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国帝王简介
|
大理历代国王世系表:段思平—→段思英—→段思良—→段思聪—→段素顺—→段素英—→段素廉—→段素隆—→段素真—→段素兴—→段思廉—→段廉义—→段素辉—→段正明—→高升泰—→段正淳—→段正严(和誉) —→段正兴—→段智兴—→段智廉—→段智祥—→段祥兴—→段兴智。 |
|
段思平(893—944),古代白族杰出的政治家,大理国的创建者。 |
段思平公元893年生于今云南大理喜洲。祖上世代为南诏大臣。但他诞生时,家道中衰,已成没落贵族家庭。童年时代,家境渐贫,曾“牧羊山中”。不过,世宦家庭培养了他的治世经纶和武艺,而贫困的劳动生活,又使他体察了民间疾苦和奴隶制度的残暴,为他后来发动广大农奴和奴隶、率兵起义奠定了基础。 |
段思平才干出众,武艺超群,最初被委任为幕览(小府副将),后来积功升任通海节度使,成为威震一方的统兵大将。当时,南诏蒙氏奴隶制政权先后被短暂的郑氏大长和国、赵氏大天兴国和杨干贞的大义宁国代替。杨干贞贪婪残暴,民怨极大,而段思平则深受人们的爱戴,“凡牧牛、牧马及鸡鸣、犬吠等处,皆云段思平为王。”杨干贞听此传闻,十分惊骇,多次派人追捕段思平,妄图除掉这个威胁自己权势和地位的心腹大患。由于民众的掩护,段思平一次次化险为夷。 |
为了彻底摆脱险境,推翻杨干贞的统治,段思平遂以“减尔税粮半,宽尔徭役三载”为号召,获得广大奴隶、农奴的响应,又以“赦徭役”为条件,取得滇东三十七部的支持,于公元937年2月举行起义,夺取羊苴咩城(今大理城),灭大义宁国,建立大理国。 |
即位后,段思平首先按起义前许下的诺言,释放奴隶,减轻赋税,赦免徭役3年。同时,厉行改革,“尽逐杨氏邪臣,罪大者正罚爽,表暴贞良。更易制度,损除苛令”。废除奴隶制,建立和推行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把南诏末年以来各族、各部分裂、战乱的局面重新统一起来。 |
在建立封建制度,安定社会秩序的基础上,段思平开始励精图治,发展生产。他提出:“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兴修水利,开垦农田,推广铁制农具和汉族的先进耕作技术。同时还鼓励发展畜牧业和手工业生产,使大理国的社会经济在短期内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百姓富裕”,生活安定。后晋开运元年(大理国文德七年,944年),段思平在巡视邓州时病逝,其子段思英继位。作为杰出的白族首领和政治家,他成功地领导了云南各族人民大起义,推翻了杨干贞的统治,摧毁了奴隶制度,建立了大理国,完成了向封建农奴制的过渡,推动了大理乃至全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
|
段思英,大理国第二代皇帝。945年,段思平的儿子段思英即位,在位仅一年,就因权位之争被废为僧。 |
据说段思英是个极其荒淫昏庸之人,“淫戏无度”,结果在位仅一年,就被段思平之弟段思良伙同相国董迦罗废除,段思良自立为帝。《滇史》称:“思平一子思英不肖,心欲废之,左右诸臣谏阻。及将死,谓弟思良曰:吾子非承大业,尔宜善继吾绪。思良泣受命。”好像有点类似后来赵宋所谓的“金匮之盟”中“国当立长君”的味道。其实,段思英被废为僧,属于大理国统治集团内部各种势力争斗中,一次典型的夺宫之变。 |
据《滇史》记载,“思英性暴戾,居丧淫戏无度,多变易文德年制度”。这就是说,段思英被废,是因为三个原因:性情暴戾;淫戏无度;变易旧制。据云南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段玉明所著的《大理国史》所述,段思英的性情是否暴戾,除《滇史》外,其它各史均无记载;至于淫戏无度是否到了必欲废之的地步,也有待研究。因此,性情暴戾、淫戏无度,应该都不是段思英被废的主要原因,倒是“变易旧制”这第三个原因颇耐人寻味。段思英将其母杨桂仙封为“榆城宣惠圣国母”,不是一个单纯的尊母行为,而是一个推崇杨氏势力的信号,这显然与段思平立国时,以董姓为重要依靠的方针有悖,所谓变易旧制,应该就是指这一变化。董氏为滇中旧族,是段思平改朝换代时的主要依靠力量,董氏的代表人物董迦罗乃段思平的军师,与段思英之叔段思良关系不一般。大理国建立后,董迦罗顺理成章地成了大权在握的相国。段思平死后,段思英企图抬高杨氏势力的地位,很可能是因为受到了董氏势力的威逼,而段思英的所作所为,势必引起以董氏势力为首的各政治势力的不满,在这个过程中,董迦罗自然与和他相交甚深的段思良结成了利益联盟。 |
946年,在位仅有一年光景的段思英被其叔段思良与相国董迦罗废而为僧,自认开国有功的段思良即位。从此以后,大理国的王位继承上思平、思良两支系更替的争夺,埋下激烈的权力争斗的伏线。段思英被废为僧后,在大理崇圣寺修行,法号宏修大师。段思英是被废为僧的首位国王,在位期间用过一个年号,文经(945),故史称大理文经帝。 |
|
段思良,段思平之弟段思良,在大理政权建立过程中出过不少力,颇有功劳,在段思平在位期间他也颇受信任,是王族中的实力人物。他逼侄逊位后,成为大理第三代皇帝,945~951年在位,在位6年,用过一个年号,至治(946~951)。段思良死后,谥号圣慈文武皇帝,故史称段思良为大理文武帝。其子段思聪继位。 |
|
段思聪,段思良自立为帝6年死,子段思聪立。段思聪时期,迅速膨胀起来的高氏已经取代董氏,成为朝政大权的实际控制者。之后,段素廉、段素隆、段素贞诸朝均以高氏为相,高氏成为当时最有实力的政治集团。段思聪在位17年,用过三个年号,明德(952~?)、广德(?~967)、顺德(968)。宋王朝建立,开宝元年(968年),大理致书宋朝廷,要求通好。宋太祖开宝二年,段思聪卒,在位十七年,子段素顺立。段思聪死后,谥号至道广慈皇帝,故史称段思聪为大理广慈帝。 |
|
段素顺,段思聪之子段素顺继位不久,969年,大理东部发生边乱,延众镇长宗奇、求州首领代连弄兔,攻陷糜乃等三邑,段素顺派都统、长皇叔、布燮段子标,都监三军、礼乐爽、长驸马、布燮段彦贞等统军平定边寨,诛代连弄兔等,同时讨伐了郎羽、阿房、田洞,会集三十七部首领在石城(曲靖)会盟、颁赏。段素顺:大理第五代皇帝,968~985年在位,在位16年,用过一个年号,明政(969~985)。段素顺碰上赵匡胤南征,赵匡胤鉴于唐朝的失败,以玉斧划大渡河为界,说“此外非吾有也”,大理国得以保全。段素顺死后,谥号应道皇帝,故史称段素顺为大理应道帝。其子段素英立。 |
|
段素英,段素英笃信佛教,刺文著述《传灯录》举行开科取士,以和尚读儒书者应考,这些人称“释儒”,官吏多从释儒中选任。段素英:大理第六代皇帝,985~1009年在位, 在位24年,共有5个年号,广明(986~1004)、明应(1005?)、明统(1006?)、明圣(1007?)、明治(1008?-1009)。属太宗段思良支系,是应道皇帝段素顺之子,段素英死后,谥号昭明皇帝,故史称段素英为大理昭明帝。段素英及其子段素廉,这两个皇帝都还算不错,能体恤老百姓的疾苦。 |
|
段素廉,段素廉是段素英之子,大理第七代皇帝,1009~1022年在位 ,在位13年,无所为。用过一个年号,明启(1010~1022)。 段素廉死后,侄儿段素隆继位。段素廉,谥号宣肃皇帝,故史称大理宣肃帝。 |
|
段素隆,段素隆是段素廉之侄,大理第八代皇帝,1022~1026年在位,在位4年,用过一个年号,明通(1023—1026)。段素隆不乐为帝,禅位为僧,开了皇帝禅位为僧的先河。侄儿段素真继位。段素隆,谥号秉义皇帝,故史称大理秉义帝。 |
|
段素真,段素真是段素隆之侄,在位15年,用过一个年号,正治(1027~1041)。后来段素真禅位为僧,孙子段素兴继位。段素真,谥号圣德皇帝,故史称大理圣德帝。 |
|
段素兴,段素兴是段素真的孙子,爷爷禅位为僧后继立为帝。 |
段素兴“性好游狎”,又好大喜功,“广营宫室于东京,多植花草,于春登堤上植黄花,名绕道金棱,云津桥上种白花,名萦城银棱。每春月,挟妓载酒,自玉案三泉,溯为九曲流觞。男女列坐,斗草簪花,昼夜行乐。”。据说素馨花就是因他而得名,“花中有素馨者,以素兴爱之,故名。”段素兴喜欢花草,日子过得十分风流快活,“又有花遇歌则开,有草遇舞则动”,于是段素兴“令歌者傍花,舞者傍草。”“素兴在位,荒淫日甚”,结果被相国高氏废掉,立了段思平的玄孙段思廉。 |
段思廉是段思平的曾孙段智恩之子,颇有人望,是时,高氏为相国,遂与诸大臣废素兴而立思廉。段氏之位转回段思平子孙一系,就像南宋高宗以后帝位又还给了宋太祖赵匡胤的子孙。 |
段素兴在位3年,用了两个年号,圣明(1042~?)、天明(?~1044),史家用他最后一个年号称之为大理天明帝,一如文经帝段思英。 |
|
段思廉,是大理国第十一位皇帝,属太祖段思平支系,1045~1071年在位。相国岳侯高智升发动政变,废黜了天明皇帝段素兴(又称为炀皇帝),拥立段思平的玄孙段思廉为皇帝,这样大理国的皇位经历了9代终于又回到太祖段思平一系。段思廉即位后,国势混乱,高智升以拥戴之功大权在握,权倾朝野。1063年贵族杨允贤发动叛乱,段思廉无力平叛,只得请求高智升出兵,高智升乘机扩大地盘,并逼迫皇帝封他为鄯阐侯,大有取代段氏之势。外交上,曾将兵败逃入大理的两广蛮首领侬智高,斩首以献北宋。段思廉用过5个年号,是保安、正安、正德、保德、明侯。他最后被迫禅位为僧,死后庙号为兴宗,谥号孝德皇帝。 |
|
段廉义,大理国的一位君主,在位五年。1075年即位,1080年被杨义贞所弑。年号上德(1075年~1076年),广安(1077年~1080年),史家以他的前一个年号称之为大理上德帝。 |
段廉义继位,高智升渐渐攫取了全部权柄。段廉义在熙宁九年(1076年),曾派使者入贡宋廷。杨允贤虽败,但是杨氏实力仍存,1080年,杨义贞再度发动政变,杀国君段廉义而自立,改元德安,号“广安皇帝”。高智升派儿子高升泰带兵讨逆,诛杨义贞,拥立段廉义的侄子段寿辉,自任布燮,以儿子高升泰为缮阐侯。自此高氏父子在大理国权倾朝野,搞得段寿辉和他的继任段正明都害怕,先后避位做了和尚。大理段氏,从此沦为高氏傀儡,直至大理亡国。段廉义在位5年,用过2个年号,上德(1076)、广安(1077~1080),史家以他的前一个年号称之为大理上德帝。 |
|
杨义贞,大理国权臣,白族先民,1080年(宋神宗元丰三年),杀大理国第十二世国王段廉义,自号“广安皇帝”,在位四个月,被高升泰起兵讨灭,高氏立段廉义侄段寿辉为大理国第十三世国王。 |
义贞,杨允贤子。1063年,杨允贤叛乱,高智升出兵灭之。1080年,杨义贞再度发动政变,杀国君段廉义而自立,改元德安,号“广安皇帝”。后被高升泰所杀。 |
|
段寿辉(1080-1081年在位),段廉义侄儿。宋神宗庚申元丰三年(1080年),杨义贞杀死段廉义,自立为皇仅四个月,鄯阐侯高智升命子清平官高升泰以东方的爨僰兵诛杀杨义贞,拥立寿辉,改元上明。因为高氏平乱有功,封高智升为布燮(即宰相),高升泰为鄯阐侯。该年因日月交晦,星辰昼见,段寿辉认为天变,遂禅位于思廉之孙段正明。 |
段廉义无子,因此高氏拥立其侄段寿辉。 1080年段寿辉即位后,竟因疑惧高氏,常心神恍惚、忐忑不安。该年,“日月交晦,星辰昼见”,段寿辉更以为“天变”,故在位仅一年,就出家为僧,禅位给堂弟、段思廉之孙段正明。段寿辉因逼于高氏的权势而不自安,遂出家为僧,他用过一个年号,上明(1081),故史称为大理上明帝。 |
|
段正明,是北宋年间大理国皇帝,祖父为大理兴宗段思廉。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时,高智升与高升泰父子逼迫上明帝段寿辉退位出家,接着便拥立段正明继位。 |
段正明在位十三年,用过三个年号:保立(一说保定)、建安、天佑,但改元年均不详于史。“保定”则是他的帝号(大理国的“帝号”有与年号相同的,也有不同的)。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时,高智升与高升泰父子逼迫上明帝段寿辉退位出家,接着便拥立段正明继位。 |
段正明在位期间,政策宽厚,国内无大的内乱,虽然大权开始渐渐旁落,但他的统治却大体上不错的,《滇史》云:“凡在位十二年,性谨恪尚俭素”,看来确实是宽仁之人。在位后期,受到高升泰父子的政治压力,于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将皇位禅于高升泰(一说被废),自己到崇圣寺出家为僧。《南诏野史》称:“明在位十三年,为君不振,人心归高氏。群臣请立善阐侯高升泰为君,正明遂禅位为僧,而段氏中绝矣”。由于高升泰改大理国号为“大中国”,因此段正明可以说是大理段氏的灭国之君。 |
|
高智升,大理国权臣,是11世纪大理国点苍山莲花峰芒涌溪人氏,岳侯高方的后裔。公元1063年,镇压杨允贤起义有功,赐予白崖、和甸地,世官世禄,管土管民。不久又晋爵为鄯阐(昆明)侯,成为拥有今昆明及周围地区大领主,权倾朝内外。1080年(神宗元丰三年),因另一权臣杨义贞杀第十二世国王段廉义自立,称“广安皇帝”,遂命子高升泰起兵灭杨氏,立段廉义侄段寿辉为君,因功封为布燮,子高升泰为鄯阐侯,又乘势将子孙安置到“八府四郡”为官。1081年,迫使段寿辉禅位于段正明。 |
|
高升泰(?~1095) ,北宋时云南大中国君主,滇东乌蛮领袖。曾任清平官、鄯阐(昆明)侯。元丰三年(1080)起兵讨伐篡夺大理国君主之位的杨义贞(?~1080),复立段氏为大理国主。绍圣元年(1094)自立为王,国号“大中”,在位二年,临终遗命还政于段正淳。曾用年号上治(1095)。 |
历史上的高升泰,是北宋年间云南大中国皇帝。1080年,杨义贞弑大理皇帝段廉义,自立为帝,杨义贞掌握了滇西所有军权。时为鄯阐(昆明)侯的高升泰受其父高智廉之命率滇东乌蛮三十七部兵马攻灭杨义贞,拥立段寿辉为大理皇帝。1081年,高智升与高升泰父子逼迫上明帝段寿辉退位出家,接著便拥立段正明继位。高升泰被封为清平官(宰相),开始专政。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一直以来都在专权的高升泰废段正明,自立为帝。1096年,高升泰病逝。高升泰临终嘱咐其子高泰明还政段氏,于是高泰明拥立段正明的弟弟段正淳为大理皇帝,但其后大理国柄掌握在高氏手中,世称高国主。高升泰谥号富有圣德表正皇帝。 |
|
段正淳,即大理中宗,亦作段政淳,清代因避讳改淳为纯。他是宋代云南大理国(后大理国)第十五世国王,公元1096-1108年在位。白族。大理人。段正明弟(一说段正明子)。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取代大理国的大中国国王高升泰迫于传统势力及佛教意识,遗命其子高泰明还位与段氏,遂被高氏立为国王。另外,武侠小说作家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中也有段正淳这一人物,系以历史上的段正淳为原型创作的文学人物。段正淳懂得家传武学“一阳指”,造诣略逊于段正明,另外也曾将五罗轻烟掌传给情妇之一秦红棉。 |
段正淳(生卒年不详),南诏大理国第十五任皇帝,是段正明之弟。段正明被高升泰篡位,高升泰于三年后(1096年)病卒,临死前要其子高泰明将政权还给段氏,于是段正淳便被拱上皇位。由于段氏政权中断过,故从段正淳起的大理国称为后大理国。段正淳虽然是后大理国的皇帝,接受高氏归还的政权,然而高氏在朝廷仍有很大的势力,宰相皆出自高氏之门,最后在1108年时让位给其子段誉,出家为僧。死后谥号为文安帝,庙号中宗。 |
段正淳是历史人物,史书上写说:保定帝在位时,高氏已掌大权,正明避位为僧後,禅位于高升泰,升泰改国号大中,大理由此亡,升泰在位两年,卒时瞩其弟泰明将帝位还于段氏,泰明遵其遗命,将位还於段正淳,正淳改国号后理,但疆域已大为缩小,且大权由高氏掌控,正淳后亦避位为僧,在位12年,传和誉(亦名正严),和誉即宣仁帝,在位35年,老年时因国内纷乱,且诸子争立,和誉郁郁,遂亦避位为僧……。 |
段智兴也是历史人物,只是他不过是个无权的大理国王罢了(大权仍由高家掌控),可不是什么高来高去的武林大高手,金庸的妙笔生花,可把他们写绝了。 |
《大理古佚书钞》据《段氏传灯录》记载,录有段正淳写给老婆高升洁的赞妻文:“国有巾帼,家有娇妻。夫不如妻,亦大好事。妻叫东走莫朝西,朝东甜言蜜语,朝西比武赛诗。丈夫天生不才,难与红妆娇妻比高低。” |
|
段正严, 段正淳之子,又名段和誉,1108年继位,在位长达39年,是大理22帝中在位最久的,而且也非病卒于位,而是出家为僧,得享高寿。段正严用了五个年号:日新(1109)、文治(1110~?)、永嘉(?~1128)、保天(1129~?)、广运(?~1147)。段正严年老,因诸子内争外叛,遂禅位为僧。段正严庙号宪宗,谥号宣仁皇帝,史称大理宣仁帝。 |
北宋徽宗大观二年,段和誉改名段正严,接替其父文安帝段正淳为大理国第16代皇帝,1147年,段正严退位出家,其原因是“因诸子内争外叛,禅位为僧”。诸子之争由高氏诸势力控制,伴随着高氏集团的内部倾轧而骨肉相残,最后,高量成支持的段正兴取得胜利,继承了王位。 |
虽然后理国时期,大理国君只是高氏的摆设,但外交方面还是得由君王出面。段正严的主要成就也是在外交方面。他在位时大理和宋朝的往来最多,从北宋一直到南宋。经过他的努力,大理和宋朝的友好关系,达到有宋一代的最高水平,这就是段正严的最大成就了。 宋徽宗政和七年二月,段和誉派使者入汴京朝贡,宋徽宗龙颜大悦,下诏封段和誉诸般称号。 |
段正严一朝变乱不少,但终究没有出大事。段正严即位时,各方入贡,“七月中元节,各方贡金银、罗绮、珍宝、犀象万计,牛马遍点苍。”好景不长,北宋政和元年,大理地震,“损十六寺”,坏民居无数。后东方三十七部反,相国高泰明用兵平定。高泰明卒后,其八子中“高智昌以罪流死。其下伊、何二人谋为执仇,乘誉入寺进香,图弑逆,事露被收”,段正严却“嘉二人之义,赦之,为立义士冢”。北宋宣和元年,“慕宁、远、矣、破、马”等部落叛,“三月,出师征之,兵败”。“三十七部蛮复叛。陷鄯阐,高明清死之”。高氏势力始终不倒,“群臣以高升泰侄高量成有德,请立为相,号中国公。”靖康元年(1126年)五月,都城羊苴咩,“大火,焚三千九百家”……总之,他这个皇帝当得并不轻松。 |
在“后理”段氏的8世150余年中,段正严堪称其中一个比较贤明的君主了,但由于他在位期间,高氏激烈的内讧引起了政局动荡,诸部不时反叛,加之天灾频繁而降,段正严心力交瘁,索然归隐。 |
段正严去世后谥宣仁,庙号宪宗。 |
|
段正兴,又名段易长,段正严之子。当时大权都由高氏相国把持,先后有高量成、高寿贞、高寿昌等。 |
段正兴由于得到相国高量成的支持,在皇位之争中最终胜出。段正兴在位24年,禅位为僧,其子段智兴嗣位。他用过5个年号,永贞(1148)、大宝(1149~1155)、龙兴(1155~1161)、盛明(1162)、建德(1163~1171)。 段正兴的庙号是景宗,谥号正康皇帝,史称大理正康帝。 |
兴其(生卒年待考),白族,云南大理喜洲院榜村人。云南大理国第十七代君主在位时间从公元1147~1172年为期?年,终年岁数待考。 |
段正严禅位为僧,儿段正兴即位。宋孝宗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段正兴禅位为僧,传位于子段智兴。 |
|
段智兴,是大理国的皇帝,庙号宣宗,谥号功极皇帝,故史称大理功极帝。他是段正兴的儿子(段誉就是他的祖父),1171年即位,在位29年,1200年驾崩。虽没退位出家,却也是极其崇佛,“智兴奉佛,建兴宝寺,君相皆笃信佛教,延僧入内,朝夕焚咒,不理国事”。段智兴大修佛寺,建了60寺院,大理是小国,消耗不起,国力有所衰落。另金庸在他的武侠小说中也以段智兴为原型,塑造了“南帝”段皇爷(一灯大师)的形象。 |
|
段智廉,大理国第19世皇帝(1201~1204年在位)。白族,宣宗功极皇帝段智兴(金庸武侠小说中一灯大师的原型)之子,1201年即位,1204年驾崩,谥号享天皇帝,史称大理享天帝。在位时用过2个年号:凤历(1201~?)、元寿(?~1204)。在位时对佛教感兴趣,曾于南宋宁宗嘉泰二年(公元1202年)派人到宋朝求得大藏经1465部,放置在都城大理五华楼。其弟段智祥(神宗皇帝)继位。 |
|
段智祥,是段智廉之弟,在位期间广纳贤才,发展农业,治国有方。《南诏野史》称:“举贤育才,时和年丰,称治国焉。”他笃信佛法,后也禅位为僧,位传其子段祥兴。段智祥在位33年,用过3个年号,天开(1205~1225)、天辅(1226~1229)、 仁寿(1230~1238)。他的庙号是神宗,谥号无存,史称大理神宗。 |
|
段祥兴,是后理国君主,1239~1251年在位,他是神宗皇帝段智祥之子,年号为道隆。他在位期间,正值蒙古大举南侵之时,1244年,蒙古军入侵临关,他派大将高禾出战,结果大败而归,高禾亦阵亡,蒙古军后因窝阔台的死而退兵。1251年,段祥兴驾崩,将大理国的烂摊子留给了他的儿子,大理国末代君主段兴智,他死后无庙号,谥号为孝义皇帝。 |
|
段兴智,段祥兴之子,是大理国的末代皇帝,1251~1254年在位,在位3年,有一个年号:天定(1252~1254)。他后来投效蒙古统治者,又担任了7年大理总管,死后蒙古给他的谥号是“向义天定贤王”。 |
13世纪中叶,崛起于北方草原的蒙古帝国把战场直接推到了南宋沿边,由于连续进攻均达不到目的,遂决定采取史无前例的迂回战略,先从四川附近的吐蕃地区以达大理,再从大理对南宋腹地发动进攻,一直僻地自守的大理国从此身不由己地卷入了宋蒙战争之中,并发生了激战。当时,大理国第21代国王段祥兴在位。 |
1251年,段祥兴去世,段兴智继位。段兴智继位后,大理终于抵挡不住蒙古兵的又一轮进攻,段兴智成了大理国的末代帝王。大理的亡国,比金朝亡得迟,而比宋朝亡得早。 |
次年9月,蒙哥汗(成吉思汗幼子拖雷之子,元代的宪宗皇帝,在位期间,先后统一了大理国、吐蕃(今西藏)、灭木刺夷(今伊朗)、灭报达(今巴格达)命其弟忽必烈和大将兀良合台统军,发动了对大理国的大规模征伐,兵分东、西、中三路。忽必烈亲率中路军,于1253年10月过大渡河,抵金沙江,多位酋长归附,献计用革囊渡江,蒙古军遂用皮筏(将剥下的完整牛皮或羊皮的四肢、肛门等处扎紧,然后充气作飘浮器材。单个皮囊当地人称之为“横吞”,皮筏即由多个这样的皮囊拼扎而成。)渡江,到达今天的云南丽江,即历史上有名的“元跨革囊”。忽必烈先派使者到大理劝降,大理相国高泰祥主张坚决抵抗,杀了使者。12月,忽必烈大军一路直下,长驱直入,进军龙首关,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抵抗地直逼大理城。随后,兀良合台率领的蒙古西路军也渡江到丽江县塔城、巨甸、石鼓。东路军过金沙江到达楚雄、姚安。这样,三路大军对大理城形成包围之势。大理国内各族的贵族分子纷纷降蒙。 |
当时的大理国,军事力量并不薄弱,但为了削弱段氏势力,控制国政,高氏有意一方面把大理国军队的精锐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一方面则着力发展自己的地方武装,王畿之地的力量反而相当薄弱。段兴智与高泰祥,引兵背城出战,惨遭大败,弃城而逃,各奔一方,蒙古军队不费吹灰之力地攻占了大理都城。忽必烈命令姚枢裂帛为旗,上写止杀,分头号令各街巷,于是军民安定。姚枢还搜集了大理的图书档册。 |
蒙古兵在姚州抓获高泰祥,“泰祥奔姚州,被执,谕之降,不屈,命斩于五华楼。”高泰祥临刑,叹曰:“段运不回,天使其然,为臣殒首,盖其分也。”忽必烈认为他是忠臣,对其后代“许以世其官”。后来,高氏子孙有的被封为姚安、鹤庆等地方的土司,世代承袭30多代,直至改土归流。 |
1254年,忽必烈北归,留兀良合台继续进攻。1254年秋,蒙古兵追至昆明,活擒段兴智。段兴智被擒后,被送到北方蒙古汗廷,去见蒙哥汗,蒙哥汗施以怀柔,赐金符,令其归国,继续管理原属各部。 |
段兴智不但捡了条命,还得到蒙哥汗的赏识继续掌管云南,说不定比当初受高氏欺压时还舒坦些,不由心花怒放,对蒙古感恩戴德,于是替蒙古兵当向导追杀大理残余抵抗,并亲自率兵镇压大理境内反抗蒙古军的各族人民,甚至参加了蒙古入侵安南(即越南前身)的战争,云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时代结束。 |
1260年,段兴智再次北上朝觐,死于途中,蒙古遣使吊祭,谥号“向义天定贤王”。次年,忽必烈令段兴智之弟段实继任大理总管,段实也像他哥哥一样对蒙古特别效忠,深得忽必烈赞赏,对他“示至优之渥”,“以彰同视之仁”。自段实之后,终元之世,段家世袭大理总管,为蒙古统治者效力。不过,即使是“堂堂大元”,也有覆灭的一天,后来明军平定云南,消灭了元朝的残余势力云南梁王,接着攻下大理,段氏12代大理总管的时代也告终结。 |
“元跨革囊”是云南历史的里程碑。此后,云南以一个行省的形式被纳入中国版图。自唐以来大理城作为云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时代结束,云南的政治中心由大理迁至昆明。 |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