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学海泛舟俞思义︱学习诗词偶得(三十四)

[关于平头诗]

“平头”源于南朝沈约的四声八病。所谓平头就是五言诗的出句和对句前两字都是平声,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失对。而清朝以后有人发现唐诗中有不少四平头的“失误”。这四平头与八病中的平头意思不同,并不是指音律上的毛病,而是专指遣词造句的“毛病”。准确地讲,是指律诗四联,特别是颔联、颈联四句开头第一个音步的词都使用了同一词性或同一结构。实际上说的是同头。不能四平头是清朝人增加的规则。清规戒律越来越多。而唐诗没有这条规则,四平头的诗句很多。

如:唐·高适《送王李二少府贬潭峡》: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颔联颈联开头“巫峡、衡阳、青枫、白帝”连用四个地名,四平(同)头。

唐·杜甫《宿府》: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庭月色好谁看。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颔联颈联的“永夜、中庭、风尘、关塞”皆为名词,四平(同)头。

唐·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颔联颈联的“锦江、玉垒、北极、西山”四个地名,四平(同)头。

唐·杜甫《野望》: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首联颔联的“西山、南浦、海内、天涯”都是名词,四平头。

唐·王维《和贾至舍人早进大明宫之作》: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

颔联颈联的“九天、万国、日色、香烟”均为名词,四平头。

唐·方干《山中言事其二》:日与村家事渐同,烧松啜茗学邻翁。池塘月撼芙蕖浪,窗户凉生薜荔风。书幌昼昏岚气里,巢枝俯折雪声中。山阴钓叟无知己,窥镜撏多鬓欲空。

池塘、窗户、书幌、巢枝皆名词,四平头。

再如:宋·陆游《雪中》:春昼雪如簁,清羸病起时。迹深惊虎过,

烟绝闵僧饥。地冻萱芽短,林寒鸟哢迟。西窗斜日晚,呵手歛残棋。

颔联颈联的“迹深、烟絶、地冻、林寒”结构相同,也为四平(同)头。

宋·赵昌父的《梅花》诗:平生欠汝哦诗债,岁岁年年须要还。未至腊时先访问,已过春月尚跻攀。直从开后到落后,一问山间与水间。却笑渊明赋归去,庭柯日盼自怡颜。

中间两联各句开头“未至、已过、直从、一问”均为偏正词组的副词语,亦为“四平头”。

我们不妨再认真读一读毛主席《长征》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寒韵),万水千山只等闲(删韵)。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寒韵)。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寒韵)。更喜眠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因开颜(删韵)。关于用韵的问题在《邻韵》等文中已有论述,这里不再赘述。按四平头之说,“五岭、乌蒙、金沙、大渡”皆地名。可见毛主席等前辈早将这类“规则”抛弃不用。

END

学海泛舟俞思义︱学习诗词偶得(三十四)

作者简介

俞思义,1933年生,在中学教学语文21年,在高等院校教学普通逻辑等21年。从南京晓庄学院退休。

我的昵称是集义所生。六岁时读私塾,先生为我起了“集生”为“字”。这个“字”源于《公孙丑章句上》,公孙丑问孟子何谓浩然之气时,孟子所说的一段话。其中有一句是(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意思是,浩然之气必须积善,做任何事都要合乎义才能生成,而不只是行一事偶合于义,便可取得的。我用“集义所生”作为昵称,也是一种纪念吧。

学海泛舟俞思义︱学习诗词偶得(三十四)

学海泛舟俞思义︱学习诗词偶得(三十四)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