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一天8小时工作制度是如何“消失”的?

百弊一利的工作制度

不知不觉间,996和007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的一种常态。大部分人都是没日没夜的工作,不但把自己的身体给榨干了,还把自己给耗死了。

曾有一份研究显示,很多人之所以会熬夜,并非因为他们喜欢熬夜,而是因为他们的工作压力太大,以至于他们的空闲时间都被抽空了,因此他们不得不透支自己的睡眠。996公司的员工,平时工作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十点钟之后,再也没有别的事情可做,这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也就是说,不是所有人都想要熬夜,而是他们的工作实在是太多了。他们追求的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种创新,一种职业,一种追求,反而是那些没有野心的人,会在加班上纠结。

不熬通宵,就是一天的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去享受,这不就是一台机械吗?再这么下去,他就真的要疯了。

每逢五一,网上总会有人抱怨说,以前的八个小时都去哪里了?现在只有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才能享受这种工作制度。

私营公司的老板为了利益,不惜压榨员工的假期,打着“自愿加班”的幌子,强迫他们签订“自愿加班”,这是所有人都无法否认的事实。

最近几年,媒体不断报道因加班而引发的“猝死”和“过劳死”,甚至还有人因醉酒而死。

先不说单位聚餐有没有“加班”,就说私人企业的自由和尊严问题,就那么难以处理?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八小时工作制度已经实施了七十二年,但在社会上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这让很多打工的人很困惑。

怎么会有这么嚣张的老板?就连“996”这个概念,在媒体面前也是明目张胆的,难道八个小时的工作,对他们而言,真的很难吗?

尽管他们的哭诉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但他们的生活状况并没有得到明显的好转,这是怎么回事?

首先,把从国家层面上说的“默认”排除在外,因为这样的“默认”对于一个国家的退休金来说是非常有害的。

在今天的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雇员超时现象并非一个国家的正常发展。

以日本为例,在亚洲率先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日本,尽管其经济发展迅速,但其退休金水平却让日本雇员的退休率不断提高。

一些公司甚至开始鼓励年长的员工重返工作岗位,并对他们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测,以确定是否要退休。

日本人的工作态度是任劳任怨、严谨认真,但是他们的工作过于活跃,让日本的雇员经常加班。

本来就很少的消遣被一次次压榨,让日本人的生活变成了单调乏味的工作,心理上的压力让他们的自杀率很高。

连日自己也曾说过:「日本人的性命是世上最没有价值的,而日本人却是最不重视生活的。」

虽然日本人工作很卖力,但是日本的老龄人口却一点也没有减少,退休金的“余额”仍然很少。这里面的原因,相信你们都能理解。

“努力加班”,不是说“努力工作”,而是做做样子,让上司看到,有些人自己也被感动了,可成绩却没有提升。

所以,也有人认为,日本人是“摸鱼”的最好人选。

但老板最喜欢的就是这种偷懒的人,就算有再好的工作效率,也不愿意加班,那还能怎么办?

因为工作时间增加,娱乐时间减少,消费者的购买力自然会下降,因为人们天天上班,哪有时间花钱?

这样下去,工人们就没有时间去娱乐,也没有时间去锻炼,年轻的时候就会出现三高之类的问题。

到了五十多岁的时候,就必须要辞去原来的工作,去做一些轻微的工作,那么,推迟退休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如果员工没有时间来消费,那么公司的收入就会下降。

一旦长期的工资下降,公司就会削减开支,从而削减开支,这会造成失业,而且根据法律,这些雇员必须向政府提供失业金。

失业保险是政府的一部分,长期大量的开支,再加上失业人员不能参加工作,退休金的供应远远少于开支,这就是一个永不能解决的怪圈。

要说加班文化“百害而无一利”,显然是不严格的,尽管对国家和人民都没有好处,但对于资本家和企业主来说,却是有利可图的。

他们的“利”就是赚钱,他们可以无视一切规矩。

“以劣币驱逐良币”的工作逻辑

除非你是公司的老板,否则很少有人愿意免费加班。

这句话说得很好笑,但也很现实,在过去的十年里,公司的文化就是要让员工们不顾一切的投入,甚至有几位领导还在不断地给自己的下属洗脑,让自己的员工变得毫无自知之明。

那时,很多大学生都涌向了职场,寻求一个合适的发展平台,而那些在商场上摸爬滚打的老总则对那些初出茅庐的学生们大快朵颐。

他一边夸耀着公司的强大,一边理直气壮地说,公司需要的是愿意服从、愿意付出、能够适应公司需要的员工。

一些雇员为了博取上司的好感,就会同意无偿加班,自愿加班。

所以,不愿意加班的人,都会被上司排挤,所以,为了自己的未来,他们也加入了加班的行列。

许多人都在怀念建国初期,在《劳动法》下,实行八个小时的制度。

那时候,国有企业已经成为了经济的主导力量,到了今天,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还保持着八个小时的优良传统,但是,有些民营企业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至于“996”和“007”这两个字,就不是单纯的市场经济了,而是欧美的“劣质货币”。

美国于1979年恢复了上个世纪的金银复本位制度,并将其定为一元,而美国的金币和银币的官方汇率是1:15。

不过,欧洲也有一些国家,比如法国,他们的金币和银币的汇率是1:15.5,这个差距只有0.5,这对商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果不其然,欧美的一些不法商人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们开始想方设法地在美国用15个银币兑换1个金币,然后用1个金币去法国兑换15.5个银币。

这样一笔交易,他就能赚到0.5个银币。结果是,美国的黄金慢慢地销声匿迹了。

让我们从商业领域转移到工作岗位,这一点是一样的。工作效率高的工人,花八个小时就能把工作做好,这本来就是不可能的。

不过,在工作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这一点,往往都是效率高、效率高、效率低的员工。

当下班的时候,那些工作效率低下的工人还没有把工作做完,他们就会选择加班。

那些提前结束工作的人,不仅无法准时离开,反而要在公司里加班,为那些没有效率的人分担压力。

工作越做越多,工作效率越高的人就越得不到加班费,所以工作效率高的人就不会那么勤快了,就像那些没有效率的人一样,拖拖拉拉、带薪如厕、浑水摸鱼,一直到加班结束。

这就是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或者说“效率替代效率”,如果继续这么下去,对公司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帮助,但所有人都表现出了自己的努力。

老板看着大家这么卖力的工作,心里自然是乐开了花,反正也不是他一个人在加班。

换个角度来说,这对老板是有好处的,一份三个技术工人都不会超过三个小时的工作,一位技术娴熟的工人,再加上两个新人,也能胜任。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总是给员工“灌鸡汤”,让他们加班的原因。毕竟,在剥削工人的剩余劳动价值上,资本家们都是最好的。

从前的无产阶级,今天的打工仔

如果把现在的打工者和以前的工薪阶层相比,他们的物质条件无疑要好得多,总会有人告诫我们要“知足常乐”。

在中国,只要有足够的体力和体力,养活自己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想要过上好的生活,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经常看新闻的人,都会发现,最近有不少媒体报道,说公司的员工突然死亡,都是因为加班,或者是因为缺乏睡眠。

两年前,一位辅警因为长时间的工作,突然暴毙,当时他只有二十多岁,正值壮年,给人一种朝气蓬勃、身强力壮的感觉。

几个月前,一个著名的网络应用软件公司的一个女性雇员,半夜突然暴毙,当时她正准备下班,却没有想到,她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却一去不复返。

凌晨1点半,如果是几年前,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入睡了,但现在,她已经下班了,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对于很多上班族来说,这只是后半夜手机游戏的开端。

网上经常有网友戏称,“掉头发是程序员的宿命”、“电商的突然死亡”。

仔细想想,这些教训都是血淋淋的,让人一看就会心疼,这不是专业人士的命运,而是我们这些打工仔的不幸。

14世纪欧洲,贵族和资本家生活奢侈,劳动者、农民被不断地剥削、掠夺,生活困苦不堪,所谓朱门酒肉臭,路上冻死人。

在那个时代,这是很正常的,工人的生活是颠沛流离的,他们在无穷无尽的剥削和屈辱中挣扎求存。

而贵族和资本家则是一辈子衣食无忧的人,他们可以“敲骨吸髓”,直到将他们的一切都榨干为止。

至于公平与否,谁也不会去计较。

尽管资本家剥削他们、羞辱他们,甚至杀死他们,他们却麻木地赞美他们,用嫉妒的目光看着他们。

经济学家薛兆丰曾说:「不是你的上司逼你加班,是别人逼你加班。」

过去无产阶级先驱者为之奋斗的八个小时,现在却几乎消失得无影无踪,人们不禁怀疑,这是历史的倒退,还是发展的必然?

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挑战员工的底线,从955、996、007,一直到今天,都还在忍受着。

但也有一些人,为了突破这个囚笼,不顾一切地变强。

虽然现在的市场已经很成熟了,但也不是没有希望,毕竟还是有不少优秀的人才,吸引了不少公司的目光。

现在,除了几家领先的公司,其他行业的竞争对手也越来越多。

创业梦想的门槛也降低了,很多新兴产业正在蓬勃发展。

在人们抱怨着越来越严格的加班制的时候,自由职业者也悄然崛起,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他们也在顺应时代的发展,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条路。

从最初的快速发展到现在的“慢生活”,生态、健康、绿色成为人们的追求,人们的思想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北京大学陈平教授曾说:「到了一定的程度,必然要进行「去都市化」,或许将来农村会是主要的。」

人们会热衷于旅游、健身、养生、养成爱好,追求简约、节俭的生活,而不会去想那些奢侈、攀比、金钱。

也许有人在半夜打字的时候,会下意识地问自己:“人生还很漫长,为什么要把时间浪费在没有节制的工作上?”

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社会,所有人,都会慢慢地学会如何去面对生命。

在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奋斗之后,那些从疲倦中解脱出来的人,会发现,生活并不是在没有希望的痛苦中挣扎,而是在为有希望而战。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跨越全球 -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 #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 #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