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术”分和,素有“北参南术”、“十方九术”之说,可见其重要性。《神农本草经》将术其列为上品,谓其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术在《》入方10次,入方25次。
1.与的历史沿革
现行版《》中的,只用到,而未用。据专家考证,在时代只有“术”这一名称,并无之名,现存《》版本中的是由北宋等校正医书时由“术”校改得来。与《杂病论》 同时代的医籍中,只有“术”而无药名,首次出现在梁·的《》中。
梁·撰《》,首次从名称和性状上区别、。其于“术”条下言:“术乃有两种:,叶大有毛而作桠,根甜而少膏,可作丸散用;赤术,叶细无桠,根小苦而多膏,可作煎用”。可知南北朝时期,、赤术()已经可以区分。
2.与的功效
关于与的功效,清·《》有精到论述:“凡欲补脾,则用,凡欲运脾,则用,欲补运相兼,则相兼而用,如补多运少,则多而少,运多补少,则多而少,品虽有二,实则一也”。
与都可以健脾祛湿。与的临床应用区别大抵有如下几点:
(1)甘苦温,以健脾为主。苦温,以运脾为主。健脾,即补土益脾气,脾土充盈,自能制湿燥湿。运脾,即运化水湿,脾恶湿喜燥,湿去则脾安,脾气能醒,脾方能健运,化生气血和升举清阳。
(2)有汗用,用。如中的是益气止汗,加术中的是解表祛湿。
(3)无苔用,有苔用。舌淡无苔或少苔多用健脾益气,苔白厚腻多用燥湿泄浊。
(4)里证用,表证用。大剂量可健脾生津,用于脾虚。可解表祛湿,用于风水、皮水。如学家惯用、皮,其在《论》 开篇第二、第三条就分别论述了“湿在表分”和“湿在肌肉”使用祛表湿的治法。
(5)用,实证用。太阴夹湿用,如理中汤、。夹饮用,如、。
此外,还有利尿及安胎之功,常用治脾虚及脾肺气虚,不固,,易感风邪,脾虚等证。还有祛风湿及明目作用,常用治风寒夹湿表证,风湿痹证,症及眼目昏涩等证。
3.《》中的术应用还是?
中的术应用还是,似不可通论,应根据方证来决定取舍。如取益气健脾为主,用于脾虚湿困而偏于者,如苓桂剂、理中汤等方证,应用。如取苦湿为主,用于湿邪内阻而偏于实证者,如、等方证。
《》67条:“,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主之。”为治疗中阳不足内停之代表方,临床应用以胸胁逆满,目眩,滑为辨证要点。仲景云:“病者,当以温药和之。”故治当温阳化饮,健脾利水。本方重用甘淡之为君,健脾利水,渗湿化饮,既能消除已聚之,又善平饮邪之上逆。用以健脾燥湿,苓术相须,为健脾祛湿的常用组合。
:“湿家,身疼烦,可与,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其方后注曰:“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自从等校正医书时将术校改后,历代医家对此条解释极多,但大部分医家大多出于对医圣的尊崇而牵强解释。如,有医家认为功在助缓汗,有医家认为功在燥里湿,有医家认为功在生津等。证为湿邪在表不在里,可燥里湿,不可祛表湿。如将的术理解为,散表祛寒,走表燥湿,共凑散寒祛湿之功,则甚为合拍。
总之与,古时统称为“术”,南北朝后逐渐分别入药。二药皆有健脾燥湿功能,均可用治中焦,脾失健运之证。然以健脾益气为主,为补脾要药,适用于脾虚湿困而偏于者;以苦湿为主,为运脾要药,适用于湿浊内阻而偏于实证者。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