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6岁会解剖,8岁会8种语言,11岁保送哈佛的“神童”结局令人唏嘘

文丨 优宝
在一个平平无奇的清晨,哈佛大学数百名学生和教授聚集在学校的演讲厅。 他们今天要听的,是一个11岁男孩关于第四维数学的研究汇报。 男孩名叫威廉·詹姆斯·塞德兹,只见他完全没有一般小孩子的害羞或怕生,在讲台上对自己的理论侃侃而谈。

所有图片源自Google
而台下那些年纪比他大了1倍、2倍、乃至好几倍的老教授们则听得聚精会神。 他们并没有感到震惊,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这个天才儿童带给他们的奇迹。 这简直就是现实版《生活大爆炸》里的谢尔顿(或许该说这部剧的男主就是以威廉为原型创造的)。 哈佛的每一位高层无不对这个明日之星的未来成就充满期待与骄傲,而最骄傲的当属男孩的父亲——鲍里斯·塞德兹。 这个天才儿子可是他用了许多科学方法及实验,亲手打造出来的。

鲍里斯的“育儿宝典”《塞德兹的天才教育》

塞德兹天才教育法 鲍里斯·塞德兹是20世纪幼教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妻子萨拉是名医学博士,在当时,能够获得医学学位的女性寥寥无几。 俩人都是乌克兰犹太移民,由于政治和宗教迫害,他们逃离了乌克兰,定居在纽约。 威廉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父母的基因都如此优秀,他们的孩子也一定天资聪颖。 不过按鲍里斯的说法: “威廉在出生时只能说是一般聪明,但经过我的实验后,他逐渐能够自我学习,并对各类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 他们并不满足于一个优秀的孩子,他们想要的,是一个真正的天才! 鲍里斯认为,人脑和肌肉一样,是可以培养和训练的。 为了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震惊世人的天才型人物,夫妇俩在自己的儿子身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培养实验”。 为此妻子甚至辞去了待遇优厚的医生工作,一心一意照顾儿子。

他们一家的大部分积蓄都用来购买各类书籍、地图以及其他学习工具上了。 可一个刚出生的孩子哪里用得上这些?没关系,夫妻俩显然要先为孩子打造一个充满学习氛围的环境。 在威廉的婴儿床四周挂满了英文字母,别人家父母在宝宝身边述说着爱意,他们却在不断拼读着那些字母。 给威廉玩的也不是各种儿童玩具,而是各类教科书,包含几何、地理、外语知识等等。 鲍里斯会用自己的创新心理学技术,帮助才刚出生的儿子识别并读出书本中的字母。 这样的早教卓有成效,威廉在6个月大时就说出了第一个单词“Aluminum”,这是金属元素铝的英文单词。 一般的孩子学习语言都在1岁到1岁半,鲍里斯将这个时间整整提前了一倍。 更不可思议的是在8个月大时,威廉指出了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这一事实。 2岁时,他开始坐在高脚凳上用英文和法语打字,给梅西百货写信,询问自己想要的玩具到了没,并且能够自行阅读《纽约时报》; 4岁时,他开始学习法语,德语,拉丁语,希伯来语等另外7门语言,并能够用希腊文朗诵《荷马史诗》,用拉丁文朗诵《高卢战争》; 6岁时,他开始自学解剖学和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 8岁时,他通过了麻省理工入学测试,但并没有去,此时的他已经能熟练使用8种语言; 11岁时,威廉正式进入哈佛大学,成为该校历史上最年轻的学生之一,可以说是真真正正的“天才儿童”。

威廉的童年简直与美剧如出一辙,他永远都在埋头读书,对交朋友或是单纯的娱乐不感兴趣,搞不懂同龄人的生活、 他的日常行为伴有严重的强迫症,例如: 他无法容忍餐厅侍者哪怕是晚一分钟的上菜,如果不小心迟了,他就会双脚乱蹬,并用叉子用力地敲打桌面,整个人充满了焦躁不安...... 可这些在父母或者学校眼中,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哪个天才没有一些怪癖呢? 然而威廉虽然智商超群,但在心理和情感上始终还是一个孩子,他无法融入到大学的环境中。 他的父母也并非普通人,不能放任他自由生长,父亲更没有放弃“培养计划”,反而更加严格地要求儿子,继续进行着冷漠的“实验”。 5年后,威廉以优异的成绩从哈佛毕业了,毕业那天,他看着聚集而来的记者说道: “我想要过上完美的生活,而实现完美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隐居,我讨厌群众。”

从天才到精神病人 威廉的大学生活并不快乐,或者该说他从出生到现在,根本不知道什么才是正常的快乐。 虽然他在学术方面有着惊人的表现,但他的各种怪异行为依旧让他成为哈佛的笑柄。 比如时而发出长久且怪异的痴笑,比如他善于思考却不善于与人沟通,更不会去察言观色、表达情感。 在一次校园冲突中,威廉甚至被当成了精神病患者送去了医院。 毕业后,哈佛为威廉提供了教授职位,负责教数学。 但不论是讨厌人群的性格还是不善沟通的情商,都注定威廉不会成为一个好老师。 他甚至一上讲台就被讲台下年龄远大于自己的学生嘲笑和贬损,这令他感到很受伤。 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他跑到大街上去大喊自己是一战的反对者,而当时美国主流观点都认为一战是一场正义战争。 所以威廉的话触怒了许多美国人,再加上他极高的名气,由此引发了社会的热烈争议和讨论。

父亲知道这个消息后十分愤怒,他把儿子再次送进了一个类似精神病院的疗养机构,并警告儿子,如果再这样任性,就把他送进真正的精神病院。 在被父亲关了几年后,威廉被放了出来,父亲以为他老实了,可以继续任他摆布了。 然而威廉一得到自由,便马上远离了父母身边。 此后漫长的人生里,他隐姓埋名,写了许多书,内容涉猎很广,有多达1200页的美国历史,也有对于黑洞的阐述理论。 他的一生,至少使用了8个笔名,大部分书籍从来未被广泛出版过,或者说,没有人知道他到底默默无闻地进行了多少创作。 而在许多个人作品中,他也毫不掩饰自己对于父亲的厌恶。 对他来说,父亲这个充满依靠和温暖的名词根本不存在,他拥有的只是一个向他灌输知识的机器,以及不断施压的独裁者。 在一个和今天一样炎热的夏日,波士顿的一间小公寓里,人们发现了死于脑中风的威廉。 他的家里一贫如洗,连几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

这不只是一个关于父母不断拔苗助长的故事,还是一个孩子始终想要逃离家庭束缚的故事。 父母费尽心血的育儿大计,却在被忽视的亲子关系中,成为孩子一生的梦魇。 孩子不断逃离着父母的期待,社会的关注,以及那个被“天才”所绑架的自我。 而那种期待感,即便是普通人的我们也再熟悉不过。

期望值 vs 自尊心 每个孩子生来就是不同的,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脾气、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做事方式,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 但父母往往会被成绩和排名蒙蔽了双眼,忽略了孩子的优点,只是在反复强调孩子的不足之处。 久而久之,那些否定的话语就变成了一种可怕的心理暗示,孩子会觉得自己就是爸爸妈妈口中那种“这也不行,那也不好”的样子。 逐渐地开始自卑,开始失去对周围事物的热情,自然也就对学习失去了最初的成就感。 父母过高的期望带来的只有巨大的心理压力。 当孩子一直没办法达到父母的要求时,就会开始产生严重的挫败感,甚至对本身能做好的事情都会产生怀疑。 而每一个对孩子期望过高的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点——过分地关心孩子。 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期望帮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和方案,并一直在旁监督或者不停干涉。 导致孩子养成了所有事情都要通过父母的习惯,逐渐地孩子就失去了独立自主的意识,无法自己判断是非对错。 有些孩子能够及早觉醒,并试图反抗;有些孩子轻则陷入无尽的自我怀疑当中,重则失去对这个世界的兴趣,自杀轻生。

2008年,一则名为《妈妈,我去天堂了,这里太累了》的新闻引起了很强烈的社会轰动。 这则新闻让一个家庭蒙上了丧女阴影,也让更多父母陷入沉思。 女孩梁素素从小就在父母的期待中长大,他们用各种各样的补脑保健品,各种各样的方法胁迫孩子好好学习。 最终素素争气,考入了知名高等学府。 她以为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了,结果父母又再次出现,将女儿逼进了大连一家知名律师事务所。 所谓的前途似锦,却让无法胜任的女儿痛苦不已,用结束生命的方式,逃离了父母给予的高枕无忧,荣华富贵。 在遗书中素素写下: 爸爸妈妈,我一直希望可以成为你们希望我成为的那种人,可是,我始终成不了那种人。 我很累,我一直活在不属于自己的圈子里,别人的优秀都是用来突出我的愚笨。 太累了,就想休息,或许在天堂可以找到我的同类,不聪明,但活得很快乐。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素素的母亲含泪说: “我把家丑外扬,只是想用女儿的生命换来其他家长的警醒。” 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 曾说:
汇丰银行曾经做过一项全球调查结果显示,51%的东亚家长认为,社会地位比子女的快乐幸福更重要。 然而有70%的美国家长认为,子女的快乐幸福比社会地位更重要。 如果有一天,孩子选择去从事一个让他快乐,但不一定能提供优越生活的职业,很多家长会觉得成就感不足。 我们可以试着问自己,让我们感到失望的,是因为孩子真的处于一个潜在的“不利”环境吗? 还是因为他们所做的选择,不符合我们对他的人生期待呢? 孩子终将要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父母之爱就是要懂得,如何在孩子的人生里逐渐退出。 这种“退出”并非不参与,而是换一种方式去爱,把过去类似聚光灯下的爱,逐渐转变为观赏他们在自己人生的舞台上表演。 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终究会平凡地度过一生,那些不幸福、不快乐的人并非因为平凡的人生,而是始终有颗不甘于平凡的心。 拥有从平凡生活中攫取幸福与快乐的能力,这样的人生才真正不凡。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课程购买-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