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多数企业的瓶颈:创始人忽视经济规律

创新理论之父熊彼特说过这样一句名言:

“无论你把多少辆马车连续相加,也带不来一辆火车。”

对于很多企业,一个普遍却很难接受的事实是,企业发展最大的瓶颈往往在于创业者本人。曾经的辉煌易让企业家形成固化的思维方式,在“唯我独尊”的环境中缺乏自我反思的机制,身陷“造马车”的成功而不自知,导致企业错失“制造火车”、转型升级的良机。

在快速变革的数字经济时代,你的企业是否只在制造“马车”?一家“马车”企业,如何脱离瓶颈,找到制造“火车”的路径?

相信周春生教授的观点,会对你有所启发。

作者 | 周春生

来源 | 《金融时报》

周春生

普林斯顿大学金融学博士

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

01

100多年前,熊彼特就对创新做出了极为深刻的阐述,并影响至今。

熊彼特认为“创新”即将原有生产要素重新组合为新的生产方式,以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在熊彼特经济模型中,成功“创新”的企业便能够摆脱利润递减的困境从而生存下来,那些不能够成功地重新组合生产要素的企业会最先被市场淘汰。

换句话说,创新乃企业生存与发展之道。

在竞争性的经济活动中,新组合意味着通过竞争的方式消灭旧组织、旧生产方式。创新和消灭可以发生在两个不同的经济实体之间,也可以是经济实体内部的自我更新。

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改变社会面貌的经济创新是长期的、痛苦的“创造性破坏过程”,它将摧毁旧的产业,让新产业有崛起的空间。

然而,面对这个“创造性破坏过程”,熊彼特特别指出:

试图无限期地维持过时的行业当然没有必要,但试图设法避免它们一下子崩溃却是必要的,也有必要努力把一场混乱——可能变为加重萧条后果的中心——变成有秩序的撤退。

熊彼特还指出,作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其重要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生产要素新组合;所谓的经济发展就是指经济社会不断地进行这种新组合,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正是起因于创新过程的非连续性和非均衡性,不同的创新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由此形成时间各异的经济周期。

尽管熊彼特讨论的是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但对当下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依旧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02

中国经济要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也必须依靠创新来推动。

第一,创新是企业家的核心品质,竞争则是市场的铁律。

引领企业不断创新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并源源不断地创造利润,是企业家的本分,也是企业家价值的体现。

第二,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道。

市场是无情的,创新本身是一个创造性破坏过程。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市场经济的法则。

在创造性破坏过程中,缺乏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企业更容易被市场淘汰,尽管对当事人来说无比痛苦,甚至会带来某种经济波动,但整体而言,这是经济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第三,创新不是一个渐进的、连续的、均衡的过程,并会因此引发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创新越具有革命性,对传统生产方式、传统要素组合也就越有破坏性。创造性破坏不是经济的倒退,而是更高层次经济发展的开始。

第四,面对创新带来的破坏性影响,传统产业只有顺势而为,快速求变,以适应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要素。

为减缓革命性创新带来的经济转型“阵痛”,政府部门以适当的政策措施鼓励、帮助企业转型升级,并帮助企业获得合理的转型时间是有益的,但试图长期维持过时的行业不符合经济规律,不利于经济发展进步,既无必要,也不可能。

03

现如今,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包括中国经济在内的全球经济正处在创新大爆发的关键时期。

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成为中国经济提升发展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二选择。当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制造业乃至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民生之本。

许多传统产业仍然有长期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把新经济与传统经济对立的观点并不可取。

即使在高度发达的国家,仍有一批传统产业在蓬勃发展,甚至喊出了制造业回归的口号。

如熊彼特的理论所述,新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要素组合和生产方式的重大改变。

部分传统产业,如磁带、收录机、盒式录像机(VCR)等传统电子产品制造行业、传统商场、传统照相馆、邮政服务、书店等受到了严重冲击。

新旧产业的碰撞和经济的结构性变化日益凸显,但是,从大趋势上看,新经济的发展和新技术的采用,也会大大提高许多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许多传统产业能够,也应当与新兴产业相互渗透、相得益彰。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由于数字技术和其他新技术的使用,我们的汽车更舒适、更易于驾驶,我们的家用电器更智能、更节能,我们的物流更便捷、更高效,我们的出行更轻松、更舒心。

面对变局和新的技术革命,传统经济的各行各业所受到的影响不大相同。

有些行业因“创造性破坏”而被颠覆,其产品和服务可能因为新的、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的出现而惨遭被替代、被淘汰的命运;

有些行业则因新行业的竞争而盈利能力下降;

一些行业则能与新兴行业相互融合,找到新的发展轨道和发展机遇;

还有一些行业则可以借力新的技术和理念,实现自我升华。

需要指出的是,行业被颠覆不等于企业被淘汰。因为企业可以转型,去开辟新的天地。

在新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传统企业为了避免被淘汰,为了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也必须创新求变,力求适应经济变革大趋势,实现与新经济的融合发展。

04

然而,由于不同企业受到的影响不同以及与新经济的融合度不同,创新升级也必须因地制宜,根据企业和行业情况选择适当、合理的方式。(见表)

如果企业的某项业务处于一个具有发展潜力,吸引力较大的行业,且企业在该项业务上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则企业应当集中资金与其他资源,优先支持该项业务的发展,寻求行业支配地位,企业对于新经济的关注更多应该考虑如何借助新技术、新业态使原有业务获得更好发展。

如果因为新技术和新业态的出现,导致某个行业吸引力严重下降甚至被颠覆,发展前景堪忧,则企业需要果断退出该行业,回收资金,实行战略转移。在考虑战略转移时,企业应当尽可能发挥原有人力、物力的作用。

如果企业因未能及时吸纳新的技术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但所处行业仍有较大吸引力,则企业应研究有无机会通过投资、研发,快速吸纳新的技术以强化竞争优势,赶超已处在行业领先地位的竞争对手。

这一战略其实就是企业层面的升级。如果企业有足够把握追赶甚至超越,则实施该追赶、升级战略;如果企业追赶机会渺茫,则应考虑退出该行业,实施转型战略。

上述分析框架阐述的道理并不复杂,但具体实施起来却并不简单。企业能否在转型升级方面取得成功,影响因素有很多。

其中比较重要的因素是企业家和企业核心人员的洞察力、创新力、决断力。企业家当断不断、缺乏长远眼光,会导致企业错失转型升级的良机。

05

企业必须依据自身的资源禀赋,选择正确的转型升级方法。

我们将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方法粗略地分成了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是自主研发型,企业依据新技术、新经济业态发展 现状和趋势,结合企业自身行业经验、研发能力进行自主研发创新,对生产技术、生产流程和产品加以升级改造。

第二种是技术引进型,引进新的先进技术、先进理念并消化吸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生产管理和企业产品进行升级改造。

第三种是关停淘汰型,对于落后产能和过时产品,应以壮士断腕之勇气,及时关停、淘汰、剥离,回收资金,聚焦有发展前景的产品,或进入新行业。

第四种是收购兼并型,通过并购方式,获取进入新兴行业的技术和相关资源,帮助企业实现快速转型。

必须强调,创新和转型是有风险的。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创新风险与利润成正比。

尽管如此,传统企业的创新、转型也必须依据企业自身条件和能力,实事求是,切忌好高骛远。

如果转型升级能充分结合企业已有的行业经验和资源禀赋,在关联领域寻找转型、突破,代价一般相对较小,成功率也会高一些。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