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如何掌握麻黄汤、麻杏甘石汤和大青龙汤鉴别要点?

麻黄汤、麻杏甘石汤和大青龙汤,这几个方子其实是一脉相承的。

单纯的典型表证,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脉浮紧,正邪交争于体表,欲汗出而不得汗出,没有里热,用麻黄汤辛温发汗解表,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就能解决问题。

表证太阳病,无汗、脉浮紧,用麻黄汤,表证比较轻,怎么办?那就把解表的力度减轻一点。类似方子有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的思路。

上次课,讲到了外感病的内伤基础,内伤能够影响到外感的发病和传变等。大家会发现,冬春季节的时候大家体内容易有内热,但是冬春季节气温变化比较大,就容易着凉外感,内热基础上外感,就是表里合病,外寒内热,以温病多见,需要表里双解,麻黄石膏的配伍就有机会,麻黄石膏配伍体现的就是辛凉解表法,要比银翘散的效果更好。

类似于一杯热水和一杯冰水,兑在一起,就变成了温水,所以辛温解表和寒凉清热药物,配伍在一起,发挥出了辛凉解表的作用,大青龙汤、麻杏甘石汤都是辛凉解表的代表。

临床当中我们也发现,单纯的表证相对少见。表里合病更常见,比如说像张飞、李逵体质的人得感冒,肯定是阳证。如果平常有内热的话,那就是有表证又有里热,就多见于太阳阳明合病的大青龙汤或者麻杏甘石汤证。

有里热的情况下,需要清解里热。如果典型的麻黄汤证基础之上出现了阳明里热,那就是大青龙汤方证。表轻、里热也相对不重,可以有桂枝二越婢一汤的思路。表轻、里热重,就是麻杏甘石汤方证。

解表与清热两个治法,相当于一个跷跷板,施今墨先生有七解三清(即解表药味和清里药味之比例为七比三,余此类推)、五解五清、三解七清等比例轻重不同,看表证、里证孰轻孰重了。有人问,剂量如何确定?剂量也是根据证来决定的,表证重,就加大解表力量,里热重,加大清热力量。同时还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来确定。即使张飞和林黛玉都是太阳阳明合病,表现为同一个方证,但方药的剂量绝对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因时因地因人的三因制宜原则。

太阳阳明合病,表不解就用麻黄。有里热就用石膏。可以认为麻杏甘石汤是大青龙汤的一个简方。就像四逆散可以认为是大柴胡的简方,是一样的道理。通过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方证梳理,理解了麻黄石膏的配伍规律,把麻黄汤、大青龙汤、麻杏甘石汤给串起来了。

大青龙汤是表重,在麻黄汤基础上见到阳明里热,以无汗、脉浮紧为特点,用大青龙汤。在太阳阳明合病的基础上,相对于大青龙汤证而言,表轻里热重,以热、喘、汗出为主症的,就是麻杏甘石汤。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