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念出那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我们总是忍不住感慨这条大河的磅礴气势和壮阔风景,但是同时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会出现在我们的脑海当中,既然黄河的水势又急又猛,那么生活在这里的鱼儿都是怎么生存的呢?
如果因为无法抵挡强大的急流被冲进海里的话,很有可能就直接进鬼门关了,因为生活在河里的鱼儿绝大部分都是不能在海里生存的,我们今天就来带大家一起看看,黄河的鱼都去哪儿了。
淡水鱼和海水鱼首先,鱼类根据生活环境的不同会被分成淡水鱼和海水鱼,淡水鱼一般都生活在河里或者湖泊当中,而海水浴也就是海里的鱼类了,因为水质的不同,这两种鱼类的身体构造和适应能力也就不一样。
比如海水鱼需要的就是盐分比较高、压强也更大的水域,如果突然被放进淡水里面,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就会受到影响,因为外部环境的压强不够,还可能会出现身体膨胀甚至破裂的现象。
反过来,淡水鱼如果被放进海里,很快就会因为高盐度出现的细胞失水,再加上过强的外部压力,死亡也是很短时间内的事。
那你可能会说了,水循环能够完成就是因为各个水系之间都是联系在一起的,鱼儿也很有可能会在洄游等过程中误入其它水域,那岂不是每天都会有鱼因此而死掉吗?
实际上,鱼类的身体有着非常敏感的感知系统,当周围的水环境突然出现一些微小的变化时,它们可以迅速地察觉到并且及时作出反应,如果盐度或者压强跟原来的环境有显著的差异,鱼儿会立马改变活动轨迹,回到自己适应的水域当中。
生活在黄河当中的鱼类的确会因为汛期的急流被冲进入海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没有生还的可能了。
首先入海口其实还处在河流和大海的交汇处,即便有一定的海水成分,但是河水也起到了很大的稀释作用,所以盐度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高,有相当一部分鱼儿还能继续在这个区域活下来,但是接下来的命运也就只能靠它们自己去搏了。
对于求生欲特别强的那一部分,它们会瞄准时机,在水流稍微小一点之后重新进入河道里面,然后一路逆流而上,回到自己原来的生存环境当中。
当然,一般来说可以做到这一点的都是比较大的鱼类,比如黄河里的鲟鳇鱼,它们虽然身型比较大,还是会被急流冲进大海,但是又能凭借自己强大的洄游能力再次游回黄河当中,可以说也是激流勇进的典范了。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体型不够大,力量也不够强,是不是就必死无疑了呢?
洄游的鱼其实鱼类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笨,它们也是可以从生存环境中总结经验的,在千万年观察和积累之后,对于这条河什么时候会进入汛期,什么时候会威胁到自己的生存,它们都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感知了,而且其实黄河大部分的鱼儿都生活在下游地区,因为这里地势更加平缓,水流环境也更加稳定。
但是即便如此,在这里产卵也是非常危险的,毕竟鱼卵不懂得规避风险,水流稍微大一点就会被冲走。
所以在产卵期的时候,这些鱼就会开始洄游,顶着急流的压力一直游回到出生地,然后在那里产卵,这样就能避免后代无法顺利出生的情况,当这些鱼卵顺利孵化出小鱼之后,它们也会沿着河流往下,来到资源丰富的下游。
当然这整个过程会花上很长时间,到它们成功到达之前,一般就已经长大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像父母曾经那样,等待合适的时机回到出生地开始新一代的繁衍,如此循环往复,才让黄河可以在水流又急又猛的情况下,依然保有丰富的鱼类资源。
而且从数据调查的结果来看,虽然黄河水急,但是真正被冲进入海口的只占非常少的一部分,绝大部分都能够在下游河道里留下来。
但是正所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那么既能在淡水里生活,也能适应海水环境的鱼类有没有呢?
答案是确实有,比如黄河鱽鱼,它们的做法是在身处不同的水域时,及时调整自己的身体适应机制,来应对盐度和压强等因素的变化。
比如从淡水进入海水之后,这种鱼会主动将体内的水分排出,直到其体液浓度能够和海水的浓度之间达成一种平衡,如此一来也就让压强不至于损害自己身体中的脏器。
这种看上去跟带鱼有些相似的鱼类,正是因为有了这项特殊的能力,才能保证自己被冲入海里之后不会受到影响,可以说是来去自如。
加上它本身也是可以洄游的,所以在黄河也算是生存能力相当强的一种鱼了。
另外,鱼类想要不被急流裹挟,其实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进入到黄河的支流或者湖泊当中,即便是遇上汛期,最多也就是水位升高,基本上不会有危及生存的问题。
结语总的来说,黄河虽然确实有冲鱼入海的情况存在,但是数量上并不多,而且长期生活在这里的鱼类已经摸索出了一套应对的方法,整体上不会影响流域内的生物多样性。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