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辩阳明病脉证并治
第一节、概说
阳明包括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经。
一、阳明病的性质和特点:
阳明病是外感病程中,邪入阳明经、腑,正邪相争激烈,邪热极盛的阶段,以内热亢盛,津伤化燥成实为特点。故阳明病性质为里、热、实证。
二、阳明病的部位:
《黄帝内经》阳明经包括大肠经、大肠腑和胃经、胃腑。《伤寒论》中的阳明病主要涉及手阳明大肠腑、足阳明胃经和胃腑。实际上,阳明病的病变部位涉及到整个胃肠系统,《伤寒论》中统称为“胃家”。
三、阳明生理:
1、经脉:足阳明经起于鼻梁凹陷处两侧,络于目,从缺盆下循胸腹至足。 手阳明经从食指外侧循臂上颈至面部。这就是阳明经脉受邪出现额头痛,目痛鼻干的原因所在;也是胃热可循经上扰心神,出现谵语等原因所在。
2、腑:脾脏与胃腑同居中州,经脉互相络属,相为表里。胃主受纳、腐熟,脾主运化。胃主燥,以降为顺,脾主湿,以升为健,二者共同完成水谷消化、吸收。大肠主传导糟粕,却赖肺气的肃降、脾气的布津和胃气的降浊。
3、阳气:明,著也,“阳明”就是阳气显著的意思,《内经》称其为“二阳”,后世医家称其为“盛阳”。生理上,其阳气的量比太阳之三阳要小,但比少阳之一阳要大,仍然是比较旺盛的。其阳气的作用在胃肠之里,有腐熟水谷,变化糟粕的功能。其气以降为顺,以通为用。由于胃肠道是人体最内部的器官,而阳明阳气作用于胃肠道,所以说阳明主里。
四、阳明病的成因:
1、阳明本经受邪:阳明经脉被风寒邪气所伤,邪气循经入里化热而形成阳明病,称为“正阳阳明”。
2、邪由他经传来:
(1)太阳病失治、误治,邪传阳明,称“太阳阳明”;
(2)少阳病误治,邪传阳明,称“少阳阳明”。
(3)太阴病腐秽不去,日久从阳明燥化而出现大便硬,邪气外出阳明而成阳明病。也叫脏邪还腑,阴病出阳。
五、阳明病的证侯分类和治法:
邪入阳明,多易化热化燥,因此阳明病的主要证侯是盛阳感热邪,两阳相合,机体调动了全身的抗病能力,正邪斗争激烈,而表现出一派大热大实的证侯,故医家把阳明病看成是外感病阳证的极期阶段。但阳明也有风寒经表证、胃家里虚寒证、阳明蓄血证。
(一)阳明经表证:
由于经脉循行体表,风寒邪气侵袭阳明经脉,阳明经阳被郁,就出现了阳明经表之证。见额头痛,缘缘面赤,目痛鼻干,夜卧不宁,发热恶寒无汗等。《医宗金鉴》说:“葛根浮长表阳明,缘缘面赤额头痛,发热恶寒身无汗,目痛鼻干卧不宁”。由于阳明经阳气作用于胃肠道之里,所以经表症状往往持续时间很短(约一天),邪气很快化热入里,故184条说:“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临床上因阳明经表证存在时间短,故医生们较少遇到。治宜发汗解表,疏通经脉,可选用葛根汤、麻黄汤或桂枝汤。
(二)阳明热证:
1、热在上焦,邪热留扰胸膈:阳明经误下,邪热留扰胸膈,症见心烦不得眠,心中懊憹等,治以清宣郁热——如栀子豉汤类。
2、热在中焦:分胃热弥漫和胃热弥漫津气两伤证:症见身大热,多汗,烦渴,脉浮滑或脉洪大等,治以辛寒折热或辛寒折热益气生津法,方用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
3、热在下焦,阴虚水热互结证:阳明经热误下,使下焦阴伤,邪热与水互结,症见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等。治以育阴清热利水,方用猪苓汤。
(三)阳明实证:
阳明实证为阳明病的主要证侯。
1、阳明腑实证:燥热与肠中糟粕相结合而成燥屎,影响腑气通降。证见:潮热、谵语、腹满硬痛或绕脐痛,大便秘结,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或焦裂起刺,脉沉实有力等。腑证用下法。痞满证——小承气汤,通腑导浊缓泻法;燥实证——调胃承气汤,泄热通便和下法;痞满燥实——大承气汤,泄热通腑峻下法。
2、脾约证:胃阳强而脾阴弱,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不能还入肠道,症见小便数多,大便硬结,数日不大便而无所苦。治以滋津通便润下法——麻仁丸。
3、津枯便结证:津液内竭,肠道失润,而见干燥的粪便结滞肛内,大便难出。治用蜜煎导法或猪胆汁灌肠法。
4、阳明蓄血证:阳明之热与阳明久有的瘀血相结,症见其人喜忘,屎虽硬,反易解,其色必黑。治以逐瘀泻热,用抵当汤。
(四)阳明其他证侯:
胃腑虚寒气逆症,见食谷欲呕,治以温补法,用吴茱萸汤。
胃家虚冷噦逆证,当治以温中。
(五)阳明变证:主要为湿热发黄证。阳明之热与太阴之湿相合,湿热互结,郁蒸发黄,症见身黄如橘子色,但头汗出身无汗,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腹胀满。治宜清热利湿——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类。
阳明病总治则:清下实热,保存阴津。
禁忌:不可妄用发汗、利小便等法。
第二节、阳明病提纲证
一、阳明病提纲:
原文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提要:阳明病提纲。
语译:阳明病,就是胃肠有实热。
分析:胃家——泛指胃肠系统。
实——胃肠燥热亢盛,病变以里实热证为特征。包括:
(1)燥热未与有形实滞相结,而充斥于全身——称经证。
(2)燥热与肠中糟粕相结,燥屎阻塞肠中——称腑证。
辩证要点:阳明经证之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或阳明腑证之潮热谵语,腹满痛拒按,大便秘结。舌红,苔黄或焦燥,脉洪大滑数或沉实而大。
病机:津伤燥化,阳明实热。
意义:胃家实指的是阳明篇的病机。
二、阳明病病因病机:
原文179、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解词:脾约——胃热津伤,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致津亏便秘者,叫“脾约”。
提要:阳明病的成因。
语译:问:什么叫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和少阳阳明?答:太阳阳明就是脾约,大便干燥而困难;正阳阳明是胃肠中有实积;少阳阳明由于发汗利小便之后,胃肠中缺乏水分,大便干燥而困难。
分析:阳明病的成因有三:
1、太阳病过汗或误用吐、下、利小便等损伤津液,邪气入里,化热化燥,约束脾阴,脾不能为胃输转津液,肠道失润而便秘的叫“脾约”——太阳阳明“脾约”。
2、素体胃热亢盛,邪气入里,化燥成实,名“胃家实”。即外邪直犯阳明——正阳阳明“胃家实”。
3、少阳病误用汗、吐、下、利小便等法,损伤津液,邪自半表半里入于阳明,化燥成实,名“大便难”。——少阳阳明,“大便难”。
按:阳明病的成因虽有三,但形成阳明后,究竟成为脾约、胃家实或大便难,则须依具体情况而定,不可拘泥。
参考原文181、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解词:不更衣——即不大便。
提要:辩太阳病误治亡津液转为阳明病。
分析:太阳病,汗不如法或汗之太过,或误下、利小便损伤津液,胃中干燥,外邪入里化热,形成阳明病,出现不大便,或燥热内结成实,或大便难之证。
参考原文185、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解词:汗出濈濈然——指汗出连绵不断。
提要:太阳病汗出不彻及伤寒邪热亢盛均能转属阳明。
分析:本条应分两段:
1、太阳病当用汗法,但若发汗不彻,则易致外邪化热入里,损伤津液,而成阳明病。
2、太阳病未经误治,因胃热素旺,外邪化热入里,亦可转属阳明。
伤寒发热无汗——太阳伤寒。
呕不能食——邪入少阳。
反汗出濈濈然——邪入阳明,化燥成实,燥热迫津外泄。必见内有燥热之证。
此条为循经传:发热无汗(太阳)→呕不能食(少阳)→汗出濈濈然(阳明)。
小结:总之,太阳转属阳明有以下几种情况:
1、发汗太过,损伤津液;
2、发汗不彻,邪热入里;
3、不经发汗或误治而燥热转甚,形成阳明病。
参考原文188、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提要:伤寒转属阳明的症状。
分析:濈然微汗出(指汗出虽微,却连续不断)——阳明燥化,里热蒸腾,迫津外泄所致。以文所推,当有潮热谵语、腹满便秘等症。
濈然微汗出,是阳明病的特征之一,故云 “转系阳明”。
阳明病总病机:
1、经热亢盛;
2、燥实内结。
郝万山说:“阳明病的症状特征和病机:汗出濈濈然,是太阳之邪已完全转属阳明,其症状由无汗变为汗出连绵不断,为太阳表邪全部入里化热,里热迫津外泄所致;濈然微汗出,是伤寒转系阳明,即太阳初传阳明,里热虽成,但未炽盛,太阳表邪未尽,表气尚有不畅,其证仅是微汗而非大汗”。
三、阳明经表初感外邪的表现:
参考原文183、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提要:阳明初感外邪的见证。
分析:不发热而恶寒——阳明初感外寒,寒伤阳气,温煦失司,而见恶寒。里阳未能及时伸展,热势未显,故无发热。这是阳明经表受寒的特征。此外还应见到额头痛,缘缘面赤,目痛鼻干等。因阳明之阳气主要作用于胃肠之里,故寒伤阳明经表,邪气易循经入里,化热化燥,而成里实热证。所以其恶寒程度较轻,为时短暂,很快就会出现邪热内炽的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之阳明证。
参考原文184、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提要:承上条言恶寒自罢的原因。
分析:脾胃居中焦而属土,胃主燥,属阳,主受纳水谷,赖脾之运化转输以营养全身各脏腑。若燥化太过,胃热亢甚,表里寒热之邪皆聚于胃。邪从燥化,较为迅速,故其病初虽初感外邪,阳郁不伸,但继则邪归于胃,热象很快显露出来,故恶寒自罢,出现不恶寒,但恶热。
按:六经均有恶寒,但各有特点:
太阳之恶寒,与发热并见;
少阳之恶寒,呈往来寒热;
阳明之恶寒,很快自罢;
三阴之恶寒,始终不发热,伴见里寒证。
四、阳明里热实证的外证:
原文182、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提要:阳明病里热、里实证的外证。
语译:问:阳明病外证有何表现?答:身热,汗出,不恶寒,但恶热。
分析:阳明里热实证,反映在外的证侯叫“外证”。并不是指表证。包括:
身热(经热见表里俱热,身大热;腑实证见蒸蒸发热,或日晡潮热)——阳明里热炽盛,蒸腾于外。
汗自出(经热见大汗出;腑实见身濈然汗出,或手足濈濈汗出)——阳明热盛,迫津外泄。
不恶寒,反恶热——里热亢盛,外无表证。
上证包括了阳明经证、腑证共有的症状。
参考原文186、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提要:阳明病的主要脉象。
分析:胃为水谷之海,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病入阳明,易化热化燥,而成正盛邪实。
脉大——热盛于里,热盛血涌,脉管充盈所致。
鉴别:阳明脉大——大而有力,脉形宽阔——邪盛正不衰
虚劳脉大——大而无力,浮大中空——正气不足。
第三节、阳明病本证
一、阳明经热证:
(一)、热扰胸膈证:
A、栀子豉汤证:
原文76、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解词:(1)虚烦——指心烦由无形邪热所致。
(2)心中懊憹——指自觉心中烦郁无奈、卧起不安之意。
提要:论热扰胸膈、心中懊憹的证治。
语译:发汗吐下后,无形邪热停聚于胸膈,上扰于心出现心烦不得眠的虚烦证,严重者会出现反复颠倒,心中懊憹,当用栀子豉汤治疗。若兼少气者,用栀子甘草豉汤治疗;若兼呕者,用栀子生姜豉汤治疗。
参考原文77、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78、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228、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375、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解词:(1)少气——即短气。
(2)胸中窒——指胸中有闭塞不舒之感。
(3)心中结痛——即胸中如有物支撑结闷而痛。
(4)饥不能食——即胃脘嘈杂,似饥非饥,不能进食。
提要:论热扰胸膈、心中懊憹的证治。
分析:成因:1、表证误用汗吐下,表邪入里;
2、表证误治,邪热入里;
3、阳明病下后,余热未尽;
4、厥阴病利止热留。
病位:胸膈。
症状:虚烦、心烦、心中懊憹——邪热留扰胸膈,郁热扰心。
胸中窒、心中结痛——邪热留扰胸膈,气机运行不畅,轻者满
闷不舒,重者结闷而痛。
饥不能食——胃有热则消谷善饥故有饥感,但此为邪热,不能化谷,并非胃阳亢盛,故虽饥而不能食。
但头汗出——热郁胸膈,郁热不得外越,邪热蒸腾于上所致。
外有热,手足温——阳明热邪未除的表现。
心烦、按之心下濡——胸中有热,但未与痰饮实邪相结,故虽
感烦闷痞硬,按之却柔软。
少气——热邪损伤中气。
呕——胃气因热扰而上逆。
辩证要点: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舌上苔(舌苔薄黄)。
病机:热扰胸膈。
治法:清宣郁热。
方药:栀子豉汤。
栀子十四个,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现代用法用量:栀子7g,香豉7g。
先煎栀子,后纳豆豉,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方解:栀子——苦寒,清透郁热,解郁除烦
香豉——辛温,透表宣热,辛散表邪。
二药合用降中有宣,清宣胸膈郁热。
栀子甘草豉汤。
栀子十四个,甘草二两(炙),香豉四合(绵裹)。
现代用法用量:栀子7g,炙草10g,香豉7g。
先煎栀子、甘草,后纳豆豉,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方解:本证兼少气不足以息,故加甘草——补中气。
栀子生姜豉汤。
栀子十四个,生姜五两,香豉四合(绵裹)。
现代用法用量:栀子7g,生姜25g,香豉7g。
先煎栀子、生姜,后纳豆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方解:本证兼呕吐,故加生姜——以和胃降逆止呕。
使用注意:
(1)以上三法中,香豉皆为后下,取其气味轻薄,更能发挥轻浮宣散之效。
(2)服本方后,可能会出现呕吐,也可能不吐,但本方并非涌吐之剂。
郝万山说:方后言,“得吐者,止后服。”易使人误认为栀子豉汤一类方剂具有催吐作用,实际上,上二味药都不俱催吐作用。服栀子豉汤呕吐是因此方治疗热郁胸膈,服药火郁得开,胃气得伸,正气驱邪外出,往往有一吐为快的机转,故有可能作吐而解。特别是病人心中懊憹,欲吐不吐的情况下,服药后更易一吐为快。吐后胸中郁热得以外泄,所以就不必服药了。不过,临床上也常见服栀子豉汤后不吐而病愈或好转的。
现代应用:近代用于中焦湿热之肠伤寒,副伤寒,肝胆湿热之黄疸,邪热内扰之病毒性心肌炎,及郁热之食道炎、胃炎等均可随证加味使用。
B、栀子汤禁例:
原文81、凡服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解词:旧微溏——即病人平素大便稀溏。
语译:凡是服用栀子豉汤一类方剂,病人平素脾胃虚弱、有大便稀溏者,不可与服之。否则易使中阳更虚,泻利更甚。
提要:栀子汤禁例。
分析:凡服栀子汤(包括栀子豉汤、栀子生姜豉汤、栀子甘草豉汤、栀子厚朴汤类)
旧微溏(包括腹满、腹痛、纳差、呕逆等症,凡属脾胃阳虚,运化无力者)——脾胃素虚,运化功能不足。
不可与服之——因栀子豉汤苦寒,易伤中气,故脾胃素虚,大便经常
溏泻之病人,不可用栀子汤,否则会使中阳更衰,泄利更甚。
C、兼证:
1、兼腹满:
原文79、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提要:热扰胸膈兼腹满的证治。
语译:伤寒下后,出现心烦,腹满,坐卧不安的,为热扰胸膈气滞重证,当用栀子厚朴汤清宣郁热,行气除满。
分析:成因:表证误下或里证攻下不当。
病位:胸腹。
症状:心烦——邪热留扰胸膈,神明被扰。
腹满——下后邪乘,气雍于腹。
卧起不安——因心中烦乱,腹中胀满,致坐卧不安。
辩证要点: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病机:邪热留扰胸膈,气机阻滞于腹。
治法:清热除烦,宽中消满。
方药:栀子厚朴汤。
栀子十四个,厚朴四两(炙,去皮),枳实四枚(水浸,炙令黄)。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现代用法用量:栀子7g,厚朴20g,枳实17g。
水煎取汁,分二次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方解:栀子——清热除烦
厚朴——行气除满
枳实——破结下气。
诸药合用,清热除烦,宽中除满。
现代应用:多用于急性胃肠炎、肠伤寒、肝胆病、消化不良、神经官能症、菌痢、脱肛、疝气、子宫脱垂等病见热郁气滞者。
2、兼心下痞塞:
原文393、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
解词:劳复——指疾病初愈,因劳累而复发。
提要:病后余热未尽,劳复的证治。
语译:大病初愈,因劳累而复发者,用枳实栀子豉汤治疗。
分析:成因:病愈后过度劳累而复发。
病位:胸中心下。
症状:可有发热口渴,心烦懊憹,心下痞塞等证——邪热因劳复发,
扰于胸膈,气机雍滞所致。
辩证要点:心烦懊憹,胸中痞满,食少纳呆,舌苔薄黄略腻,脉滑数。
病机:余热复聚,热扰胸膈,气机痞塞。
治法:清热除烦,宽中行气。
方药:枳实栀子豉汤。
枳实三枚,栀子十四个,香豉一升。
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服之愈。
解词:(1)清浆水——即淘米泔水久贮味酸者。
(2)博棋子——即围棋子。
现代用法用量:枳实13g,栀子7g,香豉17g。
以酸米泔水500ml,空煮取300ml,内枳实、栀子煮取200ml,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内大黄5-10g,服之愈。
使用注意:(1)用酸浆水煎,取其调中和胃之功。
(2)药后需温覆令微发汗,意在宣散余邪。
(3)若兼宿食积滞,可加大黄以荡涤肠胃。
方解:栀子——清热除烦
枳实——下气消痞
豆豉——清宣郁热
浆水——和中解渴除烦。
兼宿食——加大黄,荡涤肠胃。
诸药合用,清热除烦,行气消痞。
临床体会:刑锡波说:“大病之后,阴气大虚,阳气浮越,体内气血都待恢复,每见善食易饥的现象。此时因脾胃功能尚未恢复,多食之后,常易发生停食发热。枳实栀子豉汤对病后停滞发热,是一个最适应的方剂。甚至郁滞动火,怒火雍滞,都可以用其消滞宣雍,以清余热”。
证方鉴别:
栀子厚朴汤-表证误下-热扰胸膈,气机雍滞-以腹满为主-清热除烦宽中除满-栀子,枳实加厚朴-重在宽中。
枳实栀豉汤-差后劳复-热扰胸膈,气机雍滞-心下痞为主-清热除烦行气消痞-栀子,枳实加豆豉-重宣散郁热
3、兼中寒证:
原文80、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解词:丸药——指有泻下作用的丸药。
提要:论热扰胸膈兼中焦有寒的证治。
语译:伤寒,医以丸药大下,损伤脾胃之气,出现发热烦躁,伴见下利,当用栀子干姜汤清热除烦,温中扶脾。
分析:成因:伤寒误用丸药攻下。
病位:中、上二焦。
症状:身热不去——下后外邪内陷,留扰胸膈,热留上焦而见发热。
微烦——热扰胸膈故微烦。
以方测证,可有腹满腹痛,食少便溏——误下损伤脾阳,脾胃
虚寒,不能运化。
辩证要点:身热不去,微有心烦,或有腹满时痛,食少下利等。
病机:胸膈有热,中焦有寒。
治法:清上热,温中寒。
方药:栀子干姜汤。
栀子十四个,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现代用法用量:栀子5g(实际称重),干姜10g。
水煎取汁,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方解:栀子——清上焦之热
干姜——温中焦之寒
二药合用,清上温中,寒热并用。
现代应用:本方对上热之心烦,身热,并中寒之腹痛,下利者治之有效。近年用本方配泻心汤,治疗某些寒热夹杂病证,如急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胆囊炎,肠炎下利等。
证方鉴别:
栀子干姜汤—心烦身热——胸膈郁热,中焦寒留——心烦较轻,兼腹满时痛,下利纳差。
栀子豉汤——心烦身热——胸膈郁热,——————心烦较重,兼心中懊憹,饥不能食。
(二)、阳明经热盛证:
原文176、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解词:表有热,里有寒——此处指表里俱热。又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作“里有热,表无寒”,“里有热”是白虎汤的适应证,“表无寒”说明无白虎汤的禁忌症。这一改,符合了白虎汤证的原意,可供参考。
语译:伤寒,脉象浮滑,此为表里俱热的缘故,用白虎汤治疗。
参考原文219、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解词:(1)三阳合病——指太阳、阳明、少阳三经病证同时出现。
(2)口不仁——指语言不利,食不知味。
(3)面垢——指面部如蒙油垢。
提要:论阳明胃热弥漫证的证治和治禁。
成因:1、素体阳热亢盛,邪侵阳明之经;
2、他经失治、误治,转属阳明。
症状:伤寒脉浮滑——浮为热盛于外,滑为热盛于里,热盛血涌。其证当为胃热弥漫,热邪充斥内外,表里俱热,症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心烦、舌干、口渴等。
三阳合病的主症和病机:
三阳合病——指太阳、阳明、少阳三经病证同时出现,但以阳明证为主。
腹满——阳明邪热雍滞气机,腹部气机不畅。
身重,难以转侧——邪气弥漫三阳,三阳经气不利。
口不仁(口中麻木,食不知味)面垢——胃之窍出于口,胃热充斥,津液被灼,故口不仁。足阳明经行于面,热气熏蒸,故面垢。
谵语遗尿——阳明经热亢盛,扰动心神,热盛神昏,膀胱失约。
自汗——经热亢盛,迫津外泄。
辩证要点:以高热,汗出,口渴,甚或腹满、身重、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脉浮滑或洪大,舌苔黄燥等,但无阳明里实证。(阳明经五大主证:大热、大渴、大汗、大烦、脉洪大有力)
病机:无形邪热炽盛,充斥表里。
治法:辛寒清热。
方药:白虎汤。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粳米(指汗稻谷饭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现代用法用量:知母30g,石膏80g,炙甘草10g,粳米30g。
水煎至米熟汤成,去滓,分3次温服。
方解:石膏——辛寒清热
知母——寒润生津。合用清阳明独盛之热。
炙草、粳米—————————益气调中。
诸药合用,大寒而不伤胃。现代认为:(粳米可促进石膏中钙质溶解,提高疗效。)注:本方中粳米是旱稻之米,非水稻之米,水稻米有轻度利水作用,应予区别。
临床体会:刑锡波认为:白虎汤的适应范围有四个特征:(1)是发热而不恶寒;(2)是口渴引饮;(3)是心烦自汗;(4)是脉洪大。这四种脉证在各种传染病发展到一定程度都可能出现。如肠伤寒、乙脑、猩红热、麻疹、白喉等。不论何种疾病,只要出现上述症状,都可用白虎汤。白虎汤主证中,以脉象洪大有力为辩证关键,尤以右手脉明显。本方治伏暑疗效亦佳。
三阳合病的治禁和误治变证:
禁忌:1、禁汗:发汗则谵语——发汗伤津,使经热更盛,谵语加重。
2、禁下: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误下则阴竭于下,阳无所依而上越,故额上生汗。阳浮于上,不达四肢,故厥冷。
3、表证不解,不可滥用白虎汤(有汗不得用麻黄;无汗不得用白虎)。
证方鉴别:
饮厥-胃中停饮,阻遏阳气——阳气不能布达四末—温胃化饮—茯苓甘草汤
痰厥-痰停胸中,胸阳被遏——阳气不能布达四末—涌吐痰实—瓜蒂散
热厥-热邪亢盛,阳郁于内——阳气不能布达四末—辛寒清热—白虎汤。
案40——外感邪入阳明:
患者余某,女,55岁,2005年7月5日诊。
感冒后高热不退一周,虽经发汗解表,抗生素+激素点滴,热退旋起,化验血象正常,在镇医院治疗无效,来本所就诊。问其症状,言发热多汗,口渴不解,喜饮凉水,切其脉洪大而数,望其满面通红,舌红苔黄而少津,辩为外感邪入阳明之经,经热亢盛。治以辛寒清热,予白虎汤。
生石膏60g,知母20g,粳米20g,炙草12g,天花粉20g。水煎服。2剂。
服一剂热退身凉,汗止渴减,2剂服完,诸证若失。
按:本证为外感邪入阳明,证见壮热汗出,大渴引饮,脉洪数,苔黄少津,显系阳明经热亢盛,故投白虎汤2剂而愈。(余泽运医案)
案40——产后高热
朱某,女,36岁,2010年3月诊。
主诉:产后高热一周。
患者素体健康,一周前在本县协和医院顺产一女婴,第二天开始发热,妇产科急邀内科会诊,先按产后感冒处理,发热不退。后认为产后感染,经用多种抗生素,热仍不解,如此已持续七日。时余小弟在县城开诊所,患者系其亲戚,急邀应诊,给开中药仍无效。小弟来电向我求助,细问之下,答曰:“发热40.2度,大汗出,不恶寒,无身痛鼻塞,口渴欲饮冷水,神清,二便正常,舌质红,苔薄黄。查血、尿常规均正常”。余据述辩为产后邪入阳明,经热亢盛。方选白虎汤,因系产后,用山药代粳米,因口渴明显,用花粉代知母。
生石膏40g,天花粉20g,山药30g,甘草10g。水煎服,2剂。
第三天余弟来电说,服药1剂,当夜热退至37.5度,2剂服完,发热全退,现母子平安。(余泽运医案)
(三)、阳明胃热弥漫、津气两伤证:
原文168、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语译:伤寒,经过或吐或下后,七八日外邪不解而入阳明之里,阳明经热亢盛,弥散全身,损伤气津,表里俱热。症见全身壮热,时时恶风,口大渴而心烦,舌上干燥,欲饮水数升的,为阳明胃热弥漫、津气两伤证,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
参考原文169、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70、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22、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提要:论阳明胃热弥漫、津气两伤证的证治。
成因:1、表证过汗或误用吐下,邪传阳明;
2、阳明经感受邪气。
症状:大渴、大烦渴、口燥渴、舌上干燥、渴欲饮水、欲饮水数升——阳明经热亢盛,耗伤阴津,气津两伤。
心烦——经热亢盛,阴津耗伤,心神被扰。
表里俱热——经热亢盛,充斥表里。
无大热——热迫津泄,大汗淋漓,热随汗出,故表无大热。
时时恶风,背微恶寒——热盛迫津外泄,汗多津气两伤,表卫不固。
脉洪大——经热亢盛,热盛血涌。
辩证要点:发热,汗出,舌上燥而口渴甚,伴见时时恶风或背微恶寒。
上述白虎加参汤适应症共5条:1是热结在里,表里俱热;2是大汗出,示里热迫津外泄;3是大烦渴不解,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4是脉洪大,但洪大脉有来盛去衰的特点,来盛表示邪盛,去衰提示津气两伤;5是背微恶寒,时时恶风。后代温病学家总结白虎汤为阳明四大症,即:身大热、汗大出、大渴、脉洪大,其实是白虎加参汤的适应证。
注:白虎汤与白虎加参汤均为热盛伤津,其区别点在于白虎加参汤有口大渴,为津气损伤的程度较重。
病机:邪热炽盛,津气损伤严重。
治法:清邪热,益气津。
方药:白虎加人参汤。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人参二两,粳米六合。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现代用法用量:知母30g,石膏80g,炙甘草10g,人参10g,粳米30g。
水煎至米熟汤成,去滓,分3次温服。
方解:白虎汤——辛寒清热
加人参——益气生津。
注意事项:无表证者,方可用白虎加人参汤。
现代应用: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发热;物理性发热如暑热;内分泌紊乱和结缔组织病,如糖尿病、尿崩症、风湿热、红斑狼疮等。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有解热、抗炎、镇静、降血糖作用。其降糖主药是知母,石膏可使之互相协调。
临床体会:刑锡波说:本方治阳明经热盛而元气虚弱者始能用之。若脉象和元气无虚弱现象,则又为白虎汤证矣。
案41——中暑高热:
王某,男,38岁,中学厨师,1976年8月2日诊。
酷暑盛夏,因帮同事办丧事掌厨3天,突发高烧不退,T40.9度,半昏迷,无汗,背微恶寒,口大渴,面赤气粗,用安比注射、冷水擦浴仍不退热,切其脉洪大无力,望其舌干红无津,苔黄燥,大便正常。辩为暑热耗伤气阴,正不胜邪。治以辛寒清热,益气生津。用白虎加人参汤加减。
生石膏125g,知母30g,粳米30g,炙草15g,西洋参15g,青蒿30g,(后下)滑石(包煎)30g。水煎服。2剂。
服一剂汗出,热退至38度,神志转清,口渴大减;2剂服完,体温正常,唯感乏力肢软,以竹叶石膏汤加山药、石斛、生地调理而愈。
按:本证乃夏月中暑,津伤气耗之证。暑热闭塞毛窍,热不外泄,则高热无汗;热盛津伤气耗,则背微恶寒,口渴而舌干苔燥;热扰心神则神昏。因病急势重,故用大剂白虎汤辛寒清热,宣散表闭;西洋参益气生津;青蒿透暑清热;滑石清热利湿。因药证相符,故两投而愈。(余泽运医案)
案42——消渴(糖尿病)
李某,男,54岁,2005年5月7日诊。
口渴多饮,尿频量多,倦怠乏力一个月。
患者于两个月前,初觉口干,尿量较平时稍多,怀疑得糖尿病,到县医院查空腹血糖6.5mmol/l,因达不到糖尿病诊断标准,未加理会。近一月来感口渴加重,每天要喝水2000-3000ml,喜饮凉水,同时尿量明显增多,每夜要解3-4次小便,食量也较以前增加,饥饿时感心悸头晕,出冷汗,全身倦怠乏力,且感消瘦较快,听说笔者学过糖尿病,特来门诊求治。
刻诊:诊脉洪数无力,身体消瘦,轻度脱水貌,面红而口唇干燥,舌质红少津,苔薄黄。查:空腹血糖16.5mmol/l,尿糖(+++)。
临床诊断:Ⅱ型糖尿病。中医辩证:消渴病-阳明经热亢盛,气阴两虚。
《伤寒论》168条曰:“┄┄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方选白虎加人参汤合生脉散。
西洋参12g,麦冬30g,五味子10g,生石膏60g,天花粉40g,知母15g,粳米一撮,甘草12g,生山药30g。
5剂,水煎至米熟汤成,分3次餐前半小时服。
美比达5mg,3次/日,餐前半小时服。
5月14日二诊:口渴已止,尿量减至每天5次约2000ml,食量减少,乏力减轻,舌红转淡,舌面仍乏津,苔薄白,脉大而微数。查:空腹血糖7.8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3.5mmol/l,尿糖(+)。
上方减石膏为40g,花粉30g,加苍术15,元参15。 7剂,水煎服。
西药同上。
5月22日三诊:口渴,尿多消失,全身有力,自感病已痊愈。
查:空腹血糖5.6mmol/l,尿糖(-)。
嘱停服中药。用美比达5mg, 3次/日,继续维持治疗。
患者认为病已痊愈,要求停药,笔者告诉患者,糖尿病是终生性疾病,目前只能控制,不能痊愈,血糖控制到正常水平,仍需用降血糖西药长期维持治疗。并嘱咐患者注意控制主食,加强运动煅炼,及时监测血糖,多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长期用西药控制血糖等,可望带病长寿。(余泽运医案)
证方鉴别:
发热,汗出,恶风-虎加参证:发热高,恶风轻,兼口燥渴饮水,舌红苔黄干燥,脉洪大。
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证:发热轻,恶风重,兼口不渴,脉浮缓或浮数,舌淡苔白。
(四)、阳明津伤水热互结证:
原文223、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语译:阳明经证误下后,出现脉浮,发热,口渴欲饮水,小便少而排出不畅,为余热深入下焦与水互结于膀胱,可用猪苓汤治疗。
提要:阳明津伤水热互结证的证治。
成因:1、阳明病误治伤津;
2、素体阴亏。
病性:本虚标实。
症状:发热,脉浮——阳明热盛反映于外则发热;热盛鼓动血行,故脉应之而浮。
渴欲饮水——A阳明热盛,津液受伤;B水热互结,气不化津。
小便不利(指小便短赤急迫,尿道涩痛, 即尿频、尿急、尿痛。与五苓散、真武汤之小便量少是不同的)——阴虚水热互结于下焦,膀胱气化失司。
辩证要点:发热,口渴,小便不利,脉浮,或见下利,咳而呕,心烦不得眠。
病机:阴伤有热,水气不利。
治法:清热滋阴利水。
方药:猪苓汤。
猪苓(去皮)、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碎)各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折现代量(原方原量):猪苓(去皮)、茯苓、泽泻、阿胶、滑石各15g。
水800ml,先煮四味,取400ml,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140ml,日三服。
方解:阿胶————滋阴润燥
滑石————清热利水
二苓泽泻——淡渗利水
诸药合用,养阴润燥,清热利水。
现代应用:适用于阴虚水热互结之小便不利,排尿涩痛,尿血,淋病,下利,咳呕、心烦失眠等。现代之慢性肾炎、泌尿系感染、肾结核、肾盂积水、肾结石、乳糜尿、血尿等见小便不利,微热或低热,舌红少苔或少津,脉细数为辩证要点。
案43——热淋(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
陈某,女,36岁,2000年3月10日诊。患肾盂肾炎2年,发则高热寒战,腰痛,伴尿路刺激征,每年发作2-3次,需经输液抗生素一周余方能缓解,反复发作。本次因感冒后复发已半月余,小便滴沥刺痛,尿意窘迫,低热,腰痛,手足心热,肢软乏力,渴喜冷饮,舌质红少苔,脉细数。尿检:白细胞满视野,蛋白(++)。辩为湿热侵及下焦,阴伤水热互结,气化不利。治以育阴清热利水。方选猪苓汤加味。
猪苓15g,茯苓20g,泽泻12g,滑石(包煎)30g,阿胶(烊化)15g,琥珀(冲)6g,白花蛇舌草30g,鱼腥草(后下)30g,车前草15g。水煎服。5剂。
二诊:上方服3剂低热退,5剂服完,尿路刺激征消失。尿检:白细胞0-2,蛋白消失。上方加减化裁服致30剂,诸证消失,尿检正常,随访至今未发作。
按:本案肾盂肾炎反复发作,病情迁延2年,为湿热久羁下焦,耗伤肾阴,阴虚水热互结,故见尿意窘迫不利,低热腰痛,口渴舌红脉数等症。猪苓汤能育阴清热利水,与本病病机相符,故投之立见奇效,经方之生命力可见一斑。
(余泽运医案)
证方鉴别:
猪苓汤—水蓄下焦——阴虚内热,气化失司—小便不利—兼发热不恶寒,心烦不眠,舌红少苔。
五苓散—水蓄下焦——膀胱不利,气化不行—小便不利—兼恶寒发热,舌淡苔白等。
参考原文224、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提要:猪苓汤的禁忌。
分析:汗多——胃家热盛迫津外泄;
渴——热盛伤津,引水自救。
虽有小便不利——由津伤化源不足所致。
治法:宜清热养阴。
禁忌:不可与猪苓汤——津伤复利尿,可致津更伤而热愈炽。
鉴别:
阳明热盛伤津—发热,渴欲饮水—发热重,小便利,汗出多,舌红苔黄躁—禁用猪苓汤。
阴虚水热互结—发热,渴欲饮水—脉浮细数,小便不利,汗出少,舌嫩红—用猪苓汤。
二、阳明病实(阳明腑实)证:
成因:热盛伤津,津伤化燥,因燥成实。
证侯特征:
1、全身毒热内盛的证侯;
2、腹部的实证表现。
三承气汤的各自特点:
调胃承气偏于泻热,以热为主者用之;
小承气汤偏于通腑部实邪阻滞,以腑实为主者用之;
大承气汤两者兼备,热、实兼备者用之。
(一)、承气汤证:
1、燥实证(调胃承气汤证):
原文248、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解词:(1)蒸蒸发热——蒸蒸,兴盛貌。蒸蒸发热,形容里热炽盛的样子。
(2)属胃——指转属阳明。
语译:患太阳病不久,用辛温发汗而病未解除,出现蒸蒸发热,这是因阳明内实,可用调胃承气汤。
参考原文207、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249、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提要:论述阳明燥热内郁的证治。
病因:1、太阳病发汗不当,转属阳明;
2、伤寒吐后上焦实邪虽去,但中下焦化燥成实;
3、外邪直犯阳明,燥结成实。
病位:胃肠。
病性:有形实热(较轻)。
症状:1、脉象:沉实大。
2、全身症状:蒸蒸发热,汗出——里热炽盛,向外蒸腾,热蒸腠疏。
3神志:心烦——腑实热结,浊热上扰心神。
谵语——燥热内结,扰乱神明。
4、腹部症状:腹满、胀满——燥屎内结,腑气不通。
5、二便:小便赤数——热邪亢盛,津液偏渗膀胱。
大便秘结——热邪亢盛,津液偏渗膀胱,大肠失润。
大便溏垢(指大便稀溏而热)——邪热伤及大肠,传导失职。
姜佐景说:“仲圣常言‘胃中有燥屎’,此‘胃中’即‘肠’字之别称,并非言‘胃之中’,故‘调胃承气’之胃,‘微和胃气’之胃均作‘肠’字解”。
又说:“仲圣言‘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柯氏认为‘此外之不解,由于里之不通。故太阳之头项强痛虽未解,而阳明之发热不恶寒已外见。’不知阳明亦有头痛,惟痛在阙上,而不在太阳穴;阳明亦有发热,惟热属蒸蒸,而不属翕翕。故此‘不解’二字,并非表不解,乃太阳热去,阳明热继,亦不解之谓也”。
辩证要点:大便不通,蒸蒸发热,心烦,腹胀满。
病机:燥热内盛,腑实初结(里热炽盛为主,腑气不畅为辅),气滞不甚。
治法:泻热和胃,润燥软坚。
方药:调胃承气汤。
甘草二两(炙),芒硝半升,大黄四两(清酒洗)。
上三味,切,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温顿服之,以调胃气。
现代用法用量:炙甘草10g,芒硝17g,大黄20g。
先煎炙草、大黄,后入芒硝烊消尽,温顿服之。
使用注意:本汤服法有两种:
1顿服:以攻下邪热,用于阳明燥实内结之腹胀,不大便,心烦,蒸蒸发热等;
2少少温服以调和胃气,润肠通便,用于太阳病初转阳明,胃气不和,谵语等。
方解:大黄——苦寒,荡涤实热
芒硝——咸寒,泄热软坚
甘草——甘平,缓急和中。
诸药合用,泻热和胃,软坚润燥。
本方中硝黄合用,泻下之力猛峻,可直下肠胃,通过胃肠道来排泄体内的燥热、毒素。甘草和硝黄同用,甘缓和中,使硝黄峻下之力缓缓发出,也使药效时间延长,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以泻热为主的目的。
郝万山说:“阳明腑实证,是由全身热毒内盛的证侯和腹部的实证两组证侯组成的。如果只有第一组证侯,充其量可以诊断为阳明热证,如果只有第二组证侯,这不是外感病而只是杂病的“腹满”中的实证,不能称为阳明腑实证。只有两组证侯同时存在,才可诊断为阳明腑实证。当全身热毒内盛的证侯明显,而腹部的实证表现较轻时,这就是调胃承气汤的适应证了,因调胃承气汤是重在泻热的方剂”。
现代应用:常用此方治疗急性胰腺炎、急性肠梗阻、急性扁桃体炎、大叶肺炎、产后脘腹痛、小儿口腔溃疡、粘连性肠梗阻、乙脑、败血症、腮腺炎、传染性软疣,流行性出血热、产后癃闭、冠心病,农药中毒等具有阳明腑实之病机者。
案44——食滞发热
刘某,男,5岁,2011年2月6日诊。
主诉(其母代诉):头痛发热,呕吐不食5天。
患儿于5天前在外玩耍受凉后当夜即发热,流涕,诉头痛,第二天到镇医院就诊,给予感冒颗粒、再林、双黄连等,服后发热稍减,但仍诉头痛,并兼呕吐不食,又就诊于临近卫生所,给服中西药(药不祥),症状仍不减,第五天到本所就诊。
刻诊:发热午后较重(体温38.8度),时呼头痛(前额正中痛),手足汗出,其母言发热当夜曾食火腿肠2根,第二天即呕吐不食,叩其腹微胀,并感腹部发热蒸蒸自内而发,热势明显高于躯干,病后4天未解大便,听诊双肺无异常,查颈软无抵抗,舌红苔黄厚而腻,脉滑数。
查:血常规正常。
辩证:外感邪入阳明,燥热内盛,腑实初结。
《伤寒论》248条曰:“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治以泻热和胃。方选调胃承气汤。
大黄10g,甘草8g,芒硝(冲)10g。1剂。
先煎大黄、甘草,去渣,冲入芒硝,分3次服。
2月8日二诊:其母言服第二次药后,当夜解大便2次,第1次粪便初硬后溏,隔2小时后又解1次溏便,解后即安然入睡,第二天晨起量体温36.9度,思食,食后即能下地玩耍,视其舌苔,厚腻转薄,舌质乏津。以竹叶石膏汤合保和汤以善后。
按:本证于感冒后发热头痛,一般易误诊为感冒,但细察其不同点是:感冒发热,必伴恶寒,为病在太阳;本例发热不恶寒,且午后发热更高,热势蒸蒸自内而发,为病入阳明。姜佐景说:“阳明亦有头痛,惟痛在阙上(印堂之上,前额正中),不在太阳穴;阳明亦有发热,惟热属蒸蒸,而不属翕翕。故大论曰‘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此‘不解’二字非表不解,乃太阳热去,阳明热继,亦不解之谓也”。(余泽运医案)
2、痞满证(小承气汤证):
原文213、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语译:阳明病,其人出汗过多,体内津液外泄致胃肠中津液耗伤,胃肠干燥结实,大便硬结。便结阻滞腑气不通,浊热上扰而出现谵语,可用小承气汤。若服药后便通而谵语止,不需要再服,以免损伤正气。
参考原文250、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374、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214、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解词:脉滑而疾——指脉象圆滑流利快速。
转气——即放屁。
提要:论述阳明燥结(小承气汤证)的证治。
病位:胃肠。
病性:有形实热(较重)。
症状:1、脉象:(沉)滑而疾——热邪内盛,气盛血涌,为实热虽结,并未
太甚。
2、全身症状:
微有潮热,潮热汗出——因阳明旺于日晡所,阳明燥热内盛,此时邪正斗争剧烈,发热明显增高,每日如此,故称“日晡潮热”。因邪热亢盛,里热迫津外泄,故汗出。
郝万山说:由白虎加参汤的“热结在里,表里俱热”,到调胃承气汤的“蒸蒸发热”,再到大承气汤的“日晡所发潮热”,是热邪由弥散到内敛的三个不同阶段。白虎加参证属胃热弥漫,热邪充斥周身,弥散内外,因此24小时持续高热;调胃承气汤证,热邪和阳明糟粕初结,热势已有所内敛,但仍然可表现为24小时的里热炽盛,这就是蒸蒸发热;大承气汤证属热邪完全和糟粕相结,热邪已内收、内敛、内聚、内郁,在平常时间发热表现不出来,只有日晡(下午3-5点)前后,阳明经气旺盛时,正邪斗争剧烈,发热则明显表现出来。
3、神志症状:心烦、谵语——见调胃承气汤。
4、腹部症状:胀满——阳明腑热亢盛,热伤气滞,腑气不通。
5、二便:同前。
下利(热结旁流)——肠道有实邪阻塞,燥热迫津从旁而
下。所下之物多稀粪黄水,量较少而臭秽异常。
郝万山说:阳明燥热损伤津液的途径大体有三:一是阳明燥热逼津外越而为多汗;二是阳明燥热逼津偏渗膀胱而为多尿;三是阳明燥热逼迫津液下泄而表现为下利,这种下利因有大量的肠液丢失,所造成的伤津耗液,亡阴失水也是最严重的。
转矢气——服药后燥结移动,浊气下行。
鉴别:热结旁流—下利—便次多,粪量少,腹满痛不减,腹痛拒按。
热性泄泻—下利—暴注下迫,腹痛阵作,泻后痛减,腹部柔软。
辩证要点:大便硬,潮热或发热微烦,腹大满,脉滑而疾。
病机:热实内结,腑气不通。
治法:泻热通便,消滞除满。
方药:小承气汤。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二两(炙,去皮),枳实三枚(大者,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现代用法用量:大黄20g,厚朴10g,枳实13g。
水煎取汁,分温二服。
使用注意:
1、煎法为三药同煎,大黄不后入。
2、服后以泻为度,“若更衣者,勿复服”,示中病即止,不宜过剂。
方解:大黄苦寒———攻下实热
厚朴苦温———行气除满
枳实苦微寒——破结消痞。
诸药合用,推荡实热,破滞除满。
郝万山说:前面说过,阳明腑实证,是由全身热毒内盛的证侯和腹部的实证两组证侯组成的。如果以全身热毒内盛证侯的为主,则用调胃承气汤;如果以腹部实证表现为主,则用小承气汤。也就是说,调胃承气汤以泻热为主,小承气汤以通便为主。
现代应用:用于治疗胃扭转、脑血栓、局限性肠炎、咳喘、高热、小儿惊风、癃闭、水肿、呃逆、荨麻疹、口臭、肠梗阻、急性腹膜炎、急性胆囊炎、乙脑等,以大便不通,腹胀满痛为辩证要点。
3、痞满燥实证(大承气汤证):
原文238、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语译:阳明病经过下后,患者感觉心中懊憹而烦,若肠中结有燥屎者,可攻下之,宜用大承气汤。若虽感腹中微满,但大便初头硬,后必溏者,不可攻下。
参考原文239、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215、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
241、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242、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212、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220、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255、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
解词:(1)胃中——此指肠中。
(2)喘冒——指气喘且头目昏眩。
(3)循衣摸床——指病人昏迷时,两手无意识的反复触摸衣被床沿。
(4)惕而不安——心中慌恐悸动不安。
(5)腹满不减,减不足言——腹满持续存在,没有减轻的时侯,即使偶尔有所减轻,这种减轻的程度也是微不足道的。
提要:阳明燥热实邪内结(大承气汤证)的证治。
病性:有形实热(重)。
病位:胃肠。
症状:(1)、脉象:沉迟——阳明燥实内结,气血雍滞不畅。
实大——热邪亢盛,燥实内结。
迟滑——宿食邪热博结,燥屎结于肠中。
(2)、全身症状:发热、潮热、汗多——见前。
微热,喘冒不能卧——燥屎内结,浊气攻冲于上。
手足漐漐汗出(手足汗出连绵不断)、手足濈然汗出(手足潮润不断出小汗)——阳明主四肢,胃为津液之腑,阳明热盛,迫津外泄所致。但因阳明实热证后期,津液已经耗伤,不能全身多汗,只表现为手足汗出。
身重——阳明主肌肉,阳明热盛,燥实内结,气血阻滞,肌肉失养。
短气——燥实内结,气机不利。
懊憹而烦——燥实内结,热邪上扰。
(3)、神志:心烦不解、烦躁、谵语——腑实热结,浊热上扰心神。
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独语如见鬼状、微喘直视——阳
明热邪亢盛,热极津枯,扰动心神,神明无主。
(4)、腹部症状:腹满——阳明腑热亢盛,热伤气滞,腑气不通。
腹痛——燥屎内结,气机阻滞。
绕脐痛——胃肠干燥,燥屎阻塞于肠。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阳明腑实,大便不通,浊气雍塞所致。
注:阳明腑实证腹部实证表现的部位在脐周或全腹部,既不是少腹,也不是心下;腹满是病人的自觉症状,并不是腹部膨隆鼓胀;有腹痛并有压痛,但腹壁柔软,没有按之石硬的感觉,也就是没有腹肌的痉挛紧张。如果腹部有按之石硬的感觉,这就是并发了大结胸证。
(5)、饮食:反不能食——燥屎阻塞于肠,腑气不降,虚实更替失常。
(6)、二便:大便不通、大便硬、大便难、不大便——同前。
小便频数、小便数——同前。
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邪热亢盛,运化失常,津液不循常道,
燥屎尚未结甚所致。
总之,痞满燥实之热结重证可表现为以下两组症状:
(1)、不恶寒反恶热,潮热谵语,矢气频转,大便不通,手足濈然汗出,腹部按之硬,或目中不了了,睛不和,舌苔焦黄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2)、热结旁流,下利清水色纯青,腹部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
大承气汤的主证,前人总结为痞、满、燥、实证。
痞——是自觉胸脘部有闭塞压重感;
满——是脘腹胀满,按之有抵抗感;
燥——是指肠中粪便,既燥且坚;
实——是指胃肠有燥粪与实热相结,而见便秘,腹痛拒按,或下利清水臭秽而腹痛拒按。
辩证要点:潮热谵语,大便秘结,腹胀满绕脐痛,拒按,手足漐漐汗出,脉沉实有力,重者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
病机:燥实内结,阳明热实。
治法:峻下热实,荡涤燥结。
方药:大承气汤。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现代用法用量:大黄20g,厚朴40g,枳实23g,芒硝10g。
先煎厚朴枳实,去滓,入大黄再煎取汁,入芒硝烊消尽,分温作2-3次服,得下余勿服。
使用注意:本方煎服法是:
1、 先煎枳实、厚朴,后下大黄,最后纳芒硝。
2、 得大便下,余勿服;若不下,可再服。
方解:大黄苦寒———泻热去实,荡涤肠胃
芒硝咸寒———润燥软坚,泻热导滞
枳实辛微寒——破结导滞,理气消痞
厚朴苦温———行气导滞,利气除满。
四味相合,共为攻下实热,荡涤燥结之峻剂。
现代应用:本方现代临床应用广泛,尤其在救治急危病人中建功。如各类肠梗阻、急性阑尾炎、腹膜炎、肠粘连、急性坏死性小肠炎、急性黄疸性肝炎、胆囊炎胆石证、化脓性胆管炎、胆道蛔虫症、急性胰腺炎、幽门梗阻、急性胃扩张、脑血管意外、精神病、乙脑、菌痢、急慢性肾炎、眼病、咽喉口腔病、闭合性脑损伤等属阳明热盛,燥结成实者均可应用。
刑锡波说:本方在疾病危急时,常为挽急救危之要方,因不用重剂以泻热涤积,清血解毒,无以挽危局而转生机。本方之清热解毒,是通调大小便,将体内和血液中的毒邪扫荡而出。故服本方后,不但小便红赤,而其粘稠度亦格外明显。通过攻下,可使瘀滞消散,毒邪外排。因此,本方应用恰当,常能治疗危急大证。
大承气汤证予后:
脉弦者生——弦长不躁疾,为阴液未竭,尚有生机。
脉涩者死——短涩,属正虚邪实,热极津枯,攻补两难,故死。
案45——中风闭症(脑出血):
患者袁某,女,55岁,1996年8月诊。
6天前上午劳动中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邻居抬回家中,急邀余弟泽江往诊。当时查血压210/130mmhg,右侧瘫痪,中度昏迷,瞳孔缩小,对光反射差,神经系体征(+)。诊为急性脑出血,因不便转诊,在家就地抢救。经用控制血压,改善脑水肿,纠正水电解质平衡,脑细胞活化剂等综合治疗6天,病人仍昏迷不醒,家属邀余会诊。
刻诊:昏迷不醒,时烦躁不安,面色通红而如蒙油垢,喉中微有痰声,发热(体温37.8)午后为甚,多汗,大便6日未行,腹胀痛拒按(按压腹部有痛苦表情),矢气多而奇臭,口气热而臭秽,舌质红绛,苔黄燥而中心黑干有芒刺,脉沉实。辩证为风火痰热兼燥实内结,热结阳明,冲激脑窍,闭塞神明。治以峻下热实,荡涤燥结。方选大承气汤加味。
1、大黄(后下)30g,芒硝(烊冲)20g,炒厚朴20g,炒枳实15g,代赭石(先煎)30g,怀牛膝20g,槐米20g,鲜竹沥50ml(冲服),羚羊角粉(另煎)3g,石决明30g。水煎过滤,经鼻饲管分3次注入胃中,6小时1次。
2、安宫牛黄丸2粒,每次1粒,每日2次,研后鼻饲。连用3天。
3、西药支持疗法用药不变。
二诊:上药当天下午煎后鼻饲1次,当夜矢气频转,半夜家属鼻饲二煎,天明便下少量干便,早晨灌3煎,上午10点排奇臭粪便,先硬后溏,当天午后已热退而能睁眼看人,神智已开始清醒。后在本方中去硝、黄,稍事化裁又进1剂,此后病情便逐渐进入坦途,经中西药、针灸等综合调理1月,痊愈。
按:本例属中风闭证,因阳明腑实证具,治宜峻下热实,荡涤燥结,兼清热化痰开窍。方选大承气汤峻下热结;赭石、牛膝引血下行;槐米清热凉血,羚羊角、石决明凉肝熄风,竹沥清热化痰;安宫牛黄丸凉血开窍。脑出血急性期降脑压是西医的基本措施之一,中医虽无降脑压之说,但临床实践证明,通腑泻热常可达此目的。因出血性中风多为气血并走于上而发生之大厥,多数病例在急性期因气机上逆,腑气不降而见无大便或大便秘结,并见口气臭秽,舌苔黄厚。通腑治疗可使腑气得通,犹如釜底抽薪,使气血转引而下,从而降低脑压。临床证明,病人常随着大便得通而神志转清。此外,若能结合开窍、化痰、和血、利尿等法灵活运用于临床,可明显提高降低脑压之疗效,为中医治疗出血性中风争得一席之地。(余泽运医案)
案46——急性子宫内膜炎:
大承气汤变方——攻毒承气汤验案:
郭玉梅,女,31岁,煤矿工人家属。1967年10月9日急诊。
患者于经净次日去公共澡堂洗澡,当晚即感少腹胀痛如针刺,黄带秽臭,灼热,腰痛,夜半时开始寒战高热如疟,体温39.5,自服止痛片、四环素后得汗,入睡。今晨起床后头痛呕吐,体温回升至39.7度。矿医院注射青霉素800万U、安乃近2支后,又缓解。12时起头痛如破,喷射状呕吐,高热达40度。黄臭带增多,夹有血水,少腹绞痛不可近,神识昏迷,牙关紧闭,时时抽搐。脉数搏指,苔黄厚腻,口中恶臭。矿医院诊为急性子宫内膜炎,盆腔脓肿,已发展为脓毒败血症。因症情险重,建议急送县医院抢救。患者家属坚持要用中药治疗,乃以三棱针重刺十宣出血,双尺泽抽取黑血10ml,针泻素廖、合谷,患者全身透汗,苏醒,呕吐亦止。遂书简要方案:症由经后洗澡,秽浊不洁之物侵入前阴,湿热化毒,结于胞宫血室,热极动风,上犯神明。拟攻毒承气汤扫荡热毒,以刹病势而挽危急:
二花240g,芙蓉叶、连翘、生大黄、柴胡、生苡仁各30g,苍术、黄柏、蚤休、丹皮、紫草、桃仁各15g,冬瓜仁60g,漏芦12g,炮甲珠、甘草、车前子(包)各10g,川楝子30g,醋元胡(研粉冲服)6g,芒硝(另包)30g。
白酒100ml,冷水浸泡1小时,急火煎沸10分钟,得汁3000ml,每服300ml,2-3小时一次,每次冲化芒硝10g,元胡粉1.5g,得泻2次,去芒硝不用。一鼓作气,不分昼夜,按时连服,以阻断病势。
患者于晚7时服药一次,8时许畅泻恶臭便一次,腹痛止。9时继服一次,11时体温降至38.5度,黄带变稀。夜半2时,体温37度,患者入睡。余守护观察一夜,至次日天亮,共服药6次,约1剂的2/3弱,诸症已愈八九,嘱余药弃去不用,改投清肠饮3剂。余于9时返回本院时,患者已能出门送行。患者从开始服药至基本痊愈历时12小时,药费当时不足10元。
余在农村条件下,经治多例危重急腹症,取得成功经验之后,将上方定型,名“攻毒承气汤”。除上述病症外,对急性胰腺炎、重症肺脓疡、肝脓疡、外科创伤毒血症,均治愈。90%病人,不待一剂药服完已基本痊愈。(李可医案)
4、阳明三急下证:
原文252、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语译:外感病经过数日,出现目睛昏暗无神,视物不清爽,眼珠转动不灵活,既无发热恶寒之表证,也无潮热谵语等里证,大便硬结,排出困难,身有微热,此为阳明燥热亢盛,肝肾阴精大伤,真阴欲竭的实证。治宜急下以存阴,用大承气汤。
解词:(1)目中不了了——即目睛昏暗无神,不清爽。
(2)睛不和——即眼珠转动不灵活。
(3)无表里证——指外无发热恶寒之表证,内无潮热谵语等里证。
提要:伤寒目中不了了,睛不和者,宜急下存阴。
分析:伤寒六七日,无表里证——指无发热,恶寒,头痛之表证,又无潮热,谵语等里证。
大便难,身微热——阳明燥实内结,热邪深伏而不外达。
目中不了了,睛不和——阳明热邪亢极,肝肾阴精大伤,真阴欲竭,脏腑精气亏耗,目失所养。
病机:阳明燥热亢盛,肝肾阴精大伤,真阴欲竭。
治法:病情危急,须急下存阴。
方药:大承气汤。
原文253、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语译:阳明病,发热汗多者,势必津伤液竭,治宜急下存阴,用大承气汤。
提要:阳明病,发热汗多者,宜急下存阴。
分析:发热汗多——阳明燥热伤津耗液,迫津外泄之势猛烈。
尚有:大便硬结——津液过耗,致胃肠干燥,腑气不通。
病机:阳明里热亢盛,迫津外泄,津液过耗。
治法:急下存阴。用大承气汤。
原文254、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语译:发汗后病情不解,又见腹满痛,为汗后劫夺津液,阳明燥热成实,燥屎内结,阻滞气机。治宜急下存阴,宜大承气汤。
提要:汗后阳明腑实,宜急下存阴。
分析:发汗不解,腹满痛——发汗太过,津液外夺,阳明燥热形成迅速,燥屎内结,气机阻滞。
病机:汗多伤津,里热炽盛,燥屎内结。
治法:急下存阴,方用大承气汤。
三急下证的共同特点:热盛津伤。
三承气汤的鉴别:
共同点:三方均用大黄以荡涤肠胃积热。
不同点:大承气汤硝黄后下,且加枳朴以行气,故攻下之力颇峻,主治痞满燥实之阳明热结重证。大承气泻热与通腑之力俱重,故全身热毒内盛和腹部实证俱重者宜之。
小承气汤不用芒硝,且三味同煎,枳朴用量亦减,故攻下之力较轻,主治痞满实之阳明热结轻证,而燥证未具。小承气重在通腑,故腹部实证为主者宜之。
调胃承气汤不用枳朴,虽后纳芒硝,而大黄与甘草同煎,故泻下之力较上两方缓和,主治阳明燥热内结而无痞满之证。调胃承气重在泻热,故全身热毒内盛的证侯宜用。
(二)、脾约证(麻子仁丸证):
原文247、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博,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解词:趺阳脉——即足背动脉,在冲阳穴处,属胃经。
提要:论脾约证治。
语译:诊趺阳脉浮涩,浮为胃气偏于燥亢,涩为津液偏渗膀胱而小便频数。上述病理机制相因为患,形成胃气燥亢,津液匮乏,大便因硬而难解的病证,用麻子仁丸治疗。
成因:胃阳盛,脾阴虚,津液不能还入胃肠道,而致小便数多,大便硬结。
病位:大肠,脾胃。
病性:虚中挟实。
症状:趺阳脉浮——主胃热亢盛;
趺阳脉涩——主脾阴不足。
浮涩相博,大便则硬,其脾为约——胃阳盛而脾阴弱,胃热约束脾阴,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偏渗膀胱,故小便数,而肠道失润,大便干结,叫“脾约”。
特点:大便干结,甚则干如羊粪,不大便数十日而无所苦,不见谵语、潮热、腹满痛等全身热毒内盛的表现,而见小便量多。
辩证要点:大便硬,小便数,腹无所苦。
病机:胃热肠燥津亏。
治法:泻热润肠通便。
方药:麻子仁丸。
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半斤(炙),大黄一斤(去皮),厚朴一尺(炙,去皮),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别作脂)。
折现代量:麻子仁100g,白芍125g,枳实125g,大黄250g,厚朴30g,杏仁60g。
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解词:以知为度——知,《方言》“差、间、知、愈也”。即以愈为准。
方解:麻仁——润肠养阴通便
杏仁——润肠通便利肺
白芍——养阴敛阴和营
小承气—泻热通便。蜜丸,润下缓通。
现代应用:现代多用其治习惯性便秘、肛肠术后便秘、痔疮便秘便血、产后便秘、急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属胃热肠燥津亏者。
用本方加油当归治产后便秘、老人便秘、腹部手术后便秘效好。
(四)、禁下证:
原文204、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提要:伤寒呕多者不可攻。
分析:呕多——A、呕为少阳主证,阳明证呕多,为邪未全离少阳,治应从
少阳论治,禁用攻下。
B、呕吐频繁多因邪结于胸膈胃脘,尚未形成燥屎阻塞肠道,宜从上焦论治,因势利导,清热和中为主,不宜攻下。
注:郝万山说:“经典原文结合临床实际,是学习和理解经典的最好方法。在临床上,什么样的病人会有呕多呢?当然是肠梗阻。单纯性肠梗阻主要表现为呕吐不止,腹满不减,减不足言,按之痛,不大便,不排气。但因不伴有全身毒热症状,故不能诊为阳明病,既不是阳明病,就不必遵本条之禁下原则,即使有呕多,也不必禁下。所以当代用承气汤之下法治疗单纯性肠梗阻皆卓有成效。既有肠梗阻之腹满、呕多,又有全身热毒表现,也就是肠梗阻伴有肠壁血运障碍,就符合本条之既有阳明病,又有呕多,当然不能用承气攻下。若强行攻下,往往可导致肠穿孔,其后果是不可设想的”。
原文205、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提要:邪结部位偏上,禁用攻下。
分析:心下硬满——邪结部位偏上,尚未入腑成实,故仅感硬满而不疼痛,亦不拒按。乃无形邪气凝结,故不可攻下。
利不止者死——若误用攻下,损伤中气,加之病人脾胃素虚,而见泄泻不止,故其病难治。
利止者愈——若病人中气素盛,虽下伤中阳,但尚能自行恢复,泄泻停止。
原文206、阳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者,小便不利也。
解词:面合色赤——即满面通红。
提要:阳明病热郁于经者禁下及误下变证。
分析:面合色赤——为热郁于经,不得宣泄,熏蒸于上所致。
必发热色黄者,小便不利也——经证宜清禁下,误下伤及脾胃,致水湿不运,邪热入里与湿相合,湿热郁蒸则发黄疸,见发热身黄,小便不利。
原文194、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
提要:胃中虚冷者禁下。
分析:中焦虚寒,胃不能受纳腐磨,脾不能运化转输,纳运失常,故不能食。若再用攻下,使中气更伤,胃败气逆而致哕逆。
总结:1、邪结在经不能下;
2、邪结部位偏上不能下;
3、中焦虚寒不能下。
(五)、下法辩证:
原文208、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致大泻下。
提要:论阳明病可攻与否及应用大、小承气汤的辩证要点。
分析:本条可分三段:
从“阳明病至┈大承气汤主之”为第一段。
脉迟(有力)——实热雍滞于里,腑气不通,脉道郁滞。
汗出,不恶寒——无表证;
身重——腑气雍滞,气血运行不利,经脉失养。
短气,腹满而喘——腑气雍滞,气机不得通降。
潮热——病已转属阳明,燥热腑实内结。
手足濈然汗出——脾主四肢,肠胃燥实,热迫津泄。
此段为阳明里热燥结,腑气不通,燥屎已成,故曰“此大便已硬也”。应与大承气汤以峻下热实。
从“若汗多┈至未可与承气汤”为第二段。说明虽汗出较多,但有轻微的发热恶寒,为表证未尽解;其热不潮,为腑实未完全形成,不可与承气汤攻下。
从“若腹大满不通者┈至勿令致大泻下”为第三段,说明若表证已解,腹部胀满较重,大便不通,气滞显著,尚无潮热,为里虽实满而尚未燥坚,只可用小承气汤轻下,不可用大承气汤。
总结:1、阳明腑实兼有表证不可下,当先解表,后攻里;
2、手足濈然汗出者,为腑实已成,大便已硬,可用大承气汤;
3、有潮热者为腑实已成,可与承气汤,其热不潮者,不可与承气汤。
4、小承气汤证重在痞满,故“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
原文209、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矢气者,慎不可攻也。
提要:辩大小承气汤的使用法。
分析:本条分四段解:
第一段从“阳明病,潮热┈至不硬者,不可与之”,指出,“大便不硬者”禁用大承气汤。
潮热、大便硬——是大承气汤的适应证;
大便不硬,有潮热——仍不可用大承气汤。
第二段 “若不大便┉至乃可攻之”,指出欲知有无燥屎,可用小承气汤探之。
服小承气汤转矢气——属燥屎内结,可用大承气汤。
第三段从“若不转矢气┉与水则哕”,指出燥屎未成,误用大承气汤,必损胃气,而致哕逆。
服小承气汤后不转矢气——是燥屎未成,必大便初硬后溏,不可攻之。误攻则损伤中阳,致胀满不食。
欲饮水者,与之则哕——误下伤津,故欲饮水,胃气败伤,故饮水则哕。
第四段从“其后发热者┉小承气汤和之”说明下后伤津,大便硬结者,是小承气汤证。
其后发热,大便复硬而少——是下后伤津,热邪不去,因而大便复硬,可用小承气汤和之。
原文251、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能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提要:补述大小承气汤的使用法。
分析:脉弱(指浮取无力,沉取可有力)——实邪内盛,阻滞气血。
无太阳柴胡证——指无太阳少阳证。
本段条文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1运用大承气汤以临床症状为指标;
2虽有可下之证,但无潮热、便硬、转矢气等,仍不可用大承气汤,只可用小承气汤。
3小便不利者,大便一定不硬;而小便利者,大便才有可能硬。
总结——下法的辩证要点为(即经、腑证鉴别点):
1辩热势潮与不潮;
2辩矢气转与不转;
3辩能食与不能食;
4辩小便利与不利;
5辩表邪尽与不尽;
6辩腹满痛与不痛。
原文203、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二三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知不久必大便也。
提要:根据小便的多少,推测便硬的程度。
分析:阳明病不大便,有热结与津竭两种。热结者,寒下;津竭者,待津回则大便始通。本条说明了:
1、阳明病禁汗,若误汗使津伤更甚,津伤为便难之因;
2、大小便之间的关系:阳明病中,小便多者,大便必硬;若小便由多变少,知津液有还入大肠之机,则大便由不通变通。
后世的“增水行舟”法及“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法即从此条道理发展而来。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