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给你写范文——议论文系列
高考热门话题《自强不息》作文写作技巧
《自强不息》
例文/刘雷生 河北同学投稿
刘老师题目解析
这篇文章的中心是自强不息,很多同学在写这篇作文的时候,都会以自强为题,通过各种论证方式、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但是很多同学都忽略了,后面还有一个“不息”这个词,如果只是论证自强,那么有些软跑题了,只有把自强不息4个字都论证一下,才是符合题意的,这也就要求各位同学们在审题的时候不要漏掉一个字,既然他出到了题目上,那绝对是没有废话的。
同学开头原文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是每个人都要有的品质。
刘老师开头批注
很多同学在写议论文的时候,最喜欢开头点题引出论点,这种方法未尝不可,但是我们一定需要注意,想让别人认同你的观点,最重要的就是要以理服人。如果说开头,你就把观点说出来,并且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的意思,那么会让读者反感,你看你的最后一句自强不息,是每个人都要有的品质。这其实就是一种祈使句,带有强制意味的。
刘老师开头例文
《易经》有八卦,其天南者为乾,乾者:元亨利贞也,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自强
同学第2~4段原文
100多年前,我们正遇到前所未有的黑暗时刻,清朝政府特别的弱小,而外国列强特别的蛮横,甚至他们组团来欺负我们,我们人比他们多,地方比他们大,为什么不反抗?为什么不打呢?说白了根本原因就是我们自己太弱了。
有一位外国智者曾经说过:“弱国无外交”,这真的是真理呀,我们就是因为太弱,所以跟他们不能去理论。所以我们要自己强大起来才能够不被别人欺负。
这个道理清朝政府也明白,许多人都明白,但是说得容易,做着太难了。怎么才能自强呢?我认为我们应该立下目标之后先行动,然后专注才能够成功。
刘老师第2~4段批注
这几段的语言上一个不足之处,就是口语化太严重,虽然是议论文,是要向别人说理的文章,但是也要有文采,因为你这根本的还是作文,而作文的评分,语言是一个重要的项目,其次我们引用论据的时候一定要准确,如果自己拿不准的,就不要用。“弱国无外交”这句话不是外国人说的,他是2000多年前孔明的名言。
刘老师,第2~4段例文
百余年前,清廷暗弱,而列强蛮横,庚子年间,更是举八国之兵以侵中华,缘何不打?缘何不抵抗?皆因自不强也。
所谓弱国者,无外交;弱兵者,无边疆。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唯有自强,方能屹立于世界之林。
可世间大道,皆复如是,说容易,而做太难。欲自强,应先行动,其后专注,方能有所成。
同学第5~9段原文
西汉初年,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但是当时西部的匈奴总是欺负我们,汉朝刚刚建立,所以根基非常的浅薄,只能耻辱的用钱和结婚来换取安定和平。
可是这样的安定和平怎么能持续的久呢?所以到了后来汉武帝时期,他厉兵秣马,终于把匈奴给干掉了。
如果没有厉兵秣马的自强,汉武帝怎么能够干掉匈奴呢?
除了自强还要不息。在罗布泊大荒漠,中国第1颗原子弹爆炸了。是因为无数埋名隐姓的科学家,他们在这里弄成的原子弹,可是他们弄好原子弹之后并没有放假,也没有退休,而是继续工作,三年之后又爆炸了第1颗氢弹。
由此可见,自强不息才是人最重要的精神品质。
刘老师第5~9段批注
这两个部分,分别通过行动和专注这两点论证了自己的论点,很不错,这位同学并没有像大多数同学一样丢失不息这个字眼,但是这几段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一直在说故事,却没有自己的议论。
刘老师第5~9段例文
高祖帝创大汉,时值匈奴不稳,朝堂新立,根基尚浅,值得以岁银求和平,以和亲换安定。
短时尚可,若长久下去,必娇养敌兵,以至欲望之口难填。
武帝欲自强,先遣张骞以出塞,后任卫青以练兵,经年之后,大败匈奴于漠北,以致匈奴粉黛无颜色。
若无厉兵秣马之自强举措,大汉焉能胜强奴?
但行动之后更要专注,而非躺在功劳簿上,纸醉金迷。武帝暮年贪图享乐,终为其衰败埋下祸根。
只自强而无不息,虽一时可胜,却不能长久,唯有自强不息,专注深耕,方能时光斗转砥柱中流。
罗布泊,大荒漠,“邱小姐”莞尔一笑,震惊世界,但无数埋名科学英雄并未因此停住,而是精益求精,于三年之后,“639”再次响彻寰宇,时至今日,中国兵器,更迭不断,业已成为世界之前沿。
君子贵之耻,知耻而后勇,后勇而自强,自强应不息。
同学结尾原文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更要学会自强不息的品质,并且好好学习,自强不息,为祖国做贡献!
刘老师结尾批注
这个结尾太过于喊口号,有些假大空我们最好,有些语言要优美,有些实质的东西。
刘老师结尾例文
我辈少年当立志,自强不息做英杰;神州儿女早自强,不叫旧耻辱复中华!
如今,大学近在咫尺,高中炼狱即将完结,回望来时路,唯有自强不息,方能无愧于数载寒窗;遥看未来,亦唯有自强不息,方能砥砺山巅!
近期私聊刘老师修改作文者颇多,恕不一一回复,感谢各位!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