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文字简约、含蓄,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课文点译】
【课文全译】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算是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考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减少,我的百姓没有更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耽误它的生产季节,几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 “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成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名家点评】 孟子层层铺叙,其理想世界被他渲染得有声有色,他为梁惠王展示了一幅极为美好的前景:“不王者,未之有也。” 当粱惠王全然浸沉在诱人垂涎的梦幻里,彻底地成了孟子思想的俘虏时,孟子没忘了最后的顺刺一枪,那就是现实中令人发指的虐政:“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而针对统治者对这样现状的造成,全然归罪于年成的推诿,孟子更是一针见血:“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如此反问,掷地有声,不容置疑。 正是因为孟子怀有这样一种独特的对人对物的人文关怀的胸襟,孟子才不囿于儒家学派谦谦君子风范的约束,而兼采纵横家雄辩滔滔的语势,将自己仁政的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兜售得外圆内方绵里藏针。虽说这样的思想无法满足当时统治者急功求利的紧迫需求,甚而被人以为“迂远而阔于事”,但将其置放在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下,这样的思想却充满着一种魅力,思想的魅力是不灭的,是最为持久的。 【重点梳理】 一、文言实词 1. 通假字 (1)刚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毋”,不要) (2)无失其时(通“毋”,不要)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斑”,此处指头发花白)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同“途”,道路) 2. 特殊词义 (1)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2)邻国之民不加少(副词,更、更加) (3)直不百步耳(只是,不过) (4)数罟不入洿池(细密) 3.一词多义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前一个为动词,吃;后一个为名词,食物) 4.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填然鼓之(敲鼓)/ 树之以桑(种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 然而不王者(称王) 二、文言虚词 1.而 (1) 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修饰。 弃甲曳兵而走() (2) 连词,表承接。 或百步而后止() (3) 连词,表转折。 然而不王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4) 连词,表并列。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2.其 (1)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里”。 则移其民于河东() (2) 代词,作定语成分 移其粟于河内(代河东的)/ 无失其时(它们的) 3.之 (1)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寡人之于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 结构助词,的。 察邻国之政/王道之始也 (3)衬音助词,无义。 填然鼓之/树之以桑 ⑷代词,作宾语成分 申之以孝悌之义(指代百姓)/ 未之有也(代前面所说的事) 4.焉 (1) 句末语气助词。 尽心焉耳矣 (2) 代词 斯天下之民至焉(指代“王”) 5.然 (1) 指示代词,这样。 河东凶亦然/然而不王者 (2)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地”。 填然鼓之 6.于 (1) 介词,对于。 寡人之于国也 (2) 介词,表比较,比。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 介词,在。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然而不王者,末之有也(“……者,……也”,表判断) (3)非我也,岁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疑问句 (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疑问代词 与“也”连用,表疑问) (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疑问代词“何”与“如”连用,表疑问)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疑问代词 “何”在此表示反问) 3.省略句 (1)(寡人)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省去主语“寡人”)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士兵)弃甲曳兵而走(省去主语“士兵”) (3)以(是)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以”后省“是”,“以是”相当于“因此”) (4)(梁惠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省去主语“梁惠王”) (5)(孟子)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省去主语“孟子”) (6)(国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省去主语“国家”) (7)(王)则日:“非我也,岁也。”(省去主语“王”) 4.倒装句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于邻国多,介词宾语后置) (2)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申之,介词宾语后置)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道路女戴,介词宾语后置) (4)未之有也(未有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课堂演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而不王者 名词作动词,称王 B.树之以桑 名词作动词,种植 C.河内凶 谷场收成不好,荒年 D.弃曳兵而走 士兵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尽心焉耳矣 斯天下之民至焉 B.填然鼓之 树之以桑 C.以勇气闻于诸侯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河东凶亦然 然而不王者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3)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日:“非我也,兵也。”
【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孟子》节选)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B.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振长策而御宇内 C.若无罪而就死地 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D.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将以衅钟 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B.王坐于堂上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C.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D.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6下面对文意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相是 ( ) A.齐桓公、晋文公都是春秋霸主,孟子不会不知道他们的事,但孟子意在劝说齐王行仁义称“王”,而不是靠武力称霸,所以推说不知而转换了话题。 B.当宣王问:“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时,孟子回答得简短肯定,不容置疑,这样就一下子激起了宣王探究的兴趣,为下面的进一步劝说打开了局面。 C.孟子引用宣王“以羊易牛”的故事,是为了说明宣王不忍杀生,有恻隐之心,而这正是“仁”的开端。但这个故事是孟子临时虚构的,所以他委婉地说“闻之胡龁曰”。 D.孟子在这里提出的“保民而王”,实质上就是他一贯提倡的“仁政”思想,后面孟子又先后用“不忍”“推恩”“反其本”等说法对此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译文: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译文: (3)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译文:
|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