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技能决定了孩子在学习上的表现,决定了孩子未来事业的发展,决定了他们的婚姻是否幸福,决定了他们会不会在家庭事业成功之时,花大把的钱向心理医生求救。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良好的情绪应对能力对孩子未来的学业和社会表现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父母在激发和发展孩子情绪应对技能方面至关重要,但很多大人从未学过情绪方面的知识或技能,这可能让他们继承了不健康的情绪应对策略,比如大吼大叫、强势压制或者选择逃避,并将之传承给下一代。
“幸福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耶鲁大学情商中心创始人、儿童研究中心教授马克-布兰克特(Marc Brackett)的经历真实演绎了这句格言的后半部分。
从小布兰克特的学习成绩不佳,一直徘徊在及格线边缘,长期遭受性侵却不敢告诉父母、在学校里没有朋友。尽管父母很爱他、也很关心他,却有一个共同的问题——不知道怎么付诸感受,不管是他们自己的感受,还是孩子的感受。
直到有一次,布兰克的叔叔马文问了他一个问题,“马克,你感觉如何?”
布兰克特认为这个简单问题永远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他解释道,“这不仅仅在于他问的这个简单问题,而是他询问的方式——令人感觉他真正想要知道答案——我的感受,他是如此认真、专注且富有同情心......'
马文叔叔真正关心和接纳他的感受。与马文相处过程中,布兰克特感受到自己情绪完全被接纳,而不是受到评判!从此他逐渐获得治愈,过上体面的生活,走向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后来,他成为美国耶鲁大学儿童研究中心的教授, 并创立了该校情商中心并担任主任,领导一个由科学家和执业医师组成的团队,专业研究情绪和情绪技能,帮助那些受到同样困扰的人们走向全新的生活。他的研究成果让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者、执业医师、孩子、家长、政商领袖、科学家广泛受益。
他总结自己一生的经历和研究成果,致力于通过情绪的力量创造一个更健康、公平、富有同情心和创造力的世界。在其著作《陪孩子学会情绪管理(Permission to Feel)》中,布兰克特归纳了25年的研究成果,让每个读者可以通过RULER技巧习得情绪技能,畅享成功幸福的人生。
一、
情商是虚伪、功利、会来事儿?
答案是否定的,情商影响人生的五大领域!
在我们的文化中,情商有时会被解读成一个负面单词:情商高,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代表着虚伪和功利。而在西方注重理性和逻辑的文化里,情绪也容易被认为是“低人一等”的词,认为在工作上有情绪,会拖团队后腿,阻碍团队实现目标。
令人地笑皆非的是,越是压抑情绪、厌恶情绪,情绪就越会导致我们面临最不想看到的问题。
无论是提升幸福感、关键时刻做出明智的决定、建立并维护有意义的人际关系,还是充分发挥自身潜力,都需要拥有充分体验和表达情绪的能力。
基于其过往数十年研究成果,布兰克特总结了情绪发挥作用五大领域:
误区一:学习能力由智商决定?
真相是:情绪状态决定了人的学习能力,包括注意力、记忆力和吸收能力!
这很讽刺。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父母想到的,往往是我怎么找个老师来给他补习好,而不是关注背后真正折磨孩子的原因。是不是在学校跟老师、同学关系不好?是不是受了欺负?是不是承受了过大的压力?
情绪,往往是真正影响孩子学习表现的因素。如果他的情绪没有出口,越积累越深,恐惧、愤怒、羞耻感,往往成为他们人生中的“地雷”。
强烈的负面情绪会限制人的心智,如果太关注眼前的重大危机,我们的外围视力就彻底消失了。
误区二:人类最高级的心智是理性能力?
真相是,情商同样是重要的心智能力!
很多人都认为,理性思考能力是人类最高级的心智能力,却没意识到,情绪对我们的思维方式有着极大的影响,在心智能力中,情商,与智商、理性同等重要。
情绪会影响人的决策:好心情有可能是毒药,让我们忽略风险、做出事后后悔不已的决定;而焦虑却可能是良药,让我们更关注细节,更能够预见风险。在做决策的时候,把感受作为一种信息,可以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误区三:有行为问题的”坏孩子“,应被惩罚和斥责
真相是:问题儿童更应得到同情和关注!
在学校,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常常遭到呵斥,而不是被视为求助的信号。易怒、具有攻击性的孩子,更应该得到同情和关注,也应该有机会提升自己的情绪技能,拥有健康、滋养的人际关系。
误区四:开心是生活常态?
真相是:很多人70%的工作学习时间都在体验负面情绪!
布兰克特团队的一项调查结果触目惊心——他们跟踪调查了高中生、老师、商务人士,发现他们的学习和工作时间中,70%的时间都在感受负面情绪。这让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受到威胁。
误区五:不想输在起跑线上,所以要努力刷题?
真相是:期望过高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压抑情绪表达能力!
在社会中,创造力是未来企业成功的命脉,也是很多领军企业的用人标准。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创造力、想象力往往被压抑甚至遭到打击。
一项对学童创造力的长期研究发现:在过去20年中,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孩子,在情绪表达、活力程度、口头表达能力、幽默感、想象力、打破常规的能力、积极性、热情程度、觉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都在持续下降。
罪魁祸首就是当下标准化考试的教育体系,以及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过高期望。
二、情商是天生的能力吗?
很多人会觉得,那些情商高的人,都是天生的。其实不然,跟爱的能力一样,情绪技能,是一种需要学习才能拥有的技能。运气好的人,比如拥有情绪技能好的父母,孩子可以从他们的行为中学习到情绪技能。但事实上,这个概率差不多等于买彩票中大奖。
现实情况是,大多数的人,都深深地缺乏情绪技能。我们的父母,很少能从他们的父母的那里学到情绪技能,而我们,也很难从我们的父母那里学到。如何能不让恶性循环继续?
布兰克特多年的研究告诉我们,情绪技能是可以被习得的能力,也是孩子长大成人、走向成功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他一生致力于掀起一场情绪革命,给予孩子情绪上的接纳和许可,帮助孩子们走向难以想象的成功。
做到这一切,需要练习五个技巧,简称RULER。
第一步:R(Recognition)识别
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情绪管理始于学习如何准确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好比你去学校接孩子放学,回家路上你发现他噘着嘴、情绪低落,那么你能察觉到他处于何种情绪中就是第一步,并意识到你应该对此给予反应。
之所以要认识情绪,是为了在不断认识的基础上找到最平衡的状态,避免掉入所谓的“极端情绪”的涡旋中。
不少孩子受到欺凌甚至自杀的案例中,他们身边最亲近的家人、老师甚至都没有察觉到异样。除了疏忽之外,我们还应该了解:识别他人的情绪,并不容易。
过去十年间,布兰克特询问包括老师、医生、企业高管在内的成千上万成年人一个问题:你今天感受如何?
他从答案中总结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即使是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受访者,准确描述自己的情绪也非常困难。这意味着通过非语言的表情来理解他人的情绪就难上加难了。
为此,布兰克特分享了一个简单的方法:拿出一支笔,一张纸,每小时用最简单的词汇记录一次自己的情绪:情绪高涨还是低落、开心还是气馁...
你也可以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观察自己的情绪,第一步非常关键。
要知道:情绪上的危机,往往隐藏得很深!
第二步:U(Understanding)理解
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
接下来,要不带任何预设前提的状况下尝试找出引起孩子情绪的真实原因。
可以试着运用侦探思维提出比浅谈更深入的问题,比如“你觉得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从孩子的回答中找到线索、确定是否为常见事件。
就像如果孩子抱怨某件事不公平,那么他可能会感到愤怒不满,如果孩子因为没有达到父母或老师预期的要求,他可能会陷入责备失望中。
如果孩子因为小事情绪崩溃,例如当一个孩子对你说出:“我恨你!”,当他尖叫:“滚开!”或“不用你管!”时,背后往往隐藏着没有明示的求救信号。
当家长发现孩子情绪爆炸时,你可以心平气和地解读或感受背后的原因吗?
在本应理解情绪的关键时期,很多人往往都做出了最糟糕的反应:充当审判官,即关注行为本身的对错而非内在原因;这是因为人们太想掌控现状、审判一切。但越是这样做,越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
理解情绪最简单的方法,不是评判是非对错,而是放下成见,跟孩子聊聊:发生了什么?你感觉怎样?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还记得马文叔叔如何改变布兰克特的人生吗?理解接纳而不是评判孩子的感受!
第三步:L (Labelling)标注
用复杂而微妙的词语标注情绪
布兰克特表示,神经科学领域已经支持“只要说得出口就可以克服”这一概念,即只要能细致入微地或者用精确的词语来描述出确切的感受,那么这就是研究人员口中所谓的“情绪粒度”(emotional granularity)。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识别、表达自己情绪的能力。
多年前一项著名的研究发现:相比低收入家庭,高收入家庭孩子掌握的词汇量多得多,这一差距深入影响未来的学业表现、赚钱能力和事业发展。然而,在描述自身感觉的词汇上,贫富差距就没那么明显了。
举例来说,就像有些人能够准确且具体地表达出生气、悲伤或者害怕等负面情绪,但有些人只能笼统地称之为“我很难过”。在情绪上,无知是平等的。
mood meter
有时候我们只是无法分辨出自己难过是一种具体什么感觉,才会不断挣扎在这种情绪中而无法自拔。
不要光用简单的标签来定义愤怒或者悲伤,你要细致地感受自己的情绪,并加以辨识,表示你拥有的情感工具越多,越能帮助你面对更多的挑战。
积累表达“复杂情绪”的词汇有助于积累我们识别复杂的情绪的能力。例如,造成愤怒情绪的背后原因可能是嫉妒,也有可能是悲伤。
布兰克特团队开发了一款标注复杂情绪的APP(Mood Meter, 可通过苹果应用商店下载,一次性收费6元),该应用程序对于准确标注情绪非常有效,但目前只有英文版本。
第四步:E(Expression) 表达感受
在现今我们所处的社会大环境中,一个显著倾向是,大众欢迎并愿意表现出积极的情绪、而压抑或者逃避消极的情绪。
这种认知仿佛成了一种流行趋势,不妨问问你自己,你是否会在孩子面前刻意回避各种负面情绪,哪怕只是一丝沮丧或颓废之意?
为什么很多被性侵、凌霸是如此隐蔽且不为人知?或许每天就发生在孩子身上家长却无从得知?为什么很多家庭里,丈夫往往回避分享自己的感受?为什么在学校老师总是严厉、压抑情绪是主流?
这是因为表达真实的感受异常困难。而表达这一环节,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步。
布兰克特认为,当父母对自己的感受诚实面对,并在合理范围内进行适当发泄,其实也是在允许和鼓励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需要过多压抑。
对于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佳办法,莫过于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如果老师总是以给斥责学生来维持权威和秩序,动辄对学生横加指责,那怎么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更不用提在孩子遇到困境的时候支持他们了。
要想成为孩子成长的支持者,则需要让他们知道:我就在这里陪你,不会离开你,我不会对你指指点点,我想了解你、帮助你。
第五步:R(Regulation)调节
不要压抑或者忽略情感,明智地与它相处
这是最具挑战性,也是需要父母最高意识的关键一步。
布兰克特建议年幼孩子的父母,在遇到困难时能够进行一场“正面自我对话”来作为应对策略。比如在遇到挫折时,爸爸可以大声对自己说“我要深呼吸让自己冷静下来!我可以做到这一点!”
对于青少年来说,教导他们如何用更正面积极的眼光来看待眼下面临的难关,可能是一个可行性的方法,比如孩子和好友闹矛盾,引导他用包容的心态来看待,“他那样说你,是不是因为你真的可以做到更好?”
通过这最后的一步,将此前所有的努力转化为切实的成果,让我们更具生命的活力!布兰克特提出了五大类调节情绪的方法:
1、正念呼吸:放下手机,一呼一吸,专注在呼吸上;
2、前瞻性策略:预测将会发生什么不好的情绪,比如如果考不好,可能会怎样。
3、转移注意力:比如先冷静一下,吃个冰激凌,聊聊别的;
4、认知重构:换个角度看问题,假设对方是出于好意;
5、元时刻:在情绪要爆发的时刻,用深呼吸、默数到十,紧急踩刹车,给自己留下回旋的余地。
做到这五点,给爆发的情绪踩刹车!
作者在其著作中介绍了非常详细的使用方法。
这五个步骤就是RULER最简单易行的操作方法,。坚持练习,你就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那种居家可以给孩子和伴侣情感支持,出外能够给同事和客户情感帮助的人。
三、
如何把情绪技能
应用于家庭、学校、和企业……
数十年来,布兰克特致力于将情绪技能应用于家庭、学校和企业之中。
一些实验结果,让很多人当场崩溃。
例如,布兰克特在给学校老师做培训的时候,让老师说出每个学生的名字带给自己的感受。做完试验后,很多老师当场崩溃、痛苦流涕——他们意识到,他们往往是出于自身的原因喜欢或厌恶一个孩子,这种好恶情绪往往跟孩子本身毫无关系,并不是因为他/她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而改变。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你的孩子在学校可能毫无缘由被老师看不顺眼,或者遭到老师的完全忽视;这也意味着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
布兰克特访谈了成千上万来自全球各地的人,询问他们:你在什么样的家庭中长大成人?你跟父母的关系怎样?你会如何描述或形容童年时代的家庭情绪氛围?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70%的答案都是负面的词汇:被困、沉重、压抑、紧张、无助。
只有20%的回答是正面的:支持、关爱、关怀、滋养、接纳。
这意味着,在一个充满支持、关爱和接纳情绪的家庭里长大,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一项研究职场情绪影响的调查发现,在15000名受访者中,50%认为自己工作压力大、挫败、不知所措。而斯坦福大学一项调查显示,每年超过120,000宗死亡案例的罪魁祸首源于职场压力,医疗费用高达1900亿美元……
这意味着,找到一个友爱、滋养、互相支持的工作环境绝非易事。
因此,拥有情绪技能可以让每个人收益匪浅。正如布兰克特在书的最后写道,
意识到别人的感受,以及我们处理自身感受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情绪技能是解锁我们每个人内在潜能的钥匙。在培养情绪技能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一点一滴的成长,营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文化,打造出我们梦想中的美好社会。
改变全社会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我们必须去尝试。我们的未来,我们孩子的未来,都取决于此。
作者:Pearly,本文经授权发表,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