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姬公扬2022-07-18 17:42发表于河南
平时我们所说的“智商”和“情商”都不是仪器检测出来的那些数字,如果仅仅数字高就能给人带来荣宠,那家长们也就不会逼自己的子女选热门专业,同样也不会逼他们到大学学“混社会”了。
我们现在所说的“智商”仅仅指的是一个人的考试能力。一个人即使远见卓识、才华横溢,人们也不会称他“智商高”,而如果他高考中了第七名,那么就算他连苏轼都没听说过,人们也会说他智商高。
那什么是“情商”呢?骗取公费,然后让每个分赃者分得“公平”的一份,这就叫“情商”;讨好上级,让自己得的比按照程序应该得的多,这就叫“情商”;当个老好人,谁都不惹,把认识的人都变成“后门儿”,这就叫“情商”。
不能把“情商”美化为什么”社交能力强“、“与人为善”。因为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为什么不去和工农群众“与人为善”,而总是和上级、导师、学习好的同学“与人为善”呢?所谓“情商”完全是为了一己之私。
那么简单来说,所谓“情商”就是一些封建糟粕与在机关里混日子的自私自利的小市民道德的混合物。
到这里我们会发现,“智商”和“情商”本质上是一体的,它们的中项就是就业,就是职场。而“智商”和“情商”之所以存在对立,是与工作的特质分不开的。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讲的很明白:“对官僚本身来说,即就现实生活成为他的官僚活动的对象而言,是物质生活......它的存在只是办事机构的存在。”当一个人的工作只是服从命令,按部就班的时候,那么“智商”将不是决定一个人前途的决定性因素,而只是一个选拔的门槛,过了这个门槛,“权威就是它知识的原则,而神化权威则是它知识的信念。”
那么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肯定是“面对现实”的意识形态,上级的话不能违抗,只能照做。遇到难事儿怎么逃避,怎么把不好做的推给别人,事后奖赏怎么配置,这自己都做不了主,最后当然是“看情商”。
当一个人靠“情商”来谋求发迹的时候,那说明他只是一个附庸,他必须用更多的关系来帮助自己。“情商”没法给人带来什么主见,“情商”能够养出一个好仆人,但它训练不出一个好领袖。
那么当向上爬的梯子被斩断,连仆人都没得当,那么练这一身当仆人的本事有什么用呢?这就是我想对现在还在痴迷于内卷与情商的同学们说的。
我们不能“用圣像对抗大炮,用幻想对抗资本”(列宁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永远是以生产关系为中介,而不是以爱与关怀为中介的。在大学里自然可以有很多美好的关系与浪漫的故事,但大学的出现不是为了让人去爱。为什么农业社会没有现代大学呢?是因为现代大学是为现代化的生产服务的,而不是为了一小部分心高气傲的知识分子的“学养”服务的。
所以我们必须分析就业与生产来解释大学里的矛盾,而不是以所谓的“心理健康”与互相关心的空谈来解决大学里的问题。
如果我们再用退让求团结,为了追求声音大而和内卷者站在一起,如果我们未来依然是延续“大学到机关,鲤鱼跳龙门”的传统的阶层上升方式。那么我们只会让“内卷”更加激烈和扭曲,使正常的学业越来越无法“满足”竞争者的需要。从而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学会投机取巧、巧饰钻营、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乃至于为了升学而出卖肉体和尊严。最近爆出的几起教授与女学生的案子就是典型。
到现在这个地步,这个社会最需要的已经不是那种八面玲珑、长袖善舞的人了。时代需要自己的“最有威望,最有影响,最有经验”的领袖人物。这样的人是能够提出主张与策略,能够在前面领路的人,而不是只会点头哈腰,跟着上面儿走的人。
姬公扬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