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学霸不外传的数学秘笈又来了!一口气把小学的面积公式都搞定,是什么体验?

学霸是天生的吗? 像北大韦神这种,肯定是的。不过,人家也不能叫学霸吧,该叫学神。 所以应该这么来说,学神是天生的,而学霸不是。 把小学和中学的数学学好,还用不到那种级别的智力。 小学中学的数学,抽象层次不高,对逻辑思维的要求也不高,它是基础教育,是义务教育,教材的安排照顾的是绝大多数孩子的综合水平,着实是每个孩子都能学会的。当然孩子的天赋有区别,但方法不对,是南辕北辙;方法对了,天赋的不同,带来的影响,只是接受的快一点慢一点的差别。 我和妞爸就是两个活生生的例子。 妞爸在我心里是天赋型选手,几岁的时候,看到一排电线杆子,就会思考这排电线杆子要是一直延伸下去会怎么样,由此想到了无穷;初中自学完了高中的教材,高中自学完了微积分。 而我,大学学高等数学的时候,学的那叫一个艰难困苦。但是这完全没耽误我小学、中学数学学的很好。小升初的时候,我考上了当地的“少年班”,相当于北京的早培;中考的时候,分数比妞爸还高呢,是全校的前几名。 说这个,就是为了给每一个“普娃”,和“普娃”的爸妈打气。 小学、初中,靠学习方法就够了。


学习方法以前说过一箩筐了,今天来说一个很重要的——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说起学霸,好像总是这样的:公式不用背,学新东西特别快,学了就不会忘。好多人觉得凡尔赛,但人家是真的。 怎么做到的呢? 我的体会是两点: 1、把每一个公式、定理是怎么来的理解清楚,这样就不用背了,哪怕忘了,在心里推理一下就知道; 2、把学过的知识,梳理成一个知识体系,就像串葡萄一样,都串到一根藤上,这样学新知识就快了,知识与知识之间也能融会贯通。 说起来抽象,来举个例子吧。 小学六年学过的各种面积、体积公式,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圆柱体、圆锥体,是不是感觉有点一团乱麻? 可是,如果我们把第一个公式理解透彻,然后像串葡萄一样,把所有的公式都串在这根葡萄藤上,这一堆乱麻就会变得清晰明了。 首先,长方形面积公式,大家总还记得吧? 面积=长️宽。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呢? 我们来看这张图。这张图上,每一个小方格,面积是一个平方厘米。

这个长方形,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 我们现在要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就是看长方形里面有多少个小方格。 有多少个呢? 一排是8个,一共有5排,所以有“8️5”个小方格。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面积=长️宽 (S = a ️ b) 就是这么来的。 那么,平行四边形面积怎么算? 像下面这张图上那样,把平行四边形切下来一块,补到另一边,就变成了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就是: 面积=底️高 (S = a ️ h)

三角形呢?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没学过,能不能把它变成学过的平行四边形? 当然可以,补上一个一模一样的三角形,就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了。 显然,三角形的面积是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 面积=(底️高) 2 (S = a ️h 2)

再来看梯形。 一样的原理,补上一个一模一样的梯形,也变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只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加上下底的长度。 所以梯形的面积公式是: 面积 =(上底+下底)️高 2 ( S=(a+b)h÷2)

那么圆形呢,圆形能不能变成已经学过的图形? 还真行。 给大家看个动图:

把一个圆切开之后展开,如果切的层次无限密集,那么展开之后,就无限接近于一个三角形,这就是数学里的极限思维。 这个三角形的底是什么呢?是圆的周长,圆的周长是2πr。 这个三角形的高是圆的半径,也就是r。 套用一下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底️高2,那就是:2πr️r2, 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 S= πr² 还有一种推导方法,把圆切开,拼在一起,变成一个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圆的半径r; 长是圆的周长的一半,πr。 大家闭上眼睛,把这两个图形牢牢印在脑海里,就能随时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了。 上面这些就是小学6年,学的所有面积公式,全串在一块,压缩在一张纸上,不用背,也绝对不会再忘记。之后学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表面积、体积,再接着往下串就行了。


等再到初中,学扇形面积。

很显然,只要算一算这个扇形占圆形的几分之几就行了。 有几种算法呢? 2种。 一种,用扇形的顶角(n)除以360度,就知道它占几分之几了。 所以扇形的一个面积公式就是:

还有一个方法,可以用扇形的弧长(L),来除以圆形的周长(2πr),同样可以算出扇形占圆形的比例。

这就是扇形的另一个面积公式:

怎么样?学习新知识不难吧?公式完全不用背吧?永远不会忘吧?而且,你会一直记得扇形公式可有两个哦。 现在,请你闭上眼睛,把上面所有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从长方形,一直到扇形,在脑海里想一遍。 你刚刚完成了一次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


好了,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我也不懂这个公式怎么来的啊,怎么办呢? 非常简单,4个字:回归课本。 你看我刚刚说到的所有东西,在课本上都写的清清楚楚。


在课本的整理和复习这里,还把知识结构也帮孩子梳理清楚了。

所以,我们只要踏踏实实帮孩子做好两点: 第一,每一个公式,都到课本里去找到它是怎么来的,确保孩子彻底理解,自己能够 推导 出来。课本上实在没有的,可以找百度、找课外读物。 第二,让孩子准备一个笔记本,就像我前面一样,把相类似的知识点,全部都梳理到一起,把他们之间的关系梳理清楚,这样就形成了自己的知识框架。 做到这两点,就足以让孩子成为学霸了。 最后呢,还想说的是,看完前面的内容,你会愈加理解为什么速算技巧、解题套路要不得。 因为数学真的就像爬楼梯。 站在8楼,爬9楼,很容易。 而学那些套路的孩子,算某一道题的时候似乎是快了,可等到学下一层次的新知识的时候,就会发现前面学的那些东西,完全用不上。 自己一直站在一楼,从来没有开始爬楼梯,只能仰望知识的山峰,望而兴叹。

*快速了解帝呱呱星球,可以点击下方专辑哦~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