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半夏秫米汤——沟通阴阳,治失眠第一方

半夏秫米汤出自《兰台轨范》卷七方,亦即《黄帝内经灵枢·邪客》方记载的半夏汤的别名。其方用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水沸,置秫米一升,制半夏(制好之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渣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 (知觉好也)。故其病新发者,复杯则卧,汗出而已矣,久则三饮而已也。

观此方之义,其用半夏,并非为其利痰,诚以半夏生当夏半,乃阴阳交换之时,实为由阳入阴之候,故能通阴阳和表里,使心中之阳渐渐潜藏于阴,而入睡乡也。秫米即芦稷之米(俗名高粱),取其汁浆稠润甘缓,以调和半夏之辛烈也。水用长流水,更 扬之万遍,名曰∶“劳水”,取其甘缓能滋养也。薪用苇薪,取其能畅发肾气上升,以接引心气下降,而交其 阴阳也。观古人每处一方,并其所用之薪与水及其煎法、服法,莫不 详悉备载,何其用心之周至哉! 按∶《内经》之方多奇验,半夏秫米汤,取半夏能通阴阳,秫米能和脾胃,阴阳通、脾胃和,其人即可 安睡。故《内经》谓“饮药后,复杯即瞑”,言其效之神速也。乃后世因其药简单平常,鲜有用者,则良方竟埋没矣。

——《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

《灵枢·邪客》对半夏秫米汤的解释为:“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厥气者,邪气也。非人体正常产物和所需皆可称为邪,从以方测证的角度来看,此处所言之邪气当为痰湿邪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表明阴阳之间的互根互用,但阴阳二气之间的相互作用必须要有道路来沟通,这就形成了 “阳——道路——阴”的一种关系。

《灵枢·邪客第七十一》:“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黄帝曰:善。治之奈何?伯高曰: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黄帝曰:善。此所谓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和得者也。愿闻其方。伯高曰:其汤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故其病新发者,复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

阳跷脉应该是卫阳入里的一个桥梁,由于桥梁下陷所以卫气不得入于阴。其次阳不入阴的结果是阴虚,这是由于阳不入阴则阻滞于阴外,阳郁于外或者郁于上则化热而耗损阴液,所以阴虚。或者说只有当阳气入于阴,阴液才得以保存,也说明潜阳入阴也是养阴的方法之一。治疗方法是“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祛其邪。”应该是补阴虚,泻阳气,通调经脉以祛邪。治疗的方剂就是半夏秫米汤,治疗效果是“阴阳已通,其卧立至”,“此所谓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和得者也。”

还有就是这个神奇的煮汤药的水,这里强调所用的水,“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这种水在《伤寒论》当中也有介绍,称为“甘澜水”,也称“劳水”(古医说法)。即把水放在盆内,用瓢将水扬起来、倒下去,如此多次,看到水面上有无数水珠滚来滚去便是。后世医家多取“甘澜水”补助肾气以用。例如,苓桂枣甘汤证用于治疗伤寒汗下后,脐下悸,欲作奔豚。煎以甘澜水,扬之无力,取不助肾气。甘澜水的作用是取其轻轻上扬之性。一般来说水的特性是主润下的,肾主水,但是经过这样的上扬千万遍之后,水已经减少了下流之性,而是偏于濡润在中上焦之津液,同时取甘澜水的流通之性。另外用苇子做柴火煮药,苇薪也有疏通之性。

再来看看这两味药,首先是半夏,顾名思义,是夏季的一半,应该是夏至之际,夏至是阳极之际,阳极也是从阳转阴的时刻。夏至之前,阳处于上升阶段;夏至之后,阳气由升转降。夏至是一个从阳到阴,阳气入阴的关键点。

我们再来看另一味药秫米,秫米实际上就是粟米,也就是黍米,俗称黄黏米。作为五谷之一应该归于中土,《黄帝内经》中有介绍黍米味辛。辛主散,秫米的功能应该是辛散中焦土湿。

半夏秫米汤完全顺应自然规律的阴阳变化,通过食物或者药物,将人与自然完美地结合起来。正是因为有天地之气相助,使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的方子,显示出神奇的疗效,手到病除,一剂药“其卧立至”。

半夏 bàn xià

植物名。天南星科半夏属,一年或多年生草本。白色球状地下茎。叶子有长柄,开黄绿色花。其块茎皮黄肉白,根可入药,生食有毒,内服须制用。可做止咳剂、袪痰剂和止吐剂。

也称为「和姑」。

「释名」

守田(《别录》)、水玉(《本经》)、 时珍曰∶《礼记·月令》∶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也,故名。守田会意,水玉因形。

「集解」

《别录》曰∶半夏生槐里川谷。五月、八月采根,曝干。

普曰∶生微丘或生野中,二月始生,叶三三相偶。白花圆上。

弘景曰∶槐里属扶风。今第一出青州,吴中亦有,以肉白者为佳,不厌陈久。

恭曰∶所在皆有。生平泽中者,名羊眼半夏,圆白为胜。然江南者大乃径寸,南人特重 之。顷来互用,功状殊异。其苗似是由跋,误以为半夏也。

颂曰∶在处有之,以齐州者为佳。二月生苗一茎,茎端三叶,浅绿色,颇似竹叶,而生 江南者似芍药叶。根下相重,上大下小,皮黄肉白。五月、八月采根,以灰裹二日,汤洗曝 干。《蜀图经》云∶五月采则虚小,八月采乃实大。其平泽生者甚小,名羊眼半夏。由跋绝 类半夏,而苗不同。

曰∶白傍 子真似半夏,只是咬着微酸,不入药用。

「修治」

弘景曰∶凡用,以汤洗十许过,令滑尽。不尔,有毒戟人咽喉。方中有半夏必 须用生姜者,以制其毒故也。

曰∶修事半夏四两,用白芥子末二两,酽醋六两,搅浊,将半夏投中,洗三遍用之。

若洗涎不尽,令人气逆,肝气怒满。

时珍曰∶今治半夏,惟洗去皮垢,以汤泡浸七日,逐日换汤,晾干切片,姜汁拌焙入药。

或研为末,以姜汁入汤浸澄三日,沥去涎水,晒干用,谓之半夏粉。或研末以姜汁和作饼子, 日干用,谓之半夏饼。或研末以姜汁、白矾汤和作饼,楮叶包置篮中,待生黄衣,日干用, 谓之半夏曲。白飞霞《医通》云∶痰分之病,半夏为主,造而为曲尤佳。治湿痰以姜汁、白 矾汤和之;治风痰以姜汁及皂荚煮汁和之;治火痰以姜汁、竹沥或荆沥和之;治寒痰,以姜 汁、矾汤,入白芥子末和之,此皆造曲妙法也。

「气味」

辛,平,有毒。

汤洗尽滑用。

元素曰∶味辛、苦,性温,气味俱薄,沉而降,阴中阳也。

好古曰∶辛浓苦轻,阳中阴也。入足阳明、太阴、少阳三经。

之才曰∶射干为之使。恶皂荚。畏雄黄、生姜、干姜、秦皮、龟甲。反乌头。

权曰∶柴胡为之使。忌羊血、海藻、饴糖。

元素曰∶热痰佐以黄芩;风痰佐以南星;寒痰佐以干姜;痰痞,佐以陈皮、白术。多 用则泻脾胃。诸血证及口渴者禁用,为其燥津液也。孕妇忌之,用生姜则无害。

「主治」

伤寒寒热,心下坚,胸胀咳逆,头眩,咽喉肿痛,肠鸣,下气止汗(《本经》)。

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咳嗽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消痈肿,疗痿黄,悦泽面目, 堕胎(《别录》)。消痰,下肺气,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

生者∶摩痈肿,除瘤瘿气(甄权)。治吐食反胃,霍乱转筋,肠腹冷,痰疟(大明)。治 寒痰, 及形寒饮冷伤肺而咳,消胸中痞,膈上痰,除胸寒,和胃气,燥脾湿,治痰厥头痛,消肿散 结(元素)。治眉棱骨痛(震亨)。补肝风虚(好古),除腹胀,目不得瞑,白浊梦遗带下(时 珍)。

炼取涂发眉,堕落者即生(雷 )。

「发明」

权曰∶半夏使也。虚而有痰气,宜加用之。

颂曰∶胃冷呕哕,方药之最要。

成无己曰∶辛者散也,润也。半夏之辛,以散逆气结气,除烦呕,发音声,行水气,而 润肾燥。

好古曰∶《经》云∶肾主五液,化为五湿。自入为唾,入肝为泣,入心为汗,入脾为痰,入 肺为涕。有痰曰嗽,无痰曰咳。痰者,因咳而动脾之湿也。

半夏能泄痰之标,不能泄痰之本。泄本者,泄肾也。咳无形,痰有形;无形则润,有形 则燥, 所以为流湿润燥也。俗以半夏为肺药,非也。止呕吐为足阳明,除痰为足太阴。柴胡为之使 ,故今柴胡汤中用之,虽为止呕,亦助柴胡、黄芩主往来寒热,是又为足少阳、阳明也。

宗 曰∶今人惟知半夏去痰,不言益脾,盖能分水故也。脾恶湿,湿则濡困,困则不能 治水。《经》云∶湿胜则泻。一男子夜数如厕,或教以生姜一两,半夏、大枣各三十枚,水 一升,瓷瓶中慢火烧为熟水,时呷之,便已也。

赵继宗曰∶丹溪言∶二陈汤治一身之痰,世医执之,凡有痰者皆用。夫二陈内有半夏, 其性燥烈,若风痰、寒痰、湿痰、食痰则相宜;至于劳痰、失血诸痰,用之反能燥血液而加 病,不可不知。

机曰∶俗以半夏性燥有毒,多以贝母代之。贝母乃太阴肺经之药,半夏乃太阴脾经、阳 明胃 经之药,何可代也?夫咳嗽吐痰,虚劳吐血,或痰中见血,诸郁,咽痛喉痹,肺痈肺痿,痈 疽,妇人乳难,此皆贝母为向导,半夏乃禁用之药。若涎者脾之液,美味膏粱炙爆,皆能生 脾胃湿热,故涎化为痰,久则痰火上攻,令人昏愦口噤,偏废僵仆,蹇涩不语,生死旦夕, 自非半夏、南星,曷可治乎?若以贝母代之,则翘首待毙矣。

时珍曰∶脾无留湿不生痰,故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半夏能主痰饮及腹胀者, 为其体滑而味辛性温也。涎滑能润,辛温能散亦能润,故行湿而通大便,利窍而泄小便。所 谓辛走气,能化液,辛以润之是矣。洁古张氏云∶半夏、南星治其痰,而咳嗽自愈。丹溪朱 氏云∶二陈汤能使大便润而小便长。聊摄成氏云∶半夏辛而散,行水气而润肾燥。又《和剂 局方》,用半硫丸治老人虚秘,皆取其滑润也。世俗皆以南星、半夏为性燥,误矣。湿去则 土燥,痰涎不生,非二物之性燥也。古方治咽痛喉痹,吐血下血,多用二物,非禁剂也。二 物亦能散血,故破伤打扑皆主之。惟阴虚劳损,则非湿热之邪,而用利窍行湿之药,是乃重 竭其津液,医之罪也,岂药之咎哉?《甲乙经》用治夜不眠,是果性燥者乎?岐伯云∶卫气 行 于阳,阳气满,不得入于阴,阴气虚,故目不得瞑。治法∶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既通,其 卧立至。方用流水千里者八升,扬之万遍,取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大沸,入秫米一升, 半夏五合,煮一升半,饮汁一杯,日三,以知为度。病新发者,覆杯则卧,汗出则已。久者, 三饮而已。

秫米 shúmǐ

秫米,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梁Setaria italica (L.) Beauv.或粟Setaria italica (L.) Beauv. var. germanica (Mill.) Schrad.的种子之粘者。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具有祛风除湿,和胃安神,解毒敛疮之功效。用于疟疾寒热,筋骨挛急,泄泻痢疾,夜寐不安,肿毒,漆疮,冻疮,犬咬伤。

粟、黍、稷、粱、秫,这些名称,总称为五谷杂粮。《本草纲目》记载:“古者以粟为黍、稷、粱、秫的总称,而今之粟,在古但呼为粱,后人乃专以梁之细者名粟。故唐孟酰《本草》言人不识粟,而近世皆不识粱也。大抵黏者为秫,不黏者为粟,故呼此为籼粟,以别秫而配籼,北人谓之小米也。”秫米就是现代的粟米、小米。秫米的名称仅保留在中药里面,粮食中已经没有这个名称。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