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正文

自证预言:14年前少年汶川许愿,如今终于兑现

自证预言:14年前少年汶川许愿,如今终于兑现 文丨优宝

自证预言:14年前少年汶川许愿,如今终于兑现

所有图片源自:CCTV7

每个人在上小学的时候,应该都写过一篇作文,作文的题目是《我的梦想》。

当时,语文老师说了一句至今仍令我印象深刻的话。

她说这篇文章也是她上小学的时候写的,她当时写的是要当一名语文教师。

后来,她真的实现了这一梦想。

今天,是汶川地震14周年,14年前一个名叫程强的男孩,在地震中也许下了一个梦想——

“我长大了要当一名空降兵!”

可空降兵这种特殊的职业又岂是说当就能当的?更何况,当年的他只是一个刚刚经历灾难的12岁普通少年。

没想到多年后他真的如愿了,不仅如此,还远远超越了当初的目标。

他经历了多少艰辛?又是靠什么支撑他实现自己那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自证预言:14年前少年汶川许愿,如今终于兑现

自证预言:14年前少年汶川许愿,如今终于兑现

长大我要当空降兵

对当年空降兵前来家乡救灾的情形,程强记忆犹新。

“他们头盔上有'空降’两个字。他们争分夺秒抢救生命,帮我们搭帐篷,重建家园,我们也把他们当作救命恩人。

部队完成任务要归建的时候,我们大家都非常舍不得,老百姓也把最好的东西,鸡蛋、水果拿来送别他们。

当时我12岁,还在读小学,老师问我们有什么想对解放军说的,可以写下来。于是,我就举起了'长大我当空降兵’的横幅。”

可在当时,除了他的父母,大家都觉得这只是孩子的一时冲动,没有人把他的话当真。

5年后,他刚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就听说部队在征兵,他尝试和父母商量,想要放弃学业应征入伍。

没想到父母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自证预言:14年前少年汶川许愿,如今终于兑现

那一年的程强成为了一个普通的新兵,距离成为合格的空降兵还有非常遥远的一段距离。

为此他付出过很多努力,也受过很多伤。

训练中,别人做一遍的动作,他要坚持做三遍;中午其他人休息时,他主动找班长“开小灶”。

骨折、膝盖受伤、骨膜炎,这些都是家常便饭。

从军5年,他一直朝着优秀空降兵的目标努力着。

靠着这份执着和坚持,18岁那一年,他成了那绿色身影中的一员,正如6年前他高举的那块横幅上写的一样。

自证预言:14年前少年汶川许愿,如今终于兑现

19岁那年,他从千米高空纵身一跃,完成了从地方青年到军人的转变,在蓝天白云之间,高声呼喊:

“我挺过来了,因为我是'黄继光班’的兵。”

20岁那年,他在炎炎烈日下辗转数千公里,完成了人生第一次重大演习,全连官兵给他鼓励,为他加油,替他骄傲。

他终于成为了合格的空降兵。

21岁那年,他当上了“黄继光班”副班长,虽然老班长离开已经65年了,但他的精神成了程强最为骄傲的财富。

“我们黄继光班有一个口号,叫'第一只是合格,过硬才是标准’。什么是过硬?就是追求完美、追求极致。”

自证预言:14年前少年汶川许愿,如今终于兑现

一个有明确目标的孩子,是幸运的。

14年来,他从当年的幸存者,活成了生命的强者。

这种实现童年梦想的过程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自证预言”。

在人们的生活中自证预言被运用在各个地方,许多父母也在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

那么,所谓的自证预言到底是什么呢?

自证预言:14年前少年汶川许愿,如今终于兑现

成长的“双刃剑”

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那篇作文,为什么这个题目多年来雷打不动地保留在小学课本中?

因为每个人都要经历这样一个时刻,去思考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接近和争取我们理想中的状态,一个清晰的目标,一句真诚的肯定,都会让我们朝着目标不断努力。

而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未来不抱以希望,缺乏信心,就很容易陷入堕落的深渊。

成功或失败的程度取决于我们的信心和意志力是否足够强大。

孩子都是很容易被环境影响的,所以无论是他人的意见和评价,还是父母对孩子的信心和支持都可能改变孩子的人生轨迹。

当父母肯定孩子的决定,给予他们鼓舞和支持时,孩子会更加自信,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实现预言,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这就是所谓的孩子们的“自证预言”。

自证预言:14年前少年汶川许愿,如今终于兑现

但自证预言对孩子来说有利也有弊,它就像一把双刃剑,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使用,也会刺伤孩子。

有积极的自证,自然也有消极的自证。

一次考试失利,孩子内心便会出现“大考也这样怎么办?”的消极想法。

相信结果我们都曾深有体会,越怕怎样最后越会变成怎样。

除了自我暗示以外,当周围出现对孩子质疑的声音时,孩子也会逐渐觉得自己做不到,进而失去原有的斗志,变得懒散起来。

行为越向预言的方向发展,自己内心也就越相信预言的正确性,久而久之便摧毁了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可能性。

遗憾的是,积极自证预言并不是人脑的第一选项。

追寻预言得以实现的原因就可以发现,通常是源自人对未来的恐慌。焦虑感让我们对以后的行为作出"定义"。

自证预言:14年前少年汶川许愿,如今终于兑现

灾难中,能够选择积极应对的人并不多,如程强一般的人终究只是个例。

更多人会选择消极的方式,因为大脑的运转资源有限。

日本著名脑神经科学家菅原道仁,在《超级大脑的七个习惯》中明确表示:

大脑喜爱节约能量,大脑天生懒惰,喜欢随大流,且禁不住诱惑。因此,我们才会产生"无法挑战自我","无法积极行动"等消极想法。

但父母作为与子女关系最密切的人,对子女的信心和评价更容易影响“预言”的方向和质量。

自证预言:14年前少年汶川许愿,如今终于兑现

帮孩子建设积极自证预言

很多父母听到孩子童气十足的"志向",要么胡乱搪塞一番,要么对孩子的语言和天性进行打压。

这样的家庭,是无法拥有实现积极"自证预言"契机的。

父母用成年人的价值观来衡量孩子的行为,单方面关闭了和孩子的交流空间。

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因为屡屡碰壁,又无法得到有效而正面的语言引导,陷入了自我怀疑和否定中,最终陷入"消极自证预言"漩涡。

因此家庭教育需要双向的交流。

程强的父母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给了多少的鼓励与教育我们并不清楚。

但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在所有人都不看好他的梦想时,只有父母一直站在他的身边,支持他和梦想有关的一切决定。

其实父母并不需要做太多事情,只需要认真考虑孩子的想法,和孩子聊聊自己人生中遇到的挫折,经历的不安,讲讲自己的困扰和曾经的梦想。

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曾提到过一部泰国教育短片:

自证预言:14年前少年汶川许愿,如今终于兑现

图片源自泰国短片《每天进步一点点》

片中的小男孩很喜欢踢足球,可是基础不好,跑得不快,跳得不高,头球技术更是几乎为零。

为此,男孩自己也感到很沮丧。

幸运的是,他的妈妈一直鼓励他,总是对他讲,再努力一点点,就可以了。

“我和你的教练聊过了,他说你很努力。

在这之前,你都完全不会用头去顶球呢。

但是你现在时不时都能做到了,再努力一点点,轻触一点点就够了哦。”

这些话让男孩重新拾起信心,一次次地练习,一次次地奔跑。

然而这也让男孩变得浑身是伤,看着儿子颇为“幼稚”的练习动作,这位妈妈也不禁陷入沉思:

“我是在伤害孩子吗?我是在告诉他一个谎言吗?”

但在最后的比赛中,男孩用自己之前最不擅长的头球方式,帮助球队进了一球,拯救了球队。

故事情节虽然略显戏剧,但这位妈妈最后的独白却颇有深意:

“我可能不是最好的妈妈,因为我并不是想孩子总要得第一名,我只是希望他能每天超越自己一点点。”

这便是帮孩子建设积极自证预言的核心,你的出发点决定了最终影响的结果。

著名教育学家威廉·马丁在《儿童开发》一书中说道:

"不要教育你的孩子去追求卓越的人生。

努力帮助他们寻找平凡生活中的不寻常之处,把平凡活生生地展现在他们面前,不平凡自然就会出现。"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