一个故事,更重要的是,还构造了一个独特的“世界”,如果光是从故事的角度去看,就会有点模糊。

比如这部小说的开篇,第1-3章,除了把主人公介绍出来之外,最大的篇幅都是在介绍“茶峒”这个世界:它的地理空间,它的风土人情;以及很重要的,它的运行方式。

你也可以认为,就是把这个世界也当做一个“主人公”来介绍。它不仅仅是人物活动、故事发展的背景板,而是小说中的一个独立的、很重要的元素;把它单独拿出来,也能够成立。

所以,对这部小说的阅读,除了使用常规的角度:故事、人物、叙事……等等的分析之外,我想提醒大家:它最核心的其实是对“边城”这个世界的构造,以及通过这个世界所表达出来的东西。

那么,怎么样带着大家去读经典的小说,把种种层次都读出来、理解到呢?可以说,不同的小说会有不同的路径和方法,每一部我的讲法都不一样。不过我们可以先说一点通用的:

梳理故事结构

小说肯定还是要讲故事的,哪怕是支离破碎的故事,而故事肯定还是有基本结构的,如何发生、发展等等,这条路径我们可以先梳理出来。用一条流程图来画,或者还可以用一条曲线图表示出故事的跌宕起伏。一张A4纸,就可以展现出小说的全貌。

梳理叙述结构

故事线是按照故事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来梳理,但作者在讲故事的时候,却并不一定按照这个顺序讲,往往都会有一条跳跃、穿插、闪回等等,有些还会有意识地制造出某种叙述的顺序,比如就是写成碎片,让你像拼图那样去读、去拼,最终才能看到全貌。

还有一点,就是叙述的时候,时间不一定是连贯的。作者可能会在故事线上选取若干个片段来写,而中间的部分就一笔宕过,最经典的就是传统小说中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当然现代小说里转换时间的方式会更巧妙,更不露痕迹,就需要我们仔细去分析了。

这一点在读《边城》的时候大家应该就会有感觉。比如在小说的前面几章,叙述在前后几个端午节上跳跃,其他时间基本都是快速掠过。当然后面的叙述方式又发生了变化。你就要对照前面梳理好的故事线,找到作者的叙述点。

理清人物关系,画一张人物结构图

有一个很好玩的点,大家不妨注意一下:在优秀的小说里,不会出现重复的人物类型,每一个角色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代表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形象。

我们在做分析的时候,首先要看清每一个人物是什么样,看到他的特点和复杂性(所谓的“立体人物”,就是人物会有多个侧面,而不是简单、僵化的一个标签);其次要看清人物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看看在小说“世界”中占据着怎样的位置、在小说叙述中是如何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读懂了这些,就能站在作者写作的角度,理解ta为什么要这样写。

看清叙述视角

这又是一个很好玩的问题。在一部小说里,谁在讲故事?

有的作品是第一人称有限视角,选择某个人物、以“我”的口吻来讲,只能写“我”可以接触到和想到的内容;有的是第三人称全知视角,也称“上帝视角”,什么都能写,可以随意进出任何时空、乃至任何人物的头脑,有时候作者本人还会跳出来自己发几段议论;还有的是第三人称有限视角,仍然用“他”来讲故事,但限定在某个角色上,只写他能接触到和想到的内容。

不过如今的小说往往会采用更复杂的方式:叙述视点是变来变去的。通常都会设置2个、乃至更多个有限视角,当然,其中往往有一个是主要的。用引入更多视点人物的方式,来解决有限视角无法触及到的内容。

那么,叙述视点一会儿滑到A,一会儿滑到B,这个“滑动”的节奏是什么?首先你得注意到叙述视点的变化,然后才有可能去展开分析。

分析小说“世界”

小说中的世界不同于现实世界,哪怕看起来再逼真,都是作者的一个构造。我们要去看小说世界里的时间(包括历史,包括时间流动的速度)、空间(画一张地图,把重要位置都标记出来)、运行规则(包括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等等,例如在《边城》中都有体现)。

把这个“世界”梳理出来,再把前面分析的人物、情节(也就是人物的行动,在小说世界里会留下行动的轨迹)、视点等等放进去,你对这部小说又会有新的认识。

其实这就是小说作者要做的:构造一个世界,透过小说人物的眼睛、用他们的行动,带着你在世界里漫游。

孩子不爱读的非虚构作品

- Z h e n X u a n -

请记住关键词“随机的震动”

很多孩子不爱读非虚构作品,但其实非虚构作品会在孩子成长历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帮孩子认识真实世界,学习提取信息,以及处理、整合信息的能力,尤其是未来如果做学术论文,这是刚需。

这里限于篇幅,对非虚构类书籍的阅读方法就不展开了,同样是因为针对不同类型的书,方法变化很多,一下子讲不完。我们先谈谈选书和激发兴趣。

我的建议有2个:一个是沿着孩子自身的兴趣走,比如有个孩子喜欢读动物小说,我就建议从小说中出现的动物出发,选择相应的自然科学类书,这个过渡就比较自然。

另一个是随机的振动,时不时地找一些孩子没接触过的领域,给他几本适合目前阅读能力的书,比如经济类的、法律类的、社会学类的……等等,有时候接触下来,就会有意外惊喜:忽然发现这个话题很感兴趣、那个类型很好玩。这样经常“振动”一下,可以让孩子通过书和阅读,接触到更大的世界。

当然,如果孩子当下没兴趣,咱们也不要逼,再等等就是了,以后再“振动”,有的是机会。

还有家长问过,有的非虚构读物比较难,怎么帮助孩子“读进去”?

我自己是这样做的:我会在孩子阅读之前,先看过,然后用便利贴写下几个问题,告诉孩子可以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找到可以回答问题的内容。我的角色,其实就是一部“脚手架”。

有的家长可能觉得“提出问题”比较难,那可以这样做:和孩子约定,今天一起读这一章,读完以后讨论书里的内容,发表观点,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还可以一起理这一章的结构、逻辑线,画张思维导图。这样跟孩子之间也很有话聊了。

甚至,哪怕你没时间,无法完全跟进孩子的阅读,也可以做一件事:空出一点时间,专心地听孩子讲。鼓励他把所读到的内容、产生的想法说出来。但你不要评判,认真听就可以了。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