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宋氏形意门传有《内功四经》,附录如下,仅供参考:
原跋
此书得自清初,总宪王公得于水底石函之中,初无可解。百年之后,南溪子悟识参机,方知是仙传至宝,付于知己宗景房。学者用之,必须由内功入手学练,纳卦次之,神运又次之,地龙收功,大略不过如此也。尚望同志者详注参学是幸。
北京宋约斋得于燕都,刘晓堂先生得于瀋陽工部库中。
内功经 卷一
内功之传,脉胳甚真。不知脉络,勉强用之,则无益而有损;前任后督,气行滚滚,井池双一穴一,发劲循循,千变万化,不离乎本,得其奥妙,方嘆无垠。任脉起于承浆,直下至陰前高骨;督脉起于一尻一尾,直上由脊背过泥丸,下印堂,至人中而至。井者,肩井一穴一也,肩头分中即然;池者,曲池一穴一也,肘头分中即然,此周身发劲之所也。
龟尾升气,丹田练神,气下于海,光聚天心。从尾骨尽处用力向上翻起,真气自然上升矣。脐下一寸二分,丹田一穴一也,用功时,存元神于此处耳。小腹正中为气海,额上正中为天心,气充于内,形光于外也。既明脉络,次规格式。格式者,入门一定之规也,不明此,即脉络亦空谈耳。头正而起,肩平而顺,背平而正。正头、起项、壮面、神顺、肩活,胸平背自平,身微有收敛之形,此式中之真窍也。足坚而稳,膝曲而伸,襠深而藏,肋开而张;足既动,膝用力,前陰缩,两肋开,气调而匀,劲松而紧;出气莫令耳闻,劲必先松而后紧,缓缓行之,久久功成。先吸后呼,一出一入,先提后下,一升一伏,内收丹田,气之归宿。吸一入呼出,勿使有声。提者,吸气之时,存想真气上升至顶也;下者,真气降归于丹田也;伏者,觉周身之气渐小,坠于丹田,龙蛰虎卧潜伏也。
下收穀道,上提玉楼,或立或坐,吸气于喉,以意送下,渐至底收。收者,慎气谢也,提玉楼者,耳后高骨也。使气往来无阻碍,不拘坐立,气自喉者,以肺摄心也,气虽聚于丹田,存想沉至底方妙。
升有升路,肋骨齐举;降有降所,气吞俞口。气升于两肋,骨缝极力张开,向上举之,自然得窍。降时必自俞口,以透入前心,方得真路。
既明气窍再详劲诀。
曰:通,劲之连也。曰:透,骨之速也。通透往来无阻也,伸劲拔力以和缓,柔软之意。
曰:穿,劲之连也。曰:贴,劲之络也。穿贴横竪联络也,伸劲拔力以刚坚,凝结之意。
曰:松,劲之渔。曰:悍,劲之萃。
松渔者,柔之极也,养一精一蓄锐之意;悍萃者,刚之极也,气血结聚之谓。松如绳之系,悍如水之清。
曰:合劲之一,曰:坚劲之转。合者,合周身之一也;坚者,横竪斜缠之谓也。
按肩以练步,一逼一臀一以坚膝,圆襠以坚胯,提胸以下腰。按肩者,将肩井一穴一劲,沉至涌一泉;一逼一臀一者,两一臀一极力贴住也;圆襠者,内向外极力挣横也;提胸者,起前胸也。
提頦以正项,贴背以转斗,松肩以出劲。两背骨用力贴住,觉其劲自脐下而出,自六腑向外,转至斗骨而回。出劲之时,将肩井一穴一劲软意鬆开,自无碍矣。
曰横劲,曰顺劲,变之分明,横以济竪,竪以横用。竪者,肩至足底;横者,两背手也。以身说,则竪者自腋至二肩一穴一;横者,自六腑转于斗骨背也。自襠至足底,自膝至于一臀一,以腿而言之也。
五气朝元,周而復始。四支元首,收纳甚妙。吸气纳于丹田,升真气于头,复至俞口,降于丹田。一运真气,自襠下于足底,复上自外胯升于丹田。二运真气自背骨膊里出手,复自六腑,转于丹田,一升一降,一下一起,一出一入,幷行不悖,周流不息,久久用之,妙处参悟甚多。
练神练气,返本还元,天地交泰,水升火降,头足上下,交接如神;静升光芒,动则飞腾,气胜形随,意劲神同。神帅气,气帅形,形随气腾。
以上劲诀即详,下言调气之方:
每日清晨,静坐盘膝,闭目钳口,细调呼吸,一出一入,皆从鼻孔。而少时气定,遂吸一口气,但吸气时须默想真气自涌一泉发出,升于两胁,自两胁升于前胸,自前胸升于耳后,渐升于泥丸,降手时,须默想真气由泥丸至印堂,降至鼻,鼻至喉,喉至脊背,脊背透至前心,前心沉至丹田,丹田气足,自能复从尾閭,达于脊背,上升泥丸,周而復始,从乎天地,迴圈之理也。
下一篇
胬肉与翳膜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