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块砖:口线实心贝、钱文鬼脸钱
青铜贝币——蚁鼻钱无疑问是贝币的高级形式 。研究结果有文铜贝是楚国的青铜贝币,称为蚁鼻钱或鬼脸钱。这并不是楚国贝币原来的名称。而是约定俗成的一种称呼。最早记录蚁鼻钱是宋代洪遵《泉志》,他说:“此钱上狭下广。背平,面凸,有文如刻镂又类字,也谓之蚁鼻钱。”大概是铸有“紊”字形和“咒”字的两种。“紊”字形贝,钱体上尖下圆,面凸,背平,阴文“紊”字形就如同一只蚂蚁爬在鼻子上故称之为蚁鼻钱,“咒”字贝,钱体与蚁鼻钱相同。“咒”字仿佛是一个鬼脸,所以被后人称之为“鬼脸钱”。后来有文字的铜贝统统被称为蚁鼻钱。所谓“蚁鼻”本喻轻小,晋葛洪《抱朴子·论仙》说:“以蚁鼻之缺捐无价之淳钩(剑名)”,意思就是只因轻微的缺陷舍弃了无价的宝剑,可见蚁鼻钱就是小钱。
但是,我的大型贝,上边的纹饰已经由贝币的口线演化为文字了。这是有口线的实心贝。我查变百度图片,没见到一枚。我的还是两种样式。
第一种:?
第二种:第一枚看顶尖中间不出头,也可能是铸造失误。中间的看不清。外边那枚和第一种是一样的。
建国以来,蚁鼻钱多出土于河南、江苏。以出土的地点墓葬和数量上看。蚁鼻钱铸行于战国早期(公元前5世纪),
以出土的地点墓葬和数量上看。鬼脸钱则铸行于大约公元前4—3世纪的战国中晚期。鬼脸钱则在湖北、湖南、河南、江苏、安徽等地均有发现,1963年湖北孝感野猪湖一次出土鬼脸钱5000枚面文为“咒”字,平均约重4.37克。楚国疆土开始时并不算大,以后疆土逐渐扩大,蚁鼻钱和鬼脸钱的流通范围也随之扩大,逐渐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形成了独立的货币体系。考据说楚贝的铭文有“紊字形、咒、安、君、忻、金、行”等等,“紊”字,有人将其解释为“圣桼”(降率),也有人认为是“五朱”、“各六朱”等的合体字。“咒”字多解释为“贝”、“哭”、“贝化”,钱文的含义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论证。
有人研究,最早的鬼脸钱实际是龟甲的形象。上边的清理过,很清楚。下边的我没有清理。
这两个是钱树。两淄和蚁鼻钱铸造在一起。表明蚁鼻钱和秦国钱币的某种联系。另一枚蚁鼻钱花,文字了第一支钱花相同。这两个钱花很不简单,他让我们看到了蚁鼻钱的铸造工艺。
?
第四块砖:鬼脸钱大小代表的币值?
各六铢,就是典型的重量单位。鬼脸钱,应当是计重货币的开始。还有没有一两,十二铢等等,我们可以推断演示,结论暂时都无从谈起。其它的鬼脸钱,我还没有排列大小。明天我清理一下钱上的白面。就鬼脸钱的重量,做一点简单的分析。
各位,我现在查对百度图片。这里有的鬼脸钱文字是仅见的。他们应该评为“一级上”钱币?。我的意思是,我们中国的贝币,现在真的需要一批学者把这些钱币集中起来,系统研究。这才是古钱币收藏的实际意义。
下一篇
谈谈李东垣(下)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