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入侵脑细胞》中,有一个画面是一匹健壮的棕色马瞬间被玻璃劈开,切成了12份,每一份大概有十几厘米厚度,横切面肌理清晰,颜色鲜活,似乎还“活着”。
当时看到这里,着实被吓了一大跳,也被电影的脑洞所折服。
现实中,有一项技术对人体的处理方式比电影中的马要“夸张”几千倍,这个技术被称为可视数字人项目。
在这个项目中,人们会先将遗体在液体混合物中冷冻,然后在轴向平面上,以毫米为单位进行切片,切片的横截面会用相机、核磁共振和CT等方式,记录并保存详细数据,再上传到电脑重建模型,让其在电脑中继续“活着”,所以也被称为数字人。
那么,数字人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这么处理人体呢?
人类第一个可视数字人
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死亡并不是结束,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换个地方换个方式“活”。因此,人都有死后留个全尸的执念,不光我们这样,其他国家的人也是如此。
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类觉悟也提高了,但死后自愿捐献遗体的人还是少之又少,“数字人”这样的遗体捐赠项目,更是罕见。
可视数字人项目是一项死后要“挨几千刀”的项目,一个大活人都会被项目的“残忍”程度而震慑,所以目前全世界完成这个项目的捐献者只有10余人。
这个项目最早开始于1986年,由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发起并创立。其目的是希望通过采集的数字人数据来帮助医学研究,解剖教学等。
但第一个“数字人”1993年8月才出现,足足等了7年,该捐献者是一名39岁的死刑犯,他被判于8月5日执行死刑,是否自愿已经无从考究,但记录显示:“捐献者是在牧师的提醒下,才同意将自己的遗体用于医学研究或者医疗用途。”
他被切成了1871片,每片的间隔距离约为1毫米。
直到1994年11月,他的数据采集才完成,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主要矛盾点在于:医学应不应该和罪犯处决相关联!
第二个“数字人”是一名59岁女性,1995年11月完成,也没有记录是否自愿,据记载显示“她的丈夫要求她参与数字人计划”。
她的切片总共有5000多片,间隔距离更是缩短到了0.33毫米。
第一个完全自愿的捐献者:苏珊·波特
2000年,苏珊·波特就给可视数字人项目打电话,表达了自己捐献的意愿。
对于项目负责人维克·斯皮策来说,有人自愿捐献本是一个令人兴奋的事情,然而,他拒绝了,因为苏珊·波特的身体不是一个正常健康的状态,不适合捐赠。
当时苏珊·波特已经72岁高龄,经历了26次手术,而且还患有黑色素瘤、糖尿病、乳腺癌等疾病,还出过车祸导致脊椎变形,其他身体组织也因疾病而严重变形,医生推断,苏珊·波特还有一年的时间。
但苏珊·波特一再坚持,最终成功签约数字人项目,并和项目深度合作,成为“最有感情的数字人”。苏珊·波特和项目的研究人员,以及维克·斯皮策的学生打成一片,开课演讲,向他们讲述自己坎坷的一生,积极参与他们组织的各种活动。一开始,她是因为丈夫去世,和女儿疏远,生命所剩无几,实在太孤单了才参与这个项目,如今在这个项目里找到了快乐。
在这样的氛围中,苏珊·波特的寿命打破了1年的局限,15年后,也就是2015年去世。她被分成4块,然后再进行切片,共有27000片,厚度为63微米,也就是0.063毫米。
中国自己的可视数字人
2002年10月23日,中国第一套自己的可视数字人数据集完成了,继美国(1993年)和韩国(2000年)后,成为第三个掌握可视数字人技术的国家。
虽然起步时间晚,但在短时间内,中国人的技术不仅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而且还有突破和进步。
1、目前中国有8套自己的可视数字人数据集,而且捐赠者的情况好,非常具有代表性。
第一个数字人,男性,28岁,身高1.66米,体重58公斤,身体健康;第二个数字人,女性,19岁,蘑菇中毒死亡,横切面8556片,间隔0.2毫米。
无论是年龄还是身体状况,都比较好,具有代表性。
2、技术更优,切片完整性更好。
美国的可视数字人项目中,在切割的时候,有多处部位丢失或者严重损坏,例如第一个男性数字人,阑尾和其中一个睾丸是缺失的,听小骨也没有,血管也有塌陷且不易分辨的情况;第二个女性数字人,据统计是有14个部位是丢失的,其中包括鼻软骨。
丢失的主要原因是整个过程都是在常温下完成的,而中国为了确保数据更准确,直接建立了一个超低温实验室,切片的精度也有提高,因此避免出现了类似牙齿这样小的部位丢失。
如此低温的环境,研究人员还日以继夜,24小时4班倒工作,可见当时的工作有多难,好在成果斐然,中国人以比其他同行更快的速度完成了数据采集。
3、细节上优化。
提前对遗体的血管进行灌注,图像的分辨率也比较高,因此切片后像血管这样微小部分更容易分辨。
很多人质疑,这么残忍的项目,为什么还要继续做呢?
事实上,可视数字人的应用前景是很客观的。
首先,有限生命的人体,经过一系列的数据采集,重构,在电脑的虚拟世界中继续存活,最直观的好处是,将人体解剖学可视化具体化,人体不再只是存在于书本,人们可以全方位了解人体,比起书本知识,更直观。
其次,数字化的身体,意味着可以多次重复使用,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很多研究不可能在人体上直接实施,但数字人可以,无论人们用数字人做多少次实验研究,它都不会“死”。有了数字人的实验基础,在人体上真实研究的成功率也会更高。
最为重要的是,有了可视数字人数据集,不久的将来,医学领域可以借此攻克类似癌症这样的疑难杂症,甚至在其他领域,例如教育、艺术、军事等等,应用价值无法估量。
如果有机会,你愿意成为数字人吗?
说实话,如果是我,一般的遗体器官捐献,我内心是接受的,如果说要成为数字人,心里还是会咯噔一下,也不是说不愿意,更多的是害怕吧!
对于遗体捐献,作为普罗大众的一员,了解得实在是太少了,类似的宣传见得也不多。
很多人不了解死亡,害怕死亡,对死亡讳莫如深。
我认为,死亡是肉身的终结罢了,不用不太过于纠结那些繁文缛节,如今有很多更环保的绿色殡葬模式,既不污染环境,还能成为大自然循环的一部分,只要条件允许,都可以选择。
至于遗体捐献,如果不排斥,也可以了解一下,有了先驱者的奉献,才能有医学的进步!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