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版《道德经》第三十二章全文如下:
善者不多,多者不善。本章涉及王弼本《道德经》四个不同章节的重组。第一行对应王弼本第八十一章中两句,第二至第四行对应王弼本第五十二章下半段,第五行对应王弼本第十六章结尾部分一段,最后两行对应王弼本第二十七章开头一段。本章文本除第二、三两行外以帛书乙本为底本,第二和第三行以楚简本为底本。
本章是上一章的续篇。上一章老子阐述了“善者果而已”的成事之道,侧重点是说明原则与道理。本章则又往前迈了一步,进一步深入到做事的方法与背后运作机理,指出合道就是找对的人做对的事,而每个人与生俱来都具备了某种独到的天赋,谓之“常”,“找对的人”就是要善于捕捉不同人的“常”,让人的天赋彻底得以发挥,这叫作“恭常”。
“常”体现于人即为人的天赋,体现于事即为事物的内在规律,所以“恭常”是处世为人时普遍适用的最有效方法,也是“善者果而已”处事准则的基础和保障。“恭”表示敬畏,“恭常”就是敬畏天道。万事万物都是天道的化生,“常”就是隐藏在万千现象背后的决定要素。因此,“常”实际上就是人们今天挂在嘴边的“规律”,“恭常”也就是尊重客观规律。
“恭常”在传世本中写作“袭常”,没了“敬畏”这层深意。“袭常”并非老子本字。“恭”,楚简《老子》作“糸+龏”,是“龏”的繁字,而“龏”古通“恭”。然而从战国时代起,“糸+龏”就一直在被人们误读,将它当成了“襲”字,于是上演了“袭常”以假乱真的千年闹剧。楚简《老子》1993年出土至今,“糸+龏”依旧在被误读,还原版这里首次将“恭常”正名,使老子真义得以清晰再现。
本章分上下两段。上段至“知常,明。不知常,妄。妄作,凶。”“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可视为起兴句,引出了“恭常”这一方法论。下段是举例说明,通过五个不同的例子,老子讲述了“恭常”在用人和处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恭常”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制胜法则,婚姻爱情,教子育人,职场生存,企业竞争,朋友相处,外交博弈,没有找不到它发威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人生宝典,致胜武器,也是老子馈赠与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智慧。
善者不多全在用人,善用人者妙在“恭常”
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得道者做事总用最简单的方法,弃简求繁则表明还未真正得道。
“善”指得道者。“多”在此的用法比较特别,指“多事”,相当于没事找事。做事往往有不同方法,有的简单,有的复杂,得道者总能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而最简单的方法往往并非要自己亲力亲为。因为人各有所长,不同的事总有不同的人最为擅长,而非自己一人能包打天下。“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引出了本章的主旨“善于用人”,不仅能借他人之力做更多的事,且能把之情做得更完美。
“善者不多,多者不善”是帛书甲本的写法,帛书乙本因残损而无法判断。“多”在此的用法因为罕见,后人不解,于是汉简本将“多”改成了“辩”,传世本则继承了这一讹误。今天许多人仍在绞尽脑汁解读什么是“善者不辨,辨者不善”。
《左传·僖公七年》:“初,申侯,申出也,有宠于楚文王。文王将死,与之璧,使行,曰,'唯我知女,女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后之人将求多于女,女必不免。我死,女必速行。无适小国,将不女容焉。’”说的是当初,因申侯为申氏所生,而受楚文王宠信。楚文王临死前,给他玉璧,让他走,说:“只有我了解你,你热衷牟利而永不满足,总是从我这拿从我这要,我都不嫌你。我的继承人可是要找你麻烦的,一定不会放过你。我死后,你务必快快离开。不要去小国,那里也容不得你。” 这里,“多”表示多出来的事,它本不该发生;“求多”意即有意找麻烦,刻意挑事。杨伯峻对这段文字的翻译不确,对“专利”、“求多”和“后之人”均解读有误。
闭其门,塞其兑,终身不务。困住别人手脚,锁住别人灵通,自己一辈子成不了大事。开动别人灵通,放手让别人去干,自己一辈子不用劳累。
这里出现了老子行文中比较常见的省略句式,句中涉及“我”和“他”两个称谓。“其”,泛指他人;而“终身不务”和“终身不劳”则省略了主谓“我”。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对立统一”,分析问题善于从整体出发,考察正反两面的对立与统一,这里聚焦的就是“我”和“他”的对立与统一。没有“他”为“我”代劳,凭一己之力终难成就大事;有无数的“他”为“我”代劳,则定能心想事成。
“闭其门”,直意是将他人关在家里,类似于今天人们常说的困住别人手脚,言外之意是不懂的用人。“塞其兑”,直意为堵住了他人的灵通,寓意是不让人发挥其聪明才智。“兑”本义为巫师与上天沟通,引申为人的灵通,灵通即人的智窍。还原版《道德经》“玄同”一章对此有详解。
“启其兑”,则表示反其道而行之,启用他人天生的灵性,让人充分发挥他固有的聪明才智。“塞其事”,将最适合他的事塞给他,让他去忙乎,自己乐得轻松自在,出神入化,惟妙惟肖。
这段文字向人们表明,老子充分认识到了人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聪明才智,不但不主张愚民,反而极力强调要充分发挥人们的聪明才智,让每个人做他最擅长做的事。这是道家处事为人的基本立场,物无弃物,人无弃人,也是“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的真谛。
“闭”,楚简本作“閟”,“閟”通“闭”。“塞”,楚简本作“上宀下貢”,读作“塞”,不读作“赛”。还原版《道德经》“玄同”章对此有详解。“劳”楚简本作“逨(lài)”,义为“劳”。
这段精彩的论述只有楚简本完好保留了老子原文,帛书甲乙本、汉简本及各传世本均因未解老义而擅自修改原文,导致文义与老子原旨相悖。王弼本此处作“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王弼将“兑”释作“欲念”,将“勤”作“劳”解;“欲念”之说纯属无中生有,“勤”作“劳”又恰好将老子上下文的后一句作了对调,是典型的张冠李戴。传统老学至今仍陷在王弼挖的这个坑中不能自拔。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恭常。将每个人自身的潜力彻底解放出来,发挥他应有的光和热,不打折扣,不留遗憾,这叫作“恭常”。“常”是每一个人的天分,懂得用常就是明道。反之,不懂得用常则是妄为,妄为则必遭殃。
人的聪明才智就是他的亮点,人各有所长,就各有各的亮点。不懂得用人,就埋没了人才,遮蔽了他的亮点;懂得用人,就是让人固有的光芒得以显现,这就是“用其光复归其明”。而能让人的才能彻底展现,没有一丝浪费,就是“无遗身殃”。“殃”,本义灾害,人才不得其用,老子视之为人身受其害。懂得用人,如论是做领导、当老板、为父母、或是交朋友,都是必须掌握的一门学问,谁掌握了它谁就是“善者”。
“用”在此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让。。。发挥作用”,与动词的直接用法含义不同。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声子通使于晋。还如楚,令尹子木与之语,问晋故焉。且曰:'晋大夫与楚孰贤?’对曰:'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说的是,楚国有个叫声子的人,出使晋国。当他返回楚国后,楚国令尹子木向他了解晋国国情,并问晋楚两国的大夫谁更强。声子答曰:“晋国卿一级官僚的水平不如楚国,可是晋国大夫一级的都堪称是做卿的材料。正如晋国上等的木材、皮革都是从楚国弄去的,晋国的人才大多出自楚国。虽然楚国有上等人才物材,但是全让人家晋国给用上了。”“虽有楚材,晋实用之”,这里的“用”就是表示“让晋国人使用了”。
这段文字也是老子对“常”的定义。“常”就是人的天分,不需要培养,也不会消失,只有用和不用的区别。这是“常”体现在人,若是体现在事物,则是指事物固有的内在规律,不可改变,只能顺应。“恭常”强调尊重人的天性和事物的内在规律,“恭”有敬的意思。“恭常”,传世本作“袭常”,是后人将“龏”误读为“襲”所至,还原版上一章对此有详解。“袭常”是在以讹传讹,误导了人们两千年。
人有天分却不能发挥,用你的人没认识到,是他的损失;自己没意识到,是自己患了病,谓之“身殃”。不管是自己还是他人,“不知常”就是“凶”。《尔雅》:“凶,咎也。”“凶”就是灾,就是难。
“知常,明。不知常,妄。妄作,凶”这几句在传世本中被移花接木到了另一章,嫁接上了所谓“归根复命”的概念,所以传世本《道德经》中,人们从来没有读到如此让人警醒的处世准则。传世本《道德经》只是“半部老子行天下”在此可见一斑。
抓住那神秘的“常”,一切难题都将迎刃而解
善行者无徹迹,善言者无假舌,善数者不用筹策。得道者,行走不在乎有没有路,没路也能蹚出条路来;得道者,令人信服无需逞口舌之利,不用开口就能降服别人;得道者,切中要害不靠算筹计算,与天合一,天算胜过一切人算。
常人走路,有路便能顺着道走,一旦进了荒山野岭,无路可寻,便没了东南西北。但善行者则不然,没路也能蹚出一条路来。“徹”,道也。“徹迹”传世本作“辙迹”,意思相近,都是指路,但“辙”非老子本字。
这路也可以是人生的道路。每个人都会面临人生的选择,面对的往往是从未经历过的场面,有人会迷失,有人则始终能拨开迷雾,奔向既定目标。这路也可以是做事的方法,往往遇到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借鉴,有人会茫然失措,有人却善于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这路还可以是与人交往的技巧,有人总是搁搁碰碰,又有人却始终能驾轻就熟,拿捏得当,恰如其分。
“善行者无徹迹”其实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创新。没路能蹚出条路来,就是找到了别人不知道的方法,生活、学习、工作中处处可见。怎样才能找到这个别人不知道的方法呢?万变不离其宗,这把钥匙就是“常”,归根结蒂还是要善于把握事物的本质。
许多人做数学题喜欢背题,将各类型题解反复记忆,考分看似很高,但其实并没有训练自己把握事物的本质。本质是什么?就是把一百道题看成是一道题,根本不用再去背那么多题。背过的题目是有徹之路,一旦遇上没见过的题目,就没了徹迹,不知道该怎么走了。将背题的功夫花在找出不同题目之间的共性,这叫作“为道日损”,题目越做越少,书越看越薄,就能达到“善行者无徹迹”的境界了。
淘宝刚刚问世的时候,中国的电商环境可谓要啥没啥,没有商家信誉,没有支付信誉,没有配套物流,但为什么能发展起来,就是因为有需求,小商小贩有太多的商品要卖,十几亿人口有太多的商品要买,价格看上去对买卖双方都合适,关键是要解决支付信誉。于是淘宝便搞了个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最初支付宝自身也没信誉,所以是一个选项,买卖双方可以直接付款成交,也可以付给第三方规避交易风险,可是人们还就偏偏选择了第三方支付,整个电商的难题就此迎刃而解。买家与商户希望绕过中间环节来降低成本,以及人们需要规避交易风险这种共性,就是“常”,抓住了“常”就把握了本质,就能化腐朽为神奇,就能开辟一片崭新的天地。
“善言者无假舌”是说,高人不费口舌便能让心服口服,苦口婆心无论再雄辩早已远非高人。“假”,假借、凭借的意思,不是指人工舌头,老子年代的科技没这么发达。“假舌”,意思是不用开口,没有滔滔不绝的雄辩或苦口婆心的劝说。“假”,老子本字当作“叚”,“叚”通“假”,也通“瑕”;“舌”古音通“適”。后人因未解老义而将“叚舌”误读为“瑕適”,继而又从“瑕適”演变成了“瑕谪”,并以讹传讹沿用至今。上文已提及,只要开口说话就已经不是高人了,再滴水不漏也还是个没得道的说客,这个最基本的逻辑两千年来许多人都没想明白。
“支付宝”的成长就是“善言者无假舌”。二选一的付款方案,人们就爱选择付给第三方而不向商家直接打款,资金在“支付宝”的账户上要白白滞留大半月,可商家还是乐得其中,不断涌向淘宝。如此,“支付宝”竟成了淘宝盈利的主要来源,资金池从几亿逐渐壮大成数万亿,成了不折不扣的无本万利。吃利息,搞投资,样样都能干,样样都赚钱,最后还敢和银行叫板,要干掉银行系统,一统江湖。银行的资金有成本,支付宝的资金零成本,谁将干倒谁似乎傻子都能想明白。然而,无本万利本身违背了事物的内在规律,谁都知道没有免费的午餐,于是央行一纸红头文件,明确规定支付宝资金池的所有权不再归支付宝,权益是买卖双方的,支付宝没资格再吃利息或挪用资金,手起刀落,结束了支付宝的野蛮生长。支付宝看到了买家和商户的“常”,却没有看到银行系统的“常”,百密一疏,想干掉银行反被银行先打翻在地,真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善数者不用筹策”是说,再牛的算筹算不出人心,算得了人心又无需算筹。诸葛亮空城计算准了司马懿,无需超级计算机。草船借箭,火烧赤壁,样样算得准,回回没用计算器,只需抓住司马懿和曹操心中的“常”。拼多多能从淘宝和京东垄断的领地上异军突起,靠的是淘宝当年的招数,算准了买家和商户的“常”,而且算得更狠,把赢彩票的招数都使上了,让你以小搏大的欲望得以充分满足;把你人际关系的价值也充分利用了起来,赚了你的钱还要赚你朋友的钱,砍掉了广告费,每一个买家都成了义务广告推销员,也是毫不夸张的“善言者无假舌”。
善闭者无关楗而不可启,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真想关住人不能靠锁门,门户洞开却能把人关住才是真得道。真想拴住伙伴不能靠绳子,不用绳子而能把人栓死才是真得道。
老子的这两句话展示了用人御人的终极智慧,体现了人际关系的最高境界。无论是构建国际战略联盟,还是化解不同层面各种各样的矛盾,又或是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冲突,打理家庭朋友和同学同事之间的关系,都具有极为现实的指导意义。
“善闭者无关楗而不可启”是说,锁人锁心不锁门。把孩子关在家里不让出门,也许一不留神他就从窗子翻了出去。但你若甩给他一款痴迷的游戏,大门敞开,他也不会溜出去,这就是“善闭者无关楗而不可开”。锁得住门锁不住心,锁住了心才叫善闭。善闭就是抓住孩子的心,读出了孩子的“常”。许多父母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子女身上,自己的梦想没有实现,希望下一代能为自己圆了一生的梦,殊不知自己的梦并非孩子的梦,越厨代庖就是不知“常”。这样做不仅难以实现自己的愿望,反而会让孩子感到失去了自由,会疏远彼此的情感,效果适得其反。
想让人专心致志的做事,唯一的方法就是找到他的兴趣所在。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其人生的独特定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些状元往往就是找对了自己的定位。而太多人一生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干什么事都缺乏兴趣,只能是凑合活着。这种情况可以称之为人生错配,就好比把不同季节的菜放在一起种,自然是有的生有的死有的病,也就是老子说的患上了“身殃”。要想生活更出彩,就要敢于打破虚假的表面平衡,让自己的兴趣得以充分发挥,也算是没辜负自己短暂的一生。
培养下一代也是同样道理,用统一的模式去套必然有许多孩子不适应,而被贴上了差学生的标签,其实换一套标准这些所谓的差学生就可能成为好学生。现行的教育制度又几乎占据了孩子所有的时间,完全没有自由喘息的机会,导致孩子心理压力巨大。所以减负势在必行,至少能给大量不适应现行模式的孩子创造一些自由发展的空间。如果家长是伯乐,就能认识到现行教育制度的弊端,保护好那些被制度错杀而无处申冤的弱小生命,给孩子更多的精神鼓励,创造更多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而不是一味地用学校的标准去套孩子。
“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是说,交朋友是不可能通过签合约实现的。朋友靠的是双方自愿的付出,你情我愿,彼此都抓住了对方的心。抓不住对方的心就不是真朋友,是真朋友就拆不散,这就是“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男女交朋友,爱到天荒地老,爱情就是那个不可解的绳约,正所谓打不散的鸳鸯,拆不开的金婚。哥们交朋友能成为生死兄弟,是因为在人生最困难的时刻对方能挺身而出,以命相救。而普通人交朋友,则少不了自己乐于付出,解决了别人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许多人感到生活压力大,身边朋友少,那是因为自己很少关注周边的人到底需要什么,自己又能给对方哪些有益的帮助,而是绝大部分时间沉浸在自身的痛苦中,循环往复,不能自拔。其实只要稍微调整一下关注的重点,就能从孤独中走出来,用分担别人的痛苦去赢得朋友,用援之以手去获取别人的帮助,这就抓住了双方的“常”。
国与国之间交朋友又何尝不是是如此?所谓的盟约又能有多少实质性作用?希特勒与苏联不是有《互不侵犯条约》吗?国与国之间互信的基础只能来自共同的利益保障。中国与中东国家为什么能交朋友?是因为中国为其制定了石油换工业化的战略议程。实现工业化是中东各国几代人的梦想,而美欧则不可能让它们如愿以偿。中国有着当今世界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又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产业升级和产能输出势在必行,而能源需求又只增不减,双方一拍即合,谁也挡不住。为了实现几代人的梦想,中东国家愿意顶着美国的压力采用人民币结算,为人民币国际化铺路搭桥。石油输出是命,工业化是梦,这就是中东国家的“常”,石油换工业化就是抓住了“常”,结上了一条不可解的绳约。
本章勘正说明
1. 相关章节重组及其依据
本章涉及王弼本《道德经》四个不同章节的重组。第一行对应王弼本第八十一章中两句,第二至第四行对应王弼本第五十二章下半段,第五行对应王弼本第十六章结尾部分一段,最后两行对应王弼本第二十七章开头一段。
王弼本第八十一章涉及了五个不同主题:第一段是对“美言”的定义;第二段经校订后为“善者不多,多者不善”,是本章“恭常”说的起兴句;第三段“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主题与“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相呼应;第四段则是在说“圣人不积”;最后一段是对“弱者道之用”的解读,故将其纳入了“反者道之动”一章。
王弼本第五十二章又涉及了三个不同主题:上段的主题是以道推物,属于德论的范畴;下段的主题就是本章的“恭常”说,但其中又混入了“见小曰明,守柔曰强”两句,这两句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系列论述中总结章节的起兴句,属于第三个主题。
王弼本第十六章也是三个主题段落的混编:上段主题是天道轮回,还原版将其归入了“天道圆圆”一章;中间段“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混入了后人增添的“归根复命”等十个字,其中“曰静”老子原本当为“弗争”,与下段的“容”衔接作“弗争容”,并衔接下句“容乃公”,整段文字归属“上善如水”一章,而还原版仅保留了“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几句,作为对本章“恭常”概念的进一步阐释;最后一段“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还原版删除了衍文“知常容”,将其余文字归入了“上善如水”一章。涉及第十六章的重组,还原版“上善如水”章的勘正说明有更为详尽的解析。
王弼本“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几句,经校订后为“知常,明。不知常,妄。妄作,凶。”本章的结构类似“经说体”。“善者不多,多者不善”至“知常,明。不知常,妄。妄,作凶”,构成了本章的理论阐述部分,可视为“经”;接下来的一段文字是对经文的解读,可视为“说”,这就是王本第二十七章的开篇五句。
王弼本第二十七章分上下两段:上段是对“恭常”一段经文的举例说明,即对经文的解说部分;下段的主题是“道无弃物”,也是谈“善”,但有别于“恭常”,是从另一个视角阐发“善”的内涵。“恭常”强调做事化繁为简,“善”是由多变少;而“道无弃物”则强调用人要做到无所不用,“善”又体现为由少变多。两者的寓意明显不同。还原版将王弼本下段与“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归入同一主题,整合为一章,纳入了“圣人之道”的相关论述。
2. 版本对勘及关键字考证释读
以下是还原版与十个主流版本的对勘以及关键字的考证说明(楚简本仅涉及其中一段文字)。
善者不多,多者不善。(还原版)“多”与“辯”之辨:
就义理而言,“多”与“辯”均合老义。“多”,此处用作“多事”,指不应该或没必要发生的事。《左传·僖公七年》:“后之人将求多于女,女必不免。”“求多”意即有意找麻烦,刻意挑事。“善者不多,多者不善”意为,得道者总是用最简单的方法做事,不懂用最简方法做事则未得道。“善者不辯,辯者不善”则义同“善言无假舌”,无需废口舌之劳,自然也就是不辩。然就寓意广泛适用性而言,“多”涵盖了“辯”,“辯”只代表了“多”的一种情形,下文老子就举了五个例子,都是“善者不多”的具体表现,所以老子原文当为“多”而非“辯”。
傅奕本及范应元本“善者”作“善言”,系后人以为“言”与“辨”成对文,而擅自更改,是基于“辯”字的再次讹变。
闭其门,塞其兑,终身不务。启其兑,塞其事,终身不劳。(还原版)“闭”,楚简本作“閟”,“閟”通“闭”。
“兑”,楚简本作“【辵+兑】”;帛书甲本作“【門+二+心】”;帛书乙本作“㙂”;汉简本作“脱”;传世本诸本与还原版同,作“兑”。“【辵+兑】”为“兑”之繁字,“㙂”以音通“兑”,“脱”为“兑”之误读;唯“【門+二+心】”罕见,疑为“阅”之异体,“阅”为“兑”之误读。“兑”本义表示巫师与天沟通,引申为人心灵的通道,即灵通。“脱”、“阅”均无此含义。
“终”,楚简本与帛书乙本作“冬”,“冬”读作“终”。
“务”,楚简本作“【矛+山】”,“【矛+山】”为“嵍”之省写,“嵍”,山名,本作“務”,今作“务”。“务”可作“事务”解,也可作“事业”解,含义大不相同;作“事务”解,“不务”即不忙于事务;而作“事业”解,“不务”即没有成就。《易传·系辞上》:“ 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务”,在此作事业解。帛书甲乙本“务”作“堇”,汉简本作“僅”,王弼本等传世本作“勤”。“堇”、“僅”皆读作“勤”,是将“务”作“事务”解,系对老子本义的误读。
句子顺序上,除楚简本外,诸本均将“闭其门,塞其兑”两句前后作了对调,还原版从楚简本。
“悶”或为“【門+二+心】”,故“悶”当为“兑”之讹误。
“塞其事”,帛书甲本作“濟亓事”,汉简本作“齊其事”,王弼本等传世本作“濟其事”。“齊”假借为“濟”。“濟”,满也;济济一堂谓之满满一堂;故“濟”是以义近代“塞”。
“劳”,楚简本作“逨”,义劳累。“逨”,帛书乙本作“棘”,汉简本作“來”,王弼本等传世本作“救”。“棘”古又作“來來”,故“來來”与“來”皆被视为与“逨”的通假,但文义却大不相同,“棘”与“來”皆无“劳”之义。“救”与“劳”义不相通,但“來”与“求”形近,后人或因误读“來”为“求”,而再将“求”转注为“救”。由于后人首先误读了“兑”的含义,如王弼将“兑”释作“欲望”,则“救”与“欲望”相对应可成文义。故“救”亦系误读老义而导致的讹变。
最后,“亓”通“其”习见。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恭常。(还原版)“恭”与“襲”、“習”之辨:
上一章还原版已对“恭”与“襲”孰是孰非作了说明。“恭”,楚简《老子》作“糸+龏”,是“龏”的繁字,“龏”古通“恭”。后人将“糸+龏”误读为“襲”,故有了上一章的“銛襲”和本章的“襲常”,实际上二者当为“銛龏”和“龏常”,亦即“铦恭”和“恭常”。“恭”用于这两处皆义理明晰,前者表示尚武,后者表示敬道,盖“常”即代表事物的内在规律。“習”则是因以音通“襲”而后改。
此外,“亓”通“其”,“胃”通“谓”习见。“央”假借为“殃”义理明晰通顺,可信。
知常,明。不知常,妄。妄作,凶。(还原版)“知常,明”,帛书甲乙本作“知常明也”,从上下文句式分析,“也”当系后人添加。传世本作“知常曰明”,“曰明”系后人为求与上文“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复命曰常”形成对文而改,然此十二字系后人增补衍文,非老子原句,故“知常曰明”亦非老子句式。
“妄”,帛书甲本作“上亡下巾”,帛书乙本作“芒”,汉简本及景龙碑本作“忘”,河上公本作“萎”,王弼等其他传世本作“妄”。从义理分析,“妄”为是,其他均为“妄”之讹变,皆为非。
善行者无徹迹,善言者无假舌,善数者不用筹策。(还原版)“徹”,帛书甲本及汉简本作“勶”,“勶”为“徹”之异体;“徹”,道也,“无徹迹”即无道路。帛书乙本“徹”作“逹”,殆系后人抄误。王弼本等传世本“徹”作“轍”,两者义近,皆可代指道路,但“徹迹”可指一切大道小道,而“轍迹”只能指大道,故“徹迹”义犹胜。
“假舌”,帛书甲乙本及汉简本均作“瑕適”,老子本字或作“叚舌”,“叚”读作“假”,义凭借。说话势必要动舌头,唯“假舌”义理与上下文相贯通。“瑕適”当为“叚舌”之讹变,“瑕”为“叚”之误读,“適”以音通“舌”。古“適”、“讁”相通,“讁”又为“謫”之异体,故有王弼与河上公本作“瑕讁”,而傅奕与范应元本作“瑕謫”,二者皆为“叚舌”之讹变。景龙碑本“叚”作“瘕”,“舌”字残损;“瘕”古通“瑕”。
“筹策”,帛书甲本作“檮【竹+析】”、帛书乙本作“檮【竹+片】”、汉简本作“檮筴”,“檮”为“筹”之异体,“【竹+析】”、“【竹+片】”、“筴”皆为“策”之异体。严遵本“筹策”作“籌【竹+卡】”,王弼本等其他版本与还原版同。“【竹+卡】”亦为“策”之异体。
句式上,王弼本等传世本无三“者”字,不改文义,但恐非老子原文。还原版从古本。
又,帛书乙本“用”作“以”,“用”、“以”义同。河上公本及景龙碑本“数”作“計”,“数”、“計”亦义同。
善闭者无关楗而不可启,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还原版)“关楗”,帛书甲本作“?籥”;帛书乙本作“關籥”;汉简本、傅奕本及景龙碑本作“關鍵”;河上公本及严遵本作“關揵”;王弼本与范应元本与还原版同,作“關楗”。“?”为“關”之异体。“籥”通“鑰(钥)”,义与“楗”同。“鍵”、“揵”皆通“楗”。
“启”,王弼本等传世本作“開”,“启(啟)”、“開”义同。
句式上,王弼本等传世本句中无二“者”字,不改文义;汉简本及景龙碑本句中无二“而”字,亦不改文义;帛书甲乙本二句句末衍“也”字,系后人添加的语气词;范应元本二句句末缺“而不可開”和“而不可解”,系后人以求与上文句式统一而删除,非老子原句。
附录一:王弼本《道德经》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附录二:王弼本《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附录三:王弼本《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附录四:王弼本《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上一篇
当涂的河流与湖泊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