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迭代思维,
很多老板都想做出完美的产品再推出市场,我曾经也犯了这样的错误,因此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这个起心动念值得鼓励,但这不是一个好的决策。闭门造车是造不出好产品的,好的产品一定是通过市场的反馈,不断地更新迭代去完善出来的。
就像很多游戏公司开发的游戏,游戏是产品,一个新的游戏一定会有很多的bug,然后游戏公司通过玩家的反馈对游戏进行补丁和升级。
你买的产品大部分都是有缺陷的。比如微软的软件,微软刚推出1.0版本的时候,它是完美的产品吗?显然不是,但是依然卖给了你,后续又推出了2.03.0版本,不断的更新迭代,也就是说你花钱买的不是一个完美的软件,否则就不会有后续的版本了。
苹果手机好不好?很好,但他也不是一个完美的产品,苹果4不完美,苹果5不完美,一直到现在的苹果13,它是完美的产品吗?显然也不是,半年之后又会推出苹果14, 14之后还有15 ,15之后还有16,,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产品,只有不断更新迭代的产品。所以不要等到产品完美了再推出市场,因为永远没有完美的那一天。
产品可以不完美,但是也不是说让你把垃圾产品推进市场,那是找死的行为。不完美和垃圾,那是两个概念。
你看很多游戏公司,新游戏在正式推进市场之前,他会找很多的玩家去测试,同时给那些能够找到反映问题的,给于很多的奖励。通过这种方式,去完善这个游戏的缺陷,尽可能的提升玩家的体验感。
苹果4这个产品是不完美的,甚至用你现在的眼光来看,都入不了你的法眼。但是当年苹果4,一推出市场,却一下子惊艳了全世界。因为对当时的那个技术水平来说,苹果4就是最好的产品。
乔布斯说把产品做到客户满意还不够,必须做到让客户尖叫。
所以把产品做到你能做到的极致,然后不断的去更新迭代,你就能赢得市场。
产品要迭代,老板的思维更要迭代。
一个人的事业是他思维认知的外显化,换句话说,企业做的不好,是因为老板的思维认知太低。
一个人永远无法挣到他认知以外的钱,就算凭运气挣到了,也会凭实力亏掉。
其实做事业也是如此,老板是一个企业的天花板,你事业的高度永远无法超越你思维认知的高度。
内在的思维成长一厘米,外在的事业拉升100米。
第2个,用户思维。
有些老板研发的产品,不是根据客户的需求研发的,尤其是技术出身的老板。
他做产品是一把好手,但是当老板有点不合格,一个老板最大的死穴就是爱上了自己的产品。
你的产品再好,如果不是客户想要的,客户也不会买单。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讲的。
有两只小白兔去河边钓鱼,钓了一下午也没有钓到。其中一只小白兔说:咱们还是回去吧,显然这河里是没有鱼的。正当他们收拾鱼竿准备回去的时候,这时候跳出来一条鱼,张牙舞爪非常气愤的说:你们这两只该死的兔子,如果下次你们再拿胡萝卜钓我,我就扁死你。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是客户不买单,而是你给的不是客户想要的。
所以一定要去观察客户的需求,根据客户的需求去研发产品。
看看客户还有什么问题,客户有什么痛苦,客户有什么抱怨。痛苦就是他的需求,抱怨就是他的需求。
当所有人都去抱怨这个事的时候,说明大家都有这个需求,这就是你的机会。
马云说:哪里有抱怨,哪里就是机会。
第3个,战略思维。
所谓战略就是做什么和不做什么。
很多人做生意啊,他只想赚快钱,赚热钱。看到哪个行热赚钱快,他就进入哪个行业,结果呢,往往不赚钱甚至亏钱。
因为当你看到这个生意很热的时候,你再进入其实已经晚了,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进入的时候成本高,等你产品出来,市场已经接近饱和,利润又降低了。不但没有挣到钱,甚至还亏了钱。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换了很多行业,越换越不挣钱。
这个行业搞了三五年不干了,换一个行业又搞了三五年,这种人他没有战略定力。
人生能真正做事业的时间也就20年。如果这辈子你换三五个行业。一下子20年就过去了,最后你会一事无成。
其实任何一个行业短时间内都不可能让你快速挣到钱。都需要你进行三五年,甚至10年20年的积累。
没有不好的行业,只有不行的人。与其20年换5个行业不如在一个行业干他20年,把这个行业干透,做精做透。任何一个行业做好了,其实都能让你实现财富自由。
战略说白了就是选择。选择就是做什么和不做什么。在没有确定做什么之前,选择比努力重要100倍。
选择之后要有战略定力,这个时候努力比选择重要100倍。不要像熊瞎子掰苞米一样,而是要把这个行业做穿做透。
在10个地方每个地方挖100米,不如在一个地方深挖1千米。
水滴石穿不是水的力量,而是持续的力量。
关注孙老师,下篇更精彩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