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停止无效努力: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快速进阶(下)
主副业选择
——如何成为斜杠青年
我们经常会发现,自己的工作与爱好好像没什么关系,但要将爱好作为主业来赚钱,好像又不太现实。于是,常常陷入到底以何为生的问题中无法自拔。实际上,这种纠结是因为我们缺乏一个有条理的思考方法。
想做个斜杠青年、拓展副业
年初的时候,有个概念在微信朋友圈很火——斜杠青年,这个称呼是《纽约时报》专栏作家Marci Alboher提出的。
大体意思是: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满足“专一职业”这种无聊的生活方式,而是开始选择一种能够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不同职业,例如:咨询顾问/创业者/自媒体人。
这个概念之所以火,是因为太鼓舞人心了,这意味着:我们不再被一家公司绑架,所以不爽就可以炒老板鱿鱼;我们不再从事单一工作,所以人生不再那么无聊;我们不再朝九晚五,所以自由度大大提升;我们不再纠结爱好跟事业,因为终于可以兼顾。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选择主业和副业呢?工作跟爱好应该如何平衡跟选择呢?
如何选择你的主业和副业
任何一份职业中,我们的诉求无非是三个方面:愉悦、成就、金钱。而这三方面的诉求,分别来自于:你热爱这份职业、你有能力做好它,并且它还可以为你赚足够的钱。
我们很难找到一份工作,可以满足你对事业的全部幻想,就像你很难找到一个另一半,可以满足你对异性的全部幻想一样。
所以,大多数人所做的工作,能满足其中一个或者两个诉求,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我们用这三个诉求,可以把职业分成七大类型,这有助于我们进行职业选择:
·爱好式职业:喜欢,但并不擅长,同时也无法带来足够的物质回报。
比如,我喜欢弹吉他,但我学得比别人慢、弹得比别人差,而且也养不活我,所以我只把它当成爱好,当成一个永远不会到达的远方,让我在苟且的时光里可以抬头仰望。
所以,爱好式职业,确实更适合当成业余爱好。
勤勉式职业:喜欢,并且也能赚钱,只是不擅长。
我一个朋友,特别热爱培训,其实他并不擅长,不懂得调动听众热情、也不太能将专业词汇口语化。但凭着热爱,以及培训本身带来的丰厚回报,他极其努力,每次做培训之前,会设计好所有台词、流程和笑点,竟然也可以做得不错。
但我的观察是,勤勉式职业不会太多,因为当一个人不擅长某件事情的时候,会做得非常累,他的热情和兴趣容易被这种疲累感消耗掉。
所以,勤勉式职业适合谋生,但并不会很常见。
·功利式职业:不喜欢也不擅长,但是可以依靠它获得物质回报。
我猜想,很多人的工作状态都是如此。长久来说,这类职业是很难持久的,没有热情是一方面,而且因为不擅长,也很难获得成就感,长久来说,会被那些更擅长的人竞争下去。
所以,功利式职业,建议转换。
·理性式职业:不喜欢,但很擅长,也能够获得不错的物质回报。
比如我自己,对咨询这份工作本身,热爱并没有那么多,最初进这个行业,也是出于它可以弥补我在沟通方面的短板。但是,我似乎可以做得很好,也能够获得不错的物质回报。
实际上,如果你是个成就感驱动的人,理性式职业会很容易转化为完美职业,因为你对这种职业的擅长,会带给你强大的成就感,让你逐渐爱上这份工作。
所以,理性式职业,也适合作为谋生的主业。
·虚无式职业:擅长,不热爱,也很难获得物质回报。
比如,你衣服叠得很整齐,但你其实不爱叠衣服,而且靠叠衣服也不太可能养活自己。
之所以称之为虚无,是因为这种技能既难以作为爱好,也无法维持生活,所以常常只能放弃。
·幻想式职业:喜欢并擅长,但物质回报不足。
所以说,幻想式职业,大多也是作为爱好或者副业更合适,很难作为主要收入来源。
·完美职业:喜欢并擅长,而且可以赚到足够的钱。
清楚了这些类型,我们也就知道,为什么似乎所有人都对现在的工作不满,而且即便转行或跳槽了,还会继续不满。
因为我们很难找到完美职业,所以总有一个诉求是无法满足的,那个不能满足的缺憾便是你痛苦的根源。
而为什么我们会希望多重职业呢?因为一份工作难以满足所有诉求,但多份工作互补就可以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当我们考虑主业、副业、爱好的时候,也就知道该如何选择了:选那些诉求互补的,而不是诉求重合的,否则两份重叠的职业只会让你的缺憾加倍。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职业类型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职业所处的类型也会发生变化。比如,写作在之前是很难赚钱的,很多人只能拿它当爱好,但自媒体时代来了,一些优秀的自媒体人可以用写字来谋生了。所以,你需要定期回顾一下,这些职业类型,随着社会的发展、哪些在发生变化,从而调整你的策略和规划。
如何发现自己的兴趣领域
那么,我们现在知道了如何选择,但我们要怎么知道:我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呢?
是否能赚到钱这个问题,我们倒可以参考其他类似职业的人,但喜欢和擅长是每个人都不同的,应该怎么找呢?
关于寻找兴趣,我推荐三个方法:多尝试、多总结、做测评。
方法一,多尝试。这个无需多说,因为不去尝试,怎么会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呢?很多事情,如果只是听说,往往容易产生一面之词。
方法二,多总结。世界上有成百上千个行业与职业,你不可能都去尝试。所以,你需要举一反三地总结,问自己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比如,你不喜欢销售这个工作,这只是浅层现象,你需要问自己:为什么不喜欢销售,不喜欢它哪方面,是讨厌应酬还是对自己产品没信心?是不喜欢这个行业的人么?这个工作有没有哪方面是你相对喜欢的?
只有这样问自己,你才会更快地知道自己的兴趣。比如,你是因为讨厌应酬,所以不喜欢销售,那下份工作就不是“非销售”这么简单,而是要去找不太需要应酬的工作。
所以,如果你能将之前做过的工作,甚至业余爱好,都按它的内容构成来做个剖析和总结的话,那就不需要把所有工作都尝试一遍,才知道你喜欢什么了。
另外,我也给出一个问题清单,供大家在分析过往经历、发现自身兴趣的时候参考。
·团队角色相关:你在作为团队成员的时候更加开心,还是作为团队领导的时候更加开心?
·思维方式相关:你喜欢天马行空的创意类工作,还是框架下的逻辑思维工作?
·工作环境相关:你在压力大的情况下,发挥得更好还是更差?
·工作内容相关:你喜欢完善细节,还是分析宏观方向?
·人际环境相关:你喜欢跟人打交道,还是跟任务打交道?
·整体反思:你过往从事过的工作里面,如果把工作内容进行细分,哪些是你喜欢的,哪些是你排斥的?
方法三,做测评。测评工具有很多,比如霍兰德、职业锚,等等,这些都是职业兴趣类的测试,可以用来参考。但在发现兴趣的时候,不建议用一些性格特质的测试,比如MBTI,因为性格并不代表兴趣,而且性格跟你最终表现出的行为,中间也差了十万八千里。
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一般我们会认为他/她不爱跟人打交道,不适合做销售,但实际上,很多公司里,他们的销售明星中,内向比外向的多。
当然,任何测评,即便是职业兴趣类的,它的实质也都是分类和贴标签。所以测评只是参考,还是要以多尝试和举一反三的总结为主。
另外,关于兴趣,我常常看到很多年轻人存在认识误区,这里重点澄清三个:第一,享受不是兴趣,愿意付出才是;第二,任何事情,接触皮毛的时候不要谈兴趣;第三,兴趣跟爱好不同。
如果有人问你,你喜欢旅游吗?相信大部分人的答案都是喜欢。但那是兴趣吗?多半不是。
兴趣很容易跟享受混淆。享受是被动的,无需付出;而兴趣则可能是甘愿为了某件事情付出努力。比如,本书的插画师丹丹,很喜欢画画,尽管只是帮我的文章画插图,我并没有太高的要求,但她常常会花很长时间去优化那些普通人不大能感知到的细枝末节,并从中收获了精神的愉悦,这就是真正的兴趣。
为什么又说接触皮毛的时候不要谈兴趣呢?比如做咨询,刚做分析师的时候,每天的工作就是整理分析数据、跟高级顾问陪访并做笔记,等等。而等做到顾问,就需要解决具体问题了。所以如果只接触皮毛,你会产生错觉,觉得咨询就是记笔记,进而觉得这工作我没兴趣,做出错误的判断。
所以任何事情,你至少要做到60分,再谈是否喜欢。
至于为什么说兴趣跟爱好不同,本书此前的文章里曾经提到,爱好大多是与工作无关的。而本文中所说的“兴趣”,从问题清单就可以看出,指的更多是行为倾向。符合自身行为倾向的工作,会增加我们的自主感、胜任感以及归属感,也就意味着,让我们更有热情。
如何发现自己的擅长领域
寻找自己的擅长领域,我给出两种方法,一种是自我总结,另一种是他人反馈。
自我总结我也给一个问题清单:
·过去的工作中,哪些工作内容,让你感觉得心应手,而哪些让你觉得异常困难?
·你因为什么样的成绩而受到领导/同事的表扬、批评?
·你在哪些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积累比较多?
·相比同龄人,你的能力优势在哪里?思维方面:思维严谨、逻辑缜密;人际方面:与人交往和沟通;运营方面:制定计划并实施。
除了自我总结之外,对于自己擅长什么,寻求他人的反馈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很多时候,你眼中的自己和他人眼中的自己,总是存在很大的差异。
他人反馈的具体方法是,从网上找到一堆关于能力的形容词(搜索“能力词典”一类的关键词即可),比如:追求完美、创新、善于授权、执行力强等等,然后让了解你的人挑出一定数量的词语(比如规定在50个形容词里面挑选最符合的10个)。
挑选结果还可以跟自己的结果进行对比,通过这种方式来发现自己的擅长领域。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评估人的时候,尽量挑选那些对你非常了解的人,并且尽量选择多个角度,比如老板、下属、朋友、同学,等等。
另外关于擅长,我也想澄清一些误区。经常会有读者问我诸如此类的问题:我结构化思维能力不行,与人沟通能力不错,请问我适合什么职业?
这个提问其实存在很大的误区,那就是混淆了可提升和不可提升的能力。我们在前文的冰山模型中就有讲过,能力的一部分是在冰山下的,也就是难培养的,另一部分是在冰山上的,也就是可培养度较高的。比如同理心,培养起来难度更高;而结构化思维,培养起来并不难。
所以不应该说自己结构化思维能力不行,然后以此作为标尺去找职业,这样反而让自己受限了。而应该是先提升思维能力,自然会拓宽自己的职业道路。
精彩提炼
1.任何一份职业中,我们的诉求无非是三个方面:愉悦、成就、金钱。三个诉求将职业划分为七大类型。
2.我们很难找到一份工作,可以满足你对事业的全部幻想,就像你很难找到一个另一半,可以满足你对异性的全部幻想一样。
3.当我们选择主业、副业、爱好的时候,选那些诉求互补的,而不是诉求重合的,否则只会让你的缺憾加倍。
4.职业类型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也应当相应调整。
5.寻找兴趣的三个方法:多尝试、多总结、做测评。其中的总结可以使用文中的总结清单,而测评只是辅助,不可全信。
6.享受不是兴趣,愿意付出才是;任何事情,接触皮毛的时候都不要谈兴趣;兴趣也不是爱好,而是热情的来源。
7.寻找自己擅长领域的两种方:自我总结、他人反馈。
8.有些能力,大部分属于天生,而有些能力,是可以通过培养来提升的。对于可培养的能力,不应当以此作为标尺去寻找职业,而应该是先提升能力,然后拓宽自己的职业道路。
后续练习
1.分析一下你当前的工作,看它属于哪个类型的职业。
2.回顾自己过去的工作经历、业务爱好,用本篇文章里提到的清单,做一个兴趣盘点。
3.用自我总结以及他人评价法,盘点一下你的擅长领域。在他人评价时,选择你的上级、平级、下级等至少6人。
4.基于以上练习1—3,为自己规划一下未来可能的主业、副业、爱好,争取做到三个诉求均被满足。
你的高度=自身价值+平台高度
——借助平台的正确姿势
努力、能力、天赋都很重要,因为这些构成了一个人的内在价值,然而,如果有一个合适的平台,却可以帮助你达到另一个高度。
你的高度=自身价值+平台高度
今年大火的互联网产品中,分答绝对算得上一个。而分答火起来,也离不开王思聪,他在果壳的知识交易平台“分答”上,花了30分钟回答了30个问题,赚了20多万。这些问题大都是关于他的私生活、感情观,等等。
那么他赚了谁的钱呢?当然是对富人充满好奇的广大人民群众的钱。
能够跻身一线网红的阵列,说明他还是有点才华的。然而,同样的才华,倘若没有亚洲首富儿子的身份,恐怕十八线网红也轮不上他。
说到王思聪,又想起今年霸屏的另一个人,特朗普。大学里看真人秀节目The Apprentice的时候,可没想到这个人会去竞选总统。他聪明机智、善于言谈、行为高调,一直倡导美国梦,赢得了不少底层群众的支持。
可较少人提及,他父亲是享誉纽约的地产商,并创办了特朗普集团,在生意的关键时期,他借了父亲几千万美金。
努力、能力、天赋都很重要,因为这些构成了一个人的基本价值,然而,如果有一个合适的平台,却可以帮助你达到另一个高度。
王思聪和特朗普似乎离普通人有些远,也不是我们大多数人愿意走的路,然而,你还是可以看到身边的一些人,借助另一些平台,快速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什么可以称之为平台呢?不仅仅是我们所理解的企业,还包括很多其他因素。一切让你可以达到另一个高度的外部因素,都可以称之为平台。
所以,你的高度=自身价值+平台高度。
你的高度=自身价值+平台高度
你可以借力的七大平台之自建型平台
平台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建型平台,一类是他人型平台。先来说说三个自建型平台。
1.靠策略:这里的策略,并不是广义的概念,而是指个人的策略规划
曾经带过一个实习生,他刚读研的时候,就定了目标,未来想要进入金融行业,所以就跟很多做金融的师兄师姐去请教,比如金融公司需要的人才具备怎样的能力,然后将自己跟这些能力要求之间做了个匹配,发现了差距之后,整整两年时间,他都通过有的放矢的实习、看书等来弥补这个差距,并且在面试的时候也能够找准自己的卖点和定位,最后进了理想的公司。
但也有另一些人,同样很努力,只是缺乏一些策略,今天因为一家公司的实习工资给得高就去了,明天因为听说小公司实习不能给简历加分,又去了大公司,最后发现,这些实习经历跟自己的职业目标几乎没有关系。
一个平庸的企业和一个优秀的企业,差距在于战略。人也一样,一个好的策略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达到想要的高度。
当然,这里所说的策略规划,并不是那种把自己哪年升职加薪、哪年结婚生子都规定好的规划,而是更加长期、明确自己优劣势、同时结合外部环境的规划。关于个人的策略规划,本书的后面篇章还会详细阐述。
总之一句话,靠策略成功,需要的是长远的战略规划,这样才能在短期内有的放矢。
2.靠宣传:把自己宣传出去,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
如今的社会,沟通都是实时模式,沟通的成本也已经降到很低了。但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企业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进行交易,仍然存在很大的障碍,因为沟通成本降低,但信任成本并没有降低。
如果你是个咨询顾问,去跟客户谈项目,你说自己如何牛,别人是不信的,所以会不停地问,你到底做了什么事情、帮助了哪些客户,来证明你很牛。但是,如果你善于宣传,已经在某个细分领域建立起自己的个人品牌了,那信任成本会大大下降。
相较于卖产品的人来说,卖服务的人更有动力和必要性去宣传和推广自己的个人品牌,因为产品好不好别人可以看完再买,然而服务好不好,谁都不知道。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大多数人其实都在向某一方出卖自己的服务,打工者出卖服务给企业,自由职业者出卖服务给客户。
所以说,如果你有写字、画画等等这些跟表达相关的爱好,不妨跟你的主业结合起来,将自己宣传出去,如此便能大大降低别人对你的信任成本,你的价值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3.靠产品:做出一个优秀的产品/解决方案
张小龙是做完微信才变牛的吗?不是,他一直很牛,只是微信让大家知道了他的牛。
如果你在公司里,发现了一个好的产品、好的创意或者解决方案,不妨大胆地提出来。
诸如IBM这种类型的大公司,员工人数有几十万,你觉得,作为第几十万分之一的员工,日夜加班做常规性的工作,会有什么改变吗?但如果你有一个想法,博得了上级的支持,并在公司最终实现,那就会有改变。
近几年,我帮很多企业做组织设计,注意到一个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倡导一种更加灵活、能够发挥员工智慧的组织形式。比如,某五百强企业,定期在公司内部召集产品创意,某个创意胜出之后即组建项目组,投入资源实现,相当于内部创业。
如果你抓住这样的机会,做成一个优秀的产品/解决方案,对你的职业生涯所形成的正面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当然,关于企业组织形式的一些发展趋势,如何影响个人职业发展,本书的后续篇章还会仔细阐述。
你可以借力的七大平台之他人型平台
说完三个自建型平台,我们再来说说他人型平台,这里包括我们最常说的企业平台。
1.靠企业:找到一个能为你提供所需资源的企业平台
我们都听说,GE是职业经理人的摇篮,因为它除了给你提供能力提升的机会之外,还给了你名声、人脉、资源,这会给你未来的事业加很多分。
所以在职业生涯初期,如果有一个好的企业平台,也会为你之后的职业生涯带来帮助。
很多人曾经讨论过,刚毕业到底是进大公司还是小公司的问题,我只能说,从概率上来讲,刚毕业的时候,进大公司比进小公司会有更好的发展,不仅仅是成熟的培训发展体系,更多的是可以结识一批优秀的人。
当然,大概率对于我们个体来说,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除了公司规模以外,具体你还需要结合行业、上级等其他因素共同考虑。
另外,关于企业平台,还有一个点是很多人忽略的。
从我个人为企业做咨询的经验来看,通常规模大一点、人才管理做得不错的公司,都会有HIPO名单(HIPO:High Potential,高潜力人才),一般在全员比例的10%左右。
这些人会得到企业的重点关注,比如有更多的机会、更好的锻炼、上级的额外关注,等等,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晋升会走快车道(Fast Track),平均三年的晋升,如果他们表现不错,可能两年就可以。
所以说,在选择企业平台这件事情上,除了薪酬以外,你需要重点考虑以下方面:
第一,企业是否能够给予你足够的培养和发展机会。
第二,企业在人脉、声誉等方面,是否能够给你额外的价值。
第三,你现在的公司,是否把你列入了HIPO名单,如果列入,那么跳槽就需要考虑这个机会成本。
2.靠老板:跟随一个值得跟随的老板
财富杂志在很多年前,曾经对哈佛商学院的毕业生做过一次调查,结果表明,几乎所有成就卓越的人都得到过他人的提携。职场上有句话说得很好:在一个公司,首先你得行,其次得有人说你行,然后说你行的人得行。
我一个前同事,一直跟随一个老板,老板去其他公司也会带着他,最后创业也带着他,借此实现了事业三级跳,35岁不到就财务自由了。
我们刚才提到,人与人之间,信任是最高的交易成本,当这个成本降到很低的时候,能够省却你很多精力,你只需要有能力,然后其他的交给这个靠谱的老板就行。
当然,靠老板这种事情,可遇不可求,如果你发现自己跟老板很投缘,而且他符合这些特征,那么不妨考虑一下:对未来的判断常常很准、自身能力强、关心你、善于辅导你成长、为人正直。
3.靠伙伴:靠着伙伴一起成长和扶持,实现1+1>2
公司曾经有位合伙人,被问到“为什么你跟很多公司的高管关系那么好?如何跟他们建立友谊?”的时候,他回答说:“因为在他们成为高管之前,我就认识了他们。我还是一个小顾问的时候,他们要么是客户方的小喽啰,要么也是小顾问,我们一起合作、一起吐槽、一起成长。如今我成了高管,而他们也成了各自公司的高管。”
腾讯的五位创始人里,有4位是中学到大学同学。携程四君子里,沈南鹏和梁建章这两个数学“神童”在1982年的计算机竞赛上同时获奖,从此产生交集。
有一群志同道合而且能够共同成长的伙伴,是谁也无法替代的。所以说,年轻的时候,选择志同道合且能力相当的伙伴,能够互相促进。
4.靠家庭:父母或者伴侣的资源
我一个同学,毕业之后去了一家五百强快消企业做销售,两年之后辞职了,回家帮助家里打理家族企业。
他说:“我最初的想法是,我要证明自己不靠家里也可以成功。可是当我每天跑超市,跟一些我不喜欢的人周旋的时候,我突然觉得,我干嘛跟自己过不去?为什么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些重复琐碎的事情上?打理家族企业,做更有意义的事情,我可以成长得更快啊。”
如果你的家庭可以为你带来红利,那么你也犯不着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故意从一个低点起步,高起点照样可以证明你自己。这里所说的家庭,包括你的父母,也包括你的丈夫/妻子。
借力平台的正确姿势
最后,如果你想借力以上这些平台,那么有几个注意点:
第一,适当的时候选择合适的平台:如果你从图上看,平台会有高低。另外,成功率也有高低。所以,你需要根据不同的时期,选择不同的平台。
比如,职业生涯初期,选择企业平台或许更加安全,而当你的能力积累到一定阶段之后,可能需要选择其他平台,比如脱离企业,宣传并建立个人品牌,或者你仍然在企业,但是尽力打造新的产品/解决方案。
第二,平台是以自身价值为基础的:从图上看,底部都是你的自身价值。如果自身价值还没到,但是每天想着借助平台,比如靠宣传,这只会将你的不足暴露得更多,反而失败得更快。
精彩提炼
1.一切让你可以达到另一个高度的外部因素,都可以称之为平台。所以,你的高度=自身价值+平台高度。
2.平台的主要类型:靠策略、靠宣传、靠产品、靠企业、靠老板、靠伙伴、靠家庭。
3.在选择企业平台这件事情上,除了薪酬以外,你需要重点考虑:培养和发展机会、人脉和声誉、是否进入HIPO名单。
4.如果你发现自己跟老板很投缘,而且他符合这些特征,那么不妨考虑一下:对未来的判断常常很准、自身能力强、关心你、善于辅导你成长、为人正直。
5.年轻的时候,选择志同道合且能力相当的伙伴,能够互相促进。
6.适当的时候选择合适的平台。
7.在该长本事的时候长本事,该靠平台的时候靠平台,别搞乱了。
后续练习
1.你现在已经在依靠哪些平台?
2.这些平台是否足够让你达到想要的高度?
3.如果不足够,那么你现在还可以靠哪些平台?
4.为了依靠新的平台,你需要有哪些行动方案?
抓住机会,才能弯道超车
——如何利用企业资源来提升个人价值
Uber自己没有车,只是用车平台;阿里自己没有货,只是交易平台;微博自己不生产内容,只是内容平台……
那么人才呢?是否也没必要用企业的形式组织起来,而用平台的方式进行服务交易呢?
那么,在如今的企业发展趋势下,个人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平台呢?
今年,我从工作了八年多的咨询公司辞职,做了一段时间的自由职业者。
我们几个先后“单飞”的朋友,联合在一起,用同一个公司的名义走法律、财务流程。一个人接到需求之后,如果不是自己的擅长领域,就拉上其他擅长的顾问,抱团儿谈项目,项目下来之后再分工合作。
要说我们是自由顾问?好像不完全是,也算有个公司。但要说,我们是个小咨询公司?似乎也不是。因为这个所谓的“公司”,只有法律上的意义,没有人是老板,也没有人是员工。
如果非要给一个名字的话,它不像一个公司,倒像一个——平台。
是的,平台。
优步自己没有车,只是用车平台;阿里自己没有货,只是交易平台;微博自己不生产内容,只是内容平台……
那么人才呢?是否也没必要用企业的形式组织起来,而用平台的方式呢?
实际上,追溯回去的话,“企业”这种组织形式,最初产生于社会化大生产。
罗纳德·科斯曾经对企业的价值进行过解释:在一个完全开放的劳动市场,人们可以互签合约,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同时购买他人的劳动。
但这样做的结果是,交易成本太高,每个人都需要去找不同的劳动力、进行选择、在个人之间达成协议、执行协议。
而企业呢,通过层级制把人们组织起来,进行管理,虽然多了管理成本,但是只要管理成本低于交易成本,企业就是有价值的。
然而,互联网的发展,不仅带来了技术方面的变革,也带来了协作的便利和信息的透明,这些都使得交易成本大大降低。
在一些行业,如果交易成本降到足够低,以至于低于管理成本的时候,企业就失去了优势。而这时候,平台则会起来,因为平台的作用是促进协作、匹配供需,它不需要企业那样的高管理成本。
出现这种趋势的,不仅仅是在咨询行业,在媒体行业也是一样,众多的内容平台将媒体人与读者直接联系在一起,传统的媒体企业显得不那么有优势了。
在未来,还会有更多行业面临这样的变革。而身处这些行业的我们,未来有可能不再属于任何一家公司,而只属于一个平台。
而一旦从企业到平台,最大的变化就是,个体的作用将会凸显,而组织的作用将会减弱。
实际上,即便没有咨询和媒体行业这么明显的变化,不少企业,也已经在借鉴平台化的一些做法,悄悄地进行组织变革,以更加适应未来的发展以及人才需要。
而这些变革,对我们未来几十年的职业生涯,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我个人这些年帮各大企业做组织设计咨询的观察来看,至少有四个企业发展的趋势,是我们不能忽视的。
趋势一:更替
企业的存续时间越来越短,个人在一家企业的职业生涯也越来越短。所以,我们应该最大化利用企业的资源来为自己增值,同时密切关注行业动向。
我刚做咨询的时候,企业做战略规划都是5年甚至10年。而现在,能够拿得出清晰的3年战略的企业,已经不多了。至于5年和10年,企业还是不是活着,也未可知。
即便仍然活着,它是否还能维持高增长、高利润,从而为你提供高物质回报,也是谁都不能保证的。
在这种趋势下,个人不可能把安全感寄托于企业,而只可能来源于自我价值的提升。
所以,你在进入一个企业之前,都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假如这个行业衰落了、企业倒闭了,我还可以去哪儿?我的价值在这里能得到多大提升?
除此以外,你还需要时刻关注自己行业的变化,及其对自己的影响,你不得不去思考下面这些问题,以洞悉行业变化:
·这个行业的人才素质,相比以往如何?
·这个行业出去的人,身价涨跌如何?
·行业是否存在人才短缺?在哪个细分领域?
·哪个细分子行业的增长最迅速?
·行业有什么新技术产生?这种新技术会如何影响它?
·这个行业的主要增值发生在价值链的哪一环?近期是否有变化?
趋势二:无界
随着,企业的组织架构越来越灵活,岗位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所以,找到变化下的内部创业机会,可能会实现弯道超车。
以前做咨询项目,都是从战略梳理入手,然后设计与之匹配的组织架构,再梳理各个岗位的职责以及要求,然后按照要求配上合适的人。
其实就是,先挖坑、再找适合的萝卜填。
而今这样的变革时期,僵硬的组织架构、森严的等级体系,将会使企业的决策变慢,无法应对变化。
那么,什么才能更快地应对变化呢?人。因为岗位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只有人,才可能及时识别变化并快速反应。
所以,这几年的组织设计,主题都是灵活:有些企业开始去中层化,只留高层和基层;有些企业将岗位合并,避免分工过细带来对人的限制;有些企业,甚至连岗位职责描述都取消了。总之一句话,层级之间的界限、岗位之间的界限,将越来越被打破。
这种“无界”的趋势,使得个人有更多机会选择自己愿意做的事,进而会有更多崭露头角的机会。
比如,很多传统企业,面对互联网+、O2O、社群经济这些新兴概念,往往选择同时兼顾传统业务以及新兴业务。
他们会在内部推行两种架构,一种是适应现有业务的传统架构,而对于新业务,则采用项目组这样的灵活组织形式。
我看到过一些员工,当企业有新的项目时,他们敢于冒险,进入一个前途未卜的项目组。最后成了,给公司创造了巨大价值,而他们则实现了弯道超车,同时借助企业的资源大大提升了自己的价值。
所以,去注意你所在的企业正在尝试什么样的转型和新业务,在这样的业务中,你是否可以成为其中的一员,而不是固守在原先的岗位上。
即便没有这样的机会,只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将不再是好的做法。
趋势三:联盟
企业与人才、人才与人才的关系趋向于联盟。所以应着力打造个人品牌。
“联盟”不是一个新概念了,它最初由Linkedin联合创始人Reid Hoffman提出,指的是:未来的职业将不再是雇佣关系,而是互相投资的关系。企业和员工双方,为了共同的使命和目标,互相在对方身上投资。
然而,为什么是联盟而不再是雇佣呢?除了开头所说的,互联网带来的交易成本降低之外,跟如今的行业结构也有很大关系。
过去制造业占主流,流程性和重复性的岗位需求大,体力劳动者需求多。而现在服务业逐渐步入主流,尤其是高端服务业,那么与之相伴的,企业对脑力劳动者和创新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但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更难监控和管理。
比如说,你看一个包装工有没有好好干活儿,数数他一天包装了多少东西就行。但你要评估一个研发人员呢?是看他一天写了几份报告么?显然很困难。
所以,对需要创新的脑力劳动者而言,企业能够控制的只是他的时间,但投入程度完全由他自己决定,企业很难监控和管理。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要跟人才建立情感联系,形成精神契约,才能让他足够投入。实际上,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很多种联盟的形式了:
给予优秀员工股权期权等长期激励,从而将个人与企业发展捆绑到一起,这是在薪酬方面跟人才形成联盟。
一些公司雇佣自由顾问,自由顾问并非正式雇员,但会为公司服务某个客户或项目,然后按项目进行结算,这是在关系方面跟人才形成联盟。
一些大企业,内部不雇佣研发人员,而采用开放式研发,跟有研究能力的个人或团队合作,共享回报收益,这是在商业方面跟人才形成联盟。
有些企业鼓励员工内部创业,不光给投资,创业成功了还有可能收购回来,这是在发展方面跟人才形成联盟。
什么样的企业愿意跟人才形成联盟呢?所谓的“高端”行业?未必。
海底捞大家都听说过:店长及以上员工离职,只要任职超过一年以上,就给一定金额的“嫁妆”,这就是一种联盟。
原因很简单,海底捞虽然是传统行业,但餐饮业对店长以上级别的人才需求是很旺盛的,并且他们的投入度对业绩的影响是很大的,这一点跟所谓的高端行业没有差别。
所以说,越依赖于人才的行业,企业越希望跟人才建立联盟关系。
倘若你希望未来与企业形成联盟,而不是雇佣关系,那么,你就需要去那些依赖人的行业,同时,着力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而不是依赖于企业品牌。
倘若你不是这样的类型,而是习惯于按指令做事,那么,就去那些高度依赖资本和资源的行业,前提是,他们的优势可以维持到你的职业生涯结束。
趋势四:分化
企业更加重视人力资本投入产出比,资源分配出现两极分化。所以应让自己的价值服务更直接作用于产出。
我这两年所服务过的企业,尤其是传统行业,很多都提出要控制成本、提高效率。一个原因是经济的不确定性,另一个原因则是技术冲击,很多行业被颠覆。
当市场不利、利润下降的时候,自然就想到要降低成本。而在很多企业的成本里,人力成本是很大的一块。
现在去看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以及其他高管,可能都有一个绩效指标,就是人力成本投入产出比。简单来说,就是花在员工身上的每一分钱,给企业带来了多少回报。
如何最大化人力成本的投入产出比呢?很多企业采取的方式是:资源重新分配。
比如,1块钱分给两个人,A员工比B员工绩效好,过去是A给6毛,B给4毛,资源重新分配之后,现在是A给7毛,B只给3毛。
企业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将资源倾斜给高价值员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鞭策其他员工。换言之,企业会越来越多地将资源投给那些高价值员工。相应地,越不能产生价值的,企业越会减少投资。
所以,在这样分化的大趋势下,如果你所做的事情,不能给企业带来足够的价值,你自己就将没有价值。
因此,对一部分人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对另一部分人来说,这也是最坏的时代。
精彩提炼
1.随着交易成本的下降和管理成本的上升,企业将越来越平台化,表现为:更替、无界、联盟和分化。
2.我们应该不断通过提问,时刻关注自己行业的发展动向。
3.主动发现机会,利用企业资源提升自我价值,才有可能弯道超车。
4.如果希望联盟,就去那些相对依赖人的行业。
5.最重要的是,不只是个人,企业也应当关注这些趋势,才能留住优秀的人才。
后续练习
1.回顾你所属的行业,看是否存在企业平台化的趋势。
2.如果有,那么表现是什么?更替、无界、联盟还是分化?
3.利用趋势一里提到的行业分析问题清单,洞悉本行业的趋势变化。
4.通过以下渠道,了解本行业的变化,并且与自己的分析进行对照。
渠道一:业内资深人士访谈。
渠道二:本行业内猎头顾问访谈。
渠道三:一些咨询公司、证券公司等对本行业的研究报告。
06 破除思维定式 哪些思维方式会终生阻碍你
努力和结果之间并非线性关系
——如何拥有一个高性价比人生
小时候,经常听一些同学说:“哎呀,我最近一点都没复习,考70多分,我这人就是太懒了。听说XX(某学霸)每天都学到深夜呢!能不考90分嘛!”
工作了,也会听一些同事说:“XX(某高绩效同事)工作很努力的,周末经常加班,难怪老板器重嘛。我就是太懒了,生活不能只有工作呀,要这么拼干嘛呢?”
那么,稍稍努力就能到60分的“聪明人”,和几倍力气才到90分的“笨蛋”,到底谁的人生性价比更高呢?
我常常见到一些“聪明人”,他们觉得,自己只要稍微努努力,一件事情就能做到60多分,而那些看起来每天埋头苦干、花费了几倍时间的,也就80多分而已,肯定是智商有缺陷。这些人,不仅自认为聪明,甚至周围的人也会觉得他们很聪明,只是不够努力而已。
我曾经面试过一个人,他说自己学习能力很强,在各个部门轮岗共计2个月,其中5天之内就把公司的研发技术都掌握了,但一般的研发工程师要几年。
这些“聪明人”,做任何事情都是马马虎虎、浅尝辄止,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核心。
他们经常跟自己说:那些笨蛋算什么?我这么聪明,只要稍加努力,自然比他们牛逼。我的人生,可以做那么多事情,性价比比那些笨蛋高多了!
然而某一天,他们突然发现,那些80多分的人一夜间冲到了90多分,获取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比如财富、名声、人脉……而自己这个聪明人什么都没有。
于是他愤怒了:“凭什么那个笨蛋可以得到这些东西?而我这么聪明,却什么都没有?”
那么,“聪明人”和“笨蛋”,到底谁的人生性价比更高呢?我们所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绩之间,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呢?
努力与成绩之间的关系是曲线,而不是直线
事实上,努力跟成绩之间,绝不是一个线性关系。
稍加努力就可以做到60分,但是到80分就需要成倍的努力,到90分则更甚。这并非是因为60分的人聪明,而是因为,人生本来就是这样的。
对于人生中的大多数事情来说,努力与成绩之间的关系,其实更类似于如下这条曲线:
区间1
在本书前面讲学习的章节中,我就曾经提到:入门一样东西,你只需要20-30小时。但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你需要10000小时。
所以,如果只是想做到60分,其实付出一点点努力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几乎没有什么不确定因素,会导致你的付出白费。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事情刚开始做的时候,我们很有成就感、热情高涨,以至于我们觉得这件事太简单了,自己太有天赋了,自己就是个聪明人。
你甚至想不通,为什么有些人,花费了你几倍的努力,却只做到了八十分而已,你觉得唯一的理由是:他们太笨了。
区间2
然而如果你停留在60分,不再继续努力,你可能永远不会知道:从60分开始,不确定性就开始出现了。
60分以上,你可能面临两种结果:如果缺乏正确的方法,很可能努力了却没有成绩;即便有了正确的方法,成绩上升的速度也比60分之前大大降低。
这个阶段,你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在试错,所以你有可能会开始怀疑自己,成就感也会开始下降。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60分的聪明人会觉得80分的人是“笨蛋”的原因。
区间3
当然,如果坚持挺过了第二阶段,进入第三阶段,而你的运气又足够好,那么你所获得的成绩会呈现指数上升的趋势,因为量变引起质变的临界点出现了。
这就好像写文章,起初上手的时候是很费劲的,但坚持一段时间之后,会发现思路一下子通了,变得文思如泉涌。
然而,这一阶段的不确定性比第二阶段更大,如果天赋不够、运气不佳、环境不利,都会导致你停滞不前。
并且,如果不能继续突破,又放弃了努力,还有可能会掉入此前的第二阶段,继续煎熬。
这个图几乎适用于人生中大多数需要努力的事情。
拿咨询职业来举例,在咨询公司,大学毕业进来当初级顾问的时候,成就感是最高的,从什么都不会,到把PPT、数据表格用得炉火纯青,每天都觉得自己在进步,觉得自己简直太适合这份工作了。
然而,如果开始独立负责一个模块甚至一个项目了,就会发现,这事儿没那么容易,如果方法不得当,很可能一点长进都没有。这个过程需要很多次的试错,才能摸索到正确的方式,而这个试错过程,会让你在一段时间内看不到明显进步。
如果能够突破以上阶段,就会进入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后面的路会顺当得多。
当然,最后能否做到合伙人,除了努力以外,还得要看机遇等等因素。
你可以联想一下,你所做的职业,是否也是如此。
不同成绩水平所对应的资源回报不同
既然本篇的主题是最高性价比,似乎,我们已经找到答案了。
如果本着寻求高性价比的目的,我们应该在60分停下,既能够维持努力的高性价比,又不至于丧失了自信。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虽然说努力所获得的成绩是阶段一最高,且风险也最低。但是,我们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各个区间的人数分布和资源分布是不一样的。
你不费吹灰之力地做到了60分,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擅长领域。然而你跳出来看看,跟你站在一起的有成千上万的“聪明人”。
既然60分的成绩最容易获得、性价比又高,自然有很多人都可以到达这里。
那么,人数多有什么问题呢?
问题在于,在这个区间,留给你们分配的回报资源本来就很少,更不用提,还要被这么多“聪明人”瓜分了。
还拿咨询顾问举例,初级顾问阶段,成就感很高,感觉很好。然而,大多数人都能够做得跟你一样好,甚至比你更好。而可供分配的资源(比如发展机会、加薪机会、人脉资源等等)并没有比其它阶段更多。
所以,如果考虑了资源和人数分布的因素,性价比最高就不是60分了,而是90分及以上,尽管它的风险最高。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应该如何降低风险又维持较高的性价比呢?
维持高性价比的三种可行方式
1.有所取舍
从投资的角度来说,你不可能把所有的投入都放在风险最高的篮子里。所以,你需要分散风险。
你不可能凡事都做到90分以上,当然,更不要同时做很多60分的事情。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取舍。
有些事情你需要做到至少70分,这样你会超过60分的大多数人,获得最基本的资源回报。并且70分是低风险、回报快,你会从中获取成就感。
另一方面,你需要把另一件事情竭力做到90分以上,尽力去搏,但是避免过于激进地追求结果,毕竟投资有风险,机会不是天天都在等你。
也就是说,我们的知识和能力分布,应该是“T”字型的,也就是说,在一些领域做到70分,掌握最基础的能力,但是需要选择一个领域精耕和深挖。
至于说哪些事情做到70分、哪些事情做到90分呢,取舍的标准有两个:
第一,资源分布情况
选取那些90分以上,区间的资源最集中的领域。
比如说,为什么创业的人常常是all in(全心投入)的选择呢?因为做到60分的回报几乎为0,只有做到90分以上,回报才会很高。
再比如,为什么企业打工的人,很多都期望朝九晚五呢?因为做到60分,也会有相应的回报。如果对物质诉求并没有那么高,对成功的渴望没那么强烈,就可以安于这个阶段,把多余的时间分配到别的事情上。
第二,自身能力、兴趣、需求
本书此前的文章曾经提过,在择业的时候需要考虑能力、兴趣和需求。事实上,人生中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用这几个因素来回答。
做到90分需要熬过非常痛苦的时期,如果能力不够、没有热情、又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在第二、第三阶段这样缺乏即时成就感的情况下,很难走得下去。
至于如何根据能力、兴趣和需求来选择,可以看本书在选择篇章里的方法。
2.掌握方法
60分的时候,努力就可以,你有很多前人的方法可以参考、复制,简单模仿加上基本智商就够了。
但是,从60分以上开始,就需要技巧了。
所以,在60分—90分,你能够获得回报不仅仅是因为你努力了,还因为你在不断地尝试中找到了正确的方法,这是为什么开始获得成绩会比较慢的原因,因为需要试错。
也就是说,这里的努力不光光是花时间的问题,而是要找到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到努力的着力点,而不是光做应激性的努力。
我将自己的公众号标语定位“别努力了,你根本不是懒”,正是因为,我认为盲目努力根本称不上努力,而是另一种大脑偷懒的做法。
至于说,如何掌握努力的正确方法,本身就是这本书的主题,如果你已经看完本书前面的文章并且按照方法去实践,相信很快可以找到正确方法。
3.调节情绪
除了努力和掌握方法之外,你还需要根据所处的阶段调节自己的情绪。
现在,既然你知道人生是一条曲线了,就不必那么着急了。你首先需要知道自己处在哪个阶段。
如果处于第一阶段,那么很快获得成绩之后,也不要沾沾自喜、浅尝辄止。
如果处于第二阶段,也不要妄自菲薄,而是需要不断试错、不断总结。有可能的话,找一个前辈,多向他/她请教、学习。
如果有幸到了第三阶段,就怀着尽人事听天命的态度,从资源回报来说,第二阶段已经能够满足你的基本需求了,因此不必强求,静待时机。
做一个确定失败的“聪明人”
艾德·伍德是好莱坞默片时代末期的一位烂片导演,他的作品无一例外都是粗俗无聊的剧情、粗制滥造的画面、毫无逻辑的对白,总之,烂得毫无争议。
而且,他还曾因为需要一个肉类批发商的赞助而让这人的儿子在片中饰演英雄。后来因为生活和工作的疯狂,且屡屡失败,女友离他而去。
可最终,他也没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导演,且死在了接济他的一个演员家里。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后来的大导演蒂姆伯顿,从中感受到了一个努力奋斗的执着者的悲欢,把艾德伍德的经历拍成了一部电影,还拿了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奖,也算让他死得其所了。
不过讽刺的是,在影片最后,蒂姆伯顿还是虚构了一段情节,让艾德伍德的一部影片获得了巨大成功,变成了一个因坚持梦想而受到尊敬的成功励志形象。
你看,这世界对人的评判标准依然粗暴,那就是:你有没有成功。
虽然我们知道,任何事情做到60分很容易,做到90分很难,资源回报都集中在90分以上。但是这种标准下,谁会想要成为艾德伍德那样既努力又没成功的“笨蛋”呢?
虽然我们知道这些,但仍然有很多人选择只做到60多分,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太高了,万一努力却失败了,就成了别人眼中的“笨蛋”,这是一些“聪明人”所不能承受的。
毕竟,“不去努力然后欺骗自己说我根本不想要”的痛苦,比“拼命努力却失败”的痛苦,要小得多。
所以,你想要做一个确定失败的“聪明人”,还是一个可能成功的“笨蛋”呢?
精彩提炼
1.稍加努力就可以做到60分,但是到80分就需要成倍的努力,到90分则更甚。这并非是因为60分的人聪明,而是因为,人生本来就是这样的。
2.60 分的成绩最容易获得、性价比又高,但人数众多、僧多粥少。所以,考虑资源和人数分布的因素,性价比最高已经不是60分了,而是90分及以上,尽管它的风险最高。
3.高性价比的努力方法:有所取舍,采用“T”字型的努力方式;掌握方法,别让大脑偷懒;调节情绪,清楚自己在哪个阶段,从而调整心态。
后续练习
找出你的“T”字型:从你的人生目标出发,按照你在本书此前的练习中盘点出来的兴趣、擅长,找到你的努力“T”字型,即:哪些领域要深耕到90分,而哪些领域只需要60—70分。
牢牢困住大部分人的错误意识
——如何才能不做纸牌魔术里的观众
从学校踏入社会的这十年,我养成的习惯之一就是:碰到困境的时候,去质疑一切跟这个困境有关的思维和情绪模式。而大多数时候,我都能靠这种方法,找到一条走出困境的路。
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发现,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都被植入了大量错误的意识,而我们的大多数焦虑、迷茫、踟蹰、沮丧……几乎都来源于此。
只是,我们太关注于应对每天的生活,以至于对这种错误意识的植入浑然不觉。
我们都是纸牌魔术里的观众
不知你们有没看过这样一个纸牌魔术:魔术师让一个观众上台,他/她一边洗牌,一边让观众回答自己一些问题,同时让观众按自己的要求做些事情。
然后魔术师将纸牌放下,要观众心里想一张牌,之后魔术师重新洗牌,让观众掀开最上面那张,竟然真的是观众之前想的那张牌。
实际上,这是一种微妙的心理操控。当台上两人交谈的时候,观众只是回答问题,做魔术师让他/她做的事情。但实际上,魔术师是通过这个过程,让观众集中注意力到应对他/她的要求上。
然后与此同时,在无人察觉的瞬间,魔术师手里快速闪出一张牌,而这个瞬间,被观众下意识地捕捉到了,他/她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被灌输了一个图像意念。
所以,之后当观众被要求去想一张牌的时候,已经有了下意识的选择。这时候魔术师要做的,只是洗牌的时候让这张牌在最上面而已。而这对魔术师来说,实在太简单了。
实际上,这种意念的操控,不仅存在于纸牌魔术中,现实生活中也无处不在。
从学校踏入社会的这十年,我养成的习惯之一就是:碰到困境的时候,去质疑一切跟这个困境有关的思维和情绪模式。而大多数时候,我都能靠这种方法,找到一条走出困境的路。
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发现,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都被植入了大量错误的意识,而我们的大多数焦虑、迷茫、踟蹰、沮丧……几乎都来源于此。
只是,我们就像那个忙于应对魔术师的观众那样,太关注于应对每天的生活,以至于对这种错误意识的植入浑然不觉。
错误意识1:追求工作生活平衡,而忽略背后的本质
以前在咨询公司,面试顾问的时候,经常被问到工作生活平衡的问题,这大概是面试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不仅面试者会问,有些面试官也会问面试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下面是我跟其中一个面试者关于这个问题的对话:
对方:您在咨询公司这么多年,怎么解决Work-life Balance(工作生活平衡)的问题?
我:什么叫Work-life Balance呢?
对方(感到意外):嗯……就是,会不会有空余时间享受生活?
我:那你觉得什么是享受生活呢?
对方:比如旅游啊,做自己喜欢的事啊,陪家人啊……
我:如果现在有两件事给你选择,你愿意选择哪一件。一件是,你在工作中给客户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他们请你吃饭表示感激;另一件是,你太太跟母亲发生了冲突,让你裁决。这两个场景,你选哪个?
对方:选前面那个。
我:对啊,所以你在乎的不是工作跟生活的平衡,而是痛苦跟快乐的平衡,但工作不全是痛苦,而生活也不全是快乐啊。
我们经常把工作生活平衡挂在嘴边,然而,我们大多数人其实从未认真思考过,这句话的本质是什么,它又是基于怎样的假设前提。
实际上,这句话本身更多是说,一个人在不同角色中的职责与时间分配问题。但很多人在说“工作生活平衡”的时候,或者是在实践这句话的时候,理解的却是”工作=付出=痛苦;生活=享受=快乐”,所以要痛苦与快乐进行平衡。
然而,工作只是付出吗?当你感到自己在成长,是否有喜悦感?当你做成一件事情,是否有成就感?当你为他人带来价值,是否有使命感?
而生活又全是享受、无需付出吗?与爱人相处、教育子女、孝敬父母……这些,哪一样是单纯享受而不需要付出的呢?
所以,工作不等于付出,而生活也不等于享受。
那么,付出是否等于痛苦、享受又是否等于快乐呢?
就拿做公益来说,很多人坚持不懈地为公益事业付出,然而并没有为这种付出感到痛苦。恰恰相反,他们从中体会到了利他的快乐。
反而有时候所谓的一些享受,比如买买买,收到快递的瞬间觉得快乐,但这种快感很快就消失了,然后又需要下一次更大的消费来维持这种快感。
从这个角度来说,付出不等于痛苦,而享受也不等于快乐。并且有时候,当下的付出是为了获取长期的快乐,而当下的快乐有时候却会带来长期的痛苦。所以,我们追求的根本不是痛苦与快乐的平衡,而是长期快乐与短期快乐之间的平衡。
那么,持有这样的错误意识会有什么问题呢?
一旦我们将工作与生活对立,将工作与付出和痛苦等同、生活与享受和快乐等同,那么每次进入工作,大脑内部和痛苦相关的区域就会被激活,长此以往,大脑慢慢建立起一个稳定的神经结构——一旦开始工作就会进入痛苦状态。
经常有读者留言说:我想找自己喜欢的工作去做,但我什么都不喜欢,怎么办?
之所以什么都不喜欢,往往就是因为你的大脑已经建立起这样的稳定结构,所以任何工作在开始之前,就被你划入痛苦的区域了,你又怎么能发现自己的兴趣呢?
另外,将生活与享受和快乐等同的意识,也会阻碍我们获得生活上的满足感。因为当我们认为,生活就应该享受的时候,我们就不会愿意付出了。
所以,很多人才会抱有这样的择偶观:我太累、太孤单了,如果能够找到一个人照顾我、无条件对我好、帮我承担这些痛苦,我就会从此快乐起来了。
恋爱和婚姻关系中的大多数沟通问题,往往都来源于这种对付出和享受的错误认识。
所以,去消除你大脑里关于工作和生活的条件反射吧。
错误意识2:将行为归因于性格,而忽略能力
曾经跟一位男士合作,我要求他完成工作之后需要给我审核,然后再发出去。交给我的时候,我指出了好几处错误,他说:“这你都能发现,果然女生就是更加细心。”
我对这句话深感不快,不仅是因为他的性格刻板印象,更是因为这句话非常不负责任,企图将责任推给性格,而不是自己的能力或态度。
实际上,我是一个非常大条的人,刚参加工作没多久,就因为大量数据错误被老板骂得狗血淋头。
所以,每次东西交出去之前,我都强迫自己看三遍,还会总结出常见的错误,做成检查清单,下次检查的时候重点对照。
当一件事情没有做好,就怪罪于性格,这是阻碍我们发展的最大障碍。实际上,我们在本书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到过,人的行为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性格、动机、价值观、经历、外部影响、角色以及能力,远远不是性格一个因素来决定的。
举例来说,很多内向的人,可能都经历过这种挣扎:我怎样才能让自己外向起来,更好地与人交往呢?
如果按照上面这些因素,你最终是否能够很好地跟人交往,取决于7个要素:
·性格是否喜欢与人交往。
·是否追求在人群中的归属感。
·是否与交往的这个人/群体价值观相符。
·是否有此类场合下交往的经历/经验。
·当时的社交氛围如何。
·交往当时你所处的角色是什么。
·你的人际交往能力如何。
在这么多因素里,性格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它只代表你对这件事的一种偏好,而不代表能否做好。
比如,内向的人喜欢独处,但这并不代表,内向的人不具备跟人交往的能力。实际上,我曾为一些公司做过研究,在很多公司里,最能搞定客户的销售人员,并不是性格外向的人。
所以,当我们做不好一件事的时候,不要轻易诉诸于性格,而要知道这是一种需要掌握的能力。只有这么看待问题,你才有解决它的可能性。
并且,也只有这种看法才能让你正视自己的天性,不会试图去压制它,因为,天性也被证明是几乎无法改变的。
但好在,任何一种天性,几乎都是有两面性的。比如自卑,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里提到,自卑有可能摧毁一个人,使人自甘堕落或精神异常。但另一方面,它也可能使人发愤图强,以补偿自己的弱点。
如果我们期望在任何方面都完美无缺,那我们最终会成为一个十分平庸的人。所以有效的做法是,不要去试图压制天性,而应该最大程度发挥它的正面效应,另外提高能力、采取措施来弥补它的负面效应。
这就好比你跟一群人比赛跑步,你面前的这个赛道最短,却布满了钉子。正面效应是,这些钉子帮你打消了其他选手跟你抢捷径的念头。然而负面效应却是,你自己也用不了。
如何解决呢?难道要去拔钉子吗?不是,你应该要学会给自己做双坚固的鞋。这样最能够利用天然条件的正面效应、同时弥补它的负面效应。
所以,面对你的天性,去做一双鞋,而不是去拔钉子。
错误意识3:遇到挫折必须恢复,而错过随之而来的机会
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工作,要刷剧来恢复心情;想做的事情失败了,要休息几天恢复信心;喜欢的人不喜欢自己,要胡吃海喝来忘记……这是我们的正常反应。
然而,谁说初恋分手就要哭、找不到工作就要刷剧、失败了就要静静呢?分手代表对方现阶段不适合你,找不到工作是提醒你还有不足,失败了是给你机会反思和成长。
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挫折或失败需要花时间去应对。然而,我们低估了自己应对失败的能力,所以硬塞给自己一个伤心的理由。
如果我们在每次挫折和失败之后,就进入恢复模式,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需要疗伤,那就阻碍了这些挫折和失败给我们带来的全新视角,以及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斗志。而这些全新视角和斗志,才是真正让我们得以走出挫折的方法。
所以,每次挫折和失败之后,不要给自己理由去堕落,而是将它当成发展自己的机会,去反思和总结。
其实,不管是工作、生活,还是失败、挫折,抑或是我们战胜天性的历程,都会对我们的心灵产生深远影响。当工作、生活、自我、成就达不到我们的期望时,恰恰是我们从中窥见精神与心灵的机会。
它们都是一种尝试,能唤醒我们最深处的本性,所以我们不要因为错误的意识而失去了唤醒自己的机会。生命的意义并不是快乐,而是心灵的形成。而这些历程,全都是我们雕琢自己个性的过程。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不再做纸牌魔术里的那个观众。
精彩提炼
1.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都被植入了大量错误的意识,而我们的大多数焦虑、迷茫、踟蹰、沮丧……几乎都来源于此。
2.工作不等于付出,而生活也不等于享受。付出不等于痛苦,而享受也不等于快乐。
3.我们追求的根本不是痛苦与快乐的平衡,而是长期快乐与短期快乐之间的平衡。
4.人的行为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性格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只代表你对这件事的一种偏好,而不代表能否做好。
5.面对你的天性,去做一双鞋,而不是去拔钉子。
6.如果在每次挫折和失败之后,就进入恢复模式,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需要疗伤,那就阻碍了这些挫折和失败给我们带来的全新视角,以及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斗志。
后续练习
对照本文提到的三个思维定式,看自己最容易产生的误区是哪个,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移除这种条件反射。
别给自己贴标签
——长期的标签将成为一个自证预言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讲了天赋,也提到:要认识和发挥自己的天赋。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却常常不愿意深入认识自己,反而随手给自己贴上一些标签,束缚了自己的天赋。实际上,给自己、给他人贴标签的行为,不仅会阻碍我们进行深入的自我认知,而且在他人的负面标签下,我们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制造一个“自证预言”,让自己不幸被他人言中。
你可曾经历过无地自容的瞬间
小时候在奶奶家,经常有一个走街串巷做买卖的中年男人经过门口。
不知为何,我每次看到他,都十分害怕。或许是他长得太凶,或许是他的表情,或许是他挑着的那个货担,反正,一个小孩子的恐惧总是很难理解的。
每当他出现在门口,我就会飞快地躲到门后面,再也不敢出来,奶奶喊我出来叫人,我也不理不睬。
有一次,她叹了口气说:这孩子怕生,将来怕是没什么出息。
一个几岁大的孩子,根本无法明白,“怕生”跟“出息”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联。只是,奶奶向来重男轻女,我一直为博得她的喜欢而努力,但是今天却因为一个陌生人让她丧失了对我的信心。在那一刻,我自卑得无地自容。
在此之前,我并不害怕其他生人,但从那刻起,我突然开始害怕,拒绝跟陌生人接触。
我不确定你们小时候是否有过相似的经历,后来跟一些朋友说起来,不少人都有,比如因为一件小事,被大人说“笨”、“内向”、“多动症”、“老实”、“头脑简单”……
同时,还会被贴上“长大会吃亏”、“长大没出息”的标签。
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再也没有比这种标签更糟糕的事情了,这比考试不及格还要糟糕一百倍。因为这种标签否定的是我们的未来,而考试,仅仅代表一次。
当然,你可能足够幸运,没有上面的经历,但我想,你大概听过这些:
“你是天蝎座啊?很腹黑啊。”
“你老板是处女座?那么吹毛求疵,你太不容易了。”
“你性格这么内向,不适合做销售。”
“你这么理性,肯定很冷漠,没有同情心。”
“你们领导这么大年纪还没结婚,又是女人,肯定很变态。”
“前面车开得那么烂,肯定是女司机。”
“他看起来这么年轻,给不出什么有用建议的。”
“在地铁上吃东西,这么没素质,又是外地人。”
当然,好像也有正面的。比如:
“你是摩羯啊?工作肯定很努力的。”(我还真听过,有按照星座来招人的奇葩公司)“你性格这么外向,跟谁都聊得来,肯定人缘儿好。”
“你是北方人啊?怪不得这么爽快。”
我们似乎非常轻而易举,并且常常难以自控地对别人说出我们对一类人的判断,但是,却常常为别人对自己下某种判断感到愤怒。
“贴标签”的行为靠谱吗
像我们这样,根据自己过往的经验,给一类人贴上标签进行分类,形成一种固定看法的行为,其实是一种普遍现象,严肃一点的说法就是“刻板印象”(Stereotype)。
问题是,这些刻板印象,都正确吗?
2015年轰动全球的社交活动“#ilooklikeanengineer”(如果你去网上搜索,应该还可以看得到),分享出来的那些照片,会让你不相信他们都是工程师。
人们常常会在见到他人的30秒之内,就不由自主地形成了第一印象。并且,除非继续深交,否则很难改变。
而这些印象,往往是基于外貌、性别、学历,等等,但这些信息,是我们根本不需要深入认识对方就能够知道的。
那么,这些跟外貌、性别、学历相关的刻板印象都是哪里来的呢?跟我们的教育、经历相关。
比如,一对父母从小教育他们的女儿说“女孩子应该穿粉色,男孩子才应该穿蓝色”,那么她今后看到一个穿粉色衣服的男孩子,很可能会感到厌恶。
当然,如果在她的成长经历中,发现周围很多男孩子都穿了粉色,那她可能会渐渐改变这种印象。
可是,这种来自教育和经历的刻板印象是否正确呢?
常常不正确!
因为,我们的社会一直在发展,你从小被教育的观念,很多都发生了变化。
再者,每个人过往的经历其实是有限的,我们只是大千世界中非常渺小的个体,我们见识的世界太小了。
所以,我们来源于过去的教育以及自己有限经历的那些刻板印象,其实很多是不正确的,也就是说,很可能是一种偏见。
我们为什么要贴标签
既然不正确,我们为什么还是忍不住这样去想呢?我们的大脑为什么还会主动形成这些明明不正确的刻板印象呢?
原因一:这是我们对抗恐惧的一种生存经验
生活在地球(银河系中微小的太阳星系里的渺小的蓝色星球),我们都渺小得跟尘埃一样,随时随地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死去。
所以,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规避风险,对抗恐惧。
这些刻板印象,某种程度上讲,成了一种躲避风险的经验,能够降低我们的恐惧感。
比如,你好几次开车,发现马路杀手常常是女性,所以看到女性开车,你会更加小心,躲避由此可能引发的交通事故。
原因二:抱团竞争的一种方式
人类有一种将他人划分进“群内”和“群外”的天然倾向。
群体之间为了争夺资源而竞争,当资源稀缺时,我们倾向于关闭群体边界,偏爱群内人员,却歧视群外人员。
因为当我们属于某个群体的时候,这种感觉会让我们很有安全感,让我们在应对外来竞争的时候,感觉自己更强大。
所以,这就解释了,当周围的人都站在我们对立面、不同意我们观点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非常惊慌,会迫切希望找到一个有共鸣的群体。
举个现实一点的例子,假设你出生于某个城市,被告知,作为一个本地人,你不能被自己所在城市的大学录取。
原因是他们开放了比过去更多的名额给新移民,这个时候,你更有可能会对新移民产生偏见,并且支持限制他们入学的政策。
很多大城市,本地人跟新移民之间的矛盾,以及他们互相的偏见,跟这种心理有很大关系。
当然,即便没有群体间的资源竞争,在划分内外群之后,我们依然是有情感倾向的,我们倾向于偏好自己的同类。
一个外向的人,常常更容易对内向的人有偏见。一个有高等学历的人,常常更容易对学历低的人有偏见,这是发自情感的天性。
在绩效评估中,有一种评估偏差叫做“个人偏好错误”,就是说,管理者倾向于给类似自己的人以较高的评价,也是这样的道理。
原因三:社交便利
根据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的研究,150人是人类智力允许其拥有的稳定网络的人数上限(也被称为邓巴数字)。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跟认识的每一个人深入交往。
我们常常以截然不同的态度对待他人:对熟悉的人,常常把他看成一个有个性的人,而对不熟悉的人,倾向于进行归类。
比如,让你想象一下西方人的形象,你会这样形容美国人:随意、有创造力、自由。你会这样形容法国人:浪漫、自大、享受生活。
但是,如果我让你也用几个词来归纳中国人,你会怎么归纳呢?
你大概会告诉我,你做不到,因为你觉得:中国人都是不一样的,中国太大了,中国人多样化严重。
原因在于,我们对其它群体不熟悉,所以总是倾向于认为,他们很同质化。即便你告诉自己,他们是不一样的个体,但潜意识中,你仍然把他们归为一类。
这就很容易理解,如果我们自己是80后,就会觉得90后都一个样,很容易给90后贴上很多标签,但我们不会给80后贴,因为对于群内人员,我们承认多样化。
贴标签的负面作用
那么,贴标签会有什么负面问题呢?
负面作用一:导致标签对象的消极行为
刻板印象本质上其实是一种偏见,而偏见容易导致歧视,歧视则会导致消极行为。
当我们跟他人交流,尤其是信任的人交流的时候,这种刻板印象会左右我们自己的行为,而我们会接着制造一个自证预言。
罗森塔尔效应我们都听过,明明是随机分出的一组学生,为什么当心理学家告诉校长:这些孩子经过科学测定都是智商型人才的时候,这些孩子们最终真的干出了非凡的业绩?
这是因为,人们下意识地会接受自己喜欢、崇拜、信任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当刻板印象听久了,比如你很尊敬的领导告诉你“你性格内向,不适合做销售”的时候,你很容易下意识地做出一些行为。你会制造一个自证预言,那就是:我性格这么内向,果然不适合做销售。
再举个例子,国外的一项研究表明,当位高权重的人派给下级女性比男性更少的工作任务,并且对她们的表现有更低预期的时候,她们往往更加不自信,由此便证实了老板的预期。
负面作用二:增加标签对象的焦虑感
刻板印象威胁,是刻板印象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担心自己真的会符合他人对我们所属群体的刻板印象。
这种由刻板印象引起的焦虑,会影响我们的表现。
比如说,你所在的公司比较讲求资历,倾向于认为,年轻人常常没有经验,遇事处理不周到。
当某一天,你有机会去处理一些跨部门沟通的事情时,你会感到很焦虑。
一方面你想要证明给自己看,他们说的都是错的,同时,你又会担心,其它部门的同事会因为这种刻板印象,而不把年轻的你放在眼里。
再比如,在一个男性主导的企业里面,如果大家倾向于认为,女性不适合做管理。那么当你有机会做管理的时候,你会非常担心别人对你有偏见,你甚至担心,自己的下属会因为自己的性别而产生不服的心理。
这些焦虑和担心,常常会让你踌躇不前,影响本来的表现。
负面作用三:降低我们与标签对象深入交往的机会
事实上,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难消除,因为我们有拒绝不支持我们刻板印象的信息的倾向。
比如,我们认为女司机就是马路杀手,那么,当我们看到一个马路杀手的时候,如果恰好是位女性,我们就会得意地告诉自己:看,我说得没错吧。
但是,如果我们看到一个马路杀手,发现竟然不是女司机的时候,我们就会想:嗯,这只是个特例。
因为,我们天然的倾向是记住与刻板印象一致的信息,而忽略与之矛盾的信息。
另外,由于归因偏差的缘故,我们倾向于不考虑情境的因素,而把结果归因于个人行为。
比如,如果我们认为内向就是不善言辞、不善沟通。所以,看到内向的人做任何举动,我们都认为是内向导致的,并不会考虑背后的原因、当时的情境。
再比如,如果我们认为女性都很拜金,那么,如果我们看到一个满身名牌的女性,会归因于她拜金。
这种倾向会导致什么问题呢?会阻碍我们与他人深入交往的机会。
当我们给另一个人贴上标签之后,我们会认为:嗯,他就是这样的。于是,我们便不再想去深入了解这个人。
所以,当我们给他人贴上标签的那一刻,正是我们亲手关上进入对方内心大门的时刻。
如何撕掉标签
我们绝不可能对每个人深入研究一番,所以,贴标签这种行为不可能完全避免。
但是,当面对我们所在意的人的时候,无论是主动贴标签,还是被动贴标签,都是我们需要尽量克服的。
1.如何避免主动对他人贴标签
第一,有意识地提醒自己。
我上面说过,这种行为是人的天性,刻板印象也是自动生成的,因此,克服它需要用心以及有意识地提醒自己。
就像让你看一个人来推测他/她的职业一样,当我们事先没有告诉自己“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在自然的状态下,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可是,当我们把文章看到这里的时候,你会知道:嗯,我不能凭长相来判断职业。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呢?因为我们有意识地剔除了自己的刻板印象,准备客观地思考一下长相跟职业的关系,理性告诉我们,其实并没有关系。
所以,有意识地提醒自己,才能减少给别人贴标签的行为。
第二,主动接触甚至依赖其他群体成员。
我们的刻板印象和偏见常常来自于过去的经历,可是我们的经历都太有限,视野都太窄了,所以才会有这些偏见。
可是,如果两个群体的人之间有更多的接触,当我们看到太多针对于原先刻板印象的特例的时候,会有利于自己消除偏见。
比如,很多公司现在都会成立跨部门项目小组,在攻克一个困难项目的时候,不同的群体成员在一起工作。这时候,他们会发现自己需要群外人员的帮忙,互相合作和依赖,就能加深彼此的信任,有利于消除一些刻板印象。
第三,见识更大的世界,并时刻保持好奇心。
男人手拉手就是Gay(男同性恋),你也这么认为吗?
可是,如果你知道,一些印度男性喜欢手拉手,那你还会这么看吗?
再比如,在小城市里,30岁没结婚,就意味着女孩儿不够好,或者太挑。
但在北上广,30岁没结婚的比比皆是,你司空见惯了,不会觉得有任何不妥。
总之,见到更大的世界之后,你会调整自己的认知。
其实我们往往发现,那些见识更广的人,刻板印象更少。而那些特别偏激的人,往往视野很窄。
2.如何避免被动贴标签
第一,正确了解自己,并且让其它群体认识到这一点。
我曾经问过很多自称内向的人“你们知道什么是内向吗?”很少有人能够答对。
我在公众号里曾经写过几篇关于内向的文章,澄清了性格、能力、人品跟行为的区别,很多人都惊呼:这是我第一次认识自己。
其实,当你对自己都不了解的时候,怎么能期望别人能够主动了解你、消除对你的偏见呢?
所以,想要避免别人对自己贴标签,第一步就是:了解自己。
第二,打破自证预言,多看反刻板印象的例子。
有一项研究,研究者给大学男生和女生看了六个商业广告之后,要求他们完成数学测试。
这些人被分成了两组,每组都有男生和女生,他们的数学水平都差不多。
第一组看到的广告是跟性别刻板印象相关的,比如广告中的女性,看到打折化妆品就很疯狂。
第二组看到的是反性别刻板印象的广告,比如,女人对于工程方面的知识非常了解。
最后的测试结果显示,第二组女性的测试分数跟男性对比组的分数相当,而第一组女性的分数明显比同组男性低。
所以,如果你感到自己可能被太多刻板印象束缚了,不妨多看一些反刻板印象的文章、书籍、电影等等,这会减少你的焦虑感,也避免这种刻板印象成为一种自证预言。
当然,除了阅读之外,你还可以多跟一些群体内的反刻板印象的人接触。
第三,争取群体地位上升。
群体地位的上升,是最本质的能够改变刻板印象的方法,只是,需要一个群体的共同努力。
处于一个劣势群体的时候,你有责任去证明,你所在的这个群体,并不像他们所说的那样。
金伯莉·J·达夫的《社会心理学》里面,提到2007年盖洛普民意测验显示:88%的美国人愿意投票给合格的女性候选人。
可是在1967年,这一比例为57%,而1937年的时候,只有33%。
我们可以说,是因为女性地位上升引起的刻板印象减弱;但也可以说,因为刻板印象减弱,带来了女性地位上升,这两点往往是相辅相成的。
只要进入了良性循环,其实会越来越容易,但是,我们需要一个契机,来打破过去的循环。
总之,撕掉你身上的标签,你会发现,自己的舞台更大、空间更广。同样,撕掉你在别人身上贴的标签,你会发现,你的同伴更多。
精彩提炼
1.根据自己过往的经验,给一类人贴上标签进行分类,形成一种固定看法的行为,称为“刻板印象”(Stereotype)。
2.来源于过去的教育以及经历的刻板印象,很可能是一种偏见。
3.贴标签的原因:对抗恐惧、抱团竞争、便利社交。
4.我们常常以截然不同的态度对待他人:对熟悉的人,常常把他看成一个有个性的人,而对不熟悉的人,倾向于进行归类。
5.标签的负面作用:导致消极行为、引起焦虑感、阻碍深层社交。
6.如何避免对他人贴标签:建立意识、接触外群、见识世界。
7.如何避免被动贴标签:了解自己、多看反例、提升地位。
后续练习
看看你身上被贴了多少标签:
1.让你不同类型的朋友(比如家人、同事、同学等等),分别给出三个形容你的词语。
2.对于比较熟悉的朋友,让他们给出第一印象,以及当前印象,各三个词语,作为对比。
3.每类朋友挑3-5个人,把该类朋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个词记下来。
4.画出一张类似以下的图,分析一下:不同人群对你的印象有何不同、第一印象和当前印象有何不同。你会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
07 回归真实的自己 善用情绪,才能掌控人生
情商的真正意义
——情商不只是对别人,更多是对自己
如果你问身边的人,什么是情商,就会发现,大部分人对情商的理解就是:会说话、人脉广、懂世故,甚至有时还成了智商的反义词。
其实情商这个概念,真的是被严重扭曲了……
我们对情商的误解
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情商是指一种能力,即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从而能够利用情绪信息来指导决策和行为。
也就是说,真正高情商的人,应该是能够聆听情绪传递的信息,利用该信息进行决策,但是却不会被情绪所控制,深陷其中。
下面针对情商的几个常见误区,我们先来澄清一下:
1.情商不只是如何对待别人,更重要的是如何对待自己
心理学家兼记者Daniel Goleman提出的情商模型中,有五大要素:自我意识、控制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处理相互关系。其中前三项都是对待自己,只有后两项是对待别人。
所以,情商不是为了取悦别人,而是为了让自己更加自在。那些把情商等同于会说话的理解,全都是误区。
2.人类“发明”了情商,而不是“发现”了情商
情商虽然很受大众推崇,但在学术界饱受质疑。大众把情商追捧到天上,就好像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一样,实际上,情商只是我们在探索世界中创造出来的一个还未被证伪的概念。
我们要让它为我们所用,而不是被它捆绑。
3.情商是个综合概念
称自己情商低,就跟说自己是易胖体质一样,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易胖体质是由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基因,等等构成的,你需要改变的,是这些影响因素,而不是易胖体质这件事情。
同样的,单说情商提升,也没有任何意义,你需要知道的是:你在应对情绪的哪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是识别情绪、控制情绪,还是其他什么?
为什么我们要学会应对情绪
如果你注意观察,就会发现,不同人的烦恼是不同的,所花的时间精力也在不同的方面。同时,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的关注点也不同。对此,我简单做个分类:身体层、情绪层、思维层、价值观层、愿景层。
身体层:关注如何让自己吃饱肚子、身体更加健康、身材更加苗条。
情绪层:关注处理自己的情绪,比如今天谁谁惹我不开心了、明天被老板责怪又抑郁了。
思维层:关注思考和解决问题,运用理性思维,让情绪发挥正面作用,帮助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
价值观层:关注价值观,清晰地知道自己的价值观准则,以此为标准做事,并且结交与自己价值观契合的人。
愿景层:关注愿景,知道自己的使命和愿景,忙于通过努力来改变世界、影响他人。
需要说明的是,这五类其实没有绝对的高下之分,并且有时是相通的。以上高低顺序只代表在大多数情况里,各个层次对你的价值高低。
我们在人生的不同时刻,会困于不同层次。但是当我们长久困于情绪层的时候,必然会使自己进入其他层次时受阻。
从图上来看,想要跳出情绪层,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上到思维层,也就是说,通过理性的思考,来管理自己的情绪。
第二种,下到身体层,比如让抑郁焦虑的人疯狂地跑步、运动,从而脱离情绪,就是下到身体层的解决方案。
而跳到思维层的方式,即是情商的核心,也就是这篇文章想要介绍的方法。我分为对待自己的情绪和对待他人的情绪。
如何跳出情绪层——对待自己的情绪
1.认识情绪:肯定情绪的客观存在以及价值,不要试图暴力压抑
有段时间,我工作压力很大,有点焦虑,跟朋友出去玩的时候,也开心不起来,但我还是会强迫自己开心,因为所有人(包括我自己)都觉得:出来玩就应该开心啊,干嘛还愁眉苦脸?
实际上,这种压抑情绪的方式,反而让我更不开心了。Brene Brown在TED著名演讲“脆弱的力量”中也说过:当我们压抑一种情绪时,实际上会压抑所有的情绪。
我压抑自己的焦虑,也同时压抑了旅途带来的快乐,然而焦虑又根本压抑不住,所以,我怎么也快乐不起来。
另外,这种压抑还徒增了痛苦,因为我的期望(开心)跟现实(不开心)产生了冲突,我对自己的不开心产生了很大的负罪感。
很多时候,当我们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那种情绪本来没有太大的影响,然而我们如临大敌,为自己有这样的情绪而自责,把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这就好比失眠,本来只是轻度,然而对失眠的担心、对第二天工作的焦虑,最终使轻度失眠变成重度了。
实际上,我们必须肯定情绪的正面作用,因为这是我们的内心在通过情绪向我们传递某种信息。
比如,恐惧让我们产生应激反应,分泌肾上腺素,让我们用最快的速度远离危险;愤怒让我们有更大的气势,使得别人不敢欺压你;焦虑让我们开始反思,令我们不得不调整让自己不舒服的工作或生活方式。
当我们不能体验到任何情绪的时候,就成了一个机器人。其实情绪本身是一种生命的存在感,我们不应该去否定它的价值。
所以,在认识情绪方面,我们需要做到三点:认可情绪的客观存在、肯定情绪的价值、避免暴力式地压抑情绪。
2.觉察情绪:叫出名字、说出特点、聆听讯息
之前有人问我一个问题:我面对牛人的时候会自卑,但想起自己不错的学历和阅历又感到自负,总处于矛盾心理交织的状态,怎么办?
我的回答是:增强自我觉察。因为自我觉察非常强的人,能够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就不易受外界评价影响,也不易被情绪控制。
而觉察自己的情绪,是自我觉察中最基本的一项。在觉察自我情绪时,我们可以这样做:
第一,拓展关于情绪的词汇量,并能说出情绪的名称。
想管理和控制一个事物,了解它是必须的。如果你连它的名字都叫不出来,那你只会被它控制。
描述情绪的词汇大概有几百个,所以,不妨多积累一些情绪的词汇量,并在出现情绪的时候,判断一下,它是哪一种。
另外,你知道是哪种情绪之后,不妨大声说出情绪的名字。因为有研究表明,当你大声说出当下情绪名称的时候,这种情绪会减弱。
第二,说出每个情绪的特点。
只知道情绪的名字还不行,你还需要知道这种情绪的特点,比如它伴随的身体反应是什么、一般什么时候出现。
多年前,我做过一次职业转型。转型之后做第一个项目的时候,我常常感到工作提不起劲,但我不知道为什么。
后来我发觉,我当时的情绪其实是无关紧要(insignificant),就是觉得自己渺小和人微言轻。每次当团队讨论的时候,就会出现这种情绪,身体反应是目光向下、肩膀无力、无心讨论。
第三,聆听情绪传递给你的声音。
还是刚才的例子,这种感到渺小的情绪,想要告诉我的是:“尽快找到你在团队中的位置和价值吧,否则,我会一直围绕着你。”
所以,我才会开始思考自己的独特价值/优势、以及如何在团队中发挥它。
3.管理情绪:让肢体语言引导情绪,并移除事件和情绪之间的固定链接
在管理情绪方面,我们有两件事可以去做:
第一,区分情绪和行为,情绪为行为输入有用信息,而行为反过来引领情绪。
比如说,生气是一种情绪,但摔东西就是行为。再比如说,愤怒是一种情绪,但冲动决策就是行为。
所以,当你觉察到情绪的时候,先要进行分析,获取该情绪传递给你的有用信息,但是,却不要马上采取该情绪暗示你做出的行为。
但是反过来,你却可以让行为来引领情绪。
Amy Cuddy在著名的TED演讲《用肢体语言重塑自己》中,提到她的研究:如果我们在身体语言上把自己伪装得比较强大,就会真的在心理乃至生理层面产生效应。
举例来说,我见一些高级别客户的时候,就会担心自己气势不足,而产生焦虑。
倘若我让此刻的焦虑情绪引领了行为,我会条件反射地把自己缩成一团,躲在会议室最角落的位置,那这种焦虑情绪就会一直蔓延。
然而,正确利用情绪的方式是什么呢?听听情绪的声音,意识到这种焦虑情绪是为了提醒我:“你的气场不够,所以会焦虑,你要让自己气场更强,而不是减弱。”
所以,跟把自己缩成一团相反的是,我刻意调高椅子的高度,让自己更突出、更有力量。仅这一个小小的动作,我试过多次,非常有效果。
所以,当你处理情绪的时候,首先要提取情绪的有用信息,但不要让情绪下意识地引导你的行为,而要在信息提取之后,让肢体语言和行为来引领你的情绪。
第二,移除情绪的条件反射和固定链接。
比如,一被别人否定,就马上变得自卑,一被老板批评就马上愤怒,这可能是你的条件反射,你甚至都没有意识到。
但这种事件和情绪之间的固定链接,会大大增加你处理情绪的负担。解决的方法就是,不断发现自己在情绪方面的条件反射,然后通过提醒自己,来移除那些条件反射。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曾经提到,很多人遇到一件麻烦事,就会条件反射地陷入困扰和焦虑。
所以,当你意识到自己陷入困扰之后,需要提醒自己:要思考。经过思考解决问题之后,情绪自然就淡化了,比你一直去想怎么消散情绪更加有效。
如何跳出情绪层——对待他人的情绪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除了处理自己的情绪以外,我们常常还需要面对他人的情绪。
如何处理他人情绪呢?其实道理是相通的,对待自己是觉察和管理,而相应的,对待他人则是感知和应对。
1.感知
情绪
感知情绪的方法:一是注意观察,二是换位思考,三是为情绪负责。
·注意观察:多注意观察他人的变化,因为情绪是会有身体反应的。这跟觉察自己的情绪是一样的,你需要了解各个情绪及其对应的身体反应,这样,你就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身体反应,从而推断他人此刻的情绪。
·换位思考:只是观察还不够,比如说,对方肩膀紧张、心跳急促,你能知道的是,他可能是生气或者愤怒了。但是,他的情绪到底如何,你依然不知道。所以说,你需要换位思考,设想自己处在他的位置上,此刻的感受会如何。
·为情绪负责。如果由于你的情绪而伤害到别人,你需要及时道歉。我们很多时候与人沟通,常常会演变成争论输赢,这是我们需要避免的。
2.应对情绪
当我们感知并理解了他人情绪之后,在应对的时候,我们要记住三点:牢记目标、挖掘需求、寻找共赢。
·牢记目标
在与人沟通的时候,一旦情绪起来了,我们常会陷入两种误区:
第一个误区,争高下。非要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然而,当我们陷入情绪的时候,根本没有道理可讲,我们捍卫的不是真理,而是自己的立场,所以争执不会有任何结果。
第二个误区,做好人。一旦察觉到对方有情绪,马上选择让步,不想得罪人,然而,越是让步越是老好人,越得不到大家的尊重,最终就是,让得越来越多。
跳出这两个误区的方法是什么呢?想想你的沟通目标。你会发现,无论争高下还是做好人,都无法解决你的问题,你必须选择第三种策略,那就是:找到共同目标。
·挖掘需求
在找共同目标的过程中,你需要挖掘出对方真正的需求。所以,你需要知道:他的情绪是怎么产生的?如何才能让他平复情绪?他的真正诉求是什么?
关于挖掘深层需求,本书之前的文章提到过,这里不再赘述。
·寻找共赢
当你明确了对方的真正需求之后,就需要思考如何与对方达成共赢,或者你怎么可以帮助对方实现他的需求,这点在上述文章中也有提到,就不展开了。
陷入情绪的时候,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困境一:当你感到自己陷入情绪而无法自拔的时候,以下步骤可以帮助你走出来:
第一步,认识情绪——理解情绪是客观存在且有价值的,不要试图暴力压制它。
第二步,觉察情绪——出现某种情绪时,叫出它的名字,并聆听它想传递的信息,意识到自己该做什么改变和决策。
第三步,管理情绪——听到情绪的有用信息之后,就调整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引导和疏散情绪,并且,致力于移除事件与情绪之间的条件反射。
困境2:当你与他人沟通,发现对方陷入情绪的时候,以下步骤可以帮你们更好对话:
第一步,感知情绪——观察他人,换位思考,体验他的感受,并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第二步,应对情绪——牢记自己的沟通目标,不要争高下、也别做老好人;通过提问、沟通来挖掘对方的利益诉求点以及真正需求;真诚沟通,引起共鸣,与对方达成共赢。
最后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情商只是能力的一个方面。而成就一件事情,是多种能力的组合。倘若我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其他方面的优势,是能够弥补我们在情商方面的一些劣势的。
精彩提炼
1.情商不只是如何对待别人,更重要的是如何对待自己,把情商等同于会说话,是大大的理解误区。
2.仅谈情商没有意义,因为它是多个影响因素的结果,要有针对性地提升。
3.长久受困于情绪,会阻碍我们进入其它层次,比如思维、价值观、愿景。
4.应对自己的情绪:认识它——认可它而不要暴力压抑它;觉察它——叫出它的名字,明白它的特点,从而能够聆听它传递的信息;管理它——用行为疏散负面情绪,而不是用负面情绪指导行为,同时移除自己的情绪条件反射。
5.应对他人的情绪:感知它——通过他人的身体反应和自己的换位思考来感知对方的情绪;应对它——牢记沟通目标,不要争高下、也无需做好人,而是要寻找双方的共同需求、达成共赢。
后续练习
1.回忆自己今天经历过的情绪,列出它们的名字、特点以及传达的信息。
2.回忆自己最近一次的负面情绪,利用“应对自己的情绪”的方法和步骤,进行一次复盘,如果重来一次,你会如何应对。
3.回忆最近一次与他人的情绪冲突,利用“应对他人的情绪”的方法和步骤,进行一次复盘,如果重来一次,你会如何应对。
4.仔细回想一下,你在与父母/另一半/子女相处的时候,都有哪些固定的情绪条件反射?比如,一看到家里乱就开始冲着另一半大吼,等等。
如何应对自己的功利心
——上进是一种高发慢性病
说到上进心,所有人都会觉得这是个好品质,似乎有了上进心,工作就顺利了、学习就能成学霸了、拖延症就好了、人生就走向巅峰了。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上进导致的恶性循环
几年前,我刚升任项目经理的时候,曾经发誓要努力上进。一路从分析师做起,由于我太明白一个好的项目经理有多难得了。所以,我给自己定了要求,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就自我盘点,必须看到自己比上个周期离自己的要求更近一步。
比如,这次带的是中小型项目,下一次要带大型项目。再比如,第一个项目让客户感觉还不错,那么下一个项目务必考虑周到,避免一切风险,让客户觉得项目非常成功。
然而,我很快就发现,我并没有达到自己期望中的上进目标。我觉得,应该是我自己不够努力,思考得不够多。所以,我更加努力地准备每次会议、每份报告,期望获得一个更佳的结果。
很不幸的是,这种努力还是失败了,事实上,我的第二个项目就遇到了很大的挫折,不小心陷入了客户的内部斗争。
然后,我开始不断地自责、后悔,为什么之前没有察觉到这一点?为什么不在项目开始就防患于未然?我为什么不思考得全面一点?
我陷入了每天自责、却不想做任何改变、结果不达预期然后又更加自责的恶性循环。我觉得自己糟糕透了。
于是我开始怀疑,我是否已经对这份工作失去了兴趣?是不是我天性不适合做咨询?是不是我升得太快而我并不胜任?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后来我发现,并不是对所有的事情都这样。比如,在跟团队一起讨论解决方案的时候,我很投入,也总能一针见血地给出方向。
更重要的是,我很享受这种解决问题的过程。可是,为什么把解决方案沟通出去,却让我感到焦虑?
因为我很担心,担心方案能否获得客户的高度认同,担心项目是不是能获得巨大成功,担心团队会不会因为不完美的结果而对我失去信心……
而这些,其实是我此前给自己定下的上进目标。我太想要一个完美结局了,反而让自己陷入了深深的焦虑甚至恐惧。
所以,我之所以陷入这种恶性循环,竟然是因为自己太上进了。
那么,难道我们不应该上进吗?坚持了这么多年的普适真理,难道有问题吗?
为什么说不能太上进
上进这个词的核心在于“上”,也就是说,比现在更好。
暗含的意思就是,自己现在不够好,希望通过努力变得更好,比如更高的职位、更多的认可、更好的发展。
上进跟努力是不一样的,努力是付出,而上进是结果。
越是上进的人,越会追求一个比现在高得多的结果。
但问题是,努力是自己可控的,然而努力过后是否能够“上进”一步,是否能有结果,则取决于自身条件以及外部环境的限制。
比如学历,比如运气,比如人脉,比如家庭资源,甚至比如当下的经济和政策环境。
所以,因为有这些限制,你很可能会发现,自己努力了一段时间,却还没有获得想要的东西。
你又看了看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你觉得还是因为自己努力不够,所以你更加苛待自己、鞭策自己。
但是,当你发现自己无法继续做出更大的努力之后,你终于被自己激怒了。你觉得你“应该”去做的事情,却都没有去做。
于是你内心开始自责,觉得自己不够好,觉得自己不争气,为什么不多努力一下呢?于是,自责、沮丧、郁闷、愤怒开始出现。
奇怪的是,我们去买彩票,最后没有中奖,并不会觉得愤怒,因为我们都知道,中奖跟运气有关。
而我们明明也都知道,成功也有运气的因素,那凭什么认为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有上进的结果呢?
实际上,太过上进不仅会带来情绪和心态上的负面影响,常常还会导致下面这些后果:
后果一:导致不正确的自我认知
上进的人如果没有达成结果,就很容易归结于自己不够努力,甚至上帝不够公平。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要么自怨自艾,要么自暴自弃。
然而,他们很少分析没有结果的原因,比如是不是情商需要提升,是不是人脉还需要积累,是不是自己并不适合这份事业。
如此,并不能对自我有更好的认知,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连自己的优势在哪里都不知道,就一味地努力并且想当然地索取一个很高的结果,显然不那么现实。
如果任何工作都能通过努力达到成功的话,还需要学习干什么?
后果二:失去过程的快乐,干一行恨一行
上进的人一旦付出努力,就会给自己带来极大的结果压力。一旦结果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就会自责和不快乐。
一旦这样的次数多了,就很容易想要放弃努力。因为,不努力就没有投入,就不会面临失败。而努力了,如果没有向上,是无法接受的。
就像小时候学钢琴,如果父母一定要让你考级、一定要通过,你反而会很害怕,会失去对钢琴的兴趣。
一个上进,忽略了过程中的快乐,而片面追求结果的快感,把多少兴趣都毁了。
后果三:牺牲长远发展换取短期进步
上进的人有太多默认为正确的事情,着急出结果,却没有给思考留出时间。
他们每天让自己很忙,自认为效率很高,做了很多可以说得出来的事情,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安排更长远的发展,因为他们觉得这些事情短期看不到进步。
即便失败之后,他们也没有时间思考,而是急着去做下一次努力。所以常常看到,上进的人在经历挫折之后,因为没有时间多思考、多总结、剖析自我,反而容易诉诸励志鸡汤。
所有的励志鸡汤都告诉你,你努力就可以做更好的自己、就可以进步,于是你更加盲目地努力,在没有结果的时候又诉诸励志鸡汤,直到最后对鸡汤也免疫了,你放弃了。
我们为什么如此上进
那么,为什么我们都这么上进呢?不仅自己上进,还要逼着老公老婆、男女朋友、孩子一起上进。
原因一:从小教育的熏陶
大多数父母可能都跟我们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你考不上大学,就只能去捡垃圾。”“如果你找不到好工作,就只能回家种地。”
这种教育,以夸大失败后果的方式来让我们感到恐惧,从而让我们时刻保持警醒,提醒自己要上进,因为后果很严重。
但是,这种教育的结果就是导致我们焦虑和紧张。很多人都有考试焦虑、前一天睡不着觉的经历,这其实就是对失败的恐惧,对努力之后不能向上进一步的担心。
而实际上,考试已经是努力与结果之间相关性最高的一件事了,更不用提进入社会之后,事业成功要取决于那么多不可控因素,自然我们就更加恐惧,所以更加上进。
原因二:社会环境的压力
我此前所在的咨询公司,每年都会发布全球各大城市、各个行业的薪酬调研数据。从数据中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如果我们把一个企业从最低层员工(比如文员)到最高层(比如CEO)之间划分出20个层级左右的话,我们会发现,层级之间的薪酬差异在各个国家之间很不一样。
在中国,相邻层级之间的薪酬差异大概是20%,而在欧洲,大概只有7%。
也就是说,在欧洲升个职,职责多了,薪水并没有涨多少;而在中国,涨幅会很高,更不用说某些上升所获得的物质以外的回报了。
所以,上进,在中国是一件性价比很高的事情。
事实上,由于人才供求、行业结构、经济发展阶段等原因,国内一线城市高层人员的薪酬已经超过新加坡、香港这样的发达地区了。而低层人员的薪酬,大家美剧看得多肯定知道,人家一个技术人员能养活一家,而在国内大概只能养活自己。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中国员工那么上进,而老外显得比较安于本职工作、享受工作乐趣,也不仅仅是文化差异,还有劳动力市场差异。
所以你看,这种市场环境之下,我们怎么可能不追求上进呢?
原因三:励志故事的催化
如今互联网上,励志、逆袭故事铺天盖地,我们通过社交网络,知道了很多原本不在自己社交圈的牛人和成功人士。
我们可以在社交网络上看他们的文字、听他们的演讲、甚至加他们好友,这让我们觉得成功触手可及,我们也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如何才能像他们那样成功。
而成功人士也乐于跟我们分享。可问题是,人的天性是,总会在成功的时候夸大自己的因素,而在失败的时候夸大环境的因素。
所以,我们听到的都是,他们如何头悬梁锥刺股、吃泡面住地下室,然后就成功了。对于上进的人来说,他们追求的是结果,所以他们愿意将成功人士的话奉为金玉良言。所以我们常开玩笑说:等你成功了,你说什么就都是对的了;你现在所受的苦都是将来成功后可以吹的牛。
但是,你如果把成功人士吹的牛当成你自己的奋斗路径,期望通过同样的努力换来同样的结果,恐怕真的要失望了。
上进这个病,到底怎么治
上进有诸多弊端,但是,它毕竟也是我们努力的一个动力,那么如何能够在医治上进这种病的同时,也别让我们失去努力的动力呢?
药方一:干脆放弃自己,承认自己一无是处
对失眠的人来说,不停地告诉自己不要失眠是没用的,而放弃治疗、承认自己就是睡不着,却是最有用的方法。
上进的人通常对自己要求很高,自我认知也很高。但是,端着自己、对自己要求太高,反而容易恐惧。而勇敢地承认自己一无是处,反而比较容易放松。
承认自己并不完美、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把端着的自己放下来,其实就没那么追求上进了,可以享受过程了。
药方二:关注内在动机而非外在动机
如果看到20天瘦10斤,你会好奇去了解甚至尝试,因为你想着,反正就20天而已,万一成功了呢?
但是如果哪个广告打出200天瘦10斤,尽管更加科学合理,但估计没人会去看。
事实上,进步的快感对于努力来说,还是来得太晚了。所以,如果能在过程中寻找快感,减少寻求结果的刺激,是最能够坚持努力的方法。
而享受过程的核心,就是关注你的内在动机,也就是一件事情本身所能获得的成就感。比如,我喜欢解决问题,那就关注于解决问题,而减少对其它外部因素的关注度。
药方三:不要太快、效率太高
如果片面追求结果的快感,你会很赶,而赶出来的东西常常不够成熟。
如果只是为了赶东西,由着自己的惯性做事情,而没有深入思考研究过,那这个时间反而花得并不值得。
如果只是关注效率,很容易做到一件事情的前80%,但是,后20%所需要的努力是呈几何级数上升的,见效慢、投入产出比还不一定高,绝不是仅关注效率的人能够做到的。
药方四:放弃那些你十分抗拒、或者努力很久而不得的东西
有些时候,当你对某件事情想要更努力而又十分抗拒的时候,有可能你真的没有很喜欢那件事。过于违背自己内心意愿的事情,很难长久坚持下去。
我经常喊“我要减肥,我要少吃。”可是,看到好吃的却仍然管不住自己的嘴。倒不是说我的自制力真的那么差,实际上,是因为我内心觉得,我没那么胖,并且美食比减肥更重要。
我“以为”减肥对我很重要,我觉得我“应该”少吃,然而这是因为我没有看清自己,我内心其实真的没有很想减肥。
所以,如果我一直坚持减肥的信念,那我只会每顿饭吃完之后后悔、自责,而这种后悔完全没有必要,因为我明明可以放弃减肥。
所以,当你十分抗拒一件事情的时候,想想内心是不是真的需要它?适当放弃自己不那么想要的东西,既可以避免想要上进、也可以减少努力带来的自责。
精彩提炼
1.上进这个词的核心在于“上”,也就是说,比现在更好。暗含的意思就是,自己现在不够好,希望通过努力变得更好。
2.上进跟努力是不一样的,努力是付出,而上进是结果。
3.太过上进不仅带来情绪和心态上的负面影响,常常还会导致:不正确的自我认知、失去过程的快乐、牺牲长远发展换取短期进步。
4.让自己别太上进的方法:放低自己,承认自己一无是处;关注内在动机而非外在动机;不要太快、效率太高;放弃那些你十分抗拒、或者努力很久而不得的东西。
后续练习
反思一下自己,你是否常常受到“上进”的困扰呢?你打算如何改变呢?
如何与性格“缺陷”和平相处
——性格很难改变,那要怎么活下去
在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次面试中,我对着面试官,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因为那时候我有社交恐惧症。
后来我发誓要改变,进了咨询公司,做了一份整天要跟人打交道的工作。
8年后,我成为公司晋升最快的顾问之一,可以跟满屋子客户侃侃而谈。然而,我的社交恐惧却依然没有消失。
回顾这段经历,我发现,面对所谓“性格缺陷”,最佳策略不是正面对抗,而是找到应对方式,这种应对方式可以是用优势补劣势,也可以是提升能力,或者其它。所以,25岁到30岁的这几年,如果能够不断认识自己的性格,利用它的正面性,清楚它的负面性,并想办法应对,是对未来发展有极大益处的。
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自己
前两年,我母亲有一次突然晕倒,所幸恰好给她打电话,才及时得知,送她去了医院。然后得知她患了某种脑血管病,其实我们都知道这种慢性病很难根治,但仍然不死心,总期望能够遇到一个医术高明的医生,带给我们奇迹。
所以,母亲去过很多医院、换过几个医生、尝试了不同的治疗方法,可到最后,症状也只是缓解,她仍然不定期头晕、头痛。一年之后,我们都不得不承认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我母亲的这种慢性病,可能再也无法治愈了。
然而,生活总要继续。所以,她开始长期吃药。这些药,有些是稳定病情的,有些是迅速缓解的,有些副作用不大,有些却不能长期服用。
渐渐地,她通过总结自己疼痛的规律,知道自己什么时候需要吃什么药,才能既稳定病情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副作用。
并且,她现在每天运动至少1个小时,饮食方面也十分节制。更欣慰的是,她在尝试改掉自己的急脾气,变得越来越淡定。就这样,大半年之后,疾病对她生活的影响已经变得很小了。
我惊讶于母亲的这些转变,以及她异乎寻常的淡定。
后来她跟我说:到了我这个年纪,你就知道了,身体是不受控制的。一旦生什么病,很可能就是再也不会好。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考虑如何跟它相处,尽量减少对自己生活的负面影响。终生服药、寡盐少油对你们年轻人来说,可能无法忍受,但我知道这病不能根治,内心又仍然有牵挂,这是唯一能够改善我生活的方法,我没别的选择。
不要刻意去改变
夏达在漫画《哥斯拉不说话》里面说:“有些人天生就知道怎样说话,而我花了差不多二十年才学会。”
这句话曾经看得我热泪盈眶。不是不会说话,而是我曾经有严重的人际恐惧。当时,我讨厌一切跟人打交道的活动,痛恨跟陌生人聊天,甚至很烦接电话。
在很多年里,我视它为严重的性格缺陷,一直逼迫自己改变,比如刻意去人多的场合,刻意跟陌生人搭话,刻意在公众场合发言,找一份与人打交道的工作……
到我辞职为止,我做这份跟人打交道的工作8年多了。我改变了吗?是的。在满屋子高管的场合演讲完全不怯,跟客户谈管理问题的时候自信满满,跟团队头脑风暴的时候口若悬河。
然而,我的社交恐惧消失了吗?从来没有。我还是讨厌见陌生人,还是不喜欢跟人打交道。
Jennifer Lawrence凭借《乌云背后的幸福线》获得85届奥斯卡影后,以大大咧咧、两次红毯摔跤、勇敢争取好莱坞女演员薪酬、时刻都在吃东西的率真个性而著称。
然而鲜有人知,她从小就有社交恐惧,而且至今如此,经常一焦虑就会呕吐,还曾经吐在麦当娜家的走廊上。
现实令人绝望,成为世界瞩目的影后尚不能让社交恐惧消失,那我靠一份能够见几个陌生人的工作,又能改变什么呢?
然而,好的方面是,社交恐惧似乎没有对我的工作带来什么负面影响。事实上,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把自己扔出去的勇气,以及真诚为对方解决问题的热情,弥补了我在社交方面的缺失。而且,明白自己在社交方面的缺失,也能让我在其它方面更加努力地提供更多价值。
这世上本来也没有什么完美无缺的性格,也没有多少人能够改变自己的性格。然而,幸运的是,我们总能够找到一些方法,让这些缺陷最低限度地影响到我们。
避免和天性正面对抗
我常常在想,疾病、性格、情绪甚至行为,到底哪一样我们可以控制?其实很少。
我常写一些自我成长的文章,可事实是,道理很容易懂,我自己也会常常做不到。
看到不公平会愤怒、遇到伤心事会流泪、碰到麻烦会慌张、有重要事情会拖延,这些似乎都是人的天性,并不会因为我们知道不应该这样,就可以不这样。
我们是否还应该坚持不懈地与之对抗、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解脱呢?或者是,我们放弃对抗、承认现实、顺其自然地什么都不要做?
在著名的棉花糖实验中,实验人员把一堆4岁的小孩子放在房间,临走前告诉他们,有两个选择:选择一,现在吃掉属于自己的一颗棉花糖;选择二,忍住不吃,等实验人员回来之后,就可以得到两颗棉花糖。
面对棉花糖的诱惑,有些小朋友只坚持了几秒钟就吃掉了那颗棉花糖,而最长的则坚持了15分钟。
这个实验其实是在考验自制力,当10多年后这些孩子上高中的时候,实验人员跟踪了他们的行为,坚持不到1分钟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行为问题,成绩更差,有压力就会焦躁和发脾气,他们的SAT分数比那些坚持了好几分钟的孩子平均低210分。
其实实验结果我们都可以想通,自制力越强的孩子,学习和工作越优秀。
然而,这个实验中,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另一个发现,而这个发现对我们的指导意义更大。
那就是,除了那些完全没有抵抗力、马上吃糖的小朋友之外,还有两类小朋友都试图抵抗诱惑:第一类,死死盯着棉花糖,并且告诉自己“不要吃”;第二类,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比如把眼睛蒙住,来让自己不要吃。
结果谁胜出呢?死死盯着棉花糖、试图跟自己贪吃天性进行对抗的小朋友,几乎没人能够长时间忍住,但是,想其他办法分散自己注意力的小朋友,很多都坚持了更久的时间。
也就是说,从天性来讲,这些小朋友其实没有谁比谁更加能够经受诱惑,但是,那些知道自己无法战胜天性、所以想一些其它措施、避免跟天性正面对抗的,却坚持得更久。
照此说来,如果我们喜欢看电视,又想让自己不要看,正确的做法,不是在电视面前打坐念经,而是出门跟朋友聚会,甚至,你家根本就别买电视机。
剁手党也是一样,与其打开购物网站考验自己,不如卸载软件、冻结信用卡额度。
没有人能够改变天性,我们能做的,大概就是减少自己跟天性正面对抗的机会。
人生的正确打开方式
年少轻狂的时候,总相信人定胜天,那时候总是时刻打满鸡血,觉得下一刻就轮到自己拯救世界了,觉得没有什么是自己做不到的,没有什么是自己改变不了的。
如今过了30岁,发现连自己都控制不了。才知道人生正确的打开方式不是“人定胜天”,而是“与之共舞”。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研究指出,人一生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演变。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只有放弃旧的、过时的观念和习惯,才能度过危机,顺利进入人生的下个阶段。
比如,在婴儿阶段,我们会认为自己是宇宙中心,且无需对外界的要求作出任何回应,可一旦到了学龄初期,如果仍然保持这样的观念,便无法与他人相处。
很多人(当然包括我自己)在临近30岁的时候会感到迷茫和痛苦,常常是因为在青春阶段,我们拥有无限潜力、无拘无束的自由、无限的活力以及对爱的无限憧憬。可一旦进入到30岁,这些憧憬、自由、活力与现实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幻想破灭。一部分人,就会因为无法承受这种破灭,陷入颓废跟孤独的成长危机,永远停留在上一个阶段。
只有那些抛弃不切实际的憧憬、承认自己和世界的缺陷、并通过其他方式弥补的那部分人,才得以度过这段危机,进入到下一个人格发展阶段,继续成长。
所以说,25岁到30岁,真的是“认命”的年纪。
精彩提炼
1.那些知道自己无法战胜天性、所以想一些其它措施弥补、避免跟天性正面对抗的人,才能坚持到最后。
2.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只有放弃旧的、过时的观念和习惯,才能度过危机,顺利进入人生的下个阶段。
3.25岁到30岁,是我们认清自己、发挥优势、弥补劣势的最佳时机。
后记
这本书,其实拖了一阵,一方面是写书期间,个人经历了转型,所以事情多了,另一方面,我总是想得太多,总希望这本书可以达到很多目标,可以有很多读者,还可以在读者面前塑造一个我理想中的作者形象。后来,有天偶然看到一位建筑师的采访,他说:“设计的时候,你会有很多野心、很多恐惧、很多期望,如何将这些杂质克服,将你的内心纯净地反映在设计的外表,这比设计工作本身要来得更加困难。”看到那句话,我才彻底放开,我试着去想象自己在职场初期的状态,想象那时候的自己需要什么,然后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内容提供出来,务求对得起当年20多岁的自己。这样一来,我才豁然开朗,得以继续写下去了。
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有了他们,这本书才得以问世。所以,请允许我在这里,真诚地致谢他们:
首先,是圈外公众号的各位读者,我称他们为“圈柚(友)”,没有他们,我甚至都不会坚持写文章,更不用说写成一本书了。不仅读者需要被作者鼓励、持续阅读,其实作者也需要被读者激励,从而继续写作。而这一点,我的读者们都做得太好了。每次发文章,他们都会跟我热切地探讨,每一句话都是深度思考的结果,就像一位新读者说的:“进了圈外,看到大家的精彩留言,总是不由自主地主动学习和思考,因为不这样做,都觉得自己不够资格做读者。”而我的感觉也是一样:写得不好,都不好意思做他们的作者。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