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能够带来什么?
长见识、开眼界、遇知己,去更大的平台,才能成就更优秀的人生。
作者 | 麦小麦
最近,一段“北大毕业10年后3个女孩相聚聊天”的视频火了。
仅几天时间,点击就超过了百万。
视频以一个吸睛的话题开始:
三十几岁,你银行卡上有多少存款?
三个女孩的答案都是:7位数。
一个人优秀与否,虽说不能直接用收入来衡量,但赚钱的多少确实是普世价值观里,最直观、最现实的标准。
视频中,她们慵懒地坐在一起,回忆青葱岁月,分享工作生活,讨论人生无常。
这种云淡风轻,真诚毫不做作的聊天,引得网友感叹:
“名校毕业的真不一样,谈吐文雅又富有哲理。”
“人生遇到什么样的朋友很重要,这三个女孩就是互相成就的例子。”
“虽然她们不施粉黛,没穿昂贵的外衣,依然能让人感受到骨子里的自信。”
正如网友评价的那样,名校赋予这三个女孩的,远不止高学历的头衔所带来的高收入。
还有文化底蕴的滋养、朋友圈子的筛选、人格的塑造、开阔的眼界等等。
为什么要让孩子上一所好大学,看看这三个闪闪发光的女孩就知道了。
好学校,是孩子竞争时最有力的筹码
三个女孩,令人羡慕的,除了她们银行卡上的数字,还有精彩的人生简历。
10年前她们一同考入北大,住进同一个宿舍。
10年后,她们的工作选择不同,但各自发光。
嘻嘻,毕业后去香港读研,回国进入媒体行业,之后加入创业公司;
佳佳,毕业后到英国读研,一直在海外工作,后加入国内团队开拓海外市场;
世中,毕业后在本校读硕博,途中放弃博士,以硕士毕业,进入国企,之后辞职加入创业团队。
她们的履历中,虽有兜兜转转的过程。
但顶着北大名校毕业的背景光环,她们一直在主动选择,而不是被迫前行。
她们的坚持和选择,早已是普通人无法触及的天花板。
想起综艺《令人心动的offer2》中,有个叫丁辉的男生。
近30岁裸辞的他,抱着必胜的决心,和其他几名优秀青年,一同竞争知名律所实习生的机会。
虽然在PK赛中,丁辉表现优异,但他的综合排名却是倒数第一。
事后,面试官毫不留情地说:“要不是录节目,他的简历不会到我手中。”
因为,候选人中,除了他来自普通高校,其他人不是来自名校,就是海归。
综艺节目尚且如此,现实只会更残酷。
一位资深HR说:“明明有100个精英可以挑选,我为什么非要从10000个普通人中去淘金子。”
名校的文凭从不只是一张纸,它能让一个人在选择工作时,多一个筹码。
总是有人会问,好好读书有什么用?上北大,不也有去卖猪肉的。名校海归毕业,可能还不如卖煎饼果子赚钱。
可就像网友说的:
“北大毕业去卖猪肉的陆步轩,早已把卖猪肉做成了一个年营业10几亿的上市品牌。”
“如果有的选,没人愿意风餐露宿在街头挨冻受累。名校海归可走的路,比卖煎饼果子的宽多了。”
好学校,帮孩子筛选朋友圈
视频中的三个女孩,来自五湖四海,性格迥异。
嘻嘻,敢拼敢闯,勇敢果断;佳佳思想深刻,做事理性;世中温婉如玉,善良保守。
她们虽有不同,但因为优秀,成为了彼此前行的方向标。
嘻嘻说:“当你觉得一个人非常优秀时,你会不自觉地想向她靠近,慢慢地变成她。”
进入大学后的嘻嘻,自理能力比较差,她便学着佳佳井井有条地整理衣柜,安排课程,建立生活秩序。
世中欣赏嘻嘻身上那种勇往直前的冲劲,佳佳赞许世中拥有柔软的同理心。
三个女孩在最好的年华相遇,在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站在一起,互相捕捉伙伴身上的闪光点,然后嫁接到自己身上,最后吸收、内化。
人一生中遇到的同学和朋友,其影响力,仅次于我们的亲人。
你能走多远多久,有时就看你和谁同行。
之前“武汉学霸宿舍8人成功保研”的新闻,让很多人竖起大拇指。
宿舍8名女孩,4名保送本校,另外4名则保送各大名校。
她们从进入大学第一天起,就相约“一同保研”。
因为这个约定,她们一起备战考试,加油打气,相当励志。
其实,一个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中,他的“习性”也会自然跟着改变。
老家有个表哥,原本成绩不错,因高考失利,上了所普通大学。
刚进大学那会儿,他还立誓要考研。
可他想看书时,室友的游戏声总会打扰他的思绪;上课想找人一起讨论,发现周围同学都在睡觉。
渐渐地,为了合群,他也变成了他们的样子。
他原以为大学都差不多,可有次,他去高中好友的大学,才发现985院校,大家吃饭时讨论的不是游戏、逃课,而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斯特林发动机......
因为听不懂,他只能闷着头羞愧地吃饭。
那一刻,他才明白,没考上好大学,是多么遗憾。
想起一句话:“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在一所优秀的大学里,我们更容易遇到志同道合的益友,找到在同频思考的伙伴。
因为,好的大学早已帮你筛选好了朋友圈。
当周围人都在努力向前奔跑,你又如何甘心一直躺平?
好学校,给孩子越变越好的信念
很多网友看完视频说:“明明这三个女孩衣着朴素,也没有精致的妆容。可听她们说话,就觉得她们浑身在发光。”
其实,这种光源来自于她们骨子里透露的自信,和面对挫折时的坦然。
嘻嘻说:
“原本我们的人生都是在大海上没有坐标的一艘船,但因为北大,这块磁铁在遥远的海岸线上,让我的船能慢慢的往那个方向去开。”
世中在求学的路上也遇到过挫折,可每次她心底都有一句话能激励她。
“我想,北大我都能考得上,还有什么我不能应对?”
知乎上,看到一个提问“毕业后,你最感谢大学给你带来了什么?”
一个清华毕业六年的网友说,感谢大学让他看到自己的渺小。
原本顶着当年市高考状元的他,一直很孤傲,觉得自己厉害极了。
谁知到了大学,才发现优秀其实是种普遍现象。
班级的状元一抓一大把,各种在全国、乃至世界获奖的人才比比皆是。
而讲课的教授,看着衣着朴素,实则都是各行各业受尊崇的前辈。
那一刻他才发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也明白了,真正优秀的人,大多是非常谦卑的。
此后他一直虚心学习,低调踏实,工作后面对困难挫折,也都能从容应对。
好大学,带给孩子的精神养料,会成为孩子心底的光芒,脚下的力量。
让他们一生,都拥有自信的底气和谦卑的姿态。
人与人的差距
更多的是格局和视野的较量
有网友曾说过:“进入名校后,发现大家每天都很忙,不仅忙着学习,更忙着改变世界。”
曾经,一个叫黄泓翔的复旦高材生,因参演《象牙游戏》记录短片,在国际上受到瞩目。
也是哥伦比亚研究生的他,竟拒绝了世界顶尖咨询公司的Offer,转身致力于保护非洲野生大象的公益组织中。
他冒着生命危险,扮成卧底调查象牙走私。
很多人觉得他读书读傻了,为了几颗象牙,放弃远大的前程,甚至不顾个人安危。
可他心里却清楚,正因为读书,才让他看到了普通人看不到的世界。
他说:
“我当然可以选择去赚钱,但是没有意义。因为你没有给世界提供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外国人对中国人的一些偏见,留下积极的印象。”
同样的年纪,有人只能看到个人利益,而有人心中却装着国家荣辱。
《超级演说家》里从寒门考入北大的才女刘媛媛,曾在一期演讲中,振聋发聩地问:“年轻人能为世界做些什么?”
她很苦恼,每一个年轻人都忙着生存,而没有梦想,没有时间关心政治、环境、国家的命运,还哪有精力去为这社会做什么?
她从站在台上第一天起,就说过:“我来不是适应社会的,我是来改变社会的。”
很多人评价,如果刘媛媛没读过那么多书,没考入北大,她不会有这样的抱负和格局。
曼德拉曾说:“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不仅仅是活着,而是我们给他人的命运带来了何种不同。这才是生命的意义。”
这个世界,有人忙着功利算计,有人忙着造福一方;有人忙着家庭生计,有人忙着改变世界。
因受到的教育不同,所以思想领悟不同,行为抉择才会各异。
想到视频中佳佳说:“北大的教育是我看世界的透镜,你会发现大家观点不同,只是视角不同而已。”
这枚透镜,也是佳佳未来10年看世界眼光的来处。
一个孩子见过天地的广阔,看过世界的精彩,才能开拓眼界,打开格局,拥有更高的人生追求。
人与人的差距,说到底是视野和格局的差距。
《年薪百万的年轻人都是怎样生活的》有一段描述:
“那些名校毕业,年薪百万的年轻人,他们拿着高薪,却依然选择为了工作到深夜,并且他们的状态很不一样,每天都为自己让世界变得更好了一点点感到振奋,非常积极。
他们的辛苦不叫辛苦,也不为百万年薪。辛苦是他们获得自我实现的途径,自我实现使他们无穷快乐。这世界就是一拨人在昼夜不停的高速运转,另一拨人起床发现世界变了。”
名校,对一个人的影响不止有四年的光阴。
优秀的平台,向上的朋友圈,文化的熏陶,思想的塑造,格局的打开......
这些将伴随一个人的一生,源源不断地给他输送成长的养分。
考上一个好学校,不是一个人的终点,而是他迈向未来人生新的起点。
点个【赞吧】,与所有父母和孩子共勉。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