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正文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12月20日 · 瑞昌市简史

1990年12月20日,瑞昌撤县设市。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12月20日 · 瑞昌市简史

国务院公报 1989年第28号

1989年12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拥有1000余年建县历史的瑞昌撤县设市,成为江西省第四个县级市。

资料来源:《九江市志》

瑞昌的人口不算少,县域也挺大,但它在九江的存在感并不强。由于瑞昌地域主要是丘陵地带,多为贫瘠的红土地,长期以来经济文化都很落后。举个例子:据不完全统计,九江历代进士有 900 余人,瑞昌才出了 19 位,位列九江诸县市倒数第一。瑞昌的古代史里,竟然找不出一位拿得出手的历史名人。近代有一位,潘际銮院士,但潘际銮并不是在瑞昌长大的,小学在九江市就读。经济决定文化,由此可见,历史上瑞昌一直都不发达。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12月20日 · 瑞昌市简史

瑞昌市区图,约2000年 摄影:张科恩

然而,设县历史并不长的瑞昌,却是九江第一个撤县改市的,也是江西省最早的一批。过了二十多年,才有了受到特别眷顾而升级的共青城市。

探究瑞昌的文明史就会发现,它很特别。我们先来看看远古历史上这一片区域发生过什么。提到古代文明,瑞昌可以傲视天下,中华文明史,与瑞昌有莫大的关系。

以现代世界史划分的标准,新旧石器时代发展到青铜时代的标志,是青铜的冶炼制造。依据迄今为止的考古发掘,中国第一座铜矿就在瑞昌的铜岭,对金属放射性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早期中国铜器出土地,其原材料很可能来自于瑞昌。瑞昌,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可以明确考证到公元前 1300 年(见《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6月25日 · 改写中华文明史的铜岭遗址》)。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12月20日 · 瑞昌市简史

商代木盆和木轱辘,1991铜岭铜矿遗址出土,江西省博物馆藏品 图源:维基百科

荣耀讲完了说理性。那个时代开采铜矿的,一定不是华夏民族,而是所谓的苗人,他们掌握了开采、冶炼铜矿的高等级技术,将原铜与中原和其它地区的民族交换物资,没想到会被这些愈加强大的邻居吞得骨头渣子都不剩。

以早年铜矿开采技术,瑞昌境内的铜矿大约在东周时代就枯竭了。从那以后,这个被刨干地方,成为无人关注的穷山僻壤,经济不值一提,文化更是落后凋零。古代的铜就是金,金子都被人弄没了,只剩下一堆矿坑,从风水的角度……就不说了。

到了汉代,华夏文明进入江西,此地属柴桑县。柴桑县治在如今马回岭一带,九江市区那时候还是一片沼泽。据传,三国时期吴国大将程普驻兵柴桑之西(今瑞昌桂林桥一带),见有赤乌群集军营上空,遂名其地为赤乌镇。赤壁大战获捷,普仍回柴桑,驻赤乌镇,以赤乌之事为武昌的祥瑞(当地隶属于武昌郡),故将此地命名为“瑞昌”。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12月20日 · 瑞昌市简史

马王堆T型绢画中的赤乌 图源:维基百科

金乌、赤乌是中国古代的神话形象,太阳之灵。人们认为太阳里有三足乌鸦,因此将赤乌作为太阳的别名。关于程普的那段故事,其实相当不靠谱。笔者以为,他拍马屁的可能性更大,因为赤乌是孙权的年号,以老大的年号命名一个地方很好理解。

不靠谱的原因是,乌代表太阳,赤乌即金色的太阳,太阳中的乌鸦,必须是黑色的(有理论认为是太阳黑子)。天上飞来一群红乌鸦,且视之为祥瑞,那就是没文化的人在想当然罢了。

几百年过去,此地仍然毫无存在感。唐代的时候,它属浔阳县,唐代末年,在当地建立了赤乌场,场是县的下一级单位。南唐升元三年(939 年),升赤乌场为瑞昌县。因此瑞昌县的历史不长,它是从九江分出来的。因此在后来的一千多年里,它一直是九江属地,少有改变。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12月20日 · 瑞昌市简史

瑞昌市地图 图源:地之图

从地理位置来看,瑞昌似乎相当重要。它位于江西的西北端,与湖北交界,此地山脉纵横,是赣西北的第一道屏障。突破了瑞昌,九江就无险可守。也只是这么一说罢了,历史上所有从长江上游方向前来攻打九江的军队,都是水路并进,水军先行,瑞昌的山也没啥作用。逆过去打的也有,抗日战争时期的武汉会战,在瑞昌境内有瑞昌战斗和码头战斗两场,都挺惨烈,但对日军也未能造成太大阻碍。

解放后十几年,瑞昌依然没有太大起色。60 年代以后,瑞昌却大变样了。瑞昌的改变得益于两项,一个是矿,一个是三线厂。

先说矿,随着勘测、开采技术的提高,人们发现,三千多年前弄走的那些铜矿只是些表皮的渣渣,瑞昌地下矿产之丰富,在全江西都难有与之比肩的,这里依然有最优质的铜矿,还有金矿、铁矿、铅矿、锡矿等等,其金矿储量堪称“黄金万两”,非金属矿有硫磺、大理石、方解石、石灰石等,尤其是多达 25 亿立方米的优质石灰石矿,是制作水泥的最重要的原材料。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12月20日 · 瑞昌市简史

瑞昌武山铜矿 图源:《九江之旅》

笔者小时候在瑞昌听说,这里所有的地下都是宝,有近乎无限的开采价值。现在想这种说法夸张了些,但瑞昌矿产有极大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开采性,称之为宝地并无不可。

瑞昌改变的另一个因素是三线厂。这段故事在《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6月23日 · 三线建设与“二一四工程”纪要》讲述过。大三线以湖北为界,赣北是唯一的三线区域范围之外进行大规模建厂的地区。这是因为瑞昌靠近长江,拥有交通运输优势,又有丛山峻岭,便于隐蔽。于是,生产军舰的江州造船厂,生产炮弹的新民厂、爱民厂等一批军工厂在瑞昌的山沟里扎根,瑞昌成为了江西省高端军工企业最多和技术力量最强的县。

火热是三线建设过去后,进入了改革开放,由台商投资的亚东水泥厂建立于瑞昌县码头镇,凭借着便利的长江水运条件,得益于当地优质的石灰石,拥有世界一流的生产设备的亚东跻身全国最大的水泥厂之一。在亚东的带动下,一批台资企业落户瑞昌,上缴了大笔税利,瑞昌一度成为江西的聚宝盆。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12月20日 · 瑞昌市简史

亚东水泥公司 图源:搜狐网

1983 年,我国“撤县改市”序幕正式拉开。1986年,《关于调整设市标准和市领导县条件的报告》规定:非农业人口 6 万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2亿元以上,已成为该地经济中心的镇,可以设置市的建制。对工业极度落后的江西省的绝大多数县来说,这两个要求太高了,对瑞昌来说,真不算什么。

1989 年 12 月 20 日,经国务院批准,瑞昌撤县设市。

后面的故事就不用讲了,本系列早已发布过一篇《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2月27日 · 瑞昌码头工业城》,您可接着往下读。

说个题外话。

总有九江人说,市区若想发展起来,就应该拿瑞昌换黄梅,拥有了长江两岸,九江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如果我是瑞昌人,就巴不得被换走。跟你这种为了自己利益可以随便出卖小弟的人混,除了倒霉还是倒霉,不如早点换个东家,我兜里有金子有银子,怕你个啥?

随便说一句,笔者是半个瑞昌人。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是介绍本地历史的系列短文,每篇选取有明确史料记载的发生在当日或当月的一个事件,配以相关的照片、新闻图片和文献书籍等影像资料,并对事件缘由及产生的影响作出适当的评述。由于笔者水平有限,资料残缺,必有谬误及取舍失当之处,诚请批评指正。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