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学说是古人创造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该学说大概发源于于战国时期,且五行最早见于先秦时期的《尚书.洪范》。古代先民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金、木、水、火、土这5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所构成。随着这5个要素的盛衰,大自然产生了变化,宇宙万物循环不已。
而且古人还认为这5种物质之间具有相生、相克的关系。西汉大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五行之义》一书中说:“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终也;土,五行之中也。此其天次之序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此其父子也。”为什么会有这种五行相生关系呢?原来这都和古人的生活经验有关,古人发现木可生火、火焚木后的灰烬又变成了土,土里面又藏着金属矿物质,金属矿物质融化了也变成了水,水又能滋润树木。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很佩服古人的智慧!
说完五行相生理论,再来说说五行相克理论!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首次提出了五德终始说,五德指土、木、金、火、水的五种德性或性能。邹衍认为:五德从所不胜,虞土、夏木、殷金、周火,于是就衍生出了:木胜土、金胜木、火胜金、水胜火的理论。后来五德说衍生出了五行相克理论,分别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其实这个五行相克理论也和古人的生活经验相符合,比如金属铸造的割切工具可锯毁树木;树木可扎根土里;土又能防水,火遇水便熄灭,烈火又能融化金属。
关于五行的排序,有很多排法,其中按照相生的顺序是”木火土金水“,按照相克的顺序是“水火金木土”,而人们为什么习惯说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呢?这大概是人们念起来比较顺口吧!朋友们,您是怎么评价五行学说呢?欢迎大家留言互动!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