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大桥雄跨于浙江省杭州市城南滚滚东流的钱塘江上,是我国近代第一座由国人自已设计、自已建造的大型双层公路、铁路两用桥。此桥南北走向,东北连上海(沪),东南接宁波,西南经金华、衢州入江西达鹰潭,是连接沪、甬、浙赣两条铁路的交通要道。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为使沪杭甬、浙赣两条线畅通无阻,使钱江天堑变成通途,修建钱塘江大桥势在必行。
钱塘江简称钱江,发源于安徽休宁溪口,上游叫新安江,入桐庐称桐江,进富阳名富春江,到了杭州才呼钱塘江,由此东流入海。杭州,秦时为钱唐,唐代讳国号,易“唐”为“塘”,故有今名。钱塘江在上游,山洪爆发时,江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在下游海潮倒涌时,推波助澜,浊浪排空。如果上下同时并发,这就是呈现翻江倒海、万马奔腾的奇观,这就是名驰中外的钱塘潮。由此可见,要在风波险恶的钱塘江上架桥,实非轻而易举。
1933年,正在天津北洋大学任教的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接到两位同学的来信,一位是浙赣铁路局局长杜镇远,一位是浙江公路局局长陈体我,他们竭诚邀请茅以升挑起修建钱塘江大桥的重任。茅以升从振兴交通、繁荣经济、造福子孙的宗旨出发欣然接受邀请,于同年11月赴杭筹备建桥事宜。1934年浙江成立了以茅以升为处长的“钱塘江桥工程处”,正式挂牌办公。茅以升还聘请了美国康奈尔大学桥梁专业留学生、山海关桥梁厂厂长罗英前来任建桥总工程师。他们选择了江流为山脉所阻、江面较狭、河床较急、堤岸仅宽 1000米,而且附近又是六和塔风景区的地段,即北起杭州闸口,南连肖山长河之处为桥址。1935年4月大桥工程破土动工。当时建桥有两大困难:一是江底全为流沙,深达40米处始至石层,故有钱塘江为无底江之说;二是钱塘江潮掀起之时,潮头壁立,势若排山,破坏力惊人。为此,他们采用了“气压沉箱法”,制服了江底流沙,浇铸了钢筋混凝土桥墩,不管洪水和海潮如何冲撞拍打,桥墩始终安如磐石,纹丝不动。桥梁采用三角桁架带副竖杆的钢桁架结构,既牢固又壮观。1937年9月铁路桥竣工通车,11月公路桥也相继落成。大桥计15墩,16孔,每孔跨度为67米,下层铁路桥长1322.1米,单线行车,上层公路桥长1453米,面宽6.1米。上通汽车、火车,下航帆船、轮船,车轮滚滚,汽笛声声,组成了时代前进的交响曲。
正当人们欢庆大桥通车的时候,侵华日军的铁蹄已经逼近杭州城了,残酷的事实,使这座竣工不到二个月的现代化桥梁经历了一场血与火的考验。茅以升接到上峰要求炸桥的指示之时,其复杂心情是不言而喻的,炸吧,把自己亲手设计指挥施工、耗费了巨大人力、财力、物力的大型桥梁毁于自己手中,既对不起人民,也对不起自己,多么可惜,多么残忍!不炸吧,大桥即将落入日寇手中,必将成为继续南侵、横行华夏的交通工具,思之再三,在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前提下,他决心执行上峰的命令,忍痛炸桥。其实他早就有了思想准备,在大桥靠南岸的二号桥墩上已经设置了一个安放炸药的长方形空洞,以备紧急使用。他于11月16日晚上,协助工兵放好炸药。17日这一天,由公路桥向南疏散的男女老少多达十万之众,以后逐日增加,他们都是从炸药上面过去的。火车也是从炸药上面风驰电掣过桥的。这在古今中外桥梁史是破题儿第一遭。12月23日,杭州沦陷了,本决定下午3时炸桥,但因从桥上逃难的老百姓太多,下不了手,一直延至下午5时日寇侵入闸口,才挥泪启动爆炸器,引燃了一百多根导火线,一声轰然巨响,大桥钢铁与建桥人员的汗血一起断送。第二天,茅以升以悲愤的心情写下了题为《别钱塘》的言志诗篇,其第三绝为:
斗地风云突变色,炸桥挥泪断通途。
五行缺火真来火,不复原桥不丈夫。
日寇侵占大桥以后,用了三年时间才修复了公路桥,又花了四年时间才通了火车。可见炸断大桥进遏制日寇的侵略起了一定作用。
抗战胜利后,钱塘江大桥又回到了中国人民怀抱。1946年春,“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在杭州恢复,1947年3月一日,大桥的公路、铁路均恢复临时通车但必须限制车速。修竣之时,在大桥北岸桥堍立了一块石碑,上刻《钱塘建桥记》。
1949年5月,解放大军兵临杭州城下,国民党军队阴谋炸毁大桥,由于我党地下工作人员事先做好了守桥军队的工作,撤退之时,虚放了一个烟幕弹,从而保住了大桥。解放后,未修完的大桥被铁道部接收续办。1953年9月,大桥被全部修完,仍然发挥巨大作用。过去每昼夜通过汽车仅几十辆,而今已达一万二千辆,每昼夜来往火车近八十对。四十年间,这座单线铁路桥货运量增加了23倍,客运量增加了12倍。大桥如乌龙出水、彩虹悬空,蔚为壮观。
1993年,在老桥下游13公里处建有新桥,即钱塘二桥,减轻了老桥负担,将钱塘大桥作为重点文物保护起来。
钱塘江大桥附近有高耸入云的六和塔,一横一竖构成了一幅江山多娇的壮丽画卷。六和塔建在钱塘江北岸月轮山上,北宋开宝三年(970年),吴越王钱弘俶为镇江潮所建,是当时建筑大师俞皓的杰作,塔身九层,高五十余丈,塔上装灯,为江上船只导航,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灯塔。可惜于宣和三年(1121年)为兵火所毁。南宋绍兴年间,高僧智昙化缘重建,从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至隆兴元年(1163年),历时11年竣工。平面呈八边形,内部七层,外表十三层,飞檐翘角,每角悬风铃1只,计104只,微风拂过,铮铮有声。塔高59.89米,由外到内,依次为外墙、回廊、内墙、塔芯室。设有穿壁螺旋式阶梯,登临塔顶,一江两岸的秀丽风光尽收眼底。“六和”之名出自佛教规约,即“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往,利和同均,口和无争,意和同悦”。“以和为贵”是中国人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做人之道、处世之风,意义深远。乾隆皇帝多次登临该塔,留下了御笔亲书的七层题额:初地坚固、二谛俱融、三明净域、四天宝网、五云覆盖、六鳌负载、七宝庄严。乾隆墨宝为宝塔频添光彩。道光年间,名臣林则徐在杭州巡视江防时赋了下一首《六和塔》:
浮屠矗立俯江流,暮色苍茫四望收。
落日背人沉野树,晚潮催月上沙洲。
千家灯火城南寺,数点帆归海外舟。
莫讶山僧苦留客,有情江山也回头。
现在六和塔附近已建成六和公园,其中有六和塔苑、六和钟声、六和典故、六和碑亭、六和明珠、六和泉池、智昙铜像等一系列人文景观。中外游客咸来揽胜,多次敲击明式铜钟,以表吉祥、如意、致和之意。
联曰:
联语简介大桥,指出了大桥的位置、环境和特色。联中的“卧”、“观”与“邻”、“听”等动词将大桥人格化,说它日日观看东浙来潮的雄壮气势,静听北山飘来的宏亮钟声,绘势绘声,活泼宜人。全联未提“桥”字,但从“横卧钱江”、“依邻宝塔”诸条件中,一读便知写的是钱塘江大桥,暗示比明指含蓄,更具韵味。上联写长虹,下联写高塔,把一幅一横一竖,一低一高,江山桥塔组成的壮丽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叫人舒耳悦目,心旷神怡。
联曰:
联语是绝联巧对。茅以升曾经吟了一句上联,即“钱塘江桥五行缺火”,因“钱塘江桥”四字的偏旁为“金”、“土”、“水”、“木”,对“金木水火土”五行来说,只缺了“火”,欲对此上联,有一定难度,当时称为绝对。笔者试以“崆峒峰岭一面多山”相对,因此四字的偏旁皆为“山”,加上“步上”、“叹息”与“登临”、“欢呼”等行为举止,似为游人有感而发,别有情趣。勉强为之,凑个热闹。
联曰:
联语写桥景。上联写色:桥上游“乌龙”,桥下行“白帆”,黑白参差,叫人眼花缭乱。下联写声:荡漾于宝塔周围的是“玉杵”敲钟与风拂“金铃”的阵阵音响,真个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联语以塔衬桥,以声衬色,交晖相映,联趣横生。
联曰:
联语赞桥功。上联写桥:“卧江中”暗示江上之桥。“沟通南北东西”,言桥是“沪杭甬”与“浙赣”两线的交通要道,反映桥的通达之功。“跨水穿山”,说明铁路延伸之长、受益面之广。“四达”,既指通达南北东西四面八方,又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言其功用不仅局限于通达,而且具有观赏价值。下联写塔:“耸山上”,言宝塔高耸于月轮山上,道出塔址。“吸引古今中外”,说中外游人争相前来,以一睹为快,反映宝塔构造之精巧、造型之巍峨。“顶天立地”,言其高大雄伟,直插云霄。“塔六和”既点出塔的名称,又道出以和为贵的六个方面。联中“六和”巧对“四达”,都分别是“古今中外”与“南北东西”的概括,前后勾连,联系紧密。联语巧用动词相对,赋予生命活力,变静为动,活泼动人。联语是桥联,也是塔联;是史碑,也是丰碑。
联曰:
联语赞建桥之功。上联写建:说明中国人民凭着满腔热情、奋发精神和高超技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架起了钱塘江大桥。“谁出手”,明知故问,热情讴歌了以茅以升为首的建桥人员。下联写炸桥:一座刚刚建起的好端端的大桥竟然毁于建桥人之手,怎不叫人悲痛欲绝、泪水纷飞?“是何人”,不言而喻,这是日寇相逼的结果,不明说意境更为含蓄深沉,把对侵略者的一腔怒火燃烧得更加旺盛。上下联前两句上下左右皆成对,联中之联,饶有风趣。联语文白相间,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联曰:
联语赞茅罗二公。上联写大桥气势:“无双”,言气势雄壮,独一无二。首句概述,二、三、四、五句具体描述,反映桥墩之坚固、桥孔之开阔、桥身之修长、桥姿之雄奇、桥功之巨大,是首句“无双气势”的真实写照。下联写茅罗风骚:“独领”,言其所造之桥是中国人民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的第一座双层两用大铁桥,堪为中华之冠。首句写因,以下几句写果,因为建造了现代化的大型桥梁,所以能够与发达国家相媲美,能够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再低人一等,受人嘲笑,所以应当永载史册,百世流芳。热情歌颂了茅罗等的丰功伟绩。联语用了“衔”、“吞”、“骑”、“跨”与“挺”、“昂”、“吐”、“扬”等一系列动词,展现了大桥的磅礴气势和民族的激烈情怀,夸张得法,动感逼真。上联展现业绩,下联予以褒扬,上下关联,言之有序。
联曰:
联语赞大桥百折不挠的精神风貌。上联写建,下联写修。上下联前两句写大桥的地理位置及其通达之功。第三句反映建桥时所付出的辛勤与炸桥时所感受的痛苦,说明大桥的修建是饱蘸血泪,来之不易。第四句言在险象环生、条件恶劣的情况硬是建成了大桥,又在被迫炸断以后重新修好,说明大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末句中的一“倍”一“添”,表现了中国人民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抗争精神,一股朝气蓬勃的表春活力跃然于字里行间。联语借用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中的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以此比喻大桥的建造与重修,切人切事,切景切情。
上一篇
桥|废名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