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唯知者尔
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 陈悦
爱因斯坦曾如此描绘有知与无知的关系:“划一个圈,一个人所知道的东西是圈子的里面,无知的东西是圈子的外面;知道的东西越多,圈子越大,圈子的外沿就越长。”也就是说,知道的越多,无知也越多。
这话乍看之下着实矛盾,可我们究竟是如何来衡量“有知”与“无知”的呢?
艾瑞克·瓦利用了两年的时间,冒着坠崖身死的风险,学习了古老的采蜜技术。脚下是深渊万丈,眼前是野蜂飞舞,在这种几乎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境况下,他却兴奋于未知的冒险。其毕生所求,唯“知道”二字尔。你能说他无知吗?我想,他已经比这世上的大多数人知道得更多。这样渴求未知的心境源自灵魂上的烙印,为了去往更远的地方,看到更大的世界,所以从不为足下的点滴收获沾沾自喜。他不断留意每一朵石缝中开出的花,试图抓住每一寸流过指尖的阳光,这一路走走停停,不是为了登上“知道”的峰顶,而是为了摆脱无知的阴影。
奇怪的是,拥有着真知灼见的人往往是人群中的沉默者,而腹中空空之人却上蹿下跳宛如跳梁小丑。这样的现象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愈发突显,披上了匿名的外壳,便可肆无忌惮地叫嚣,放纵自己无知的热情。因为无知,所以无畏;因为无知,所以绝对;因为无知,所以傲慢。他们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半腹墨水倾倒给旁人看,毫无自知之明地炫耀自己的一知半解,莫名其妙的勇气和自豪感在他们身上扭曲缠绕,一颗心皱缩失水,失去了体会这世间一切新奇的能力。
这样的炫耀也许会赢来短暂的掌声。可是,夜郎自大的无知者啊,你不知道的是,你本可以去见识的那些山河远阔、人间烟火,却偏偏让自己止步于方寸,囚困于囹圄,对前方尚未开垦的诸多可能视而不见,人生未能踏足的土地竟就此等到了荒芜。一叶障目,终究是作茧自缚。你当真知道自己因何而来,从何而去吗?
知识是无尽的,正如北野武感叹的那样,“虽然辛苦,我还是会选择那种滚烫的人生。”知道的越多,想知道的就越多。将自己当成最纯粹的无知者,在生命的缝隙中追赶琐碎却又珍贵的一切,不吝于在被阳光晒得滚烫的砂砾上行走,痛感微小而清晰,暖意却实实在在,直达心扉。这样的追逐终将成为灵魂的积淀。用一生酝酿一坛尾净余长的美酒,在漫长的时光里等啊等,等到开盖的那一刻,新启的老酒将散发出足以令人眩晕的醇香。正因此,不轻易说“知道”,是对他人的诚实,亦是对自己的尊重。
也许借用当代佛系青年的观点来看,不断追求知道的生活消耗着太多的光与热,安于现状才是最稳妥的选择。但是,不要因为习惯了安逸便为怠惰辩护,不要依仗着小有所成便故步自封,“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洋洋得意,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更有热量的人们”。直面我们自以为了解实则一无所知的一切的确困难重重,但若因一时胆怯,便放弃迈出向前的那一步,或因贪恋周围人的吹捧而轻易地说出“知道”二字,你的一生都将停留在现有的高度,甚至是倒退。
学着聂鲁达问一问自己吧:“我能问谁,我来人间是为了达成何事?到哪里你才能找到梦里响起的钟声?或者我远远看到的事物,是我尚未度过的人生?”
我依然是个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普通人,却向往着不知道自己知道的高深境界。
我不知将要去何方,但我已在路上。自此天光大亮,所有未知的前途,都是行云流水般的此世光阴。
评点
文章从爱因斯坦的名言起笔,引发思考如何来衡量“有知”和“无知”。然后作者亮出自己的观点,“无知”是绝对的,“有知”是相对的。然而不谙此理者甚众,作者批判了很多看似“有知”实则“无知”的夜郎自大者,也肯定了像艾瑞克·瓦利和一些有真知灼见的沉默者和谦虚者。同时作者也论证清楚了我们不能因为无法达到“有知”的终点或沮丧,或耽于安逸故步自封,因为,求知终将成为灵魂的积淀。这是作者惊人的独到思考。文章最后用聂鲁达的诗收尾,首尾呼应,浑然天成。
——————————————
本文刊发于《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