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理念与真理哲学的思考之五

理念与真理
——哲学的思考之五
理念是人们对事物理性的思考,并使之上升到概念性的东西。人们对事物的辨析,离不开概念性的表述和阐发。理念是人们深层的思维活动,人不可能事事从真理出发,能从理念出发就很不错了,理念包括很多新鲜的活跃的有价值的真理因素。
其实,真理也是一种理念。它的表述方式也就是理念的表述方式,都是概念性的东西。在这个意义上,黑格尔指出:“理念就是真理;因为真理既是客观性与概念的符合。”当人们步入理念阶段人们要战胜的就只有他自己,战胜自己与生俱来的偏颇,从而使灵魂和身心趋于完美。此时,他的精神意志是自由的,他的实践行为和理论态度将趋于统一,自己以自己为对像,自己决定自己,自己审视自己,沉浸在严谨的理念运移状态。我们发现,理念的自我运动的过程和事物的发展过程是一致的。诚如西美尔所言,“概念的逻辑关系只在正确的思维中才完全彻底地得以实现。”没有正确的思维,人们既不会发现真理也不会表述真理。在理念的运移状态里,人们会惊诧一个个鲜活迭出的自我,时而在残菏秋雨中消失,时而在野火春风中浮现,概念按照逻辑发展活跃在人们的头脑里。
理念总是具象的,因而具有特殊意义。人们了解事物,说到底是了解它的特殊性;人们驾驭事物,也就是驾驭它的特殊性。哲人虽然深谙事物存在发展的种种要旨,但具体到某一门类,他可能还是门外汉。比方说诗歌、书法、音乐,其独到的艺术魅力令多少人流连驻足,人们的渴慕,总是为艺术的表现力所困扼。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何谓感性?就是指徘徊往复于艺术皇宫门前的那种具象的感觉,作为一种理念形态的美,首先要从具象出发,黑格尔的这一定语涵盖了所有艺术门类发生发展的最初形态。然而,事物的发展艺术的演化并没有到这里停止,人们的足迹开始向更高的境界登攀,追寻事物的抽象思维和普遍意义,排遣一种傲睨世外的密码般的情愫,抽象思维开始在诗歌、书法、音乐、绘画的艺术森林里孕育成长,将主观色彩注入万象之外,将审美感受排闼于天地之间。
所谓真理,不过是人们揭示世界整体性存在、发生与发展的思维准则和行为方式。有时偏重于主观思辩,有时侧重于客观调查。这种理性的演绎扑捉,总是在事物的虚无的边缘展开。事物的本质是虚无的,它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游移性,这种游移性极大地遮蔽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判断能力;作为人们自我翘望的主体现象则时时闪
耀一种思辩的光环,宣读自己对未知领域的占有和侵袭,剖白一种洞达的空虚进取的困惑。主观世界的深度叩问和客观世界的广泛清查伴随巨大的震颤莫名而持久地交织在一起包容在一起。因之,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人为疆界已变得十分模糊,唯物论与唯心论的门户之争已毫无意义。难道不是这样么?彻底的唯心论必然辨证,决绝的唯物论必然形而。辩证法多属于主观世界的深邃、凝重和博大,形而上则多属于客观世界的神秘、奇绝和悠远。主观和客观只是一种可以互换的适合于表达的称谓。在人们的迷幻时空,只有已知世界和未知世界,别的都不存在。把唯物论和辩证法弄在一块,并不是什么高明的哲学,唯心论、唯物论、辩证法、形而上是哲学的四大基石,无论人怎样谲诡,都逃不脱这几个范畴。当唯物主义哲学家声称物质是第一性的时候,别忘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精神活动正是此种生动活跃的物质表现。这种物质表现,是人所固有的,不是外部世界馈赠的,人们的哲学争辩本身就是精神化意志化的“物质表现”而已。所谓真理正是在这样的境界里寻寻觅觅。真理总是和磨难偕行,它属于博大苦难的心灵,属于不经意间孱弱的回眸,真理的光芒总是适时地照耀人世的沧桑和喧闹。
真理总是抽象的,因而具有普遍意义,真理的抽象性演绎,对人们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我们还发现,任何艺术的造诣是可以互相借鉴的,理念的通融性给在真理的道路上艰辛求索的人们以巨大的喜悦。
人为什么会犯错误?正如问人们怎样才能不犯错误?是一个十分可笑的命题。错误,是人们登上真理楼阁的阶梯。在人们追寻真理的最后一级台阶,其错误的性质将是英勇的致命的。唯如此,他理想中的美人才从真理的楼阁下来,并将十分憔悴的颦儿迎上楼去,款叙一番。长期以来,我非常自责自己所犯的错误,害怕凋敝、枯萎和沉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牡丹亭》里的两句唱,颇能道出那时的心境。现在看开了,人一生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人恰恰爱犯那些重复的错误。人的轨迹使然。人太正确了,本身就是一种错失,花前月下,莺歌温软,燕语呢喃,烟波画船,怎能经得起风雨的吹打雷电的挟裹。这是第一条,叫做不怕犯错误。还有第二条,叫做及时地认识和修正错误,找出错误的趋向、根源和背景,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地接近理念和真理。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李清照的这段话,可视为人们沉思理念追寻真理的雍雍心态。是啊,自从走上诗歌和哲学之路,雍雍的心态一刻也没闲着。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