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会于1932年9月在上海成立,其代表刊物有《新诗歌》旬刊等,发起人有穆木天、蒲风、杨骚、任钧(卢森堡)等人。他们提出要“提住现实”,要求诗人站在“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立场上去把握与反映现实,要求“诗与诗人的大众化”。
(2)中国诗歌会的创作特点
①及时、迅速地反映时代重大事件,表现工农大众及其斗争,强调诗歌对实际革命运动的直接鼓动作用。
②强词“诗的意识形态化”,大大加强了诗的理性化色彩与主观性:同时强调“自我”在“集体”、“小我”在“大我”中的融合。
③在艺术表现上,大都采取直接描摹现实的方式:在诗歌形式上,提出了“歌谣化”的主张,还做了创造诗歌形式的各种试验,运用了如大众合唱诗、诗剧等多种形式,试图使诗成为“群体听觉艺术”。
(3)代表作家作品
蒲风的《我迎着狂风和暴雨》《钢铁的海岸线》《茫茫夜》《六月流火》:杨骚的《乡曲》;殷夫的《孩儿塔》;田间的《中国农村的故事》:王亚平的《十二月的风》;穆木天的《在喀林巴岭上》《守堤者》等。
(4)中国诗歌会的不足
①中国诗歌会的创作,扩大了新诗的表现领域,但把诗歌作用归结为直接的宣传与鼓动,容易忽视诗歌本身的艺术特质:
②艺术上比较粗糙;
③把反映现实生活重大题材推于极端,也导致了诗歌的单一化。
臧克家
(1)臧克家在他的诗中提出了“坚忍主义”,即严肃地正对现实生活中的险恶苦难,沉着而有锋棱地去迎接磨难。这显示了威克家在精神上与中国农民的深刻联系,并由此称其为“泥土诗人”。其代表作有《烙印》《罪恶的黑手》等。
(2)臧克家往往将感情、倾向性凝聚隐藏在诗的形象里,讲究诗的形式的凝练、整齐,以及诗的节奏、的律,从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中国传统诗歌(特别是“苦吟”派)的影响。
试论三十年代“现代派”对中国诗人群的艺术创新。
简述1930年现代派诗歌的特点。
现代派是在自由主义文学思潮激荡下,自觉追求“纯诗”艺术美的一个诗歌流派,得名于1932 年施蛰存创办的《现代》 杂志。戴望舒是现代诗派的主将,其他代表诗人有施蛰存、金克木、林庚、路易士、何其芳、卞之琳、废名等,他们创作的很多诗都包含着先锋意识,植根于30年代的社会人生,受益于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纯粹诗歌观念的辐照,与李金发为首的初期象征主义倡导的“纯粹诗歌”一脉相承。 艺术创新(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1)内在审美机制的衍化:象征与情感的传达
以戴望舒等为代表的现代诗歌创作,体现了30年代中国新诗对于20年代后期新月派和象征诗派的继承与超越。他们善于借助感性对应物,用暗示象征的方式,在主客融会、双向同化的过程中超越客体的表象世界,传达内心各种幽微难明的个人化情意。如戴望舒的《单恋者》中用找不到单恋对象来象征展现了- - 个可怜的单恋者寨满柔情的忧郁心灵,在现实的撞击下脆弱灵魂的迷茫痛苦。(2)主题内容:彷徨与失落的展现
以戴望舒等人为代表,现代派创作追随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向内转,力图充分展现诗人的内在情感而不是表现现实世界,更注重诗的内在特质,对于人的心理情感更为深入,诗歌的主题多为彷徨和失落。在日常事物和平淡生活中捕捉诗意情思,这个主题在戴望舒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如《雨巷》通过遇到丁香一样的姑娘只是梦来表达美丽忧伤的情绪,传达了个人的孤独情绪和可望而不可即的失落感。(3)美学追求:现代与古典的融合
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诗在艺术探索上表现出强烈的现代意识和对于民族艺术传统的向心力,它在中外诗歌的融汇点上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诗歌美学,其共同的审美原则是追求隐藏自己和表现自己之巧妙结合的朦胧美:在表现手法上反对即兴创作和直接抒情,运用隐喻、象征、通感等手法实现情绪的意象化,把心中隐约的、难以描述的情绪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在诗体形式上,创造了具有散文美的自由体诗,字句的节奏完全被情绪的节奏所代替,自然流动的口语准确地传达了诗人对复杂、精微的现代生活的感受。如戴望舒的《小病》语言朴素亲切,平淡而熟悉,宁静而和谐,诗人用猜测试探的语气,营构出一个小病的人对家乡的惦念关切。 总之,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诗人,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纯粹诗歌观念的影响,在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激荡下,自觉追求“纯诗”艺术美,体现出鲜明的现代主义特色。【补充】
新月诗派“新诗格律化”的诗歌理论及其历史价值。
(1)新月诗派“新诗格律化”的诗歌理论
①“新诗格律化”的提出
“新诗格律化”是闻一多首先提出,是在新月派关于新诗“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新月派提倡“新诗格律化”,并不是简单地保留旧格律、古风格,而是借鉴西洋与中国传统格律,根据现代汉语的特点所进行的新的创造。②新诗格律化的重要内容
a. 情感的节制 新月诗人反对诗歌中情感的泛滥,主张“理智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新月派的矛头指向他们所谓的“感伤主义”与“伪浪漫主义”,即诗歌中情感的过分泛滥,以及不加节制的直抒胸脆的抒情方式。 b. 本质的淳正 徐志摩认为完美的形体是完美的精神的惟一表现,要求新诗回到诗本身,他们认为只有“言志”的内容与“语言形式”和谐统一。 c. 格律的严谨。 闻一多认为,新诗固然要彻底冲决旧诗格律的束缚,但同时还应该创建新的格律,认为“和谐”与“均齐”为新诗最重要的审美特征。 d.“三美”理论。 为了创造“中国式”的新诗,闻一多提出的“三美”理论,即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第一,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如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中不断重复“飞扬,飞扬,飞扬”一句,重复的运用,读来乐感明快、朗朗上口,既造成雪花的轻盈感,又产生了轻松愉快的情调。 第二,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如闻一多的《死水》,整首诗分四节,每节四行,每行九字,形式十分整齐,着实体现出“建筑美”的特色。 第三,绘画美。指诗歌要多采用华丽的辞藻,借鉴中国诗画相通的传统。徐志摩《再别康桥》中写到夕阳中的金柳、潭底倒映的彩虹、水中的清荇、斑斓的星辉等织成了色彩明丽的画面。(2)“新诗格律化”诗歌理论的历史价值
新诗格律化的倡导,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漫自由、创作态度不严肃造成的一定程度的混乱局面,使新诗趋于精练与集中,具有了相对规范的形式,巩固了新诗的地位。此后格律体的新诗与自由体的新诗一直成为新诗的两种主要诗体,互相竞争,又互相渗透,对新诗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