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思维智汇第626篇原创文章
本文共4152字,仔细阅读需11分钟周六
能力
阅读本文,你将收获以下内容:
※ 基于心理学的阐释,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有效学习?
※ 依据脑科学的研究,家长如何促进孩子有效学习?
※ 帮助孩子有效学习,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进行具体引导?
现在47%的工作在20年以后将会消失,而20年以后有65%的工作是现在尚未出现的。如果我们的孩子未来竞争的工作岗位是现在还未产生的,那他凭什么来生成对应的工作能力和竞争优势呢?主要凭他的学习能力。
学习力是孩子未来职业生涯的硬通货,而学习力并非与生俱来,与后天的培养训练密切相关。那么,作为家长,该如何有效引导孩子,提升其应对未来的学习力?
心理学视角下,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有效学习?
在上世纪的60年代,信息论、控制论、乔姆斯基的语言学不断兴起,认知心理学也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个信息加工的过程。我们可以将进入听觉的外部刺激进行信息加工,从而获取到他人说话的信息,这就叫感觉登记。
形象地讲,每个人都有一个仓库,储存了很多知识、经验和技能,当我们要理解某个信息时,就需要从仓库里拿出必要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和信息联系起来,而这个连接的过程就是学习发生的过程。
这个仓库就是长时记忆。长时记忆这个仓库世界上最好的仓库,具有无限的容量,和个人是紧密相随的,同时它对于学习这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对学习机制的心理学分析,在学习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以下三点:
外部的刺激要与年龄相适应
外部的世界如何呈现,用什么方式,一定要依据孩子的年龄。
家长要读懂自己的孩子,才能有效地对他进行教育,低学段的孩子和高学段的孩子,外部刺激应该是不一样的。
比如一二年级的孩子接受的外部刺激更多的应该是操作、形象、情景性的东西,而五六年级的孩子已经到了抽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一二年级的外部刺激对于五六年级的孩子来说就不适用了。
所以,就外部刺激这一层面,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采用适合孩子年龄段的,孩子能够接受并喜欢的一种方式。
将记忆单位的组块扩大
在心理学研究中,人的记忆单位是组块的,且有七正负二的记忆原理,即记忆容量的上限为9,下限为5。
比如我们在背11位的手机号码时,如果每个数字都是一个组块,我们只能记得9个数字,但如果我们能将三四个数字当成一个组块记忆的话,那么一个手机号码就能拆分成三四个组块,变成我们能够记忆的内容。
所以家长和老师可以帮助孩子把记忆内容的组块扩大,就能提高孩子的记忆效果。
建设好长时记忆的仓库
我们学习发生的过程中,长时记忆非常重要,只有他把长时记忆当作拿必要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发生联系,他才能产生学习。
那么长时记忆这个仓库怎么样才算好呢?
首先,堆的东西要多,孩子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习,还要在社会上,在家庭里,在生活当中,到大自然当中去学习,这叫做扩大建设。
一个人解决问题,除了知识和技能,丰富的建设也非常重要。比如说孩子在语文课中要学杭州钱塘江的潮,没有看到过的孩子很难感受到它的美,所有我们要在孩子上课前放个视频。如果没有形象的东西,文字无法美起来。
其次,仓库的东西不仅要堆得多,还要放得整齐,这叫结构化。
为什么老师每个单元都要梳理一下呢?因为仓库里的知识堆得乱七八糟,拿的时候就会慢,甚至会出错,这也就意味着孩子考试做题时在长时记忆仓库中选取对应知识进行联系的速度会慢,正确率也会降低。
脑科学视角下,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有效学习?
1激活大脑与提供营养
到上个世纪90年代,脑科学的研究提出学习在生理上也有不同层次的变化,这就要求 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学习热情的培养,还要关心孩子的生理机制。愉快地做题和孩子被动地在压力下学习,大脑的激活程度是不一样的。另外,快乐地学习,我们大脑在生理上会分泌快乐激素,让孩子的学习得更好;如果孩子在压力下学习,则分泌压力激素,不利于孩子的学习。
从生理的另一个角度上看,我们大脑的工作需要营养,如果孩子前一晚没睡好或者早上没吃早饭,那么在生理上就难以支撑他早上几节课都保持注意力集中,学习效果就会大大降低。
所以家长也要督促好孩子早点睡觉,好好吃早饭,为孩子大脑的工作提供足够的能量。
让大脑神经元得到发展
从我们的大脑来说, 学习的产生是神经元跟神 经元的联结, 让孩子能够很好地学习,要让他的神经元得到发展,这是一个基础。一个有名的加州大学的实验,拿白老鼠做实验,分成五个组。
第一组笼子里的1只老鼠,没有玩具和伙伴;实验控制得非常严格,有无伙伴,有无玩具和空间大小作为三个实验自变量,神经元的发展作为实验因变量。
实验结果是第三组有伙伴也有玩具且空间大的老鼠神经元发展得最好,说明刺激对于神经元的发展非常重要,这个实验对我们的启示是要经常让孩子听一听,看一看,动动手,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中接受丰富的刺激,孩子的神经元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这也是学习产生的一个生理机制。
同时,实验结果也提醒了家长,社会化进程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要关注孩子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要让孩子学会更好地与同伴交往。
帮助孩子有效学习的五大建议
有效的学习过程还有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期望和执行控制。
期望就是孩子学习的动机。执行控制指的是元认知,也就是自我监控,要求孩子反思自己的行为,马上做出调整。
依据这两个因素,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从以下五个方面促进孩子有效学习的发生。
1用孩子能懂的话使他明白学习的意义
家长要用对应年龄段孩子能懂的话和孩子沟通,孩子听不懂是不可能化成行为的,没有行为,孩子达不到发展。
家长需要和孩子沟通一个“为什么要学习”的问题。如果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就会影响学习的产生,影响学习的效果。
有一个智慧的爸爸,问他读二年级的孩子,“你现在是想去玩还是做学习做作业”孩子当然选择去玩。后来爸爸说“你下去玩可以,不过爸爸要告诉你,你不学习不做作业,将来你没本事。没有本事,将来你找不到工作,你怎么养活自己?”
没有本事,这是一个非常通俗的话。大部分人都是普通老百姓,人的生存和成功要凭自己的实力。孩子听完爸爸的话就不去玩了,先去做作业。这个爸爸就是通过用孩子能够听懂的话,让孩子明白做作业和学习的重要性,成功促进孩子学习的发生。
有些不爱学习的孩子并不是真的不爱学,而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这样的孩子学习不能持久,不具有强大的学习动力。
2目标确定六部曲
制定学习目标
要培养孩子的学习目的,制定学习目标。但是对孩子来说,目标不要定得太大,越具体越好。
比如假期要把英文学好,这个目标对孩子来说还是比较大,如果转换成每天要记10个英语单词这样比较具体的目标会更加合适。
对制定的目标进行思考
定完目标之后家长还要思考:制定的目标能不能做到?达到目标要哪些条件?
每一个人制定的目标一定要有可行性,如果努力以后也不可能达到目标,那么这个目标就会让孩子产生自卑。
根据目标行动
制定好目标就要引导孩子去行动、只有付诸于实践,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行动得到结果
今天背单词的任务是否完成?单词记住了多少?不论完成度如何都会出一个结果。
对结果进行反思
有了结果之后一定还要引导孩子思考:目标有没有达成?达成的原因是什么?没达成的原因又是什么?
根据反思再实践
思考完了以后,把做好的保留下来,没有做好的去改进然后再实践。
3
激励表扬孩子
家长可以通过用亮点思维,在孩子做的过程中给予激励、表扬,给他更多的力量。
在激励过程中,让孩子始终有非常充沛的精力来进行学习的过程。
给予孩子具体帮助
孩子学习过程中碰到了一些具体的困难,家长一定要耐心。
家长绝对不能只是空洞地说“孩子加油,肯定能行”,要给予具体帮助。空洞的语言,孩子听不懂也不理解,不知道该怎么去加油,所以一定要具体帮助他,才能让学习的过程顺利地进行。
一个学习态度特别好的二年级孩子,老师要求背两首唐诗,他非常认真地从头到尾反复地读,但是怎么都背不出来,他就哭了。
他妈妈问他为什么哭,孩子解释之后,妈妈仔细询问他是怎么背的。孩子回答说“从头到尾读”。
这个孩子的回答,让妈妈知道了自己的孩子不是学习态度的问题,而是不懂得记忆的策略。
后来妈妈教他,念两句背出来了再继续念,分散难点,帮助记忆。这个孩子根据妈妈给予的具体的记忆办法,最后解决了背诵这个困难。
4
要讲究因材施教
孩子学习过程中碰到的一些心理问题、心理素养通过训练都可以提高的。如果孩子的先天能力弱一点,家长也不要着急。
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莹,在最早搞物理研究的时候是做实验物理的,但由于他的动手能力比较差,所以转行研究了理论物理。
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差异的,但是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同时,教育要讲究因材施教,让孩子做擅长的、喜欢的事情,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告诉我们的人的需要的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当孩子能够在自己喜欢、擅长的领域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候,他就会产生源源不竭的学习需要。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