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正文

震惊原来泉州也曾是特区!

泉州,地理优越,山海毓秀,人文鼎盛,英才辈出;拥有人杰地灵的优良地域环境。

有宋一朝对泉州是非常重视的,北宋时就委派得力官员出任泉州知州。其中蔡襄和陈偁两位优秀官员值得一提,两人都是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蔡襄(仙漩枫亭人)两度知泉州: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二月至嘉右元年(1056)六月首知泉州,嘉右二年(1057)七月至嘉右五年(1060)秋再知泉州,修洛阳桥,政绩显赫。陈偁(沙县人)更是三度知泉州: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首知泉州,元丰二年(1079)复知泉州,元丰五年(1082)连知泉州。曾两次上书请立市舶司于泉州,“若欲船泛外国买卖,自泉州就可放洋”,“旧法番商至,必使诣广东;否则,没其货。偁请立市舶司于泉,诏从其议”。

事实上,熙宁八年之请立市舶司于泉,朝廷未批;元丰五年之再请立,也无下文;陈偁在其有生之年并未看到批复。直到辞世后一年,元佑二年(1087)朝廷才批复设立泉州市舶司。“哲宗元右二年十月六日,诏泉州增置市舶司”。这应是户部尚书李常(南康建昌人)奏请的结果。至此,泉州的海丝之路才正式开通。

震惊原来泉州也曾是特区!

以泉州港为主要起点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海丝之路的正式开通,使泉州的面貌焕然一新,为泉州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发展蓝图。

宗室入泉

宋太祖文韬武略,高屋建瓴,开创了皇族宗室的新理念,造就了赵宋皇朝庞大的宗室群体。

宋初沿袭唐制,皇室由中正寺管理。宋仁宗景右三年(1036),为了加强宗室的管理,置大宗正司于汴京。后来,随著宗室外居者日多,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又置南外宗正司于南京(今河南商丘),置西外宗正司于西京(今河南洛阳),以管理外居宗室。

靖康之难,汴京沦陷;高宗南渡,宗室四迁。大宗正司移江宁,继迁广州,再回迁临安;南外宗正司移京口(镇江),再移明州,于建炎三年(1129)迁置泉州;西外宗正司移扬州,再移泰州、高邮,也于建炎三年迁置福州。

震惊原来泉州也曾是特区!

位于泉州古榕巷的宋朝南外宗正司遗址

宗室是帝王家族这棵参天大树的枝和叶,有时是皇帝的手脚和耳目;宗室与国同体,是皇权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作用,有时甚至左右社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

赵宋南外宗正司的入迁,带来了皇权,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经济和文化,使泉州迎来了对外开放的难得时机。在社会各方的努力下,泉州的潜能被挖掘和调动起来。这股巨大的潜能,推动著泉州社会的迅猛发展,繁荣昌盛。

皇族入迁,成就政治特区

宗室入迁,人口增,人气旺。

首批赵宋宗室339人(另说349人)于建炎三年(1129)12月有计划地从海路移迁泉州,在古榕巷内之“水陆寺”设置敦宗院。宋宁宗庆元中(1195~1200),在泉宗室1740人。宋末,居于泉州的宗室多达3000余人(一说五千余人)。他们大多数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栋梁之材。

随着宗室和南外宗的入泉,一大批官、军、士、贾、工、农、艺、杂等人员也相继拥入泉州,使泉州城厢及所辖各县人口猛增,人气旺盛。据史志资料所载:

宋仁宗皇右年间(1049~1053),泉州全境“生齿无虑五十万”。

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泉州辖区20万户,人口100多万,城厢人口约10万,列为上州。

宋理宗淳右年间(1241~1252),泉州辖区25万户,人口130多万,城厢人数约20万,升为望州。

随着宗亲入泉,南宋时期,在泉州有三大州司级衙门:州衙、宗正司衙和市舶司衙。三大州司级衙门均可直通朝廷(中央),甚至可以直通皇帝。这是除京城临安以外,绝无仅有的这是南宋朝廷给予泉州的特殊地位。在全国十五路一百九十二个府州军中,泉州以皇权副中心鳌头独享。

与此同时,南宋朝廷始终委派得力官员治理泉州。从建炎元年至咸淳初的140多年间,泉州知州中有87人是进士出身,可见朝廷对泉州的高度重视。值得一提的是,赵宋宗室中有13人担任过泉州知州。其中赵令衿绍兴廿一年(1151)知泉州,修桥筑路,招贾引番,史志留名。撰著《诸蕃志》的宗室赵汝适,“于庆元间赐进士,嘉定十七年(1224)九月以朝散大夫提举福建路市舶(市舶司设在泉州),次年七月兼知泉州,同年十一月兼知泉州南外宗正事,一身兼三职”。还有一位名气很大的宗室赵令懬,在宋高宗绍兴年间曾知泉州(传载)。

海丝繁忙,成就经济特区

震惊原来泉州也曾是特区!

市舶司相当于是现代的海关

为了使居泉宗室生活得好一些,朝廷对泉州又采取了特殊的经济政策,发展和繁荣泉州的经济,使泉州成为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

宋哲宗元右二年,泉州增置市舶司。后来,市舶司衙门曾一度迁到福州,称福建路市舶司。高宗南渡后,朝廷又把市舶司迁回泉州,并且实行更加灵活的政策,发展对外贸易。“海丝之路”更加繁忙,泉州港一时“风樯鳞集,舶计骤增”,出现“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南宋时期,泉州海外贸易范围不断扩大,《诸蕃志》载58个国家和地区。到元朝,《岛夷志略》载增至98个。泉州,海丝繁忙,市舶兴旺。名气扶摇直上,位列全国之冠。

从“朝贡贸易”到“商贾贸易”

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是以“朝贡贸易”为主。从唐代的广州市舶使到宋代的广州市舶司及其辖下的广州港,是“朝贡贸易”的典型代表。

到了北宋中期,为补“朝贡贸易”之不足,“商贾贸易”逐渐发展起来,泉州市舶司应运而生。泉州进入了对外贸易的黄金时代,各地的“走私活动”也引导成为名正言顺的“商贾贸易”。南宋以后,解除了与“高丽、日本、大食诸蕃”的通商禁令,批准在泉州实施一系列优惠国内外舶商的政策,允许本地的商贾走出去,吸引域外的番商走进来,泉州的“商贾贸易”迅猛发展,商贾云集。

震惊原来泉州也曾是特区!

泉州洛阳桥 中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

泉州港就体现了“商贾贸易”的特色,大大小小港口遍布泉州沿海,形成三湾十二港的格局:一是泉州湾的崇武港、秀涂港、后诸港、蚶江港;二是深沪湾的石湖港、祥芝港、永宁港、深沪港;三是围头湾的福全港、石井港、东石港、安海港。

到了南宋中后期,泉州港在港口规模、通番国数、贸易额、税收等方面逐渐超过广州,跃居为全国最大的贸易港口,成为第一大港。绍兴三十二年,泉州市舶税收约80万缗,占南宋年财政收入4500万缗的1/50左右,以后又突破百万大关。泉州港走向世界,成为与埃及亚力山大港齐名的世界四大港口之一。

“商贾贸易”的繁荣,带动了泉州经济的全面发展,各行各业迅速腾飞。

造船业——在“海丝之路”的催孕下,大大小小的造船场所如雨后春笋,遍布泉州沿海各地。宋真宗天喜末年(1021),泉州尚未入围全国有十大造船基了。至元十六年(1279)二月,泉州造船业己名列全国前茅。至元二十六年(1289),泉州所统海船达1500艘。绍兴初宰相吕颐浩在《三朝北盟会会编》载:“南方木性与水相宜,故海舟以福建为上,广州次之,温、明船又次之。”。泉州,已经上升为全国造船大户之魁。

震惊原来泉州也曾是特区!

泉州后渚港出土的宋代古船 见证了泉州港的极致繁华

丝绸业——泉州丝绸业基础雄厚,南宋时期更是锦上添花。南外宗正司随带的一批宗室染织工匠,传入染织新技术,使泉州成为全国丝织业中心之一。蜚声中外的“泉缎”,成为蕃贾的抢手货。

陶瓷业——泉州的陶瓷业,在唐代己成规模,宋代更为发达。宋元时期窑址多达132处。窑口多,产量大,品质优,为蕃贾喜爱。

茶叶业——福建是全国茶叶的重要产区。尤其是建州和安溪,乃是名茶之都。泉州七县均盛产茶叶,为海丝外贸提供了上等的货源。

百川汇聚,成就文化特区

泉州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上可溯至远古闽越文化。泉州文化发展,兼收并蓄,各地的先进文化,均能在泉州大地扎根繁衍、开花结果。尤其是宋元时期,刺桐港口的经济腾飞,使泉州成为全国对外开放、文化交流的“世界中心”。

开放的泉州具有无限的吸引力。各色各样的外番人员,也随着“海丝之路”来到泉州。阿拉伯人、非洲人、欧洲人、中亚人、印度人、日本人、南洋人等等纷至踏来,“海港万国商”,“市井十州人”。泉州,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国际大都市。

这些肤色各异的“十洲人”,有的在泉州安家落户,落地生根。他们起“蕃坊”,选“蕃长”,办“蕃学”,建教堂,立寺院。泉州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他们不但带来了世界各地的特色商品,也带来了他们的精神文化:语言文字、生活模式、风俗习惯、建筑特色、宗教信仰等等。

这期间,世界各大宗教:道教、佛教、伊斯兰教、景教、天主教、印度教、基督教、摩尼教、日本教、拜物教、犹太教等,纷纷拥入泉州。时至今日,在泉州仍然可以看到当年外蕃人留下的文化遗迹。例如伊斯兰教的“清净寺”和“圣墓”,摩尼教的“草庵”,印度教的“白耇庙”以及各类石刻等等……

震惊原来泉州也曾是特区!

泉州晋江的草庵寺 是全世界唯一仅存的摩尼教寺庙遗址

(来源:泉州市旅游局 赵国清博客:在《赵宋南外宗与东亚文化之都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2014.09.21 泉州——南宋時期的特区)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